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善用引导式教育提升孩子品格力

8年前 [10-12 20:26 周一]

 1、引导式教育 刺激孩子思考

  孩子听巧虎的话而不听爸妈的话,是因为卡通故事里,使用的是引导式的教育,而不是防堵式的教育,刺激孩子去思考,这样做,比你交代孩子甚么都不可以,还要能引导出长久稳定的好行为。

  例如,“我知道你生气是因为想吃饼干,但饭还没有吃完,我会守信用,你也要!”这是引导式的教养;但是,如果你是这样教:“没吃完饭,就偷吃一堆饼干,以后都不准你再吃,坏小孩!”这是防堵式的教养。巧虎大神可以这样示范,父母当然也可以这样教孩子。

  2、避免强化卡通人物 弱化父母角色

  孩子如果没有很迷卡通,就不要去制造出一个孩子的偶像,一直在孩子面前强化他,甚至用条件交换的方式。因为这样是把教养权交出去给卡通人物,间接弱化了父母的角色。最后,孩子会变得更听父母的话,或更不听话,其实是在预料之中。

  3、请勿贿赂孩子 失焦引导行为

  “你快吃饭,不然巧虎就关掉;你快坐好,才给你看巧虎”,这些做法对孩子来说是贿赂,会让你想引导的好行为失焦,让孩子觉得吃饭就要有巧虎,也许本来只要看30分钟,后来要60分钟,最后变成要2个小时,让巧虎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奉劝大家要多多思考。

  现在,你应该可以回答,为什么孩子可以聚精会神的看巧虎,却不能乖乖的玩玩具了。但这种情形及学习,对学龄前的孩子真的好吗?

  其实,就像我前面说的,父母的角色无形中弱化了,你觉得是多了个角色来协助教养,让你变得比较方便,其实在家庭中,不管是父母或孩子,很容易变成重度依赖,因为我们一直在把卡通偶像化,我们一直拿卡通来制约孩子的好行为,让孩子觉得这个角色非常重要!

  例如:你不乖,就不让你看巧虎;你不吃饭,巧虎就不会喜欢你了。但是,这个角色让我觉得有参考价值的是,在好几年的巧虎偶像旋风中,孩子这个“非常爱”的行为里,看到很多现代教养的不足。例如,有些教养真的是“巧虎有做到,爸妈却做不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MxMjYyNw==&mid=209529598&idx=3&sn=a8e16bea1b957b077428446797c0142c&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