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闵行家庭教育读书沙龙报道——明星学校第五期

8年前 [12-18 15:03 周五]

沙龙策划:中华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上海闵行团队

沙龙主持人:何瑛
沙龙时间:2015年12月12日周六13:30-15:30
沙龙地点:明星学校
出席人员:已签名先后为序
何瑛、杨兴芳、刘健、张丽丽、宋春艳、张青勉、刘向梅、余海、金莉、楚敏、吴晓鸣、刘涛。
学习内容:《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4卷《成长烦恼》专题
1、我是老师的孩子,我不幸福     文/毕雨民
2、你让我不敢靠近你             文/佚名
3、一个留守女孩的心声           文/张晓卿  陈杰
4、孩子为什么脾气不好           文/李凌云
5、成长是需要等待的             文/杨文
常常有教师子女,抱怨“我是老师的孩子,我不幸福!”。 曾几何时,我的孩子不就是这样感叹!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刺耳的言辞!当然也是很多教师子女的真实感受。
是的,作为教师,往往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值更高,却不切合实际,总想集所有好学生的优点于孩子一身;看到女儿说话早,很小就让她背诵古诗,唱读儿歌;发现女儿聪明伶俐,三岁就拉着去少年宫学跳舞、练书法;聘请音乐学院专业老师教钢琴。结果,女儿脸上的笑容不再灿烂,原来觉得很好玩的古诗、书法、钢琴,变成了孩子的负担,女儿的心也渐渐与我们拉开距离。
从事教师职业的父母,更加自以为是、更加强势,心里总想,能教好成千上百的学生,何愁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女儿姗姗来迟!女儿早慧,1周岁之前解决了说话、走路,自己吃饭,去掉了尿布。孩子奶奶常说,我一手带大了三个儿子,没有一个这么省心的;7个月开始牙牙学语,口齿伶俐;虽然白白胖胖的,但是刚满周岁走路就稳稳当当!大小便准时准点,又能清楚告白,所以没有尿裤尿床的先例。白净懂事,人见人爱!一般孩子七岁上一年级,我们却让女儿提前上学,不到六岁读一年级。当数学的听算慢了,英语的单词默写不了,我们开始着急,先前还能耐心辅导,熟料不如意愿,便大声训斥、指责,接着长篇大道理,弄的女儿一头雾水。原本童年的快乐,早早不见踪影。
现在想来很是内疚。我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设计规划孩子的明天,不惜抹杀孩子的童趣,有愧于家长的职责。今天学习《是老师的孩子我不幸福》,一文,十多年前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眼前,那时,女儿说我一点儿也不幸福。我要妈妈,我不要老师!孩子不屈的话语还在叩击我的心。作为教师又为人父母,更应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更应了解孩子的需求,更能走进孩子的心里,给孩子创造快乐和幸福。
学生的作文里,曾看到把妈妈说成日本鬼子的,今天又看到了写成大灰狼的,之前还盛行什么虎妈。不管是虎,是狼,还是日本鬼子,总之,孩子们都不敢靠近这样的妈妈!
妈妈,孩子最亲的人,世上最美的称呼,您的大吼大叫,使您的孩子如此胆战心惊,您吓着孩子了!
40多年前,我爸爸在县城上班,周一上班,周末回家。我的妈妈是小学教师,上班路远,早上很早离家,下班到家天已黑。还很小的我带好两个妹妹,帮妈妈做掉点小家务,看见妈妈在织毛衣,我会偷偷地织上几针;看见妈妈在纳鞋底,我也会狠命地去做,常常不顾手指出血,只想帮妈妈做点事,也期望得到妈妈的表扬。结果,因为我织的纳的不齐整,妈妈破口大骂,说我添乱,我的好奇,我的好学,一并被妈妈扼杀了。至今我怕和妈妈沟通,儿时的阴影依然存在,说成狼说成虎真的不为过!
很多妈妈,对孩子百般疼爱,但见不得孩子有半点犯错,高声斥责,孩子魂飞胆丧。每天晚上噩梦不断,脾气大增,会向同学撒气,打骂同学,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孤言寡语,不想和妈妈说话。妈妈,您的好心管教,您的怒吼,毁掉了孩子的童真,摧残了孩子的心灵!妈妈,请听听孩子的心声!
妈妈们,请谨记:世上最伟大的教育是妈妈的平和情绪!为了孩子的平和宁静,我们一定不能对孩子大声吼叫。宁静致远,相伴孩子学习有成,品行端正,学做真人,妈妈您是孩子的表率!
很多父母认为,在孩子小时候,应当抓紧时间挣钱,孩子爷爷奶奶带一带,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孩子小,不懂事,等上学了,父母再陪伴,再悉心照顾不迟。
两年前,一北方来沪打工的中年妇女找到我,陈述:离异,来上海已六年,工作换了无数家,且都是自己炒老板鱿鱼的。今天前来咨询,为什么这么多单位,这么多同事容不下她?想找对象,有文凭有技术证书也有一定姿色,竟如此艰难?找得到工作,因一点小事立马辞职;处对象,不放心这,担心那,很难相信他人,人际沟通非常困难。问她的成长经历:家里姐妹多,从小在姨妈家长大,小学3年级时回到父母身边,与爸爸妈妈有隔阂,觉得他们偏心;与姐妹不贴心,认为她们受尽了父母的恩宠。家里谁都欠她的,不相信所有人。长大了,结婚了,爱人怎么做都不对,最后离婚。只身闯上海,又事事不顺。社会之大,竟不容我生存?
几年前,一位一年级女孩的妈妈带着孩子前来咨询:孩子做回家作业,事特多,没几分钟就指挥妈妈要这要那,无法安心做作业,妈妈被整得身心疲惫,不堪忍受。注意力不够集中,只要有空,就咬手指,全年不要剪指甲,十个手指没有一个完好。仔细询问,才知道,孩子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上学了才和妈妈在一起。从小父母陪伴的缺失,伺机报复也罢,爱的补偿也罢,总之阴阳平衡,孩子索要她的应有的权利,被爱的权利,0-7岁,整整七年的缺失,父母将付出不知是原来的多少倍爱才能救赎。
《一个留守女孩的心声》说出了其中的原委。0-3间,孩子要在父母身边,父母的悉心照料,给予孩子安全感的满足,有助于孩子的日后成长;父母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相聚相守,共同度过好时光,孩子不会孤独;孩子需要亲情,需要一家人在一起的其乐融融的感受,这远比物质享受重要。孩子内心层面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孩子有情绪,孩子不开心,孩子行为怪异,这需要我们父母格外关注。解铃还需系铃人,陪伴孩子的缺失,需要我们更多的补偿,还不如,在孩子尚小,按照孩子成长的需要,及时给予充足的阳光雨露,让孩子的每一阶段,开心快乐,健康成长,这也是我们父母最大的心愿。



