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几种表现/转

9年前 [04-15 09:22 周三]

 


按: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各种敏感期的出现,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理解并适时引导。敏感期的顺利渡过与否,对孩子未来的性格培养和人格建构至关重要。这一点,作为家长不可不了解,不可不重视。下面是我通过对维尼之家园内孩子的观察,结合以往经验,总结孩子自我意识敏感期的一点心得,与大家交流。

      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儿童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是孩子未来构建人格最早期的映射,因为孩子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未来的内心是不是很强大,都源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形成。孩子一般会在1.5-3岁之间出现自我意识敏感期,因个性差异或早或晚。

      自我意识敏感期的最常见表现是,孩子开始认识到与外界的区别,有意识区分我的你的之间的界限。我们会发现,孩子好像突然从某一天开始,不再向以前那样,大人说什么都听,说什么都答应,要么点点头,而是开始说,开始表达的想法,的意志,开始意识到哪些行为可以来决定。甚至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意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表现出来一副自我为中心的样子。

       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原来好好地,挺听话的,怎么变得不听话了?其实这是孩子在长大,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发展。孩子在一个自由放松的环境中,在一个尊重每个孩子自主意识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有类似表现。这也是孩子逐步建立自信和发展独立的重要前提。这个时候,家长要配合幼儿园,正确理解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尊重孩子,让孩子自然的度过这个时期。

      自我意识敏感期对有些孩子,会出现比如打人、咬人等现象。此时的“打人”或者“咬人”,与恶意主管伤害无关,对孩子来说,不是打人或咬人的意思,是排除的意思,孩子认为我不同意你,你所做的我不高兴,我不愿意,“我”和“你”不一样,所以我要“排除你”,我就用手打你或者用嘴巴咬你。这个时候,在老师或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会明白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一段时间(一般在几个月)之后,这个敏感期表现就会自然过去。

       自我意识敏感期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孩子总是说。你问他吃饭吗,不;喝水吗?不;去厕所吗?不。其实,那个时候他不是真的不吃饭、不喝水、不去厕所,你给他饭,他照样吃,但嘴里依然说。其实孩子通过这种表达,来建立的概念,来表明和你是有差别的。此时不要和孩子较真,而是让他自然度过这个敏感期。

       自我意识敏感期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孩子不愿意分享。许多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自私,至少这样做不是一种美德。其实这与自私、与美德无关。这时孩子已形成了清晰的自我认知,他要区分这是我的,那是你的。甚至小一点的孩子,会把自己看到的喜欢的东西都认为是我的,这也是孩子刚刚建立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一般情况下,等过了这个时期,在4-5岁的时候,孩子会尝试着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交换,我的给你,你的给我,在我与你的交错中划分你我的界限。在这样划分界限的过程中,孩子为自我储备心理力量和智能,从而把自己建构的非常强大。所以,在分享这个事情上,家长大可不必为孩子的自私挠头。换个角度,孩子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东西是否分享,成人不应用自己的道德观去判断和要求孩子。

 

后注:敏感期是孩子感知和智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包括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所能做的,是关注到孩子敏感期的出现,并给与孩子有准备的环境,保护好孩子的敏感期,让敏感期完成应有的发展,从而释放出孩子内在的生命动力,为未来人格建构打下良好基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371c6f0101ezih.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