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每日分享》五十五3(2015年4月)

8年前 [05-01 19:57 周五]

2015-4-21

每日分享:兴趣第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的实践中也能体会到,凡是有兴趣的事情,我们都能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去做,且心中的愉悦代替身体的劳累,往往能坚持下去,干到理想状态;而对没有兴趣的事情,我们总是想办法、找借口进行拖延、推脱,即使在压力和责任的驱使下,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做,也是感觉心身俱疲,当然也很难持久坚持也,更谈不上干到极致。对于孩子来说,当孩子对某一学科充满兴趣时,他就会产生愿学、爱学、乐学的强烈欲望,并且学得活、学得好,能够获得较大的成功。

中国孩子为什么缺乏激情,没有立体感,没有创造力?答案是孩子干着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中国孩子为什么出现普遍的厌学情绪?因为没有激发出孩子学习的兴趣。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孩子的兴趣又是如何被扼杀的呢?很多父母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不顾及孩子喜欢不喜欢,压力是否超负荷,而完全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实行包办、盲目跟风。他们看到别的孩子学英语,便给孩子报英语辅导班;看到别的孩子学奥数,便给孩子报奥数培训班;看到别的孩子学弹琴,便给孩子报钢琴辅导班;看到其他父母选择了好的学校,便挤破头皮去报名。他们根本不征求孩子的意见,认为孩子根本不懂,自己的兴趣便是孩子的兴趣。时间长了,孩子便不想、不问,木偶似的任由父母支配,不是自己的选择,何来兴趣?没有兴趣,何来激情?

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在惊异几十亿人竟没有两个相同手印的同时,便能想到世上更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而兴趣才是真正让孩子教“成龙成凤”的法宝,做为智慧父母切忌胡乱比较迄、盲目跟风,一定要“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个性,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

2015-4-22

每日分享:慌不择路。同事中有一人干事总是慌里慌张,说话快言快语,走路急风骤雨,从没有坐那里静下来和同事聊过天,同事戏称为“火烧腚”、“老慌”。想想自己、看看周围的人,可称为“老慌”的人还真不少。为什么人们要“慌”?从交通来说,由步行、牛拉车、自行车到摩托车、汽车、火车、地铁、高铁、飞机,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在不断地缩短走路时间;从信息来说,由邮信、电报、总机转电话到普及智能手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信息传送超乎想像,地球成了一个村;从经济发展来说,由自给自足、普遍贫穷到网上购物、股票、彩票、走私等一夜暴富。总之,人们周围随时发生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每个人的心都被鼓槌敲击着。从正面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但从反面看,人们的心总是被悬着、吊着,不仅有害于身心健康,体会不到幸福感,而且慌不择路很可能事倍功半。

   就家庭教育而言,现在很多家庭孩子活得苦、父母过得累就与盲目跟风、慌不择路有关。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为了让孩子与众不同、出人头地,为了让孩子成为“神童”,他们把物力、财力、精力全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他们把孩子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每天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不停地在旋转着:小提琴、钢琴、舞蹈、奥数、一对一辅导。孩子在这种疲劳、枯燥中学习,能不“没兴趣、没劲”吗?

   为什么要报这些班?孩子有兴趣吗?很多父母说,人家的孩子都报班学习,不学就会落后,也会让别人看不起,挣钱不就是为了孩子吗?再说,现在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将来更会激烈,别的孩子有特长,自己孩子没有,将来能竞争过别人吗?这也是无奈之举。真是孩子可怜,父母可悲,而这种可怜又可悲的景象正在愈演愈烈。父母们要想摆脱目前这种慌不择路的状况,就必须冷静下来从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出发,探索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道路。

2015-4-23

每日分享:保护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否则,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甚至还会感到痛苦。这样的结果就是效率低,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兴趣是儿童行为最直接的内驱力,它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影。广泛而有益的兴趣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它可以使儿童开阔眼界,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为他们思维与想像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实践证明,成功者强有力的支柱之一就是对这个事物的浓厚兴趣。没有兴趣,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对于孩子来说,在求学阶段,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保持旺盛的精力,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保证。因为只的如此,他才会把学习看做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负担,他才会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他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收获才会多多。

一个人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往往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他的心情是愉悦的,思路是清晰的,反应是敏捷的,有进会迸发出火花,会创造出奇迹。兴趣会导致他为一个目标去孜孜不倦发追求、奋斗,会使他忘记疲劳、废寝忘食; 兴趣会使他不畏艰辛,战胜一切;兴趣是成功者的摇篮,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是驶向彼岸的风帆!有的父母也能发现孩子的兴趣,可是由于担心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学习,会影响孩子的前程,就竭力阻止和打击孩子的兴趣。如,知道孩子爱做饭,以后想当厨师,父母觉得太没出息就讽刺、挖苦; 知道孩子喜欢体育,父母感到搞体育没什么前途,就千方百计制止孩子做体育活动。这些举动往往得不偿失,由于孩子的兴趣受到了打击,孩子整个人都处于无精打采的状态,父母一厢情愿让孩子要做的事情孩子也一定做不好。

