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儿童心灵成长变化的6个阶段: 4 自我接纳

8年前 [06-13 22:43 周六]

第4阶段: 自我接纳阶段(经验的深化理解和补充)


西方的一种说法:上帝创造了两种伟大的光。强的光,统治白天,弱的光,统治黑夜。他们是分离的。但上帝没有制造战争,因此,我们要接受黑夜,度过黑夜、甚至爱上黑夜。


事实证明,孩子有一种天然的能力来理解他生活中和他自身引起痛苦和纠结的方方面面的经验。这种理解会探查那些由于具有威胁性而使他对自己遮蔽起来的、深藏于自我意识之下的经验。这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倾向,即孩子能够用一种比之前更为成熟的方式重新组合他的人格、组织自我与生活的关系。


因而,在3阶段得到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支持的孩子,由于得到了更多的成长的机会,他迈进了第4阶段——自我接纳。首先他开始容许自己面对真实经验。我用了一个很突兀的词语——容许。自我成长,始于容许。容许自己理解自己,当我们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判断是与非,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假思索地认为:“那是对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误的,不友好的”……我们很少容许自己去细致地理解他人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同样,我们也不容许自己去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感觉和描述对于自己的意义。这种理解会带来风险,它可以改变自己,获得新的经验。4阶段的孩子是愿意成长的孩子,他容许自己放下评判是与非,容许自己重新体验自己,容许自己体验冲突对于自己的意义所在。他开始尝试去描述一件事情,而不再简单地下定义给个好与不好的判断。当遭遇到冲突的时候,他不再简单的抱怨、攻击、辩解或者逃避,而是深刻地跟这个当下在一起,哭泣,悲伤,生气或者沮丧,他实实在在地在体验这些冲突。甚至,他开始原谅,容忍别人的侵犯,容忍指责和误会。


特点:


以前被否认的情感,被抑制的情绪得到了充分直接的体验

允许自己面对自己真实的经验

情感更完满的得到表达

以往逃避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情感,被孩子所接纳,当下的经验不再被排斥、恐惧或者消极对抗

身体和情感、感觉和情绪都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4阶段的孩子,心灵起了很大的变化。他愿意体验冲突,并同时意识到冲突。尽管这会让他感觉非常痛苦,但在成人的支持下,他们可以接受这些冲突的存在,甚至承受适当的痛苦,以此获得心灵内心真正的自由和极大的力量。他可以正视这些内心的矛盾,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他们理解自己,理解别人,在理解的过程中,自己也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让他逐步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纳沮丧和不幸的感受,接纳他们充满勇气、善良、爱和敏锐感受的那些重要时刻。他乐意成为自己,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完善和限制,也发掘到自己的优势。他对自己的感情和欲望的意识逐渐增强,他能有意识地体验到自己细微的情感,对自己的压抑在减少。当然,他依然会感觉许多事情无能为力,感觉难受和难于自处,但他开始尝试去理解这些经验。他依然会痛苦,甚至比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痛苦,然而,得到支持的他,更愿意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举例:


5岁的蒙泰大笑着对我说:“我不要臭粑粑呀,这么臭,这么恶心的粑粑,你怎么可以拿来给我们玩呢!”说着,他用手一把抓起泥巴:“你要不要吃臭巧克力?”我说,“我已经吃过了!”蒙泰哈哈大笑,继续用手揉捏着潮湿的的泥巴,偶尔眉头上紧皱一下,显示出他觉得难受的表情。我看着他,问他:“怎么样,巧克力好吃吧,又柔软又舒服,还甜?”蒙泰抬头看我一下:“才不是呢,黏糊糊的,不舒服。”随即把粘满泥巴的双手涂抹在工作台上,混合着工作台上的浑浊的水说:“我给它洗个澡吧”大约过了两分钟,他安静下来,呼吸也变得均匀,身体放松了,他双手继续抚摸着泥巴,反复循环。“这臭泥巴好滑好舒服啊!”他悠悠地说。

