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过渡焦虑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8年前 [09-15 00:48 周二]
家长过渡焦虑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___听季老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到底指导什么》有感
       杨彩萍2015.9.14
     今天有幸聆听了敬爱的李淑华老师的《 家庭教育指导师到底指导什么?》讲座,受益匪浅!季老师从两方面进行讲述作为指导师我们到底做些什么?
一.指导师首先学会指导自己
二.指导师如何指导别人
    当季老师讲指导师如何指导自己这部分里的一个小问题“家长不要过渡焦虑”我感受颇深,触动很大。
     好一部分为人父母者从孩子未出生开始就开始焦虑了。孩子出生后用什么样的尿布、穿哪个品牌得婴儿服、吃什么样的奶粉、用什么牌子的沐浴露……很多准妈妈早已盘点的一清二楚。等孩子出生后还没有真正体验那种喜悦,就开始有了强烈的焦虑感,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们焦虑感越来越强烈。要不要用学步车,要不要用闪卡、识字卡,买什么书籍和玩具,去哪些早教机构,上什么样的幼儿园;当孩子开始入园,就更要考虑,如何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小学入学准备。
      上了小学更不用说了,很多妈妈们开始变得魔怔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无限极的焦虑并且多出了攀比。当自家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自理方面不及别人家的孩子时,觉得自己的面子实在挂不住,经常在外人面前夸赞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回家关门后就开始数落孩子:“我怎么就声你这么笨的傻瓜?瞧人家×××,还比你小一岁,怎么学习和自理能力那么强?你呢,快十岁的孩子还不会自己洗脸,作业做的一塌糊涂……”就这样家长永远看见别人家孩子好,把自家孩子打击的灰头土脸,永世不得翻身。其结果有两种,要么孩子乖乖听话,任父母数落,成了乖乖兔。要么孩子从此变得逆反,故意和父母对着干,破罐子破摔,索性做个一坏到底的坏孩子。好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给别家孩子,不落伍,不管不顾孩子的感受和承受能力,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来给孩子恶补,可效果不一定甚好。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家长无比焦虑,无比抓狂。可问题本身不是孩子的错,是家长不懂每个孩子有自身的特点,过渡焦虑产生这些结果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应接不暇,使孩子成天生活在强迫、对比,谩骂,诚恐诚惶的苦痛生活里。
       当然我们中国现实的教育制度、医疗体系、自然环境、安全状况、家庭结构……种种因素,累加积到娇嫩的孩子身上,的确让家长不由得不为此焦虑。说实话,我们家也同样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孩子吃饭少,身材瘦弱,我们也想办法让她吃的更多,多运动;幼儿园没有学习拼音、数学,上小学遇到不小的困难;上学后,也一样面临着兴趣班、功课、睡觉上学的种种苦恼。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更为恐慌,焦虑。当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时,我们开始琢磨,是不是这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课?放学和其他坏孩子一起瞎逛?当孩子思想抛锚,开始打扮自己时,我们感觉大难临头了,肯定这孩子谈恋爱了。家长们防贼一样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当孩子周末要和同学出去玩时,我们像审问犯人一样质问孩子,和谁出去,去哪里?几个人?有没有异性?什么时候回来?然后给孩子讲一大堆“不能这样”的道理。随后孩子刚走不到一小时,就开始卫星定位了……
      我们试着换位思考一下,假使我们成年人被人时时处处像监控一样监视着,唠唠叨叨被人盘问着,你的感受又如何呢?很显然,我们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我们力争被别人尊重、信任、重视。可孩子却十分大度尽然能包容我们这些焦虑父母的一切不合理的要求,不合情的处事态度。如果我们能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寻找到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幸福和快乐;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重要的,不应该一个阶段为另一个阶段牺牲;任何年龄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尊严和选择的权利;保持对生活的、知识的每个领域的兴趣,比暂时获得成绩和分数更有价值;人的成长,是有客观时间规律的,违反了就会失衡;没个人的幸福,在于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而不是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慢慢放松了更多的要求,不再过渡焦虑,其实也并没有损失什么,落后什么,耽误什么。或者说,失去的那些,我们觉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只有我们把心态调整过来了,不急不躁,尊重、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只要耐心地,静静地等待这花儿开放!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