 父母最大的职责应是保护孩子的兴趣,对于孩子的积极兴趣,做父母的应该给予尊重和支持,能把孩子的兴趣培养成功,父母的事业就完成了一大半。

 

2015-4-24

每日分享:信任孩子。有一个学生,很聪明,但也很调皮,逃学、打架是家常便饭父母对他的表现很失望。高二期末考试前夕,他趁中午休息时,偷偷跑到学校,手里拿着他那根长长的细竹竿,竿儿头上弄些面筋,平时去粘个小虫子、蝴蝶或知了之类的昆虫的。但是,这次他要粘卷子。他早已观察好,那卷子就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没有人注意他,他终于瞅准机会,把卷子粘了起来,一份语文、一份数学。凭借小手段,那次考试,他语文考了80分,数学考了85分,两门课在班里都排第三。当时同学们都怀疑他成绩的真实性。但班主任老师选择了信任他,并在班上表扬了他,说他脑子聪明,今后只要刻苦用功,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成绩,也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还要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加油。掌声响起的时候,那个孩子趴在桌子上大声地哭了。这是他升入高中以来第一次得到老师这么高的评价。

   为了证明期末考试是他真实的成绩,为了对得起班主任的信任,他开始发奋努力,天天都学到深夜,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久他的成绩就真的跃到了全班第一,到考大学时他考上了矿业大学。毕业后他到母校开座谈会时亲口对师生们说出这件事的真相,感谢老师在那样的情况下信任他。他说一生都感谢老师对他的信任。其实,老师早就知道了真情,但老师看到了他内心向上的渴望,所以给他以信任,信任他不会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信任他从此能改变自己,最终信任创造了奇迹。

   信任孩子是很简单又是很困难的事,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曾指出,教育的奥秘在于坚信孩子。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受到赏识和肯定。父母要自始至终给孩子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哪怕是一次不经意的表扬,一个小小的鼓励,都会让孩子激动好长时间,甚至会改变整个面貌。信任自己的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个考验,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跨越。

 

2015-4-25

每日分享:自省自悟。昨天,顾晓鸣老师开车与吴辉、常霞两位老师一起从上海来到濮阳,一直到今晨两点才休息。今天,三位老师又分别到中原油田四小和五小为家长们授课,他们为家庭教育辛苦奔波的精神,让我们敬佩。上午,在中原油田第四小学,我参加了吴辉老师与家长们进行的读书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选定的是《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3卷《陪孩子需要智慧》七篇系列中的三篇:一是“用倾听表达关注孩子”;二是“最好的教育是一起吃饭聊天”;三是“其实有时家长可以放手”。首先,吴老师将家长分为四班对文章进行轮读。在家长分享环节,吴老师讲了规则:发言者要做到:不抱怨、不指责,只反观自省;不偏离书本内容。倾听者要做到:他人在分享时,不插话,不给建议,不交头接耳。家长们对倾听、放手等内容进行了分享,气氛非常热烈。对一些关键的词句,吴老师又让家长们重读,最后吴老师对一些内容进行了挖掘和归纳。这些活动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能够让家长们自省自悟。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自省自悟。由此可见,自省自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家庭教育学习中,我一直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学习对象应是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反思父母的教育,但不能把孩子做为指导对象;二是学习内容必须有别于学校教育,要让父母把孩子的做人、情商、心灵教育做为核心内容;三是学习形式要灵活多样,打破你讲我听的传统式说教,让父母在快乐中学习。无论是体验式学习还是沙龙式学习,其目的都是让父母感到学习是快乐的。父母如果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就会有很多益处,首先,父母可以认识到只有快乐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进而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其次,父母能自愿地、持久地学习,从而在自省自悟中改变自己的理念。而家庭教育读书沙龙活动就能达到这些目的,感恩三位老师。

 