4岁半的茜紧张地看着我,我拿着泥巴问:“要不要面包?巧克力面包哦……”。茜对我挥挥手:“我不要”。那“牛肉怎么样?今天只有面包和牛肉哦!”茜楞了一下,“好吧,来点臭牛肉吧!”我把泥巴放在她潮湿的工作台上。她用手一摸,小心地揉捏:“好黏啊,臭泥巴把我的手都弄脏了!”随后,她想去洗手,又自言自语地说:“算了,还是一会再洗吧。”然后转过身,果断地用手指抓潮湿的泥巴,继续揉捏泥巴。不久之后,她的紧张感消失,取之而来的身体的放松,肩膀下沉而腰部直立起来,整个身体灵活起来。

6岁的杰在妈妈离开工作室的那一刻,他的眼泪就快要出来了。我坚持让妈妈离开,跟他说:“妈妈就在门口的,你可以看见她。”杰点点头,自己抓起工作台的泥巴,平铺开,开始揉捏,不停地敲打。慢慢地加水在上面,用双手狠狠地捏。不一会,他表显出很难受的样子,眼神专注在自己的动作上,时而举起手来看着自己的动作,时而轻轻的叹息一声,然后,继续加泥巴,继续加水。不知不觉中,眼泪默默地留着,但脸上却越来越平静。几次之后,他开始变得快活起来,动作也摔掉了唯唯诺诺和胆战心惊的状态,身体直立起来,看起来像打了胜仗一样,他终于主动跟我说话,而且表现出很积极的样子:“龚老师,我想要泥巴!”


4阶段的孩子,真正接受自己并不容易。因为这本身有许多痛苦的经验在折磨他。因此,他们也会经常处于矛盾当中,理解矛盾,同时也陷入矛盾。如果他真正得到了自由的环境以及情感的支持和接纳,那么,他对自己的探索就会更深入,也更能从正向与负向的情感中自如地转换。对于他人的不同的目光,4阶段的孩子,已经能适当地理解这是别人的所思所感而可能非真切的事实。


例如:你把我的作品毁了!哎,算了,我重新再做一个吧!


容忍事物有不好的一面出现,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例如:妈妈,我想参加,可是我又害怕,心蹦蹦蹦的跳。也许,我害怕一会就不害怕了!


承认自己的真实情感,对情感有直接的体验和接纳。


在工作室的反应


到了这个阶段,需要经过许多的练习和反思,总结。对孩子真正尝试调整的,也是这个阶段开始。浑浑噩噩、缺乏节奏与短时间的练习是做不到的。这个阶段,主要往不同的反方向去弥补经验中的盲点,深入理解自己的那些感觉,情绪深知思考方式等经验。内向抑制的孩子,开始以外向孩子的方式,促使自己的粘稠浓厚转向到轻快流动。外向疏离的孩子,开始以浓稠厚重的方式来让自己安稳下来。形成调和。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之前忽略的关于自身的经验。这时候,感觉像换了一个人。以前躁动的,逐渐趋于安定和享受细节。以前过于沉默的,会往反方向形成语言的表达。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好与不好的界限正在消失。他们可以尝试着理解和接受所谓的丑陋、不舒服,脏,浓厚与流动,轻与重。不同的感觉都可以接受,并尝试着理解。自己的生活经验容许被自己接受,虽然会感觉到难受,不舒服,但不会抗拒,而只是尽力去理解。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会说泥巴脏,恶心,但他们不拒绝,甚至主动要求有这些“脏”东西的参与。同时,他们在看,在听,在摸,在感受,在整理。他们在深深的理解自己的经验。


例如:旁边小朋友用手重重地拍击颜料,溅的一身都是的小博只是看了一眼,轻轻地说,“你弄到我身上了,请你小心一点。”


对无意的侵犯持宽容态度,接受不好的事情的发生。


例如:皮皮走到我面前:“龚老师,帮我拿点恶心的巧克力,我要点臭粑粑!”


