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儿童心灵成长变化的6个阶段:2 僵化松动

8年前 [06-13 22:38 周六]

第2阶段:僵化松动——自我疏离和自我抑制

图片与文字无关

观察一下孩子,她可能一刻也不停地说话,喋喋不休地打扰别人。总是需要人陪着,上课要找个熟悉的伙伴才行,在家里就觉得无聊,甚至没有同伴的时候,跟成人也照样见人就熟。又或者,他可能总是躲在妈妈的背后,做事情总是担心出错,害怕别人在谈论的自己,妈妈希望他自信一些,却总是跟自己的期望相反。


僵化阶段像是身心被吓呆了的状况,改善主要需要从感官和情感上来刺激。比如:

  1. 提供感性的环境,同时隔绝理性环境。

  2. 坚持感性环境的同时,不提供其他任何的帮助和建议,既不主动干预也不主动支持。

  3. 允许孩子在感性环境中安然相处。他不需要做任何主动的尝试,有足够的时间来充分体验在感性环境中被接纳的自己。


如果孩子在这个感性环境中真正体验到了被这一环境的充分接纳,他的僵化状态就会逐渐松动,外在的一些表现就会开始流动起来。这个时候,他就进入了第2个阶段——僵化松动阶段。这个阶段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种像是身与心之间相互的远离,心保持在原来的地方,而身体远离,身体与心灵之间好像保持着一段实际的物理距离。这样的状态,我称为自我疏离。另外一种是身与心同时保持了退缩的状态,不敢释放开自己。我称为自我抑抑制。 这个阶段,经验的表达往往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涉及关于自我以外的主题时,表达开始具有流动性。

跟自己有一种勉强的交流,但交流只是外在的。

表情开始增加,开始意识到轻微的情感意义。

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一些偏差。

内在交流的障碍开始有松动的迹象。

“好”与“坏”、“黑”与“白”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



自我疏离

自我疏离是跟自己的真实体验完全分离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孩子,所有的交流与语言表达几乎都不涉及自己的内在。交流的重点是学到的知识、看到的东西、听说的事情、发现的新鲜事物。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比较少使用情感和感受,客观性的认知远远大于主观性的情感需求。对于情绪和冲突,有极端的表情变化,对别人的需求感受不到,合作性差。语言表达频繁,容易兴奋,喜欢社交但不擅长社交,通常不能体会环境的感受,思考能力强,创造性强,善于解决问题,给人以快乐聪明和活跃的表象。


举例:

5岁的小臧抢过小朋友手中的材料,小朋友说“是我的!”小臧不发一言,一把推过去。小朋友哭着也推他,小臧继续推的同时,用拳头打对方的身体,并哈哈大笑。小朋友更大声的哭,并试图保护自己,小臧更是兴奋,继续如同做游戏般攻击对方。这时候,妈妈制止,小臧依然无视对方的委屈,自己很兴奋,再次试图攻击……

小臧最拿手的是表现科学与逻辑,颜料用“压路机”制造成海洋,泥巴和纸团被拼接成火车,一个个的“压路机”也被拼接起来,变成更多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每当高兴的时候,随时可以哈哈大笑,如果有人制止的话,他选择用武力对抗、攻击对方。连我也曾在制止他的时候,被他在我的手臂上咬了一排清晰的牙齿印。


通常小臧这样的行为发生之后,成人会制止。有时候他会点头表示知道了,在道理的层面,他清楚自己的行为不合适。但制止解除之后,行为依旧。

在工作室的反应:


自我疏离的孩子,因为不太感受到情感方面的需求,因此可能成为环境的最大干扰。对别人的处境比较少地用情感回应,语言表达比较多,喜欢逻辑性的表达。对颜料和泥巴抗拒,不愿意有任何刺激到自身情绪和身体反应的行为产生。一旦被侵犯,行为比较激烈,或者攻击,或者吼叫,或者焦虑不安。对环境的场合无视,无法体会到其他人的需要,配合度比较弱,也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攻击性。使用材料以创意为主,创造性极强,一根木棒可以做出许多花样,喜欢外在的表现,经常拉着别人来欣赏自己的作品。


