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每日分享》五十三3(2015年2月)

9年前 [04-05 08:30 周日]

2015-2-21

每日分享:古为今用。做为炎黄子孙,我们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浸透着中华5000年的文明基因。尽管“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尽管崇洋媚外者唾沫四溅,提起国外眼珠泛绿,好像“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但谁也无法扼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人头脑中的印记,正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特别是祖先留下的“孝敬、诚实、守信、勤劳、节俭、仁让、宽容”等优秀文化更是历久弥新,像金子一样熠熠生辉。做为家庭教育的实践者,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汲取古典文化中丰富的家庭教育营养。我们既不可全部套用,也不可将洗澡水与孩子一起泼掉,正确的态度应是与时俱进,在批判中学习。南北朝学者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家庭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在开篇即阐明了家庭教育对人成长的特殊作用: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其行所服。禁童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同样的话人们总是相信关系亲近人所说的;同样的指令,人们总是听从自己敬佩人发出的。禁止孩子的放肆行为,老师或朋友的好言相劝不如家里的家庭教师或保姆说话更有效。对于好打架的人用尧舜的天理之道规劝还不如自己妻子制止更有效。这段论述可谓高鹜建瓴,从家庭的现实出发,指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威望,他们所说的话更有分量,容易让人接受、理解的服从,这是经家庭教育实践所证明了的,也是人们重视家庭教育的原因。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指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就是说,连家里人都教育不好却能教育好其他的人,这样的人是没有的,掌权者之所以能教化全国的人,首先是他能教化家里的人。还有其他的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2015-2-22

每日分享:洋为中用。在阅读学习国外的教育书籍时,我惊奇地发现他们的一些教育理论和实践正是我们要追求的方向。为什么他们的教育思想会与我们经济高度发展后需要的教育理念契合呢?经过长期思考,我想到这正好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属于精神层面和上层建筑的内容,它受制于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与出现的问题其背后都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我国相比要超前50年至100年,他们在我国这样的发展阶段也一定会出现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问题,经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了现在的理念。像尊重孩子、让孩子独立、不将财富留给孩子等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当前我国教育中出现的很多畸形现象和极端恶性事件,都是做为精神和上层建筑层面的教育跟不上物质和经济发展造成的。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以信息化、全球化、富裕、市场经济、独生子女为特点的时代,可我们的教育思想仍停留在封建、封闭、贫穷、计划经济、多子女时代。学校教育已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而做为教育之根的家庭教育已严重滞后于家庭经济的发展,亲子之间的代沟已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创立美国教育的首要人物”。他的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等,在这些著作中,他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主张“儿童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主张“从做中学”,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主张“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还有像蒙台梭利、卢梭、夸美纽斯、斯宾塞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必须坚持洋为中用。

2015-2-23

每日分享:教育现状。也许是我对孩子们的期望过高,也许是我接触“问题孩子”太多,也许是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到的问题更多,也许是我对孩子、家庭和国家的未来考虑得太远,我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总是有深深的忧虑。

首先,看看我们周围孩子。前天,去老同学家串门,在一起吃饭,他儿子在濮阳市一高上高二。由于同学经常来往,小时候孩子到我家来,生龙活虎,非常可爱。几年没有见孩子,已经长得比我还高,孩子出于礼貌一直陪着吃饭,但始终没有看到孩子的笑脸,我们的沟通基本上是一问一答。吃过饭,孩子就要离桌去房间里,我说了句“再陪叔叔坐会儿”孩子便歪扭着坐下了。他妈说:他在这坐着怕爸爸吵他。昨天,和我学生一家在一起吃饭,他的儿子在北京一所名校读大二,虽然已经见过几次面,但见面后孩子还是很腼腆,低着头,也不打招呼,问一句回答的声音也听不清。刚坐下,就说已经在家吃过了,由于气氛放松,孩子吃得还不少,我想来时说吃过了,就是看情况,如果场面紧张就不吃饭了。我又联想到,前一段有两个大一学生乘我的车回来,我把他们送到家,下车后,拎着包就走了,连声谢谢就没有。这就是我们名校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没有一点青春活力,不通人情事故。有人说,孩子走向社会就好了,我真的说不清。我常想:这样的孩子究竟有多大比例?这样的孩子真的到了社会就变好了?我们到底在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其次,看看老师的教育方法。很多老师家的孩子出了“问题”,于是,有人说:我能教育好别人家的孩子,而我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也有人总结:教师应划入不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职业。我认为,老师能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应上升到懂不懂教育规律的高度去衡量。   第三,看看我们的父母。随着独一代或新生代结婚成家,他们把生孩子当成累赘,生而不养,他们还是孩子,怎么教育好孩子?