去年闺蜜女儿的婚礼大典,热烈喜庆的摆场已淡出我的记忆;闺蜜的添加发言(女方家长讲话,孩子的父亲已隆重登场)让我记忆犹新:女儿是我这辈子最满意的作品,女儿是我永远的骄傲!作为阿姨,看孩子慢慢长大, 鼓励欣赏,孩子一路高歌,学业工作优秀出众,孩子是夸出来的!
可这样的孩子,身边少得可怜!而一届一届,一年一年,一天一天,由于家长、老师、周围的同学不当的评价反馈,不经意间我们违心地制造出了很多很多的笨蛋。我们一边苛求好孩子,一边却在收获笨孩子。原来孩子并不笨,是我们让孩子越来越笨,笨蛋就在我们的诅咒声中诞生了!
想到两周前,小学三年级的课上,课前布置的情景表演,要求全组同学参与,人人有台词,人人要开口说话,参与有棉花糖。结果有一位男孩,一位女孩,怎么都没说,任我百般鼓励,同学们鼓掌都没用。最后还是学生圆我场:老师,算了吧,他们什么课都不发言的,他们不会!
昨天七年级课上,让学生故事欣赏,再分享感悟。按学号随机抽了一位学生,男孩,站立无声;再叫了一位学生,高高的男生起立,悄然无声。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还是紧闭嘴唇。
幼儿园,小学,中学,孩子一直在苦苦求证:我不是笨蛋,结果还是挣脱不了笨蛋的法网,所有的解都是一致的:你就是笨蛋!没办法:原来我就是笨蛋!
用我们自己的错误,亲手培养制错误的果子,社会凭白无故惊诧莫名地又多了可怜的自卑的笨蛋!
醒醒吧,我们的父母大人!醒醒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孩子为什么脾气不好?家长的配合成就了孩子的坏脾气;孩子缺乏情绪表达的出口;孩子在模仿家长的情感表达方式。
时常有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脾气大,孩子有脾气原来是有原因的。现在孩子少,父母祖辈特稀罕,从小对孩子百依百顺,觉得这样顺孩子心,孩子就高兴,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以求息事宁人,殊不知在满足孩子各种无理要求的时候,滋长了孩子的坏脾气。有一男孩,从小要吃的,满足;要玩的,同意。慢慢长大了,所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级,学习也不能专心。这时妈妈急了,手机电脑可以买,但前提是你要给我好好读书!否则不买。结果母子吵得不可开交,到学校让老师解决。孩子的教养,爱孩子,但爱一定要有原则和规则。
孩子脾气大,我们家长要静心体察:孩子为什么有脾气?孩子内心有什么诉求?尊重孩子,父母让他有合适的方式方法发泄情绪,让孩子心理得到平衡。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有孩子照见了我们父母自己。孩子发脾气的模样,活脱就是平日的自己。家长平时动不动生气发火,说话的声色,摔东西,孩子耳濡目染,孩子在复制父母,在效仿父母,父母情绪管理十分必要。
春秋时代,宋国有个急性子的种田人,庄稼长出来以后,他每天都去观看,总嫌禾苗长得太慢。一天,他跑到田里去,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然后疲倦地回到家,对家里人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家里人一听,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全都枯萎了。
《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刻意去违反自然界的生长过程,否则必适得其反。后来也被用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道理都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多少父母在扮演那个宋国人。《我是老师的孩子,我不幸福》一文中的爸爸妈妈,甚至奶奶,从小一次一次为“我”设计的造星计划,在学校,在家,感觉都是老师,没有爱的呵护,没有自然生长的环境,不按“我”习性培养,拔苗助长,“我”不快乐!
身边多少家长在抱怨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他们憧憬年幼时孩子的天真懂事听话,感觉越大越不像话,尤其在小学的高年级,初中阶段,学习、成长问题太多太多。我常常给家长以身试教。我的女儿的成长,最让我满意,幸福的是上学前,上学了,我的噩梦开始了。等我梦醒,感觉到做妈妈的危机,再去学习的时候,女儿已到了青春期。好在有自我觉察,有自我改变,亲子关系得以改善,女儿的高中、大学生活比较顺利。
孩子的成长自有她自己的规律,呈现各种问题,是她成长的必然。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我们成人的经验,我们成人的看法,去要求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这不公平。我们可以回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曾经的跌打滚爬,那么理解孩子,就比较顺心,我们就会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魔鬼行动,就会学会包容。
一个孩子要经过大约16年的漫长岁月才能发展出来。孩子成长的岁月,犹如青涩的果子,酸涩难堪和无奈之后,才是成熟的甘甜。孩子成长有他自己的轨迹,用心陪伴,静心等待!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