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草野童年与温室童年 (转载)

8年前 [06-12 19:00 周五]



草野童年与温室童年


2015060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第3


王若辰(武汉大学)


  我有两个侄女,大侄女在农村,小侄女在城市。


  生活在农村的大侄女,有一大帮小伙伴,天天聚在张家或李家的院子里跳皮筋、踢毽子、捉迷藏,或是到麦苗田里放风筝、逮蛐蛐。她总是跑得满头大汗,经常发出咯咯咯的笑声,红彤彤的小脸像一个饱满的小苹果。


  生活在城市的小侄女,有一大堆小玩偶,每天和白雪公主姐姐、小黄人弟弟一起过家家”,或是抱着iPad动物连连看。她总是神情专注,黑溜溜的眼睛像是被紧紧吸到了电子屏幕上,安安静静,只有沙沙沙的刷屏声。


  仔细想想,两个侄女的童年生活还真不一样,她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不同。大侄女在田间地头发现马蜂窝、偶遇小刺猬、区分蛐蛐和蝈蝈、轻轻触摸小兔子温热的绒毛;小侄女在电视节目、儿童书籍和电子游戏中瞭望大自然,通过小白兔,长长耳朵红眼珠的儿歌辨认动物。


  她们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同。大侄女经常自己剪纸、捏泥人、缝沙包,动手能力特别强;小侄女则对手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无师自通。大侄女思维跳跃,联想能力强,看到院子里几棵老树和在树上安家的小鸟,能写出一篇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的童话故事;小侄女乖巧听话,记忆能力强,小小年纪就会背100首古诗、会算100以内的加减乘除。


  她们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和方式也不同。大侄女总是喜欢从左邻右舍中召集到一众小伙伴,通过协商订立游戏规则,在互不相让和握手言和之中体验分歧、交流、谦让与合作,赢得同伴的友谊与信任;小侄女住在单元楼里,总是缺少同龄的玩伴,平时陪伴她的是玩具和iPad,除了人机交流就是人物交流,于是她便给自己的玩具起名字、分配拟人化的角色,自己编故事情节、设计人物对话”,通过想象来体验人际关系。


  大侄女舒展在天地间,拥有的是草野童年;小侄女成长在温室内,拥有的是屋下童年。


  我很爱我的两个侄女,但我对小侄女更多一些担忧。她与姐姐比起来,所拥有的更多是物质性的玩具。物质性的玩具是成型的、完整的、标准化的产品,不需要儿童自己的参与与创造;各类儿童电子游戏更是打造了一个平面化的世界,建构着儿童对世界的单维度、固定化的认知。这造就了儿童生命体验的单一,导致了儿童认知上的不完整,更阻碍了儿童天性的绽放。物质性的玩具也僵化了儿童的交往方式,儿童接触不到人性”,缺乏与同伴的互动,不知怎么在团队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他人合作。


  我又想起来,两个侄女今年儿童节收获的礼物也不同——大侄女的爸妈陪着她到河滩边疯玩了一整天,在河滩上留下脚印两对半;小侄女的爸妈给她下载了最新版付费APP,里面有好多有声读物,小侄女再也不用央求妈妈给她讲睡前故事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