2015-2-24

每日分享:三位一体。中国人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的家庭教育智慧可供我们吸收;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已超越我们多少年,他们在教育方面已形成完整的理念,这些优秀的资源可供我们借鉴。如果我们能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把古代的智慧和国外的理念运用于我们的现实,做到三位一体,那么,当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家庭教育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首先,要系统学习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以经过实践证明有很多优秀的内容,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养不教,父之过”“有余力,则学文”等;有些内容则受到质疑,像“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苦”“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等;有些内容则需要批判的,像“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三纲五常”等。这些内容都受当时的条件制约,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现在环境变了,我们必须批判地吸收。像现在有些打着学习传统文化的幌子,让全体学生行叩拜礼,让妇女学“三从四德,这种照抄照搬的学习方法是应该批判的。对于国外主张的尊重孩子人格、让孩子18岁独立、让孩子在玩中学等需要我们学习.但有些父母一旦孩子难管了,就说:反正你18了,该独立了,我的责任尽到了,你再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从表面看,这些父母是在学习国外的做法,实际上是在推脱责任,因为你在孩子18岁前没有像国外一样教会孩子独立的本领。我们必须系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决不可支离破碎地只学习一些皮毛。

其次,要全面了解现实。现实是瞬息万变的,现实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下功夫了解我们自己,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了解社会现状。只有在全面、真实地了解了现实情况后,我们才能解决孩子的个性问题。

第三,要大胆开拓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决不是空口号,我们学习的东西必须在我们身上,在孩子身上实践。其目标就是父母轻松、孩子愉快。

 

2015-2-25

每日分享:同根相剪。“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曹植有名的七步诗,是对兄弟相煎的诅咒。逼母堕胎案例,让我们对第一个孩子恼恨第二个孩子的情况引起了重视。在学习家庭教育之前,我一直认为,弟兄姊妹多了是件好事。一是从我自身来说,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应很好的;二是从我的两个孩子说,姐弟俩关系很好,小时在一起玩,不用父母整日陪着,大了有事相互商量,相互鼓励,我们了解一个孩子的信息往往会从另一个孩子口中得知;三是亲戚家的独生子女,总是说自己孤独,要妈妈给他生个弟弟、妹妹,特别羡慕我们有两个可以在一起玩。当时,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希望父母给他生个伴的。

学习家庭教育后,我接触了一个案例,那个家庭,女儿上初二,儿子才两岁。小学时,女儿学习成绩很好,有了儿子后,女儿也正好上初中,父母一边忙生意,一边照顾儿子,让女儿自己去奶奶家。平时很少见面,女儿回家,还要让女儿帮着照看儿子。由于女儿疏于管理,女儿的成绩直线下降,后来,父母发现女儿爱打扮、烫发,和一些学习差的孩子经常在一起,有时逃课上网。经过和女孩儿交谈,认识到过去,她是父母关注的中心,自从有了弟弟后,她有失落感,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了,一方面是恨弟弟,每当父母让她照看弟弟时,她就拧弟弟;一方面想引起父母的关注,因为父母最看重学习,她就利用不学习刺激父母。从这个案例我意识到,当第一个孩子与第二个孩子相差很大时,很可能出现第一个孩子恨第二个孩子的问题。因为第一个一直是独生子女,加上父母的溺爱,养成了吃独食的习惯。当第二孩子出生,父母没有注意第一个孩子的感受,把第一个孩子当成了有爱心、已经懂事的孩子,结果让孩子失落、任性、叛逆。因此,父母的培养方式是防止这些案例发生的关键。 

 

2015-2-26

每日分享:翠鸟移巢。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有一篇寓言叫《翠鸟移巢》,描写了不正确的爱对子女的伤害。原文是:“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翻译过来就是:“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翠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味的把窝往下挪,但它却恰恰忽视了被人掏走的隐患。翠鸟自己铸成了丧子之祸。说明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到头来是害了他们。

