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导读和作业题:24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8年前 [09-08 07:35 周二]

24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导读和作业题





学会做人,首先是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4卷有感
文/醉梅

    期待每个学期都要出版一卷全新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就象期待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我期待她每一卷的飘然而至,让淡淡的墨香染于指间,那一刻我沉醉于文字的花园。这本能够连续出版的家长学校教材第24卷又会给我怎样的惊喜呢?我将从中汲取什么样养料呢?让我们一起领略她的育人智慧与魅力吧!


    NO1:怎样让孩子听父母的话

    对于每天忙得晕头转向的父母来说,家中有个听话、乖顺的孩子该好啊!可是,那小不点儿偏偏不让你省心,他就是不听话!有什么招吗?得了,你先别去对付他了,先对付一下你自己吧!孩子不听话,都是因为当爹妈的不会说话!
    知道《孩子为什么脾气不好吗》?因为孩子缺乏情绪表达的出口;知道孩子为什么要忤逆你吗?因为你没把他当“人”看;还有,《一不小心,就夸错了》的话,别怪孩子不听你的啊!所以,要孩子“听话”,就要《做个会“听话”的父母》(专题),父母听话了,孩子就听话了,信不信由你哟!
    也就是说,一方面,父母要学会“听”孩子说“话”:从态度上尊重孩子,比如《把孩子尊为客人,你做得到吗》;从细节上追求精致,比如《父母要听懂孩子的“潜台词”》《要让孩子“听话”就要用好语气》,从沟通上讲究艺术,比如《孩子不听劝,一句话搞定》等等。
    另一方面,父母要从自己说的话中发现问题,象《寻常话语中的隐形“杀手”》你揪出来过吗?你讲述事情时,隐含了责备情绪吗?你的好心指导中对孩子有怎样的伤害?伤害过后有补救措施吗?《对孩子发火后如何快速修复亲子关系》?这些都需要知道的。还有,《教育孩子时你说过这些废话吗》:“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又犯同样的错误……”这句话太耳熟了吧。我们做父母的训斥孩子时“排山倒海”,教育孩子时“喋喋不休”,难怪孩子不听我们的!而当我们《另辟奇径,不要求孩子“听话”》时,孩子却乖乖的“听话”了,只有当我们要求自己《做“听话”的父母》时,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听话”。


    NO2:怎样拿捏好爱的深浅
    无疑,做父母的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掏心掏肺,可是,爱着爱着,那爱就成了一张网,网住了孩子的空间,压制了孩子的成长,激起了孩子的反叛。有个典型的案例,说是《母亲溺爱儿子37 年,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说“儿子上厕所后不冲水,吃饭要给他摆好碗筷,吃水果要洗好放到他嘴边”,这个大儿子真的生活不能自理吗?非也!他是用不能自理的方式来报复母亲,无声控诉母亲对他的管教过多。《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断奶”》里,讲到一个快10岁的孩子每天都要妈妈陪睡,是儿子依赖妈妈没“断奶”吗?恰恰相反,是妈妈依赖孩子。还有一位母亲,她就敢于《放手让孩子“撞南墙”》,“以前我总是心疼他,想为他多做点,让他能听我的,少走弯路。其实,你越好心地往回拽,青春期的孩子越使劲往前挣。”看来,爱与逆反、不听话成正比啊!那咱就别给孩子找不自在了呗!可是,父母们似乎看不到这点,还在一厢情愿地“爱”着,爱得焦虑、紧张,爱得挑剔、不理智。在《“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里,专家武志红就说了,“这些妈妈们有着一双挑剔而锐利的眼睛,专门寻找儿女们的问题。儿子每天上网两小时,就断定他有‘网瘾问题’,儿子不上网了就担心他有‘学习问题’,如果儿子学习问题也解决了,估计又担心儿子的‘朋友问题’……总之,不管儿女怎么样,做妈妈的都能找到问题。”说得很精辟啊!武老师还说,“她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而是与儿女的分离。她们缺乏独立精神,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她们生命中经常遇到的无意义感,即空虚。”原来是为了自己!那怎么改变呢?或许听听专家的六个建议我们会变得“无私”些。
    明白了吧,爱不能太“深”了,那就“浅”点好了。且慢,太浅了又会把孩子推向另一个极端。在《儿子离家出走10年,只因父亲逼他自立》里,一对高知父母用一种看似开明、完美的教育理念,在儿子22岁那年,督促他走上自立之路,不料儿子从此人间蒸发、杳无音信。年迈的父母从此开始了漫漫寻子路,直到有一天儿子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妈妈的信:“爸爸今年已经70岁了,你还要让他等多久?儿子,爸妈对你的牵挂,对你的爱,你真的感受不到吗……”才回到了家,但时间已飞过10年!父亲也反思自己当年的教育失误,那是因为没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没有关注孩子内心的起伏跌宕,在孩子最需要温暖的爱的时候没有给!这,不就是爱得太“浅”了么?


