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家庭教育】“心理反哺”透支孩子一生幸福,你还在被自己的孩子反哺吗?

8年前 [03-14 19:52 周一]




父母“心理反哺”会透支孩子幸福

热播的《爸爸去哪3》,林永健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的代表。他和夏克立带着几个孩子准备为抗战老兵表演节目,排练过程孩子们七嘴八舌,惹得林永健心烦气躁,当他训斥儿子的时候,儿子无辜的说:“你是魔鬼吗”,林永健脱口而出,“我是你爹”。

“反哺”这个词的定义,指动物长大后反过来"赡养"父母的行为。这个行为无可厚非。当儿女在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下,长大成人,反身照顾父母,是人间最自然不过的感情流露。


如果父母身在其位,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并呵护了孩子的感受。相信天底下没有人选择不去孝顺自己的父母。


而更多的不孝,恰恰是父母有失德行和本分。亦或者在孩子未成年时,就在心理层面,提前榨取着孩子的心理能量来反哺自己。


这样的“心理反哺”体现在很多的方面,如果一个家庭,父母极不成熟,“心理反哺”经常发生,则会导致孩子心理能量过多的流失,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当从小“心理反哺”父母的孩子长大,做了父母,能量的匮乏只能继续从下一代那里吸收能量。“心理反哺”就这样一代一代的继续。


《爸爸去哪儿3》中,林永健对大俊发脾气,这还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种。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中国家庭的各种“心理反哺”,在透支着孩子的幸福!


每个人心底都渴望与父母有深层的联结,但很多人却内心伤痕累累。 以至于有一部分人试图远离自己的父母。


是什么导致他们想逃离家庭?

家本应是世间最温馨的港湾,父母的滋养本是孩子最赖以生存的土壤。可是我却太多次的听到:“高考的时候我就想考到外地,离我的父母越远越好!”


是什么导致了孩子这么迫切的想逃离。




有一个朋友给我讲,从小到大父母经常吵架,每次吵完架还要被母亲拉过来评理,定夺到底是父亲的错还是母亲的错。


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心理反哺”,母亲吵完架要儿女来评理的行为发生的时候,母亲根本没有站在为人母的位置上,而是像一个受伤的小女孩一样向比自己强大的人求助,给自己做主。


子女不得已被母亲抬到了判官的位置上,可谓左右为难。向来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判官的位置上坐的是未成年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习得:“家庭是不安全的,我要为别人的关系负责,是因为我不好,父母才总吵架。”


这样的孩子从小的心理能量就要用来提前滋养父母。而出现以上行为的母亲通常伴随抱怨、挑剔、指责等等,这些行为通通都在耗去他们尚未成年的子女的心理能量。


母亲不在其位

还有一个朋友讲,她跟她的母亲意见上有分歧的时候,她满心委屈,但是她母亲先哭了。女儿能够客观冷静的停留在成人状态,而她的母亲却退行到了儿童状态。于是,女儿开始哄妈妈,反哺就这么自然发生了。


这样的情况也时常在我的家庭发生。母亲排行老大,从小干活最多也最不受宠。所以,内在一直有一个受伤的小孩。那个小孩总是满心的委屈,经常说:“为什么我干的最多,为什么做错的总是我,为什么你爱别人不爱我。”


母亲为了帮我带孩子跟我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一旦哪件事情不小心触碰了那个小孩的敏感神经。就开始抱委屈说:“为什么你们干活不主动,为什么受累的总是我,为什么你向着邻居说话都不向着我。”


我自己的心理能量足够的时候,我会安抚她,帮她疗愈。有一次母亲咆哮似的发泄着不满,她躺在沙发上抽泣时宛如一个五岁的孩子,我试图用手一遍遍的抚摸她的头,果然不久她的情绪逐渐稳定,最终还主动向我道歉。


当我能量不足够的时候,母亲被内在受伤小女孩的子人格主导,并质问我的时候,我有一种莫大的耗竭感。发生的过于频繁的时候,我会无助无力到极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父母是子女心理能量的源头

心灵成长的道路上,我已经有上千小时的觉察和自我体验了。有些醍醐灌顶的顿悟至今仍旧记忆犹新。但是,却没有任何一次能抵的过母亲去做心理成长那样备受滋养。


母亲做完心灵成长的时候,不再像从前那样挑剔我的缺点。即便我粗心的找不到眼镜的时候,母亲不但不像以前一样没有责怪我,反而帮我找,我感觉到无比温暖和幸福,有一股爱流向我的心头。


婴儿第一次感受自己的情绪就是在共生期通过妈妈的眼睛,他以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体的。妈妈的表情就是自己的心情。所以,母亲是孩子感知情绪的开始,是孩子心理能量的源头。


好母亲就像一个容器,如果母亲是接纳的,包容的。接纳与包容可以装下并融化孩子的情绪,那么孩子的心理能量就在提升。


而缺乏共情能力的母亲,经常活在自己受伤小孩里,则需要她的孩子做容器。母亲的挑剔,指责,以及像小孩一样的向孩子求助,那么孩子的心理能量就要倒流给母亲,就是反复提到的“心理反哺”。


啃老族也源于“心理反哺”

社会的舆论普遍倾向对啃老的年轻人的谴责,对老人的同情。但事实上,什么导致的孩子啃老呢?