愿意接纳反向的情感,经验开始具有整合的特点。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应: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生活中的冲突接受度高,产生激烈对抗和情绪化的几率减少。情绪来的快,走得也快。容忍度增加了,可以接受别人的无意侵犯,更懂得原谅别人。有了更多的同理心和感受能力,合作性好,适应性也强了。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成人帮助的时候很少,他自己可以应付生活中基本的冲突,也可以接受一些意外的发生而不会带给家长太多的困扰,他不再是经常需要你担心他情绪不好,担心他不会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相反的,他开始让我们享受他的存在,真正的享受,而不是一边在想法上享受着孩子,一边在内心又把他看成小恶魔。他会更体贴,也更能配合成人的要求和规范,懂得合作,在群体关系中开始考虑到整体的需要。他对事物的抵抗越来越少,但不代表他不会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或者不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他会更富有弹性。


孩子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对过程开始很享受,并可以容纳不同的经验出现。更容易商量事情,情绪也更平和,激烈的言辞和行为减少,更多的是妥协与合作。愿意主动或者被动性地去做一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例如:“哎,我又要做这种恶心无聊的事情了。”


坦然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例如:“是的,我就是这样子的。”


开始接受,并乐意做自己真实的样子


被误会的孩子:妈妈的关注点


成长实在不容易,把容忍当做懦弱的表现。教导孩子争强好胜,获得外在的奖赏,忽略内在的成长,是我们妈妈经常做的事情。因为内在的东西,比较不容易被眼睛看见。对一个内在安静安定的孩子来说,又可能被妈妈们看做是不会社交。我们比较喜欢把孩子置身于正确的一面,为孩子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解释事情。而我们知道,解释,其实就是逃避的另外一种借口而已。当解释的时候,其实就是否定事情的时候。


当一件事情发生,做妈妈的总是去引导孩子快乐和舒服。不肯承认孩子本身应该负责和面对,总是转移孩子的真实情感和应该面对的真实自己。当孩子抱怨说,老师骂我了,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可能老师不是骂你,是骂别人。”或者“老师为什么会骂人,都是老师的不对,老师就不应该骂人。”


妈妈们的关注点在于保护孩子,尊重孩子,只让孩子接受合理的解释和合理的理由。因为这些理由都是告诉孩子:“你在这个事情中是合理的一方,尽管你遭受了不舒服,但不是你的错,都是别人的错误,才让你遭受不舒服,对方应该向你道歉。”所以,对于这些过于被照顾情绪的孩子,对于无法明了自己身上有着不完美特征的孩子,要真正从3阶段到4阶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的事情,甚至不需求任何的解释,只是当做一件事情的发生来接受和面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说着简单,容许自己成为自己,本身就是很痛苦的过程。


妈妈们都想让孩子成为自己,但似乎没有弄清楚,怎么样才是自己?是情绪化是自己?是正面的快乐愉悦是自己?还是讨厌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不是表现出什么都是真实的自己,有可能表现的恰恰是虚假的自己,而回避的才是真实的那部分自己?真实的自己,我认为就是容许自己的喜怒哀乐真正呈现出来,并与之相处,从而激发自己承受的能力、了解自己在各种处境下的反应以及可以激发出来的积极信念与动力,获得宽广而深邃的的心灵源泉。内心力量的获得,也不是快乐和正确的产品,而正是克服了不快乐和错误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力量。真正强大的,形成助力的正是对反面力量的融合。

第4阶段: 自我接纳阶段(经验的深化理解和补充)


西方的一种说法:上帝创造了两种伟大的光。强的光,统治白天,弱的光,统治黑夜。他们是分离的。但上帝没有制造战争,因此,我们要接受黑夜,度过黑夜、甚至爱上黑夜。


事实证明,孩子有一种天然的能力来理解他生活中和他自身引起痛苦和纠结的方方面面的经验。这种理解会探查那些由于具有威胁性而使他对自己遮蔽起来的、深藏于自我意识之下的经验。这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倾向,即孩子能够用一种比之前更为成熟的方式重新组合他的人格、组织自我与生活的关系。


因而,在3阶段得到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支持的孩子,由于得到了更多的成长的机会,他迈进了第4阶段——自我接纳。首先他开始容许自己面对真实经验。我用了一个很突兀的词语——容许。自我成长,始于容许。容许自己理解自己,当我们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判断是与非,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假思索地认为:“那是对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误的,不友好的”……我们很少容许自己去细致地理解他人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同样,我们也不容许自己去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感觉和描述对于自己的意义。这种理解会带来风险,它可以改变自己,获得新的经验。4阶段的孩子是愿意成长的孩子,他容许自己放下评判是与非,容许自己重新体验自己,容许自己体验冲突对于自己的意义所在。他开始尝试去描述一件事情,而不再简单地下定义给个好与不好的判断。当遭遇到冲突的时候,他不再简单的抱怨、攻击、辩解或者逃避,而是深刻地跟这个当下在一起,哭泣,悲伤,生气或者沮丧,他实实在在地在体验这些冲突。甚至,他开始原谅,容忍别人的侵犯,容忍指责和误会。


