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你把自己当成谁?

8年前 [06-14 23:48 周日]

你把自己当成谁?

(静安新城读书沙龙第六期20150614上午)

所读文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三卷)之

《从亲子对话中谈“三观”建设》

《事业上再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用快乐的心情教孩子做家务》

《从张默吸毒看育儿陪伴有多重要》

《你的良苦用心孩子理解了吗》

 

读书分享:

这样上午、下午参加两场读书沙龙已不是第一次了,当还要干体力活儿结束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再把思路返回上午读书的情境,有点挑战,也很别致。不禁让我想起昨天入睡前思考的一个问题:这样坚持,为了啥?坚持之外再无目的,甚至坚持本身也不是目的,所以要坚持,这就是坚持。

上午读书最后的分享,我和丁老师呼唤客串了一下对方常用的说法,丁老师讲理想,我就分享读书的方法。这个说法,只有长期坚持和我们一起学习的人才能听得懂。

分享环节的要求,简单说来,就是紧扣读到的内容,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进行分享,不指责、不抱怨。但什么是紧扣读到的内容?是经典字句?是说理角度?是文章结构?都可以,也都不是,否则,“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个人的理解,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值得思考的问题,作者不吝啬分享,用自己的表达方式阐述了自己的思路,引发的是我们——读者的思考,能达到这个效果,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我们一起参与分享的内容就活了。尤其是,整本书的主题都围绕家庭教育这个主题从不从角度展开,然而家庭教育是生活化的,这就意味着不同文章虽然作者不同、题目不同,但都暗含了共通的主题,所以各篇文章之间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结合今天读到的内容翻来翻去的分享,才不至于被作者的只言片语给蒙蔽住,才能更好的把握现代家庭教育深层次的理念。提供这么一个阅读分享的视角,供参考。

拿第一篇文章,三观建设这篇,来举例。文章是大致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的。“举例”之前的话,谈的是理念,之后的话是举个例子加以说明。我们解读分享“举例”之后的话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举例”之前的话的涵盖和辐射。“举例”之后的对话例举了五种方式,刚才吴辉老师的分享很精彩,核心意思是,每一种应对方式其实没有对错、高下之分的,要结合孩子性别、年龄特征和具体情形来加以判别,需要的是家庭教育素养的累积。但是,我们还得清晰地看到,“举例”之前,文章的核心意思是要放在孩子“三观”建设过程、亲子关系和谐这个大框架下来理解。(《从亲子对话中谈“三观”建设》)

客串完了,言归正传,亮出自己的本色。今天读到的内容,使我想到这个终极问题:我是谁?今天读到的内容,使我想到,这个命题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是依托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存在的,在家庭教育这个命题下,就是依托于家庭关系而存在的,这是第一位的,这个概念很重要。

譬如,我是男性,一边承担着挣钱养家糊口的责任,一边承担着“父亲”的角色。两者相比,自然后者能更好的表述成年已婚男性在经典家庭亲子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后者的内涵和外延比前者更精准。“父亲——母亲——孩子”,就这样。(《你的良苦用心孩子理解了吗》)

就是“你把自己当成谁?”

意识到这里,怎么做?作为家长,对孩子施加家庭教育影响可以从思想—行为—习惯—品德这四个层面来考虑。我觉得是一脉相承的。核心、关键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成人比成功重要”。就像我们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学习家庭教育,首先是自己有了这个意识,然后有了这样的行为,重要的是要养成一种习惯,什么习惯?坚持学习、反思、践行的习惯。古人云;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我们把这个动作、这个过程变成一种个人喜好、乐趣,乐在其中的时候,假以时日,形成一种品德是非常可以令人期待的。(《事业上再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这样,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做到爱和教育的陪伴,有质量的陪伴。我们要坚持多长时间?非常幸运,今天有位作者告诉我们答案了,20年!(《从张默吸毒看育儿陪伴有多重要》)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