    NO3:怎样避开教育的误区
    这虽然是老话题,但每天在许多家庭里上演着新内容。别以为小孩时常会犯错,现在你是孩子的父母也一样会犯错。正如顾晓鸣老师所说:“相当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的错误率高达50~80%。”《教育奇葩:不让孩子哭,又逗孩子哭》这种现象你见过吗?中国父母一方面不接受孩子哭——你哭,表示我做得不好,所以就阻止孩子哭。我们不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不去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只寻求表面上没事;另一方面又喜欢“逗”孩子哭——“你爸妈不要你了,再也不回来了”,看到孩子稚嫩而害怕的脸,大人更起劲地逗孩子哭,结果这个孩子后来精神失常了。
    看到孩子做什么事都慢,忍不住要催促,可你知道吗,《催促是一种不尊重》呢!假如你和习总在一起吃饭,你会催他“吃快点”吗?他想吃多快吃多快,你只能乐呵呵地傻傻地看着;但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吃饭,看他还没吃完你就会不耐烦地催。为什么?很简单,孩子的地位比你低嘛!孩子是你亲密的人,关系越亲密,越容易失去耐性和尊重,而孩子也是家中最不易被尊重的人!孩子是怎样变得慢腾腾的呢?有时就是你催的!因为“任何被催促的人,心里都是不舒服的。于是,他为了抵抗这种不尊重,也就是保护自己的自尊,往往会故意慢悠悠”,潜意识里气气你——“我就是不听你的”“你凭什么老指挥我”,慢、磨蹭就是这样炼成的!
    “我家孩子干什么都没有常性,总是一会儿动动这个,一会儿动动那个。会不会是多动症?”林怡专家分析得很透彻,她说《别将学习的本能误认为“多动”》,孩子有特殊的本能呢!如果了解了这五个本能,就不会误解孩子了。
    还有一个远未引起重视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式家教通病:从小惯,长大管》。比如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甚至影响到学业,怎么管?拨网线吗?打他骂他吗?没用!其实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就没有控制好上网的事,放任自流呗,“惯”成现在这模样了!同样是面对电子产品,作者用女儿的事例见证了从小智慧地管的显著效果。作者说:“孩子小时候依赖父母,父母没有时间管他,索性让他看电视、上网、玩手机,只要不来麻烦自己就行。等孩子进入青春期该独立的时候,父母一看大事不好,反而开始管了。”但面对比你还高的孩子,你还能管到吗?看了此文,我的感想就是:“从小不管好,长大管不好;从小管得好,长大不用管。”
    如果有人问你:“假如你的孩子有问题,正常吗?”你怎么回答?不好答吧?让专家答吧:“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是正常的,认为孩子不出问题是正常的人才是真正的不正常。”你知道《面对孩子出问题最不正常的两件事》是什么吗?那就是:第一,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都不认为自己出了问题,这很要命;第二,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天天解决问题!要知道,教育错了比不教育离智慧更远!孩子所有的问题其实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就是,他要用制造问题的方式甚至是伤害自己的方式告诉父母——你没有正确地爱我,请你学习如何爱我,不是我出了问题,是你的爱出了问题!看,学习家庭教育很重要吧!用积极的话说,孩子是在用制造问题的方式来提醒你要好好学习了,否则又掉到泥淖里去了!


