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8)

8年前 [02-16 11:03 周二]

(节选)

    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些手法,尽量把很多的事情做得巧妙一些,要管孩子,但是我们的管理一定要没有痕迹。如果你太多的管制,就天天不断地提醒孩子说几点了,必须去写作业,几点到几点必须练琴,几点到几点必须睡觉,或者是孩子写完作业了,家长还要一样一样检查,检查哪不对要改。这个我觉得有点太多了,用不着这样。如果我们太多地管制孩子,给他规定太多的要求,这样可能对孩子的自制力反而是一种伤害。

    因为孩子对父母亲和教师的信息的接纳,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一点,这是经过心理学研究的。就是说,我们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不要太多关注我们说了什么,而要更多关注我们做了什么,尤其要关注我们是用怎样的一种情绪传达给孩子的。有时候家长们经常在现实生活中把这个事情做反了,道理给你讲了多少,我给你苦口婆心地说了多少,但是我们就没有关注到当时孩子的情绪。如果孩子当时的情绪是愉悦的,那么你说的话可能有效;如果当时孩子的情绪是逆反的,你是用家长的强势让他做出了表面的承诺,他的情绪其实是不接纳你的东西的,那你所说的话都是无效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说,我那个孩子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跟他讲什么道理他都不听,原因就在这里。所以以后我们记住了这三个方面的排序,就知道我们想要告诉孩子什么,一定要知道他的情绪上首先是不是能够接纳我们,只有让孩子首先在情绪上接纳我们,那么你最后的语言才可能有效。

    在对儿童的整个学习管理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道德示范作用,这个非常重要。家长可以不去学习,家长可以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但是你的道德示范作用是非常强的。只有我们采取了一些符合儿童天性、符合人性交往的基本道德原则的行为方式,能够给儿童带来愉悦感和美感,那么最后才能培养出一个智商和情商双高的人来。

    从对教育的理解和家长的管理强度来看,家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懂教育,又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二种,不懂教育,但是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三种,不懂教育,也不去乱管孩子的人。这三种家长中,第二种其实破坏力是最大的,一个家长可以不懂教育,但是如果减少对孩子的胡乱干涉,就是把很多的自由交给孩子的话,你的孩子多半也会成长的得非常好。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可能七八十年代的人也很多,各个年龄层次的也很多。我们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年代,我们的父母可能没有文化,但是我们那个年代也会产生出很多优秀的人才。

很多的家长可能恰恰契合了第三种类型,就是我虽然不懂教育,但是我不胡乱地去管孩子,我不粗暴地对待孩子,那我的孩子也会成长得非常好。第一类家长是最理想的,就是我懂教育,我的每一个管理细节都是非常好的,是合乎教育学原则的,那肯定会培养出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现在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充满了第二类家长,本身对教育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我们对孩子有太多管理,因为家家就有一个孩子,不管这个孩子去管谁呢?虽然父母们工作很忙,其实大多数对孩子也是很用心的。这种父母其实对孩子的影响我认为在当下社会生活中来说,是最有问题的。

(感想)

现当代,人们一说到孩子出现的问题,总是说现在孩子被溺爱坏了,那什么是溺爱?有很多人以为,溺爱就是爱的太多了,那我就少爱孩子一些,我对孩子狠一点,以为这就是不溺爱了,这是对爱的一种决然的误解。

我觉得溺爱的本质首先就是管制,就是什么都要管孩子,再一个就是过多的包办,还有太多的批评。爱的本质首先是要给孩子自由,给孩子宽容,给他欣赏。最后爱和溺爱所成全的东西或者教育走向是完全不一样的,溺爱下的管制、包办和批评会阻碍一个儿童正常潜能的发展,会让他的恶习生长出来。

人的天性就像一面镜子,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在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自然表达一定是善和美的,恶的东西和坏的东西一定是在不良刺激下才能产生。就像人的肌体一样,在正常的情况下是健康的,肿瘤、癌症只是在不良刺激下才可能产生,道理是一样的。一个孩子在自由、宽容和欣赏的环境中,他的潜能才能够正常地发挥出来。所以,不要过多的溺爱孩子,溺爱不是爱。

另外,我觉得当代人给孩子的自由太少了,给孩子自由,当然不是让孩子无法无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胡作非为。我们应给予孩子真正的自由,也就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误权。让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做自己的主人,在父母恰当的引导下,自己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有时候吃亏是福,只有亲身经历一些事,才能确切的感知到事物的危险性及适用性。

其实做一个好家长是很简单的,最美的教育也是最简单的教育。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做到了尊重、自由、阅读、表率以及运动这五个方面,记住了这五个词,我们就做到了美好的教育,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家长。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