特点:


以前被否认的情感,被抑制的情绪得到了充分直接的体验

允许自己面对自己真实的经验

情感更完满的得到表达

以往逃避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情感,被孩子所接纳,当下的经验不再被排斥、恐惧或者消极对抗

身体和情感、感觉和情绪都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4阶段的孩子,心灵起了很大的变化。他愿意体验冲突,并同时意识到冲突。尽管这会让他感觉非常痛苦,但在成人的支持下,他们可以接受这些冲突的存在,甚至承受适当的痛苦,以此获得心灵内心真正的自由和极大的力量。他可以正视这些内心的矛盾,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他们理解自己,理解别人,在理解的过程中,自己也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让他逐步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纳沮丧和不幸的感受,接纳他们充满勇气、善良、爱和敏锐感受的那些重要时刻。他乐意成为自己,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完善和限制,也发掘到自己的优势。他对自己的感情和欲望的意识逐渐增强,他能有意识地体验到自己细微的情感,对自己的压抑在减少。当然,他依然会感觉许多事情无能为力,感觉难受和难于自处,但他开始尝试去理解这些经验。他依然会痛苦,甚至比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痛苦,然而,得到支持的他,更愿意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举例:


5岁的蒙泰大笑着对我说:“我不要臭粑粑呀,这么臭,这么恶心的粑粑,你怎么可以拿来给我们玩呢!”说着,他用手一把抓起泥巴:“你要不要吃臭巧克力?”我说,“我已经吃过了!”蒙泰哈哈大笑,继续用手揉捏着潮湿的的泥巴,偶尔眉头上紧皱一下,显示出他觉得难受的表情。我看着他,问他:“怎么样,巧克力好吃吧,又柔软又舒服,还甜?”蒙泰抬头看我一下:“才不是呢,黏糊糊的,不舒服。”随即把粘满泥巴的双手涂抹在工作台上,混合着工作台上的浑浊的水说:“我给它洗个澡吧”大约过了两分钟,他安静下来,呼吸也变得均匀,身体放松了,他双手继续抚摸着泥巴,反复循环。“这臭泥巴好滑好舒服啊!”他悠悠地说。

4岁半的茜紧张地看着我,我拿着泥巴问:“要不要面包?巧克力面包哦……”。茜对我挥挥手:“我不要”。那“牛肉怎么样?今天只有面包和牛肉哦!”茜楞了一下,“好吧,来点臭牛肉吧!”我把泥巴放在她潮湿的工作台上。她用手一摸,小心地揉捏:“好黏啊,臭泥巴把我的手都弄脏了!”随后,她想去洗手,又自言自语地说:“算了,还是一会再洗吧。”然后转过身,果断地用手指抓潮湿的泥巴,继续揉捏泥巴。不久之后,她的紧张感消失,取之而来的身体的放松,肩膀下沉而腰部直立起来,整个身体灵活起来。

6岁的杰在妈妈离开工作室的那一刻,他的眼泪就快要出来了。我坚持让妈妈离开,跟他说:“妈妈就在门口的,你可以看见她。”杰点点头,自己抓起工作台的泥巴,平铺开,开始揉捏,不停地敲打。慢慢地加水在上面,用双手狠狠地捏。不一会,他表显出很难受的样子,眼神专注在自己的动作上,时而举起手来看着自己的动作,时而轻轻的叹息一声,然后,继续加泥巴,继续加水。不知不觉中,眼泪默默地留着,但脸上却越来越平静。几次之后,他开始变得快活起来,动作也摔掉了唯唯诺诺和胆战心惊的状态,身体直立起来,看起来像打了胜仗一样,他终于主动跟我说话,而且表现出很积极的样子:“龚老师,我想要泥巴!”