2015-4-26

每日分享:扼杀兴趣。古今中外,凡成功者无不源于兴趣,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现实中,很多父母一方面想让孩子成功,一方面却做着扼杀孩子兴趣的事情,以致于想法与实际南辕北辙。1、只盯着分数。每天对孩子强调的就是要考高分,要拿第一名。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想像的成绩,就会遭到训斥:考这么点分数也不嫌丢人,我就替你脸红!你怎么这么笨!你就不能努力一下吗?再这样小心挨揍!有的干脆对孩子打骂。听着这样的训斥,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孩子怎么能快乐起来,怎么能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2、充满功利。父母按自己的想法给孩子设计了一条“成功之路”,即优秀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做大官、挣大钱。每天对孩子唠叨的就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名牌大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孩子成绩略有下滑,父母便如坐针毡:这样的学习态度,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在孩子的心目中,学习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就是为了有出息,这样沉重的使命,很难让孩子产生兴趣。3、拔苗助长。为了让孩子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为了让孩子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父母恨不得将孩子变成装知识的大袋子,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将自己有用的东西,一股脑往孩子脑子里塞。孩子在学校学了一天,已经是够累的了,可回到家里,还要去做“习题集”。周末,还要像赶场子一样,上几个辅导班。很多父母依照自己的兴趣为孩子报一些“兴趣班”,这样长久地逼着孩子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孩子怎么能有兴趣?4、对孩子缺乏信心。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父母不是耐心帮助,而是冷嘲热讽、抱怨、批评。父母对孩子没有信心,孩子慢慢就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什么事都缩手缩脚,怎么能有兴趣?总之,孩子生下来对什么都有兴趣,但到后来对什么都失去兴趣,做为父母必须反思。

 

2015-4-27

每日分享:这是爱吗?425日下午,顾晓鸣老师在中原油田五小讲课,其中播放了心理医生吴月波在《我是演说家》的一段视频,发人深思。

  八年前,一对父女的故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那个时候我还在一家小医院里看心理门诊,有一天,门诊来了一位女孩和她的父亲,两人刚坐下来,父亲就开始对女儿破口大骂:“叫你快点快点,这么慢,一点都没有长进!”女孩年龄看起来不大,也就十三四岁,穿着白色的连衣裙,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在玩着裙角,显得特别紧张。这时候,她的父亲又继续骂道:“你要是再敢跟他联系,看我不打断你的腿。”听了这句话,女孩用力地在掐自己的手,看得出来,她是在努力地控制和压抑自己。我刚想去打断这位父亲,可他已经一边戳着女儿的头一边说:“哭丧着个脸给谁看啊?养你算是白养了,你知不知道,你还不如死了算了。”父亲说完这句话,女孩就冲出了诊室。

我刚想提醒这位父亲赶快去把女儿找回来,可他说:“吴医生,你别管她,她就是欠骂,一会就没事了。这时,门诊外面突然传来呼喊声,说有人跳楼了!我和这位父亲同时起身,冲了出去。这时候窗户边已经围了不少人,当我们凑近从窗户往下看时,女孩已经躺在血泊中,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裙子,那么刺眼。

她的爸爸瞬间瘫倒在地上,我想没有哪个父母能够接受这样的事实,我搀着他来到楼下,他紧紧地抱着女儿,嚎啕大哭,女孩在弥留之际,用尽所有的力气,说了人生最后一段话“爸爸,对不起,我让你失望了,如果有下辈子,我会做得更好”,说完,女孩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段话直到现在都能清楚地响在我的耳边,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曾经责怪过自己,如果当时我制止了这位父亲,或者及时赶出去,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我甚至责怪自己的无能,对于已经发生问题的孩子,我们能做的太少了,可我们为什么不从教育孩子的源头开始改变呢?

2015-4-28

每日分享:断臂天使雷庆瑶,四川夹江县人,199013日出生,19921129日,刚满3岁的她被高压电击失去了双臂。克服困难学会用双脚穿衣、做饭、吃饭、写字、缝补衣裳、骑自行车、游泳、绘画等。因成功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女主角,获2007年华表奖优秀儿童女演员奖。曾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断臂天使,现任成都电视台主持人。

也许是长期关注家庭教育的原因,每当看到这些孩子的“奇迹”,我就会想到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父母。优秀孩子后面一定有一个或一对优秀的父母。雷庆瑶的父母虽然是农民,但他们给了孩子充足的爱,她之所以阳光、向上,身上充满着正能量,都源于父母正确的爱。

当同龄的小伙伴去学校报名上学时,雷庆瑶羡慕极了,她对妈妈说;我也想上学” 。雷庆瑶的父亲雷强一心想要让女儿上学,他要让女儿首先过写字这一关。几天之后,雷强从镇上买来本子和铅笔,让女儿练习用脚写字。脚趾又粗又短,铅笔又圆又滑,不要说夹着写字,就是要用脚趾把铅笔夹起来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为了让女儿练好写字,雷强用绳子把铅笔绑在女儿的脚趾上,再让女儿用两只脚趾用力地夹住铅笔,在洁白的本子上一横一竖慢慢地写日复一日,雷庆瑶度过了种种难关,克服了常人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终于能够用脚趾夹住铅笔在本子上写字了妈妈教她的第一个字是“人”字,妈妈说:一个人要做好事情,必须先学会做好人。“人”字不好写,人也不好当,要遇到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特别是你,跟其他小伙伴不一样,所以你要遭受的挫折会更多。父亲雷强看着女儿自己用脚趾夹住笔第一次在本子上歪歪斜斜写出一个大大的,泪水顷刻之间模糊了他的双眼!这一年,她才6岁!