例如:“我不喜欢把颜料弄到我手上。”


以为感觉跟自己无关,把经验看做是外在的


例如:“颜料一点也不好玩,泥巴也脏。”


情感显现出来,有时候不被承认。经验被总结为是过去的。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应:


生活中的反应跟工作室的反应基本一致,缺乏同理心,多考虑自己的需要,如果产生了冲突,会采用给对方压力的方式来解决。有时候遇到强于自己的一方,男孩子通过大喊来对抗。如果对方弱于自己,常采用攻击的方式来解决,喜好活动,在群体中活动,通常被投诉比较多,干扰其他环境和课堂、孩子。基本上很快乐很自我。外在的好奇心很重,喜欢外在的不同变化。对科学和逻辑有炽热的激情,对手工和视觉的美有强烈的爱好。肢体动作比较开展,喜好运动。对身体的轻微伤害反应比较淡。


例如:他一脚踢向小男孩子,说“你拿了我的东西”


被侵犯的时候,常采用攻击方式处理。


例如:“都是他的不对,是他先做了不好的事情”


好与不好,黑白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中间没有缓冲的余地。

自我疏离产生的可能原因


  1. 提供的材料环境过于单向。比如,只有固体材料,喜欢建构,排斥肢体接触到柔软、流动变化的材料。

  2. 对想象力和创意的过分追求。家长、孩子和老师都强调创意作品和视觉美感的追求,处处强调创意,让孩子过量使用大脑来思考,放弃了大量直接的身体体验。

  3. 强调观察能力。科学与逻辑的经验提供过多。

  4. 大量强化的间接经验取代了直接性的体验与感受。

  5. 强烈大量的消耗内在能量的活动过于频繁。

  6. 语言沟通过多,独处过少。

  7. 自由泛滥,缺乏约束与指引,导致缺乏知觉与反省。

被误会的孩子:妈妈的关注点


工作室这样的孩子不少。由于我们妈妈的沟通比较多,也把生活中的实例举例来验证,有些妈妈已经意识到孩子这样的状态是缺乏跟自己的链接,疏忽了感受力的培养而导致的。因此,她们很努力地寻找增加内在的感受力的方法来改善。


在网络上接触到许多这种表现的孩子,妈妈们的关注点在于外在的能力,比如:想象力好,能解决问题,思维活跃,有创意,快乐,灵活,运动能力强,语言表达流畅甚至超越年龄。更有的妈妈则把一些行为诠释成有利的行为,比如:孩子不合作,诠释为孩子有个性。对抗老师、在环境中带头丛恿其他孩子对抗环境,妈妈诠释为有领导能力。对伤害不反应,妈妈诠释为坚强有力量……因为这些行为都在自由、快乐以及所谓的天性的范畴之内,所以,妈妈们很不容易看到其偏差的一面。

自我抑制

自我抑制,是一种经验消极的、已经固定在的状态。自我抑制的孩子,表情单一,但会有适当的变化,除非是涉及到跟自身情绪有关的事情,否则,其他事情是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现的,孩子能表现出生气,愤怒,但比较少攻击。当涉及到自身经验的时候,尤其是内在的情绪意识的时候,他们反应激烈,呈现出焦虑和退缩的状态。比较少使用语言,动作迟缓,兴奋点少,给人以安静的表象。


自我抑制的情况跟自我疏离几乎完全相反,这个阶段的孩子感觉能力很好,但通常守护着自己曾经的消极经验,对正面的经验不能享受,而对消极的经验比较具备防卫感。对伤害比较敏感,自我保护意识重。常常担心亲密的关系会暴露自己,所以在社交关系中,也很被动。

举例:


4岁半的德齐一脸漠然地走到工作室,手紧紧拉着妈妈,眼睛不安地向四周转动。当我不经意看他一眼,他很快地回避我的眼神,假装在看其他地方,而身体则往妈妈身上靠。由妈妈陪同,他选择了“压路机”来给颜料铺路,一旦不小心碰到颜料,他立刻的、快速丢下“压路机”往身上抹。被妈妈推动再次进入工作,他必须要使用工具才能碰触泥巴,他对妈妈说“我不喜欢颜料弄到我的手,不喜欢脏的泥巴”。当妈妈在旁边不小心用泥巴碰他,准备带他进入的时候,他立刻抽泣起来,一只手躲在身后,一只手擦着无声的眼泪。他努力躲避着。妈妈很努力地共情,然后建议他用小刀子来玩,他同意了。就在十厘米氛围大的一块位置上切割泥巴玩。


