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我们不要折断孩子们飞翔的翅膀(李永峰)

8年前 [10-09 08:24 周五]

       昨晚,孩子在写作业,妈妈在辅导孩子。一会儿,妈妈说:“孩子该造句子了, 你过来给孩子说说。”爸爸应声走过来,看到用“平”,“和平”,“太平”造句。爸爸觉得这两个词都太大了,孩子造不出来,顺口给孩子说了:“今天是和平的年代”,“今天是太平的日子”,孩子很艰难地写出了这几个句子。当用“开”,“开门”,“户”,“户口”造句子的时候,爸爸还没说出来,孩子就说了,“爸爸下班了,我给爸爸开门”;“我们出去旅游买票的时候,要有户口本”。我一阵阵激动,多么富有生活气息啊!又是那么富有生机!我们总认为孩子小,还造不出来。正因为我们的想象设限, 折断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的翅膀啊!
      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顺手拿起了一本练习册,孩子翻看着,对爸爸说:“这道题怎么读?”爸爸看了一下,是“母鸡生了15个鸡蛋,有4只鸡蛋孵出了小鸡,还有几只没有孵出小鸡?"孩子在看呀看的。一会儿,她说出了“11只”。爸爸没有吭声。妈妈走了过去,看到孩子在看书,顺便看了一下,看到问“还有几只没有孵出小鸡”,说道:“这些是应用题,比较难,你们还做不了。”爸爸有点不高兴了,“你怎么知道孩子算不出来?”孩子看到爸爸的“救援”,说道:“11只。”妈妈不吭声了。我们大人为什么要自认为的标准来揣度孩子们呢?我们不要折断孩子们探索的飞翔的翅膀!
      前几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登上了华山,其实,爸爸和孩子是登上了北峰,爬过来“苍龙岭”,因为孩子睡觉,太困了,没有登上东峰。不过,孩子够坚强了。登上华山,对于大人也是不简单的事情。爸爸夸赞孩子“坚强、能干”。可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去等熊耳山,妈妈坚持登峰,孩子也坚持要爬上去。可是,爸爸认为山太高了,怕孩子上不去,也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孩子在爸爸的一再劝说下,坐在半山腰,等待着妈妈的返回。孩子想登山,想看看山顶的风景。她能登上去啊,可是在我们大人的坚持下,放弃了“登上去”的信念。只要孩子坚持要登山,我们为什么不就让孩子们试一试呢,磨练一下孩子们的意志和坚持力?其实,孩子们的潜能大着呢,我们不要折断孩子们求知欲的飞翔的翅膀。
      由此,我们想到了“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奖”,屠呦呦是“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头衔,无留洋背景, 无院士桂冠。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执着的研究员,发现了青蒿素,登上了科学的顶峰。这对于国人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呀?拿到“诺贝尔奖”,得是“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一系列科学桂冠,才可以登上科学顶峰。其实,国人错了啊?这都是落后的管理观念。能不能拿到“诺贝尔奖”,一靠天赋,二靠兴趣。国内很多科研工作者, 都是很有天赋,可都是在“大人们”的规则下,没有了“兴趣”和“飞翔”的翅膀!
       由孩子们的写作业,到屠呦呦拿奖,这之间的联系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深思啊!我们手下有“钱学森”,有“屠呦呦”,有“李时光”,是不是这些人才都在我们手中折断了飞翔的翅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