4阶段的孩子,真正接受自己并不容易。因为这本身有许多痛苦的经验在折磨他。因此,他们也会经常处于矛盾当中,理解矛盾,同时也陷入矛盾。如果他真正得到了自由的环境以及情感的支持和接纳,那么,他对自己的探索就会更深入,也更能从正向与负向的情感中自如地转换。对于他人的不同的目光,4阶段的孩子,已经能适当地理解这是别人的所思所感而可能非真切的事实。


例如:你把我的作品毁了!哎,算了,我重新再做一个吧!


容忍事物有不好的一面出现,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例如:妈妈,我想参加,可是我又害怕,心蹦蹦蹦的跳。也许,我害怕一会就不害怕了!


承认自己的真实情感,对情感有直接的体验和接纳。


在工作室的反应


到了这个阶段,需要经过许多的练习和反思,总结。对孩子真正尝试调整的,也是这个阶段开始。浑浑噩噩、缺乏节奏与短时间的练习是做不到的。这个阶段,主要往不同的反方向去弥补经验中的盲点,深入理解自己的那些感觉,情绪深知思考方式等经验。内向抑制的孩子,开始以外向孩子的方式,促使自己的粘稠浓厚转向到轻快流动。外向疏离的孩子,开始以浓稠厚重的方式来让自己安稳下来。形成调和。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之前忽略的关于自身的经验。这时候,感觉像换了一个人。以前躁动的,逐渐趋于安定和享受细节。以前过于沉默的,会往反方向形成语言的表达。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好与不好的界限正在消失。他们可以尝试着理解和接受所谓的丑陋、不舒服,脏,浓厚与流动,轻与重。不同的感觉都可以接受,并尝试着理解。自己的生活经验容许被自己接受,虽然会感觉到难受,不舒服,但不会抗拒,而只是尽力去理解。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会说泥巴脏,恶心,但他们不拒绝,甚至主动要求有这些“脏”东西的参与。同时,他们在看,在听,在摸,在感受,在整理。他们在深深的理解自己的经验。


例如:旁边小朋友用手重重地拍击颜料,溅的一身都是的小博只是看了一眼,轻轻地说,“你弄到我身上了,请你小心一点。”


对无意的侵犯持宽容态度,接受不好的事情的发生。


例如:皮皮走到我面前:“龚老师,帮我拿点恶心的巧克力,我要点臭粑粑!”


愿意接纳反向的情感,经验开始具有整合的特点。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应: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生活中的冲突接受度高,产生激烈对抗和情绪化的几率减少。情绪来的快,走得也快。容忍度增加了,可以接受别人的无意侵犯,更懂得原谅别人。有了更多的同理心和感受能力,合作性好,适应性也强了。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成人帮助的时候很少,他自己可以应付生活中基本的冲突,也可以接受一些意外的发生而不会带给家长太多的困扰,他不再是经常需要你担心他情绪不好,担心他不会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相反的,他开始让我们享受他的存在,真正的享受,而不是一边在想法上享受着孩子,一边在内心又把他看成小恶魔。他会更体贴,也更能配合成人的要求和规范,懂得合作,在群体关系中开始考虑到整体的需要。他对事物的抵抗越来越少,但不代表他不会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或者不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他会更富有弹性。


孩子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对过程开始很享受,并可以容纳不同的经验出现。更容易商量事情,情绪也更平和,激烈的言辞和行为减少,更多的是妥协与合作。愿意主动或者被动性地去做一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例如:“哎,我又要做这种恶心无聊的事情了。”


坦然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例如:“是的,我就是这样子的。”


开始接受,并乐意做自己真实的样子


被误会的孩子:妈妈的关注点


成长实在不容易,把容忍当做懦弱的表现。教导孩子争强好胜,获得外在的奖赏,忽略内在的成长,是我们妈妈经常做的事情。因为内在的东西,比较不容易被眼睛看见。对一个内在安静安定的孩子来说,又可能被妈妈们看做是不会社交。我们比较喜欢把孩子置身于正确的一面,为孩子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解释事情。而我们知道,解释,其实就是逃避的另外一种借口而已。当解释的时候,其实就是否定事情的时候。


当一件事情发生,做妈妈的总是去引导孩子快乐和舒服。不肯承认孩子本身应该负责和面对,总是转移孩子的真实情感和应该面对的真实自己。当孩子抱怨说,老师骂我了,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可能老师不是骂你,是骂别人。”或者“老师为什么会骂人,都是老师的不对,老师就不应该骂人。”