课程结束的时候,妈妈想带点泥巴回家和孩子一起玩,孩子同意了。我们请德齐帮忙拿泥巴,他拒绝。妈妈以手上有颜料没有洗为由,孩子尝试着摸了一下泥巴,随即大哭起来。但他并不向我求助,我也没有主动帮忙。最后妈妈始终坚持要孩子自己拿泥巴到袋子里,孩子始终边哭边抓泥巴到袋子里……


在工作室的反应是:


在不用手指触碰的情况之下,可以使用工具来促使颜料和泥巴的变化。能稍微地专注于变化中感觉变化和流动的特征。但是,如果颜料碰到手指,刺激到自身反应的时候,还是抗拒。如果是别人无意或者有意的激发起他的自我,通常会被激怒或者起强烈的反应。工作的范围比较小而窄,不喜欢运动,很少主动取材料,不愿意被别人关注到。


例如:“老师,请您帮我拿泥巴,我的手很小,拿不动泥巴,我不行。”


认为自己是弱小的一方,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


例如:“老师,我不想加水,我不要用手碰它。”


不愿意感觉产生流动,担心范围扩大。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工作室的表现跟生活中的表现及其一致,通常社交不主动,害怕新环境,不喜欢变化,少语言,退缩,不太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避免争论,不喜欢被关注到。在新环境中,适应时间比较长,并且容易反反复复。经常把自己置于旁观的角色,容易紧张和急躁。常表示我不喜欢、我不会,我不懂,我做不到。但一旦迫于压力,不涉及到自身情绪状态的时候,配合度高,不轻易反抗,安静而温和。


例如:“你去帮我说,我不敢!”


害怕暴露自己和表达自己,也害怕被拒绝,承认自己的胆怯。


例如:德齐妈妈反映,孩子一出门就紧张,不喜欢到人多的地方,不喜欢被别人谈论。有需要的时候,自己也不说,表达性不好。


自我抑制可能产生的原因:


  1. 情感被长时间地抑制、否定。

  2. 内心遭遇到冲突多,而且没有被解决。

  3. 多数时候从外界得不到支持的力量。

  4. 消极经验大于积极经验。

  5. 生理状况有限制。

被误会的孩子:妈妈的关注点


本来自我抑制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表现很明显。但是,妈妈们会合理化这种自我抑制。于是,在深圳亲子关系中出现了一个词语——慢热型。然而,孩子由于自我抑制,无法放开自我、粘着妈妈的时候,妈妈们会认为这是因为情感需要,或者是安全感缺乏,因而抑制保护孩子的抑制状态。而实际上,除了这个可能的原因之外,自我抑制的孩子,也可能是因为不敢暴露自己,担心被嘲笑被贬低却缺乏克服的勇气而保持了防卫感。


有了慢热型这个定义,被抑制的情感和情绪被合理化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通常得不到有效的帮助来成长自己的心灵,而可能被埋藏起来。很显然的,也有一些妈妈意识到了孩子的胆怯,内缩。即便如此,一些专家还是告诉你,内向的孩子敏锐,有同情心,会体贴。确实,内向的孩子有这些能力和特性,但内缩却不是内向,内向本身是合理的,内缩就不是合理的,而是被迫停顿的状态。内向的孩子,只是语言少,表达稳重。但内向的孩子也不会胆怯,内缩的孩子就会表现出胆怯。


但多数现代教育的理念都会认为,这个慢热是合理的,只要等待它,就可以自然过渡好。甚至认为慢热本身就是一种天性里的性格。但我的经验是,慢热,基本上是后天教养造成的。不排除一些表现方式有遗传性的特征,但强度的增加一定跟后天的教养有关。