爱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只有二者达到统一才是正确的爱。如果父母只凭主观方面的好心而不管客观效果就可能不是正确的爱,溺爱就属于此类。现在,孩子少了,条件好了,为溺爱创造了充足的条件。溺爱像一颗毒瘤正在蚕食着我们的孩子和家庭,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正如高尔基所说: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天下的母亲没有不爱孩子的,但能做到正确爱孩子却是一门学问。过分地娇惯溺爱,使一些孩子身上的自我意识过于膨胀,已经到了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程度。他们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极强,蛮横霸道,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生来就该父母伺候,事事为他们服务,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甚至打骂父母。他鹜在外面不关心别人,在家里也不知道心疼父母,有时会在父母生病时,因为没有得到照顾而使性子,这让很多父母伤心。在他们的心目中,好吃的永远是自己的,剩饭剩菜永远是父母的,既不过问父母的喜好,更不关心父母的身体。这些令人心寒的表现,正是父母辛辛苦苦培养的结果。正是父母丧失理智的娇惯溺爱,使这些孩子变得自私、任性、无情、冷漠。

2015-2-27

每日分享:教子独立。我们经常羡慕国外孩子的自理能力,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国外孩子一样18岁以后能够独立,起码是大学毕业以后能够独立。但现实是,有很多孩子上大学完全靠家里供应,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当啃老族。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国外父母是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精神的。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小时候就让孩子懂得劳动的价值上,让孩子自己修理玩具、装配家具,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也要学会自谋生路。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的孩子要分担家里的割草、简单木工等活。此,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苦力,像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在德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绝不包办代替。国家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替全家人洗衣服、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劳动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在日本,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像全家人外出旅行,无论多小的孩子,都要背上一个小背包。父母有一个观点,孩子自己的东西就应该自己来背。孩子上学以后,很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勤工俭学在日本非常普遍,即使富人家的孩子也不例外。在瑞士,父母为了让孩子成为有能力的人,从小就培养自食其力的精神。十几岁的孩子,初中毕业就要去一些家庭当一个月左右的佣工,上午劳动,下午上学。他们认为,长期依赖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是最没出息的也是可耻的。

关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我们必须向国外学习,这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极有利的。现在有些孩子做出一些极端事件,都与没有独立能力,没有幸福感有关。

2015-2-28

每日分享:信任之奇。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孩子总是疑神疑鬼,孩子成绩好了,怀疑孩子偷看了;孩子表现好了,怀疑孩子在外面做了坏事;孩子亲近了,怀疑孩子有所求;孩子做家务劳动,怀疑孩子不想写作业……还有些父母总以“包公”的面目出现,眼里揉不进沙子,发现孩子说了谎话,一定要想尽千方百计澄清;发现孩子有了错误,必须让孩子承认为止。当给他们说,要相信孩子!他们就会反驳:孩子的言行的确让人怀疑,怎么能信任他?孩子明明说了谎话,犯了错误,不证实他,他怎么改正?是孩子的错导致了父母的怀疑还是父母的怀疑导致了孩子犯错?这好像又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实际上,孩子有了错误,一旦被父母发现,心中一定会感到内疚,如果父母不依不饶,孩子的心里就由内疚转变为抵触,相反,如果父母采取信任的态度,反而会促进孩子改正错误的决心。就是说,要激发孩子的内动力,就需要无条件的信任孩子。有这样一个故事:儿子上初二时,班主任来家访,说儿子的代数考69分。父亲很诧异,儿子的成绩单上明明写着89分,怎么能成69分呢?望着儿子低垂的头,父亲一下子明白了。老师走后,父亲拿出成绩单一看,6字上加了个半弧就成了8。儿子噙着泪说:爸,就这一次,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父亲本想狠狠教训他,看他有悔过之意,就只说了一句:考多少没关系,别骗爸爸。儿子使劲点着头。

后来,儿子记录了那次家访:“……我的脸发热,心发慌,而爸爸始终没提起这件事。谢谢您,爸爸,我知道您为了照顾我的自尊心没有告诉老师。爸爸,我再也不欺骗您了……”读着这篇文章,父亲流泪了。他没有想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次信任,竟在孩子的心中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因此,父母真正为孩子的成长负责,就须信任孩子。也许在父母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信任,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信任能创造奇迹。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