是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自由。父母出于自己需要,替孩子决定报考专业,再替其安排工作,恋爱要干涉。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也从来没有经历与孩子的心理断乳。


所以,从小被剥夺主权的孩子就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人生做过主。他的工作是父母安排的,专业是父母选的,做起来丝毫感觉不到乐趣也体会不到价值,最终放弃工作开始了啃老的生活。


其实,这更是一种反哺,严重的甚至是一种榨取。缘何如此?


因为父母心中有一个受伤的小孩,那个小孩曾经缺乏爱,于是他们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养孩子的过程,恰恰是滋养自己受伤小孩的过程。悲剧的是,他们的孩子无法活出自己生命本来的样子。


父母对孩子的确付出很多,但是这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并非孩子本人的需要。


当孩子错过了心理断乳期,不再有勇气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时候。父母和社会开始埋怨子女不争气,抱怨孩子“啃老”。父母无界限的付出,剥夺了孩子自由自主的权利。孩子像寄生虫一样度过余生,心里的苦,谁能体会?


婆婆无界限干涉小家庭

人际界限不清在中国太普遍,婆媳矛盾尤为广泛。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爷们儿》,奚美娟扮演的婆婆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儿子国生的几次婚姻都不停的干涉。 一旦儿子不想服从她,她就以死相逼。


这个角色塑造的非常符合人物的心理动因,30多岁守寡,把三个孩子带大。张嘉译扮演的国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这个角色在家里承担的,从来不仅仅是儿子。


由于父亲的早亡,母亲把对丈夫的很多情感和期许都原原本本的寄托在了国生身上。只要母亲不收手,干涉国生的婚姻自由,无论多么与之相爱的女人,最终都不可能在这个家里久留。


因为母亲才是这个家里一手遮天的唯一的女主人,要想在这里生活下去就必须完全按照母亲的意志才行。


母亲蛮不讲理的坚持,却美其名曰为儿子好!动不动就以死相逼。试问:这样的行为更像是一个年轻的娇妻,还是任性的孩子?早就偏离了母亲的本位!


心理反哺的带际传承

文章开头举得例子,曾经那个想逃离家庭的女孩长大了,也做了母亲。她不希望女儿如她一样有爱的缺失,她希望给孩子足够的爱,足够的自由,从小什么都让孩子做主。


连她穿什么都得女儿说了算,女儿不允许她穿裙子和丝袜。于是,一旦她上班穿了裙子,要先回家换衣服再去幼儿园接女儿。有一次时间紧,没来的及回家换,女儿见了就很生气。


丈夫开车拉着她们,母女坐在后座上,无论怎么解释。女儿就是不依不饶,竟然自己动手拔掉了母亲的衣衫。那一刻她感受到莫大的耻辱,于是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在心理咨询师陪伴下成长自己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自己对女儿的无原则是源于自己内在受伤的部分。她没有站在母亲的位上,女儿也不知所措,因为规则本身就可以给安全感。


看似全然的放手是对孩子尊重和爱,其实还是出于对自己内在受伤部分的保护。妈妈什么都让女儿做主,女儿感受不到规则,内心是焦虑和不安的,所以那些无理取闹的行为本身是渴望母亲回归本位。


“心理反哺”就是这样带际传承的。要么像林永健父子那样,爷爷严厉的对待父亲,父亲也严厉的要求儿子;要么像上面这个妈妈一样反向形成,自己得到的爱不够,就让女儿淹没在她无原则的爱中。以上两种,都不是适合的爱,而像钟摆,偏离不同的两端。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银行

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好比存在银行账户里的钱,正确的爱,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爱是存钱;错误的爱,为了自己需要强加的爱是索取,在取钱。


无论是父母苛刻的指责孩子,还是无原则的溺爱孩子,都是在透支着孩子内在的能量。使的孩子内在安全感缺失,自我价值低!


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修行。不是把自己小时候的伤痛投射给孩子,也无需埋怨父母就这么对待自己。我们的祖辈成长过程中,祖国正历经战乱,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活着就不容易,何谈教育?


如今的我们有了成长自己的条件:心理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所以,最好的教育是自我疗愈,借助适合自己的方式,疗愈自我,成长自我。


当受伤的部分得以疗愈,我们不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期待赋予孩子,孩子也可以在安全自由的环境里活出自己的样子。


当内在圆满时,教育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若不修炼自己,倒吸着孩子的内在能量。孩子长大了不孝顺老人,恰恰是因为早早的反哺,银行已经是透支的状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M3OTc1Mw==&mid=401251315&idx=1&sn=d8cb3af9c520a76a633bd69b4d9ddba2&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