第2阶段:僵化松动——自我疏离和自我抑制

图片与文字无关

观察一下孩子,她可能一刻也不停地说话,喋喋不休地打扰别人。总是需要人陪着,上课要找个熟悉的伙伴才行,在家里就觉得无聊,甚至没有同伴的时候,跟成人也照样见人就熟。又或者,他可能总是躲在妈妈的背后,做事情总是担心出错,害怕别人在谈论的自己,妈妈希望他自信一些,却总是跟自己的期望相反。


僵化阶段像是身心被吓呆了的状况,改善主要需要从感官和情感上来刺激。比如:

  1. 提供感性的环境,同时隔绝理性环境。

  2. 坚持感性环境的同时,不提供其他任何的帮助和建议,既不主动干预也不主动支持。

  3. 允许孩子在感性环境中安然相处。他不需要做任何主动的尝试,有足够的时间来充分体验在感性环境中被接纳的自己。


如果孩子在这个感性环境中真正体验到了被这一环境的充分接纳,他的僵化状态就会逐渐松动,外在的一些表现就会开始流动起来。这个时候,他就进入了第2个阶段——僵化松动阶段。这个阶段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种像是身与心之间相互的远离,心保持在原来的地方,而身体远离,身体与心灵之间好像保持着一段实际的物理距离。这样的状态,我称为自我疏离。另外一种是身与心同时保持了退缩的状态,不敢释放开自己。我称为自我抑抑制。 这个阶段,经验的表达往往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涉及关于自我以外的主题时,表达开始具有流动性。

跟自己有一种勉强的交流,但交流只是外在的。

表情开始增加,开始意识到轻微的情感意义。

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一些偏差。

内在交流的障碍开始有松动的迹象。

“好”与“坏”、“黑”与“白”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



自我疏离

自我疏离是跟自己的真实体验完全分离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孩子,所有的交流与语言表达几乎都不涉及自己的内在。交流的重点是学到的知识、看到的东西、听说的事情、发现的新鲜事物。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比较少使用情感和感受,客观性的认知远远大于主观性的情感需求。对于情绪和冲突,有极端的表情变化,对别人的需求感受不到,合作性差。语言表达频繁,容易兴奋,喜欢社交但不擅长社交,通常不能体会环境的感受,思考能力强,创造性强,善于解决问题,给人以快乐聪明和活跃的表象。


举例:

5岁的小臧抢过小朋友手中的材料,小朋友说“是我的!”小臧不发一言,一把推过去。小朋友哭着也推他,小臧继续推的同时,用拳头打对方的身体,并哈哈大笑。小朋友更大声的哭,并试图保护自己,小臧更是兴奋,继续如同做游戏般攻击对方。这时候,妈妈制止,小臧依然无视对方的委屈,自己很兴奋,再次试图攻击……

小臧最拿手的是表现科学与逻辑,颜料用“压路机”制造成海洋,泥巴和纸团被拼接成火车,一个个的“压路机”也被拼接起来,变成更多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每当高兴的时候,随时可以哈哈大笑,如果有人制止的话,他选择用武力对抗、攻击对方。连我也曾在制止他的时候,被他在我的手臂上咬了一排清晰的牙齿印。


通常小臧这样的行为发生之后,成人会制止。有时候他会点头表示知道了,在道理的层面,他清楚自己的行为不合适。但制止解除之后,行为依旧。

在工作室的反应:


自我疏离的孩子,因为不太感受到情感方面的需求,因此可能成为环境的最大干扰。对别人的处境比较少地用情感回应,语言表达比较多,喜欢逻辑性的表达。对颜料和泥巴抗拒,不愿意有任何刺激到自身情绪和身体反应的行为产生。一旦被侵犯,行为比较激烈,或者攻击,或者吼叫,或者焦虑不安。对环境的场合无视,无法体会到其他人的需要,配合度比较弱,也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攻击性。使用材料以创意为主,创造性极强,一根木棒可以做出许多花样,喜欢外在的表现,经常拉着别人来欣赏自己的作品。


例如:“我不喜欢把颜料弄到我手上。”


以为感觉跟自己无关,把经验看做是外在的


例如:“颜料一点也不好玩,泥巴也脏。”