妈妈们的关注点在于保护孩子,尊重孩子,只让孩子接受合理的解释和合理的理由。因为这些理由都是告诉孩子:“你在这个事情中是合理的一方,尽管你遭受了不舒服,但不是你的错,都是别人的错误,才让你遭受不舒服,对方应该向你道歉。”所以,对于这些过于被照顾情绪的孩子,对于无法明了自己身上有着不完美特征的孩子,要真正从3阶段到4阶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的事情,甚至不需求任何的解释,只是当做一件事情的发生来接受和面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说着简单,容许自己成为自己,本身就是很痛苦的过程。


妈妈们都想让孩子成为自己,但似乎没有弄清楚,怎么样才是自己?是情绪化是自己?是正面的快乐愉悦是自己?还是讨厌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不是表现出什么都是真实的自己,有可能表现的恰恰是虚假的自己,而回避的才是真实的那部分自己?真实的自己,我认为就是容许自己的喜怒哀乐真正呈现出来,并与之相处,从而激发自己承受的能力、了解自己在各种处境下的反应以及可以激发出来的积极信念与动力,获得宽广而深邃的的心灵源泉。内心力量的获得,也不是快乐和正确的产品,而正是克服了不快乐和错误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力量。真正强大的,形成助力的正是对反面力量的融合。

第4阶段: 自我接纳阶段(经验的深化理解和补充)


西方的一种说法:上帝创造了两种伟大的光。强的光,统治白天,弱的光,统治黑夜。他们是分离的。但上帝没有制造战争,因此,我们要接受黑夜,度过黑夜、甚至爱上黑夜。


事实证明,孩子有一种天然的能力来理解他生活中和他自身引起痛苦和纠结的方方面面的经验。这种理解会探查那些由于具有威胁性而使他对自己遮蔽起来的、深藏于自我意识之下的经验。这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倾向,即孩子能够用一种比之前更为成熟的方式重新组合他的人格、组织自我与生活的关系。


因而,在3阶段得到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支持的孩子,由于得到了更多的成长的机会,他迈进了第4阶段——自我接纳。首先他开始容许自己面对真实经验。我用了一个很突兀的词语——容许。自我成长,始于容许。容许自己理解自己,当我们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判断是与非,当一个人表达了某种感受、态度、信念,我们倾向于不假思索地认为:“那是对的”;“那是不合理的”“那是错误的,不友好的”……我们很少容许自己去细致地理解他人的陈述对他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同样,我们也不容许自己去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感觉和描述对于自己的意义。这种理解会带来风险,它可以改变自己,获得新的经验。4阶段的孩子是愿意成长的孩子,他容许自己放下评判是与非,容许自己重新体验自己,容许自己体验冲突对于自己的意义所在。他开始尝试去描述一件事情,而不再简单地下定义给个好与不好的判断。当遭遇到冲突的时候,他不再简单的抱怨、攻击、辩解或者逃避,而是深刻地跟这个当下在一起,哭泣,悲伤,生气或者沮丧,他实实在在地在体验这些冲突。甚至,他开始原谅,容忍别人的侵犯,容忍指责和误会。


特点:


以前被否认的情感,被抑制的情绪得到了充分直接的体验

允许自己面对自己真实的经验

情感更完满的得到表达

以往逃避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情感,被孩子所接纳,当下的经验不再被排斥、恐惧或者消极对抗

身体和情感、感觉和情绪都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4阶段的孩子,心灵起了很大的变化。他愿意体验冲突,并同时意识到冲突。尽管这会让他感觉非常痛苦,但在成人的支持下,他们可以接受这些冲突的存在,甚至承受适当的痛苦,以此获得心灵内心真正的自由和极大的力量。他可以正视这些内心的矛盾,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他们理解自己,理解别人,在理解的过程中,自己也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让他逐步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纳沮丧和不幸的感受,接纳他们充满勇气、善良、爱和敏锐感受的那些重要时刻。他乐意成为自己,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完善和限制,也发掘到自己的优势。他对自己的感情和欲望的意识逐渐增强,他能有意识地体验到自己细微的情感,对自己的压抑在减少。当然,他依然会感觉许多事情无能为力,感觉难受和难于自处,但他开始尝试去理解这些经验。他依然会痛苦,甚至比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痛苦,然而,得到支持的他,更愿意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举例:


5岁的蒙泰大笑着对我说:“我不要臭粑粑呀,这么臭,这么恶心的粑粑,你怎么可以拿来给我们玩呢!”说着,他用手一把抓起泥巴:“你要不要吃臭巧克力?”我说,“我已经吃过了!”蒙泰哈哈大笑,继续用手揉捏着潮湿的的泥巴,偶尔眉头上紧皱一下,显示出他觉得难受的表情。我看着他,问他:“怎么样,巧克力好吃吧,又柔软又舒服,还甜?”蒙泰抬头看我一下:“才不是呢,黏糊糊的,不舒服。”随即把粘满泥巴的双手涂抹在工作台上,混合着工作台上的浑浊的水说:“我给它洗个澡吧”大约过了两分钟,他安静下来,呼吸也变得均匀,身体放松了,他双手继续抚摸着泥巴,反复循环。“这臭泥巴好滑好舒服啊!”他悠悠地说。


4岁半的茜紧张地看着我,我拿着泥巴问:“要不要面包?巧克力面包哦……”。茜对我挥挥手:“我不要”。那“牛肉怎么样?今天只有面包和牛肉哦!”茜楞了一下,“好吧,来点臭牛肉吧!”我把泥巴放在她潮湿的工作台上。她用手一摸,小心地揉捏:“好黏啊,臭泥巴把我的手都弄脏了!”随后,她想去洗手,又自言自语地说:“算了,还是一会再洗吧。”然后转过身,果断地用手指抓潮湿的泥巴,继续揉捏泥巴。不久之后,她的紧张感消失,取之而来的身体的放松,肩膀下沉而腰部直立起来,整个身体灵活起来。


6岁的杰在妈妈离开工作室的那一刻,他的眼泪就快要出来了。我坚持让妈妈离开,跟他说:“妈妈就在门口的,你可以看见她。”杰点点头,自己抓起工作台的泥巴,平铺开,开始揉捏,不停地敲打。慢慢地加水在上面,用双手狠狠地捏。不一会,他表显出很难受的样子,眼神专注在自己的动作上,时而举起手来看着自己的动作,时而轻轻的叹息一声,然后,继续加泥巴,继续加水。不知不觉中,眼泪默默地留着,但脸上却越来越平静。几次之后,他开始变得快活起来,动作也摔掉了唯唯诺诺和胆战心惊的状态,身体直立起来,看起来像打了胜仗一样,他终于主动跟我说话,而且表现出很积极的样子:“龚老师,我想要泥巴!”


4阶段的孩子,真正接受自己并不容易。因为这本身有许多痛苦的经验在折磨他。因此,他们也会经常处于矛盾当中,理解矛盾,同时也陷入矛盾。如果他真正得到了自由的环境以及情感的支持和接纳,那么,他对自己的探索就会更深入,也更能从正向与负向的情感中自如地转换。对于他人的不同的目光,4阶段的孩子,已经能适当地理解这是别人的所思所感而可能非真切的事实。


例如:你把我的作品毁了!哎,算了,我重新再做一个吧!


容忍事物有不好的一面出现,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例如:妈妈,我想参加,可是我又害怕,心蹦蹦蹦的跳。也许,我害怕一会就不害怕了!


承认自己的真实情感,对情感有直接的体验和接纳。



在工作室的反应


到了这个阶段,需要经过许多的练习和反思,总结。对孩子真正尝试调整的,也是这个阶段开始。浑浑噩噩、缺乏节奏与短时间的练习是做不到的。这个阶段,主要往不同的反方向去弥补经验中的盲点,深入理解自己的那些感觉,情绪深知思考方式等经验。内向抑制的孩子,开始以外向孩子的方式,促使自己的粘稠浓厚转向到轻快流动。外向疏离的孩子,开始以浓稠厚重的方式来让自己安稳下来。形成调和。他们开始注意到自己之前忽略的关于自身的经验。这时候,感觉像换了一个人。以前躁动的,逐渐趋于安定和享受细节。以前过于沉默的,会往反方向形成语言的表达。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好与不好的界限正在消失。他们可以尝试着理解和接受所谓的丑陋、不舒服,脏,浓厚与流动,轻与重。不同的感觉都可以接受,并尝试着理解。自己的生活经验容许被自己接受,虽然会感觉到难受,不舒服,但不会抗拒,而只是尽力去理解。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依然会说泥巴脏,恶心,但他们不拒绝,甚至主动要求有这些“脏”东西的参与。同时,他们在看,在听,在摸,在感受,在整理。他们在深深的理解自己的经验。