    NO4:怎样学到教育的智慧
    催眠的本质是暗示。这是我读了《不同的“催眠”不同的人生》后才悟到的。文中小琳分享了她的故事:“我妈妈常对我说‘你值得拥有’,她拿出仅有的工资给我买生日蛋糕,买漂亮衣服,我觉得有点奢侈,她就说‘你值得拥有’;我家的土豆菜永远吃不腻,我问她为什么要换着花样做,她会说‘你值得妈妈这样做’。妈妈这句话是有魔力的,因为我一直深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拥有一切,哪怕面临失败,我照样不会轻看自己。”原来她的自信是这样来的!重复暗示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看看文中的小实验就知道了。
    想看《看聪明的妈妈怎样把我“忽悠”成博士》的吗?小作者回忆她妈妈当年对她的“忽悠”时,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刚上高中时想谈恋爱,高三时想玩网游,上大学时想开网店,她的愿望当时都实现了吗?她妈妈不阻止吗?嘿,不但不阻止,还支持她,那嘴皮功夫可了不得,结果小作者稀里糊涂地“上当”,最后“忽悠”成了博士!难道这位妈妈有什么“祖传秘方”吗?其实也很简单了,无非一句成语——欲擒故纵!
    如今二胎政策放开了,想生二胎的父母窃喜呢。但恐怕看了《孩子为何以死威胁父母生二胎》中的例子也难免会有些担忧吧?那13岁的女儿得知妈妈怀上弟妹后,硬是以死相逼,最后妈妈含泪到医院把怀孕13周的胎儿拿掉了。是损害了大宝的利益吗?又是哪些利益?该怎么让大宝开心地接受小宝,有当大哥大姐的范儿?一位家长的经验很值得学习,告诉我们怀孕前怎么做,生了宝宝后怎么做,还要分阶段呢!
    你家孩子也有发飙、撒泼的时候吧,你会最终扛不住而向他“投降”吗?《原则问题,当讲不当讲》?什么情况下要讲,什么情况下又不用讲?在给孩子讲原则的时候,小不点儿他能听懂么?专家告诉我们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对原则的理解是不同的,要区别对待,同时讲原则要智慧和技巧,比如富有弹性,变通而为,共情并温和地坚持等等,也好搞定啦!
    全中国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绩优秀,成龙成凤,但要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咋就这么难呢?我陪读也陪了,我道理也讲了,我共情也共了,我配合也配了,可孩子还是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何不换个思维呢?《韩国:不用监督也能主动学习的秘诀》中,那个韩国首席妈妈把六个孩子都培养成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她说,“我和先生很少督促孩子们学习,相反,我们整天只对他们‘唠叨’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做个热心人。”就这么简单?这也算秘笈?再听听她怎么说的吧:“我不断鼓励孩子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怎样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噢,总算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品德高于学习,做人大于分数,通过培养热心助人的好品质来推动孩子自主探究、热爱学习。帮助他人也需要能力的,要帮到他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做个有用的、受欢迎的人,是需要广博的知识来垫底的!这就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NO5:怎样用好父母之爱的能量
    父母的爱是有能量的,用对了是正能量,用错了就是负能量。父母是台电视机,每天都在向孩子作现场直播,你播放什么孩子就看到什么。有个孩子问:“老妈,你生气了?你不高兴啊?”“没有啊!”“那你怎么不笑啊?”是啊,《妈妈,你怎么不笑啊》?孩子多在乎妈妈的感受和情绪啊。在《父母的笑容哪去了?》里有个小男孩也对爸爸说:“爸爸,你知道小孩子最在乎什么吗?小孩子最在乎爸爸妈妈的笑容啦!”看来,父母的精神面貌对孩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笑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能发射爱的能量,能提升家庭幸福指数。那么,你在家里每天笑了吗?尤其是孩子拿着分数回家时,更要注意你的表情、神态,别让孩子的成绩成为扼杀你笑容的凶手,“因为父母的笑容越来越少,对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整个家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更糟糕的是,可能导致孩子对未来、对父母、对家庭绝望,在生活中找不到支持的力量,唯一可能逃避而保护自己的行为就是放弃学习,锁闭心扉……”
    一位初中生,一回家就把自己的房间门关上,还在门上贴了一张“闲人莫入”的字条。妈妈也成了闲人?这让想多了解儿子、关心儿子的妈妈很受伤。专家尹建莉就说:“这些父母习惯于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不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的行为界限。喜欢越界的父母总是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其实她眼里没有孩子,她只是变相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她还说:“《母爱是与孩子逐渐分离的过程》,母子间的感情应该是绵长而饱满的,但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必须递减。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这么说来,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妈妈应该进入第二个任务阶段了!看来,爱的能量也不能太强烈,该收时就收,就象放风筝,是到了渐渐松手的时候了。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都不懂爱?因为向孩子发射的爱太多了,孩子觉得是应该的。在《毕淑敏:怎样让你的孩子学会去爱?》一文中说,毕淑敏曾对孩子们说:“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他们却撇着嘴说:“没觉着谁爱我们。”“那算什么呀!”毕淑敏又问他们,“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那回答倒令人惊异:“帮妈妈买醋时,妈妈说我能帮她干活了。”“爸爸下班回家给他倒了一杯水,爸爸说我是他好儿子。”现在明白了吧,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感到自己有价值!就是“父母在孩子降生人间时,一手播洒爱的甘霖,一手还应承接爱的乳汁,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不是单向地由父母向孩子发射。 


