主页

小六班 《怎样与任性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

7年前 [11-02 18:39 周三]

                                                                        《怎样与任性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

                                                                                                                           ------小六班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性和行为习惯发展的关键期。然而,幼儿园的很多幼儿存在任性、脾气暴躁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今后发展的隐患。《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案例:王孜丹是我们班级的一位小朋友,爸爸工作回家的时间很少,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棒很聪明,妈妈呢每天就是专心致志地照顾孩子。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给孩子造成了自私、任性、性格孤僻不认真学习的坏习惯。记得刚开学的那会,他天天面无表情,开口就说脏话,总是淘气,根本不把老师说的话放在心上,我行我素的。现在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长辈、老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 对父母、师长的劳动付出缺乏感恩之情,这都是由于个别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的。

(一)、了解孩子心理,开启心灵之窗
了解孩子心理和孩子交朋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训斥孩子,更不能制造一种“恐怖”的高压管理氛围。作为教师应抓住孩子暴躁时的契机,引导他理智的看待问题,如何正确的解决问题,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个个感恩的小故事,使孩子的心灵慢慢的发生了变化。逐渐向好的方面发展。孩子的内心也逐渐在慢慢地融化,发现自己以前做的错事。
(二)、和家长谈心,从源头解决问题
  首先,要多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白过于溺爱孩子会对他们的自身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会形成自私、任性、性格孤僻、易发脾气、不遵守规则、没有公德、不认真学习、缺乏感恩之心。溺爱会造成孩子一点挫折也不能忍受。我们做家长的要培养孩子从小,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他人,因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因此,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具有感恩的心是社会对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其次可以为父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为妈妈洗一次碗,帮忙打扫房间,与父母一起做饭,唱一支歌给父母听,把幼儿园学到的知识或者趣事说给父母听。但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与重视,与家长之间的良好配合,与家长零距离的沟通,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孩子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幼儿创设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引导他去克服困难。
(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我认为生活点滴都可进行感恩教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无形的渗透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工作态度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所以每一位教师要示范导行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用感恩的事迹来唤起孩子的感恩之心,与孩子在同一角度看问题,了解他们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他才会愿意亲近你,与你交谈,和孩子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

总之,我觉得对待任性、脾气暴躁等不良个性特征的幼儿,仅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们应该与家长多沟通,向家长宣传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养观念,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幼儿园,达成共识,使幼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延续和巩固。教师与家长的良好的沟通是最有效的办法,有了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才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不是比赛,而是要把自由还给孩子,凭着教育直觉不要去告诉孩子要怎样去做,要提供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进行适宜的引导,与孩子做朋友,和他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育大纲”在孩子的身上,我们教师必须去理解他们,孩子各有不同,老师不能过多的去比较和批判,对待孩子要包容、理解他们,尊重孩子们的自然发展,激励幼儿的自信发展,成就幼儿的自主发展。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爱是教育的灵魂,让爱在幼儿园里传递、生长,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孩子是幼儿园的主人” 。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