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面临重组的单亲家庭怎么教育

8年前 [08-10 19:23 周一]

 面临重组的单亲家庭怎么教育

  文文是个懂事的女孩,父母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分手,由姥姥,姥爷抚养长大。妈妈每周都去看孩子。大家说好,等文文上中学,文文和妈妈一起过。可能是天性,文文和妈妈一起总是感到无比幸福。她总是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好快点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是文文从来没有见过爸爸。大家尽心尽力,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献给孩子。文文也挺争气,学习成绩着实不错,这一晃,十年过去了。姥姥,姥爷劝文文妈妈为自己考虑考虑文文妈妈遇到一个对她很好的男人。想再婚,她和他带文文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因为文文的乖巧懂事,朋友们起哄,让文文叫那个人爸爸。文文表面上没说什么,内心反感透了。自从那天起,心里就像有了个无形的疙瘩,好象妈妈现在不关心自己了似的,自己被冷落了!!学习成绩急转直下,文文哭着喊妈妈:“就咱俩过,行吗?”

  文文心中其实有一种恐惧,她最大的希望就是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她怕这个男人抢了妈妈对她的爱。从内心抗拒这个男人,觉得没有爸爸她也过得挺好。文文妈妈其实太快的把这个男人带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了,之前没有更多的铺垫。孩子感到妈妈的目光中不再是只有自己了,自己被冷落了,她从内心里害怕妈妈不要他了。

  几乎所有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文文这样的心理,孩子的反应是正常的,在很多事情上,需要做出努力的是我们父母。

  方法1:情感铺垫法

  妈妈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再婚的事情,而是让姥姥姥爷或者是孩子信任的人和孩子要在愉快气氛中有一次谈话。妈妈不说。谈话中让孩子明确:妈妈的快乐是我们每个人的最大快乐。只要妈妈感到幸福,我们都应该支持她。我们不能自私,只顾及自己的感受。

  谈话的地点最好选在一次郊游或运动的过程中,或者是亲人友人在临睡前温馨的搂抱中,不要在特别正式的场合说。那会引起孩子的猜疑和反感。谈话的态度不能强硬,不能命令。要在温馨的环境中聊天似的和孩子说这些话。这些语言需要适当的重复。要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这样的理念:妈妈的幸福和快乐是爱妈妈的人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不要求孩子做出任何承诺。

  方法2:缓慢带进法

  文文妈妈不能一下子把未来伴侣带进文文和妈妈的生活中,更不能让朋友起哄让文文叫爸爸,文文没有任何心里准备,当然反感。缓慢将未来伴侣带进你和孩子的生活圈。让未来的伴侣在朋友聚会中出现,请朋友暂时不要公布关系。先和孩子做个朋友,欣赏孩子,也让孩子欣赏自己。最好聚会的内容有未来伴侣最擅长的事情!哪怕是烧一手孩子爱吃的好菜呢!虏获孩子的心,能让未来伴侣和孩子产生共鸣。不急于让孩子承认自己的地位,缓慢接受是给彼此的适应过程。不要在聚会中一下子和孩子母亲表现的太亲密,得让孩子有个接受过程。孩子是相当敏感的!

  注意事项:

  ¤在很多情况下,单身母亲是为了孩子不受苦选择了不再婚,这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也不一定好。由于家庭中缺乏男性形象,使得性教育中许多细节的具体实施受到限制,即使有其他男性亲属的帮助,也很难弥补父爱对于孩子的影响。而且,再婚对于单身母亲本人的情感和生理需要也是有益的,如果母亲的情感和欲求受到压抑,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个性发展。当然,母亲是否再婚是其个人的选择。

  方法3:新旧家庭沟通法

  如果是双方都是离异家庭,都带有子女。希望双方的新旧家庭能本着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的共识上,成为经常联系的朋友。特别是妈妈和新妈妈,爸爸和新爸爸最好能成为朋友,加强沟通,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对孩子也有帮助。共同分析什么事可以由新妈妈代办(如日常生活必需品,关心支持与鼓励,小毛病的建议),什么事必须由自己妈妈管教(孩子身上出现的大问题,原则性错误),主要是亲生妈妈批评,新妈妈协同监督。

  新的家庭要有自己的家庭记忆。家庭记忆是家人相处时最美好的片断。让自己和孩子都难以忘怀的。与其让孩子沉浸在过去的记忆中,不如积极创建自己新家庭的新记忆。补充你和孩子之间的话题。带孩子和老公一起去参加孩子没做过的运动。一起去孩子没去过的地方旅游。一起去装修特别独特的餐厅吃饭。让孩子感到新鲜和独特!创造孩子的新记忆,新记忆越多,属于你和孩子之间的话题就越多。

  方法4:感情分配法

  如果新家庭在一起相处会感觉不舒服,那么就要在时间分配上动点脑筋了。新妈妈要想好什么时间爸爸和孩子单独在一起,什么时间新妈妈和孩子在一起培养感情,什么时间三个人在一起相处。什么时间新妈妈和爸爸独处。在时间上要有个默契。不断调整,直至找到大家都满意的相处方式!得有信心!明天会更好!

  专家总结:

  影响孩子情绪成长的决定因素不是家庭成员的改变,而是家庭气氛。作为一个单亲家长,我们要面对的东西比常人多得多。首先要振作,不能消沉,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你要永远从容不迫,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因此无论多忙,你都要抽出时间陪孩子,还要不时请朋友来家做客,或者参加聚会,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要尽力用自己的乐观去感染孩子。家长过度的伤感会使孩子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我们选择了离婚,就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我们要坚信:只要做理智负责的父母,离婚了,孩子也能得到幸福!


http://www.taoedu.cn/index-do-news_info-art_id-10301.html【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