    NO6:怎样经营好你的家庭
    家,是孩子温馨的港湾,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卵?如果家庭不完整,夫妻相处不和谐,孩子哪还有好心情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向下才怪呢!那怎样做到家庭和睦呢?做好《家庭和谐的相处之道》中的五点就好了:常说充满爱意的话,鼓励的话,得理让人的话,祸福不惊的话,“沟通”的话。
    很多父母把孩子放第一位,而忽略了自己,董博士就劝告大家:任何时候,请妈妈们记住——这世上绝没有“孩子好了,我就好了”的事儿,你只有《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好孩子》。一位单亲妈妈,离婚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照顾,却完全忽略掉了自己。可孩子并不买账:“别再跟我说‘你为了我怎么怎么样’,我又没要你这样做!”所以,“你得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而同时,自己照顾好了,生活捋顺了,心才会健康,家才会和睦,而一个健康和睦的氛围,才是对孩子成长最有利的。”
    也许单亲家庭的父母会说,我们的家庭本来就不完整,你要我怎么给孩子完整的爱啊?那看看《破碎家庭完整爱》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心灵冲击吧:父母离婚后,孩子恨死了父亲,妈妈为了能让孩子享受到父爱,一再忍住泪说,“不要恨你的父亲,你爸爸是爱你的,你如果能理解爸爸对你的爱,对你,对你爸爸,甚至对我对生活就保持住了一份温暖……”父亲出国打工,打电话过来时孩子不接电话,妈妈就劝说:“你让你爸爸伤心了,他在电话里哭了。”爸爸回国后,妈妈还经常找机会让父子俩相聚,还让他接受父亲的学习辅导,致使孩子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名校。是妈妈非凡的宽容和豁达,让孩子享受着双亲至爱,最大限度地保存了亲情的完整。也就是说,形式上的家可以不完整,但亲情却可以是完整的。最后这位父亲在孩子面前感动地夸前妻是伟大的母亲。
    父母的修养也是家庭之道的一部分,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半。可是现实中就有这么一类《祸从口出的父母》。母亲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于是有一天儿子当着爸爸的面随口说了一句“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被训后的儿子委屈地找妈妈理论,妈妈反怪道:“谁让你当着爸爸说了,妈妈当时是气话。”这话和“借刀杀人”有什么两样?!