情感显现出来,有时候不被承认。经验被总结为是过去的。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应:


生活中的反应跟工作室的反应基本一致,缺乏同理心,多考虑自己的需要,如果产生了冲突,会采用给对方压力的方式来解决。有时候遇到强于自己的一方,男孩子通过大喊来对抗。如果对方弱于自己,常采用攻击的方式来解决,喜好活动,在群体中活动,通常被投诉比较多,干扰其他环境和课堂、孩子。基本上很快乐很自我。外在的好奇心很重,喜欢外在的不同变化。对科学和逻辑有炽热的激情,对手工和视觉的美有强烈的爱好。肢体动作比较开展,喜好运动。对身体的轻微伤害反应比较淡。


例如:他一脚踢向小男孩子,说“你拿了我的东西”


被侵犯的时候,常采用攻击方式处理。


例如:“都是他的不对,是他先做了不好的事情”


好与不好,黑白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中间没有缓冲的余地。

自我疏离产生的可能原因


  1. 提供的材料环境过于单向。比如,只有固体材料,喜欢建构,排斥肢体接触到柔软、流动变化的材料。

  2. 对想象力和创意的过分追求。家长、孩子和老师都强调创意作品和视觉美感的追求,处处强调创意,让孩子过量使用大脑来思考,放弃了大量直接的身体体验。

  3. 强调观察能力。科学与逻辑的经验提供过多。

  4. 大量强化的间接经验取代了直接性的体验与感受。

  5. 强烈大量的消耗内在能量的活动过于频繁。

  6. 语言沟通过多,独处过少。

  7. 自由泛滥,缺乏约束与指引,导致缺乏知觉与反省。

被误会的孩子:妈妈的关注点


工作室这样的孩子不少。由于我们妈妈的沟通比较多,也把生活中的实例举例来验证,有些妈妈已经意识到孩子这样的状态是缺乏跟自己的链接,疏忽了感受力的培养而导致的。因此,她们很努力地寻找增加内在的感受力的方法来改善。


在网络上接触到许多这种表现的孩子,妈妈们的关注点在于外在的能力,比如:想象力好,能解决问题,思维活跃,有创意,快乐,灵活,运动能力强,语言表达流畅甚至超越年龄。更有的妈妈则把一些行为诠释成有利的行为,比如:孩子不合作,诠释为孩子有个性。对抗老师、在环境中带头丛恿其他孩子对抗环境,妈妈诠释为有领导能力。对伤害不反应,妈妈诠释为坚强有力量……因为这些行为都在自由、快乐以及所谓的天性的范畴之内,所以,妈妈们很不容易看到其偏差的一面。

自我抑制

自我抑制,是一种经验消极的、已经固定在的状态。自我抑制的孩子,表情单一,但会有适当的变化,除非是涉及到跟自身情绪有关的事情,否则,其他事情是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现的,孩子能表现出生气,愤怒,但比较少攻击。当涉及到自身经验的时候,尤其是内在的情绪意识的时候,他们反应激烈,呈现出焦虑和退缩的状态。比较少使用语言,动作迟缓,兴奋点少,给人以安静的表象。


自我抑制的情况跟自我疏离几乎完全相反,这个阶段的孩子感觉能力很好,但通常守护着自己曾经的消极经验,对正面的经验不能享受,而对消极的经验比较具备防卫感。对伤害比较敏感,自我保护意识重。常常担心亲密的关系会暴露自己,所以在社交关系中,也很被动。

举例:


4岁半的德齐一脸漠然地走到工作室,手紧紧拉着妈妈,眼睛不安地向四周转动。当我不经意看他一眼,他很快地回避我的眼神,假装在看其他地方,而身体则往妈妈身上靠。由妈妈陪同,他选择了“压路机”来给颜料铺路,一旦不小心碰到颜料,他立刻的、快速丢下“压路机”往身上抹。被妈妈推动再次进入工作,他必须要使用工具才能碰触泥巴,他对妈妈说“我不喜欢颜料弄到我的手,不喜欢脏的泥巴”。当妈妈在旁边不小心用泥巴碰他,准备带他进入的时候,他立刻抽泣起来,一只手躲在身后,一只手擦着无声的眼泪。他努力躲避着。妈妈很努力地共情,然后建议他用小刀子来玩,他同意了。就在十厘米氛围大的一块位置上切割泥巴玩。