例如:旁边小朋友用手重重地拍击颜料,溅的一身都是的小博只是看了一眼,轻轻地说,“你弄到我身上了,请你小心一点。”


对无意的侵犯持宽容态度,接受不好的事情的发生。


例如:皮皮走到我面前:“龚老师,帮我拿点恶心的巧克力,我要点臭粑粑!”


愿意接纳反向的情感,经验开始具有整合的特点。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应: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生活中的冲突接受度高,产生激烈对抗和情绪化的几率减少。情绪来的快,走得也快。容忍度增加了,可以接受别人的无意侵犯,更懂得原谅别人。有了更多的同理心和感受能力,合作性好,适应性也强了。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成人帮助的时候很少,他自己可以应付生活中基本的冲突,也可以接受一些意外的发生而不会带给家长太多的困扰,他不再是经常需要你担心他情绪不好,担心他不会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相反的,他开始让我们享受他的存在,真正的享受,而不是一边在想法上享受着孩子,一边在内心又把他看成小恶魔。他会更体贴,也更能配合成人的要求和规范,懂得合作,在群体关系中开始考虑到整体的需要。他对事物的抵抗越来越少,但不代表他不会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或者不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他会更富有弹性。


孩子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对过程开始很享受,并可以容纳不同的经验出现。更容易商量事情,情绪也更平和,激烈的言辞和行为减少,更多的是妥协与合作。愿意主动或者被动性地去做一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例如:“哎,我又要做这种恶心无聊的事情了。”


坦然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例如:“是的,我就是这样子的。”


开始接受,并乐意做自己真实的样子



被误会的孩子:妈妈的关注点


成长实在不容易,把容忍当做懦弱的表现。教导孩子争强好胜,获得外在的奖赏,忽略内在的成长,是我们妈妈经常做的事情。因为内在的东西,比较不容易被眼睛看见。对一个内在安静安定的孩子来说,又可能被妈妈们看做是不会社交。我们比较喜欢把孩子置身于正确的一面,为孩子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解释事情。而我们知道,解释,其实就是逃避的另外一种借口而已。当解释的时候,其实就是否定事情的时候。


当一件事情发生,做妈妈的总是去引导孩子快乐和舒服。不肯承认孩子本身应该负责和面对,总是转移孩子的真实情感和应该面对的真实自己。当孩子抱怨说,老师骂我了,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可能老师不是骂你,是骂别人。”或者“老师为什么会骂人,都是老师的不对,老师就不应该骂人。”


妈妈们的关注点在于保护孩子,尊重孩子,只让孩子接受合理的解释和合理的理由。因为这些理由都是告诉孩子:“你在这个事情中是合理的一方,尽管你遭受了不舒服,但不是你的错,都是别人的错误,才让你遭受不舒服,对方应该向你道歉。”所以,对于这些过于被照顾情绪的孩子,对于无法明了自己身上有着不完美特征的孩子,要真正从3阶段到4阶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完美的事情,甚至不需求任何的解释,只是当做一件事情的发生来接受和面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说着简单,容许自己成为自己,本身就是很痛苦的过程。


妈妈们都想让孩子成为自己,但似乎没有弄清楚,怎么样才是自己?是情绪化是自己?是正面的快乐愉悦是自己?还是讨厌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不是表现出什么都是真实的自己,有可能表现的恰恰是虚假的自己,而回避的才是真实的那部分自己?真实的自己,我认为就是容许自己的喜怒哀乐真正呈现出来,并与之相处,从而激发自己承受的能力、了解自己在各种处境下的反应以及可以激发出来的积极信念与动力,获得宽广而深邃的的心灵源泉。内心力量的获得,也不是快乐和正确的产品,而正是克服了不快乐和错误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力量。真正强大的,形成助力的正是对反面力量的融合。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c4OTcwNA==&mid=207055714&idx=1&sn=e1cf0f8c232047d7720a5ce599f80214&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