    NO7:怎样做好家校的和谐
    对待老师,我们一定要记住顾晓鸣老师经常说的,老师只是个平凡的人。如果哪天老师向你“告状”说孩子哪方面表现不好,或者他说对你的孩子没什么信心时,你会怎么应对?在老师面前点头称是,看老师脸色,在孩子面前训斥孩子,恨孩子不给你长脸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你太容易受老师消极态度的影响了。老师也不是完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判断问题偏颇的时候。哪怕老师对你的孩子没信心了,你也不能对孩子失去信心,因为父母的爱是孩子最后一道成长防线!一个称职的父母,任何时候都要对孩子充满信心,不被老师的消极观点左右,并善于以积极的心态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1+1>2的教育合力》!
    大家发现没有,老师请家长或开家长会时,开场白一般是:“感谢您支持和配合老师的工作……”这句话有什么不对吗?较真一下,还真不对劲,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家长只是配合者吗?《请家长把老师当做装修师傅》里用了个很有趣的比喻:你的孩子是你倾注几十年积蓄购买的一套毛胚房,老师就是你请的装修师傅。老师当然有责任把房子装修好,但房子是你的,如果你都不关心,当甩手掌柜,装修得怎样都行,那师傅还能说什么?也就是说,要弄明白谁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不用说,是家长不是老师!配合老师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是应该的,但不能只是配合,还应该主动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责任。毕竟,房子(孩子)一多,装修师傅的活干不过来啊!或许你说,我去帮师傅干点装修的活儿吧,但那是你干得好的吗?比如,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可不要把自己当成学校的“老师”啦,要是分不清界限的话,就看看《孩子学习时家长怎样陪读》吧。要知道比学习更重要的任务是教孩子学会做人,《父母要找对自己的位置》,发挥父母重要的作用,做好学校老师无法代替的角色。
    这教孩子学会做人的事儿可就多啦,培养好习惯啦、好品质啦都在内,这些就不多说了。另外,“正人先正己”,修炼自己,提高自身素养本身就是“硬件建设”呢。通过学习,把自己“建设”好了,就容易把孩子上引上“做人”之道了。
    最后,我想到一个感人的故事:以偷猎为生的巴兹,有一次抓住了一只小白虎之后装进布袋往回跑,等母白虎追上来时发现它的爱子已死!愤怒的母白虎追着巴兹进了村庄,抓住了巴兹才几个月大的婴儿,正要张开血盆大口撕咬时,巴兹的妻子突然撕掉衣服,袒胸露乳地跪在母白虎面前,泪流满面地祈求它不要伤害她的孩子,接着更多的妇女也跪倒在母白虎面前祈求。母白虎看到这情景,终于放了婴儿,悲啸一声离去。看,《母亲,一个共同的名字》呀!连动物都知道爱,知道换位思考,何况人呢?!
    所以,学会做人,不光是对孩子的要求,更是对我们为人父母自己的要求!



家长学校教材
第24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作业题

对照:好父母家规新十条您做到多少?(参考答案P105)
亲子对照:好孩子家规新十条做到了多少?(参考答案P129)
您是如何理解孩子不一定要“听话”(参考答案P13)
用家庭规则引导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您在生活中做的如何呢?(参考答案P9P10)
对照:父母要找对自己的哪三个位置?(参考答案P67)
方法:指导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失败。(参考答案P135)
应对孩子的“潜台词”的方法您学会了吗?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参考答案P6)
您能和孩子有个“低八度”的约定吗?(参考答案P25)
孩子脾气不好是有原因的,您知道吗?(参考答案P29)
对照:在家校沟通中家长主动要做到三点。(参考答案P180)
您是怎样理解母爱与孩子分离间的关系?(参考答案P52)
给孩子面子和讲规矩并不冲突您知道吗?(参考答案P140)
对照: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断奶”您做到了吗?(参考答案P65)
对照:面对孩子出现问题后最不正常的两件事您存在吗?(参考答案P137)
对照:您知道吗,孩子叛逆期最不爱听废话。(参考答案P74)
您为样夸孩子是错的,您知道吗?(参考答案P79)
和孩子交流时的五个提问方法您做到几个?(参考答案P81)
对照:欣赏孩子有三个误区您占了几个?(参考答案P87)
对照:父母最不该说的三句话您说过吗?(参考答案P88P90P97)
从法国父母的斤斤计较中您能够学到什么?(参考答案P97)
造成孩子依赖性的原因您知道吗?(参考答案P104)
做个会“听话”的父母的沟通要点有四个,您在生活中能做到吗?(参考答案P3P4)
德国妈妈认为孩子顶嘴有好处您认同吗?(参考答案P105)
接纳关心孩子情绪不恰当的方法是什么?(参考答案P2)
从法国父母的斤斤计较中您能够学到什么?(参考答案P97)
停止对孩子唠叨的两个理由您认同吗?(参考答案P57)
您读了“拒绝是成长的第一步”后的感受是什么?(参考答案P195)
对照: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要注意的六个问题?(参考答案P164)
对照:生活中催促孩子是不当甚至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您存在吗?(参考答案P138)
培养孩子诚信至少要做到两点您能对照一下吗?(参考答案P204)
对照:生活中您对孩子是关注过程还是结果?(参考答案P142)
您了解青春期孩子学习没有动力的原因吗?(参考答案P163)
对照:离婚父母不能做的十件事。(参考答案P171)
对照:孩子不听话有两个原因?(参考答案P75)
为什么一些孩子不懂爱?您能和孩子一起读读这篇文章吗?(参考答案P56)


邮购地址: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31&b_id=37730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