课程结束的时候,妈妈想带点泥巴回家和孩子一起玩,孩子同意了。我们请德齐帮忙拿泥巴,他拒绝。妈妈以手上有颜料没有洗为由,孩子尝试着摸了一下泥巴,随即大哭起来。但他并不向我求助,我也没有主动帮忙。最后妈妈始终坚持要孩子自己拿泥巴到袋子里,孩子始终边哭边抓泥巴到袋子里……


在工作室的反应是:


在不用手指触碰的情况之下,可以使用工具来促使颜料和泥巴的变化。能稍微地专注于变化中感觉变化和流动的特征。但是,如果颜料碰到手指,刺激到自身反应的时候,还是抗拒。如果是别人无意或者有意的激发起他的自我,通常会被激怒或者起强烈的反应。工作的范围比较小而窄,不喜欢运动,很少主动取材料,不愿意被别人关注到。


例如:“老师,请您帮我拿泥巴,我的手很小,拿不动泥巴,我不行。”


认为自己是弱小的一方,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


例如:“老师,我不想加水,我不要用手碰它。”


不愿意感觉产生流动,担心范围扩大。


延伸到生活中的反应:


一般情况下,工作室的表现跟生活中的表现及其一致,通常社交不主动,害怕新环境,不喜欢变化,少语言,退缩,不太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避免争论,不喜欢被关注到。在新环境中,适应时间比较长,并且容易反反复复。经常把自己置于旁观的角色,容易紧张和急躁。常表示我不喜欢、我不会,我不懂,我做不到。但一旦迫于压力,不涉及到自身情绪状态的时候,配合度高,不轻易反抗,安静而温和。


例如:“你去帮我说,我不敢!”


害怕暴露自己和表达自己,也害怕被拒绝,承认自己的胆怯。


例如:德齐妈妈反映,孩子一出门就紧张,不喜欢到人多的地方,不喜欢被别人谈论。有需要的时候,自己也不说,表达性不好。


自我抑制可能产生的原因:


  1. 情感被长时间地抑制、否定。

  2. 内心遭遇到冲突多,而且没有被解决。

  3. 多数时候从外界得不到支持的力量。

  4. 消极经验大于积极经验。

  5. 生理状况有限制。

被误会的孩子:妈妈的关注点


本来自我抑制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表现很明显。但是,妈妈们会合理化这种自我抑制。于是,在深圳亲子关系中出现了一个词语——慢热型。然而,孩子由于自我抑制,无法放开自我、粘着妈妈的时候,妈妈们会认为这是因为情感需要,或者是安全感缺乏,因而抑制保护孩子的抑制状态。而实际上,除了这个可能的原因之外,自我抑制的孩子,也可能是因为不敢暴露自己,担心被嘲笑被贬低却缺乏克服的勇气而保持了防卫感。


有了慢热型这个定义,被抑制的情感和情绪被合理化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通常得不到有效的帮助来成长自己的心灵,而可能被埋藏起来。很显然的,也有一些妈妈意识到了孩子的胆怯,内缩。即便如此,一些专家还是告诉你,内向的孩子敏锐,有同情心,会体贴。确实,内向的孩子有这些能力和特性,但内缩却不是内向,内向本身是合理的,内缩就不是合理的,而是被迫停顿的状态。内向的孩子,只是语言少,表达稳重。但内向的孩子也不会胆怯,内缩的孩子就会表现出胆怯。


但多数现代教育的理念都会认为,这个慢热是合理的,只要等待它,就可以自然过渡好。甚至认为慢热本身就是一种天性里的性格。但我的经验是,慢热,基本上是后天教养造成的。不排除一些表现方式有遗传性的特征,但强度的增加一定跟后天的教养有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c4OTcwNA==&mid=206673112&idx=1&sn=814e9649115b3a18f5f573c6aea898b8&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晓岩转】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