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早期智能开发不全面是今后孩子偏科的重要原因之一

8年前 [10-28 19:06 周三]

编者按: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孩子群体中,尤其在中学生群体中,偏科现象并不少见——很多孩子因此跟理想中的中学、大学失之交臂,甚至失去继续升学的机会。而很多的家长,则因为孩子偏科而焦虑不堪。家有偏科生应该怎么办?通过优秀的家庭教育把女儿送进北大的刘称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很值得家长防患于未来.

我女儿上学以后,在语文学习上花的工夫最少,却学得很好。起初,我以为女儿在语言学习方面是有天分的,因为她的英语学习也非常省力气,且成绩也一直不错。一直到了中学,虽然功课内容多了,女儿每天花在语文和英语作业上的时间还是极少,但这两科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相比而言,数理化这些科目的学习就让女儿头痛得多了,无论她怎么努力学习,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

我明白多元智能理论,觉得女儿的智能优势可能在语言方面。不过,我反思了我们对女儿的教育过程,其实她的语文和英语优势并不见得全是天分使然,这也是我们开发的结果。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每天读儿歌给她听,也给她讲故事,并让她跟着我读或者复述我读过、讲过的内容,这些都锻炼了她的语言能力。女儿上小学以后,我又让她读大量的书,这对语文课本是很好的补充。语言学习本来就是相通的,因为语文功底比较厚实,女儿学英语也比较轻松,再加上每天晚上给她放英语磁带,还经常和她一起看英语原版电影,给她创造了很好的英语环境。表面看,女儿花在英语和语文上的学习时间并不多,实际上她在这方面的积累很厚实,阅读、看电影都是学习语言的过程,而且是潜移默化的。而在数理化方面,女儿从小除了跟着老师学习课本知识以外,我们几乎没有对她进行过有意识的开发,也没有让她上过相关的课外辅导班。

如此想来,女儿的偏科是有缘由的。

我也因此悟到:孩子小时候的智能开发要全面,否则长大了很容易出现偏科现象。比如我女儿,从初中到高中,她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学习数理化,学得焦头烂额还不得要领,最后分科的时候不得不选择了文科。还幸亏有文理分科,如果不分科的话,女儿是很难成为尖子生的,最后也很难考入北大。而即便学了文科,女儿每天也要花大量的时间攻克数学,目的只为了不让数学拖后腿。

女儿的一个小学同学,学习成绩也是“瘸腿”,不过她偏向理科。这位同学的奥数学得非常好,曾经在北京市获过奖,小升初的时候也是因为奥数成绩好,很顺利地被一所重点中学录取了。那时候,家长们在一起聊天,这位同学的妈妈经常跟我说,她女儿每周末写周记都非常伤脑筋,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往往要写上三四个小时,写出来的东西还不知所云。孩子一听说写作文,就会非常头疼。

原来,女儿这个同学的爸爸妈妈从小就跟她玩数字游戏,还通过玩扑克牌等训练她的计算能力,一年级时便把她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学习奥数,所以她的数学成绩非常棒,每天回家写数学作业对她来说便是小儿科,很快就搞定。但是她的爸爸妈妈不经常让她读书、听故事,所以,她的作文就变成了软肋,经常让人苦不堪言。

孩子天生在智能方面有差异,会在不同的学科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许,女儿这个同学的优势潜能在数理逻辑方面。但是,我认为孩子最终在学习上的偏科,还是跟早期的智能开发不全面有很大的关系。就拿我们家来说,如果我们能早一点觉察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在算术、数字、逻辑推理等方面多多引导女儿的话,就不会出现她在高中以后,还在为了高考而拼命“纠偏”的现象了。

事实证明,那些在中、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基本上是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的孩子,也有不少孩子每科都不拔尖,但是各科成绩都很均衡。而偏科的孩子,就算有一两科成绩非常好,也会因为某一科成绩过低而拖了后腿,最终与自己喜欢的学校失之交臂。虽然女儿通过努力,在高三的时候数学成绩赶了上来,高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对偏科的危害深有感触。这也说明,偏科是可以纠正的,而不是“不治之症”。尤其对小学生来说,防患于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当然,在此过程中,家长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我的经验和总结,我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第一,鼓励点滴进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及早发现孩子的潜在优势和弱势。在让孩子发挥优势科目的同时,也要时刻看到孩子在弱势科目上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第二,从基础抓起,对孩子进行针对性辅导。

发现孩子某科偏弱,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辅导。比如我女儿,她的数学比较弱,我们当时就应该跟她多做一些关于数学的活动,比如玩玩计算游戏、进行一些逻辑推理等。如果孩子课业负担不是特别重,也可以考虑为孩子报课外辅导班,或为孩子请家教。

对于孩子的弱科,一定要在早期就注意知识的基础性和方法的趣味性,这是保证孩子兴趣和自信的前提。既然是弱科,就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让孩子逐步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成绩自然会上来,自信也就逐步建立起来了。趣味性的方法,则可以让孩子提高兴趣,取得好的效果。

从难处着手,让孩子更加畏难,这是我家的一个教训。女儿数学本来就差一些,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直接把她送到了授课难度较大的华罗庚数学班去补习,结果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让她对数学失去了信心。事实上,奥数也分难度层次,没有奥数基础或者特殊天分的孩子,无论年级高低,都需要从基础知识学起,才能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针对性辅导,一定不能急于求成,或是“赶鸭子上架”,强制进行。

第三,向老师“借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女儿小学的时候,我们就曾找她的数学老师商量,让老师在女儿表现好的时候给她“颁发奖品”,以此来激励她学习数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一般而言,老师都会积极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孩子,而且小学生比较听老师的话,所以,一定要利用好老师这个资源。

第四,“纠偏”的同时,让孩子保持优势科目的领先地位。

纠正偏科要“扬长补短”,在弥补不足的同时,一定要小心呵护孩子已经是强项的科目。切忌为了补数学,把本来是强项的英语放松了,或者有的孩子本来在艺术方面非常有天分,本来可以走艺术的道路,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让孩子完全放弃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偏科的孩子也许就是一个“偏才”,有一技之长总比什么都不会要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不是以数学零分、语文满分的严重偏科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的吗?学贯古今中外的大师钱钟书,虽然数学只考15分,不也是以国文特优、英文满分的极端优势进入了清华吗?对孩子来说,让其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反而有利于自信心的保持,而自信心能够帮助孩子对弱势科目进行赶超。话说回来,就算弱势科目真的补不上来,至少孩子还有给自己“长脸”的特长,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

总而言之,孩子出现偏科并非上天注定,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全面开发孩子的智能来避免。

以上是家庭教育专家刘称莲老师的专访报告。总结她女儿的经验,其实这与我们鹿桥的教育体系极其契合:

1、尽早全面开发孩子的智能,需要在各个科目全方位展开,最后发现孩子特长;

2、孩子今后喜欢文科或理科,是家庭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但即使家长不擅长的科目,也是可以通过尽早开发引导来努力弥补短板;

3、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兴趣有时需要借力,而鹿桥的沙龙展示是一个很好的赏识激励过程。

4、当孩子在某个科目有优势,可以尽情发展,把他的特长和天赋发挥到极致!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AxMjA5MQ==&mid=201120685&idx=2&sn=6f0337243489c509146b0610d7ffa03f&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