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我们为什么会拿别人来吓唬孩子

7年前 [10-29 20:07 周六]

        上午家长学习小组散会,一起出来的一个小朋友要小便,直接跑到幼儿园门口的草坪上解开裤子就尿了起来。刚好幼儿园的保健医生进来,说,怎么回事,这可不是好的行为习惯。紧接着我的孩子也跟着跑过去,也开始拉裤子了。这可让我们几个家长很尴尬,我冲上去把孩子拉过来,顺口说,“不能在这里小便,医生姐姐要来打屁股了。'

边上的妈妈提醒我说,“宋老师,你刚才还说不能吓唬孩子,你怎么现在说医生姐姐来打屁股呢,事实上医生姐姐是不会打屁股的”。我一时语塞,竟然还要狡辩,说医生姐姐说不准就会来打屁股了。

      在与孩子回来的路上,我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我们会借着别人来吓唬孩子?往往孩子在捣乱的时候,我们会说保安叔叔会来打屁股的,孩子做了不合规的事,我们会吓唬说,警察叔叔会来抓你的,我们还会吓唬孩子,有妖怪,有鬼,这些成了我们吓唬孩子的工具。思考许久,从孩子的行为到我的反应,我发现之所以我会找一个可能的“纠错者”来纠正孩子的行为,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不坚定。孩子随地小便的行为,在小时候我们就带着他们在小区公园等地方进行过,一旦孩子内急,我们不是养成找厕所的习惯,而是就地给孩子找地方解决。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行为界限不分,当他们内急的时候,就在幼儿园的草地上解决了,但老师带着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只有我们这些家长带着他们,他们才不会去就在一墙之隔的厕所。我们之所以搬出警察的角色来威胁吓唬孩子,是因为对自己的底气不足,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通过孩子表现出来了,一时我们又无法坚定地去否定自己,所以只好搬出了老师、校长、警察、保安这些在纪律规则方面比较好的职业形象来约束孩子,其实核心的潜意识是需要我们约束自己。当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也就不会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喊医生姐姐打屁股了。只要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注意安排孩子的小便的地点,告诉他在外面随便小便是不礼貌的行为就可以了,不需要搬出那个不存在的惩罚角色,这个不但不利于孩子纠正错误习惯,还会降低家长的威信。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