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父母不能拿孩子没有办法

8年前 [05-04 15:53 周一]


董进宇博士问道,该如何当一个称职的爸爸?育有三个孩子的聂云回答“卷起袖子直接做就对了!”自老大出生后,聂云从不因繁忙的工作而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说到孩子,他总能侃侃而谈。对于孩子的教养,他要求自己必须确认每个过程都是正确的,而且父母须随时引导孩子朝正确的方向思考,避免孩子偏差的价值观。

Q:如何在忙录的工作中,经营亲子关系?

A:我的工作或应酬都会避开每天的黄金4小时,下午5点到9点是我认为最重要的4小时,从孩子放学、吃饭、做功课及睡觉这段时间,我都会尽量陪伴他们一起参与。

记得孩子还小的时候,常有人问我“工作那么忙,如何花时间跟小孩相处?”那时我就一直有个感觉,现代人都要求quality time,但他们的quality time,可能只是渡假时,起床时间比平常还早,然后一路开车杀到目的地避开车潮而已。但我认为真正的quality time是无时无刻的,对于孩子来说,要建立彼此间的情感并不是只有假日才可以,quality time是穿得很随性的跟孩子一起去倒垃圾,或是提起水桶、拿起刷子跟孩子一起洗车时的互动时间,anytime都是quality time,这些才是珍贵又有效的。

Q:您认为教养孩子时,最不应该有哪些想法?

A:虽然现在都说父母要民主,但我认为在某个程度上是无法百分之百民主的,做为一位家长,不能对某个孩子或孩子的某些事情“拿他们没办法”。比方说,我们会给孩子们固定额度的零用钱,让他们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买之前要先想清楚,钱不够了不能透支,也不能买一些我们认为是垃圾之类的东西。偶而我还会跟他们说“有钱要大方一点呀!今天的冰淇淋是不是由你来付帐呢?”除了让他们有分享的观念外,也帮我解决了他们会买一些垃圾的行为。

人一辈子常常会遇到“这个可以做,那个没办法”的状况,任何事情都可以量力而为,但对孩子不行,当我们做父母的那一刻起,就不可以有“拿孩子没办法”的心态。我不认同部分家长说“我家小孩就是脾气很大,我就是拿他没办法”,他们会用这种抱怨的方式来炫耀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人。但是“我就是拿他没办法”在小时候是一种抱怨的玩笑话,年纪大了就是个问题了。孩子的礼貌、品德或观念…,若不正确引导就会影响他一辈子,父母要确认在孩子成长的每个过程都是正确的,更不能允许“我就是拿他没有办法”的结论。

Q:三个孩子有不同的教养方式吗?

A:对于孩子,我们要提醒自己,他们都是不一样的人,要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虽然他们的年纪比较小,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个体,他们就跟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职场或其他交际场合上,所面对的不同人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一样。而且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做事方式不同,对他们的引导方式也一定会不同。

Q:对女生的教养方式是否与男生不同呢?

A:曾经看过一个研究数据,10岁以下的孩子,男生想要读理工及艺术的比例是57:53,而女生则是56:54,两者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过了16岁以后,男生变成了80:20,女生则是相反成为20:80。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给了不同性别的人一个固定的框架呢?我并不认同男生应该怎样,女生应该怎样,因为特定性别就有不同的刻板印象,因此对于教育,我不会因为不同性别而有差异。只是女儿不乖被惩罚时,我多少会心软舍不得,若换成男生就会严厉一些,我会觉得男生就该接受磨练,但女生就不需要用到“磨练”两个字了。

Q:奖励或处罚孩子的原则有哪些?

A:我认为人就是需要一个目标,无论是奖励或处罚,只是在于如何拿捏。而某些一般家庭都会视为很理所当然的事物,都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奖惩的方式。比方说,在我们家周末才可以看电视,计算机平常只能拿来做功课。但在周末并不是理所当然就可以看电视、玩计算机,必须要表现良好,考试成绩维持在一定水平,周末才有使用的福利。

我还会避免“你做对了,我就多买一样东西给你”的观念,因为“做对了、做好了”本来就是孩子应该要做的事情。再者给孩子的奖励或礼物应该包含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所有物品,例如送他们一件夹克、一双球鞋,为什么玩具才叫礼物?这也是现代人的通病,让孩子认为日常用品都是应得的,理所当然该有的。若父母没有去思考调整这样的心态,孩子也不会有感恩的心。

Q:台湾与美国的教育方式最大的不同点?

A:我在美国读书时,有位老师跟我们说“你们到了我的班上,我不会再带着你们学习,这是小学老师做的事。在小学中,你们首先学『读与写』,然后才是『如何学习』这件事。所以小学毕业后,你们就应该知道如何自己学习了。接下来,你们要自己去学习,而我只是教授学问,但是『学习』是你们自己的工作。”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转折点,美国小学给的是一套基础工具,等工具上手后,你就要知道如何去思考及运用,并让自己做的更好。但反观亚洲,我们好像把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每个阶段该学哪些、该学多少、该吸收多少,订定得非常明确。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年纪小的时候是可行的,但成长到了某个阶段,当他不是一个幼童后,他就不应该被逼着去学习,他的目标也不该只是满足我们所订定的目标而已,他们应该是要想办法让自己更好,而这样的观念及做法在台湾还太薄弱,所以我认为这是中西方最大差异点。

Q:孩子开始面临升学压力,对于这样的制度,你会怎么做呢?

A:其实我们还在思考中,肯定的是,台湾的基础教育是好的,只是接下来的路,我们还很模糊,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我想我会要求孩子做到自己最好的,我也会要他去思考自己该思考的,但我不会强迫他去迎合这个社会订下来的一些制度,也不会要他们跟在人群后面盲目的去追逐某些事。

做为一位家长除了要有世界观外,也要清楚一件事,对于我们认同也好,或不认同也好的这个比赛,它并不是这个世界的比赛规则。有时候看到孩子们拼死拼活努力的去竞争,可是这场比赛对他们的意义及未来的帮助有多大?这样的问题却没有很多人提出来。

Q:会设定孩子几岁后就要经济独立吗?

A:我不到16岁就开始打工,18岁左右就不再跟家里拿钱,基本上算独立了。在国外一直都有这样的观念,孩子到了18岁或22岁大学毕业后就要开始靠自己。年轻人不能当米虫或游手好闲,年轻人必须要有自我独立的能力或意识,这些都是可以培养的,只是我认为我们的下一代,他们长大后所面临的环境将与我们这一代有很大的不同。

“社会”应该要有完整的制度或阶梯,可以让孩子出社会后,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往上走。但我发现从我的这一代到下一代,这个阶梯是崩坏的,孩子未来可能无法只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走下去。我希望他们能独立,甚至他们自己也会希望如此,但社会制度能不能给他们支援,能不能让他们做到真正的独立,这会是个问号。我无法预测未来的世界会长怎样,但我认为现在的父母要有个认知,我们的下一代就算他们想要独立,却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希望,此时,我们就会需要多帮他们一些。

本文来源于董进宇官网http://www.dongjinyu.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