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再谈“表扬艺术”

8年前 [05-11 15:10 周一]

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特别是德育管理干部和班主任的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抓好它,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从而自觉养成遵守规范的好习惯。“表扬”作为一种艺术,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表扬是认同别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受表扬的多一些,被人认同感、成功感容易满足,往往容易取得成绩;有的受批评多,特别是一部分缺点多的学生身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缺点多的学生不等于差生,我们不妨借优秀生的称呼,称他们为“待优生”),不管在里,还是在学校,可以说“待优生”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上进心和自我认同感,缺乏自信心,转化工作就难做了。这时候,作为德语管理干部和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拿起表扬这个有力的武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尊,使其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因为学生缺少的正是关爱与认同,表扬与奖励。但是使用表扬与奖励,不能随意和盲目,不恰当的表扬,未必能强化学生的优秀品质、行为和抑制不良行为。而对优秀生的表扬也要注意有针对性,克服和避免随意性,防止“虚伪演变”,表扬要达到强化刺激的目的,并具有激发优秀潜质发挥,促其更加优秀之功效。也就是说不论对哪一类学生或哪一位学生施加表扬,都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和艺术,否则,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表扬“待优生”要注意的五个方面。

一、要善于表扬:老师应深入了解“待优生”内心深处犯错误的动机和目的,不要老是盯在他犯的错误上,要注意批评的应是学生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针对犯错误的人,否则,一味的批评、指责、训斥,学生很容易自我否定,自卑,甚至学会撒谎、出现逆反的敌对与反抗行为。作为老师应注意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审视学生,要善于发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教育巧妙地转化在表扬中,而少加批评与指责,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及时表扬:对“待优生”应该表扬的行为,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奖励,以求强化刺激之目的,因为在学生心目中,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在我教过的班内有一位学生许某,他的自制力极弱,平时上课说话较多,是一位经常影响同学学习的学生,学生干部和任课教师意见很大,我曾找他谈过几次话但效果不明显;可是我发现他在班级活动中,如打扫环境卫生、给老师办公室提水、通过家长为班级的合唱比赛借衣服等却非常的积极认真,我就及时表扬了他讲卫生、关心班集体的优秀品质,从而将他引导到对整个班级学习秩序的维护上,使其自制力逐渐得到了加强。

所以,我认为对学生的表扬要及时,不能时过境迁才表扬。否则,表扬会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这样的表扬不会给学生形成良好的印象,更谈不上优化其优秀品质和行为的作用。

三、乐于表扬: 对学生的表扬应是老师发自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 要注意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老是以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认为“待优生”有一点点好的表现是微不足道的,不肯轻易表扬学生。须知良好的品质与优秀的成绩是由许多细小的行为与环节组成的,要求学生一下子变成老师眼睛中的优秀生是不现实的,只要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祢补不足,顺利转优,老师就应乐于表扬学生。如我班有一位从山区转来的学生杨某,平时周末的作业经常不做或者不做完,有一次,很高兴的把作业交给我,我发现全部完成,当时就在全班进行表扬,并给奖励,此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好了很多。

四、表扬要有针对性:表扬要具体和有依据,也就是不能盲目和随意。例如,是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就应在其学习上大力表扬;是纪律上改正了迟到、上课说话的缺点,就应对其自律性上的进步进行表扬,如此就能起到强化优秀的作用。否则,该表扬的不表扬,不该表扬的说好话,或表扬起来笼统概括,学生往往摸不着头脑,反而会冲淡转化的效果。

五、表扬要注意方式和选择合适的强化物: 这一点要求老师表扬要有严格的分别。即是口头表扬还是以光荣榜的形式写出来;是当众表扬还是单独谈话时称赞;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奖励等等。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所以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律、人缘不好的学生,当众表扬可以帮其恢复声誉,创造有利于学生树立优秀品质和行为的环境;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可单独谈心,表扬其遵守纪律的优点,鼓励其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对考试进步大的学生,可以发笔记本或钢笔等以示奖励等等。

总而言之,在表扬“待优生”转化为优秀生的过程中,老师应真正有爱心,老师要有爱人如己的博大胸怀,要学会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不要吝啬表扬,善用表扬和巧用表扬,往往比批评更具有威力,也更能有效的促使学生顺利转化为优等生。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