   父母虽然很疼爱女儿,但他们对女儿要求严厉,因为他们希望女儿能独立地生活,这就是父母自然的、正确的爱!

2015-4-29

每日分享:一路向前。古人凭着观察和经验总结出“一阴一阳之为道”,现代人依靠实践和科学总结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都可看做对古人“道”的阐释和升华,我们在批“中庸之道”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凡事都要有个“度”,少了不行,多了也不好,而只有恰到好处才有利于人的发展和事情的解决。

   人类,因为有思想成为万物之灵,而正是因为有思想也给人类带来诸多烦恼,可以说思想是最具灵性却最难把握的产品。没有期望、不思进取、庸庸碌碌,如行尸走肉会遭人唾弃;期望过高、好胜心切、贪多求快,往往身心俱疲事与愿违。古人讲“修身养性”大概就是要人们掌握“道”、遵循“道”为人做事不偏不倚。在我的人生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失败,虽然自己也算性情温和,具有一定的耐挫能力,没有做出自残、自杀行为,但那种纠结总让我大伤元气。反观自己,为什么与成功人士相距甚远,因为“庸人自扰”太多。我已拥有很多很多,为什么在遇到失败时不去想拥有的为自己加油,而总是纠缠于失败让自己泄气呢?

就家庭教育而言,10余年的学习让我的孩子健康成长,让我的家庭和谐幸福,让我自信满满;5年多的事业追求,每天坚持写《每日分享》,现已有100多万字,讲课、评课、沙龙、个案咨询、登报刊、上电视,收获颇丰,受到众多老师、家长追捧、点赞。我既知道家庭教育是门神秘的科学而不是忽悠,它确实在左右着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幸福;我也知道它与急功近利、浮躁格格不入,只有心静的、智慧的人才能步入这个殿堂,因为它是心灵的、隐形的、长期的事情。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为一次挫折而气馁呢?为什么要为某位父母拒绝学习而懊恼不已呢?如果因为一次挫折,因为别人的过错而停滞不前,那不是因咽废食太愚蠢吗?走、走、走,一路向前!

2015-4-30

每日分享:享受拥有。没有的在渴求,拥有的不珍惜,人们一直在苦恼着。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用《我没有鞋,他却没有脚》这篇短文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耐人寻味。他的朋友叙述了这样一件事:我在威培城开了一间杂货店已经两年了,我不但把所有的储蓄都亏掉了,而且我还负债累累,要七年之久才能还清。上星期六,我这间杂货店已经关门了。我需要向银行贷款才能回到堪萨斯再找工作。我走起路来象是一个受过严重打击的人。我已经失去了一切的信念和斗志。可是,我突然瞧见了一个没有腿的人迎面而来,他微笑着,向我打招呼。“早,先生,天气很好,不是吗?”他很有精神地说。当我站着瞧他的时候,我感觉到我是多么的富有呀,我有两条腿,我可以走。我对自己说:他没有腿还能快乐、高兴和自信,我有腿,当然也可以。我感到我的胸怀为之开阔起来。我本来只想向银行借100元,但是我现在有勇气向它借200元了,我本来想到堪萨斯城找一份工作,但是,现在我自信地宣布我想到堪萨斯城获得工作。最后我钱也借到了,工作也找到了。后来我把下面的字,贴在我浴室镜子上,每天早晨刮脸的时候我都要读一遍:我犹豫,因为我没有鞋。直到上街我遇到一个人,他没有脚!”

有一次,我问朋友,他和他的同伴坐在木筏上漂流了21天,绝望的迷失于太平洋,他得到的最大的教训是什么?他说:“从那次经验中,我得到的最大教训是:只要你有淡水你就想喝,只要你食物你就想吃,你决不再埋怨任何东西了。”史密斯极其简洁地说出了人类的大智慧。他说:“人生的目的只有两件事:第一,得到你想要的;第二,得到之后就去享受它。但是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二点。”

 就自己而言,我很多时候也在犯傻,总是忽视拥有的,而苦恼没有的。随便检索,我已拥有很多: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从今以后我要做聪明人:享受拥有。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