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论文样本参考1】父母过高期望的分析、危害及调适

9年前 [11-08 22:50 周六]

父母过高期望的分析、危害及调适

                             醉梅                                


工作单位:×××邮编:×××

 

摘要: 当今的父母几乎没有不对孩子抱以殷切期望的,但父母们很容易把期望值抬得很高。这过高期望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父母的各种心理。通过这些心理的分析,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它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危害,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深刻认识,来调适父母的心理,以减少对孩子心理上的危害和成长的干扰。

关键词:过高期望;危害;调适;心理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天下有责任心和爱心的父母们的心愿,尤其是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瞬息万变的二十一世纪,都希望下一代强于自己,出类拔萃,能以高学历、高水平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父母对孩子有一定的期望是人之常情。合理的、适当的期望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强化学习动机,激励孩子通过努力去获取成功。但是,父母的期望总是太高,据北京市青少年研究所对北京市350对母子期望的调查表明,有63.9%的母亲期望孩子学习优秀,与孩子自身的期望相比高出20个百分点;只有7.2%的母亲期望孩子学习成绩“中等”或“中下”,而学生自身学习期望为中等的则为14.2%,前者较后者低6个百分点。[1]由此可见,父母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是过高的,脱离实际的。如果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就会适得其反,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为什么父母的期望值居高不下?在父母过高期望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心理根源?笔者试对这种现象作一个深度的思考,以供探讨。

 

1. 父母过高期望的几种心理

1.1圆梦的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就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得到或失去的东西,期望在他人身上获得,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获得心理平衡。反映在教育孩子身上,就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转嫁给孩子,由孩子来达成他个人愿望的实现。这种遗憾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1.1.1历史时代因素

现在的父母大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生,由于时代原因,特别是受文革的影响,不少父母失去了读书、上大学深造的好机会,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当他们为人父母时,为了补偿自己未了的心愿,便把那种挥之不去的梦想嫁接到孩子身上,期待儿女来为他实现人生理想,并名曰“为孩子好”。唯恐孩子浪费了宝贵时光,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看到孩子玩,就不高兴,看到别的孩子上了各种培训班,也不顾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秉赋或兴趣,也赶鸭子上架。

1.1.2传统文化因素

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主宰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古代,读书成了唯一可以走上仕途的道路。而现在,“一人上大学,全村人光荣”,同样是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上大学可以给整个家族带来荣耀,然而,就算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会有落榜的遗憾。尽管自己没有考上大学,但大学情结却烙在父母心上。有大学情结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很容易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放弃自己的努力和积极进取精神,把这种情结转移到孩子的身上,把父母梦想的接力棒递到孩子手中。

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些言行正是补偿心理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它以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形式借用言行表现出来:“我小时候没读到书,你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却不好好学,对得起我吗!”“妈妈这辈子就指望你了!我省吃俭用还不是为了你将来能有出息!”于是,孩子成了实现父母个人愿望的工具。 

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研究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学历期望中,高达92.8%的家长期望孩子达到大专以上学历,29.6%期望达到硕士以上学历。这是不现实的。一个人的发展要受很多主客观因素制约,比如遗传基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特点等,而家长全然不顾这些,一味地要求孩子要超过自己,瞄准高学历、名牌大学,让孩子来圆自己的梦,弥补人生的缺憾。孩子不是能被父母复制的,不要期望能粘贴出父母的未来。

1.2虚荣的面子心理

中国人最爱面子,当父母的也把面子也看得很重。如果孩子优秀,自己就有面子,脸上亮光光;如果孩子差劲,自己就没面子,怕被人看不起,在人前抬不起头。这里有两种意识体现:

1.2.1群体意识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依照群体意识,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人体,而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马克思也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是社会的人,总是要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他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关系。一个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会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受到一定的约束,一个人的声望、地位、名誉、尊严等也会在这个关系网络中得以呈现。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面子,他或许会努力去做个符合社会标准的人,但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符合这个社会标准。由于他把孩子与自己“捆绑”到一起,所以,孩子的荣辱便成了自己的荣辱,一辱俱辱,一荣俱荣。

1.2.2“母以子贵”意识的体现

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再深究其根源,这恐怕是“母以子贵”的意识在中国父母心中的根植。封建社会中,特别是充满血腥的宫廷政治斗争中,只要儿子当上太子,母亲就有了生命的保障和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太子要是被废,母亲的性命也岌岌可危。这种“母以子贵”的意识也是爱面子的根源。再者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家族为核心的,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荣辱与家族紧密相连,一个人的荣誉就是整个家族的面子。于是,面子显得很重要。如果孩子学习好,自己就有面子,可以光宗耀祖;孩子学习不好,自己也丢尽颜面。说到底这是虚荣心在作怪。为了维护这种虚假的自尊,脆弱的面子,父母势必不允许孩子给自己脸上抹黑。于是,对孩子的期望就抬高了,至少不能低于自己的水平。我是大学生,你也一定要考上大学;我读到博士,你至少不能低于大学本科,不然我的面子往哪儿搁?特别是教师群体,本身就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如若自己桃李满天下,而孩子却不成器,老师就觉得自己在单位抬不起头做人。“我能教好学生无数,却教不好自己孩子一个。”这样的面子哪里丢得起?因此,孩子的日子便与高压力、高期望为伴了。

1.3不安的忧虑心理

父母过分担心孩子的表现不佳,唯恐落后于他人,所以就用过高期望和要求来鞭策孩子前进,以期不输在起跑线上,认为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有几种因素正体现了父母的担忧心理和焦情绪,并影响到施教行为:

1.3.1社会因素

社会的转型变革,知识的迅速翻新,人才的竞争,就业的压力,使父母们迫切感到知识与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不少家长从孩子零岁开始就进行大量的智力投资,唯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社会盲目攀比的风气,学校的考试排名,老师对优等生的偏爱等等,使家长不敢放松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怕成绩不好,被老师歧视,被学校叫去训话;担心落后于同事的孩子,竞争不过别人,迈不进大学的门槛。所以这种以追求高学历、高水平为家庭教育导向,必然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严厉管教。一遇考试,家长比孩子还急;孩子放学晚,就坐立不安。而孩子一旦不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或达不到预期目的,便心理失衡,情绪失控,批评、打骂、叨唠、发火一齐上阵,伤心、绝望、烦躁、焦虑齐上心头,把孩子当作渲泻自己焦虑情绪的出口。

1.3.2孩子因素

由于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寄托了几代人的期望,所以父母们输不起这个“唯一”的独苗。上个世纪多子女的家庭,一个孩子不成才还能再寄厚望于下一个。那时的父母为了生活,也无暇顾及孩子,不可能整天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每天围着孩子转,盯着孩子的一切。而现在,独生子女成了家庭生活的重心,维系着一家人的幸福和美满。孩子如果成绩不好,表现不良,就会扰乱父母的心情,造成父母的焦虑、不安、紧张。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1.3.3生活工作因素

由于市场经济下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紧张生活,工作的繁重,竞争的压力,职业的不稳定和无保障,或婚姻解体、家庭不和等,也会加重家长的焦虑情绪、担忧心理以及对世界的不确定感和内心的不安定感,这些容易让父母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使情绪失衡,动辄发火,把对生活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期望孩子将来能有满意幸福的人生,期望孩子能成为稳定父母内心世界的人。然而想从孩子这里得到内心安定的父母,必定是建立在对孩子的过高期望上。

1.3.4个性因素

个体之间,人的遗传素质会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些人是高焦虑个性,对于环境少量或轻微的刺激都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而有些人的反应则较轻,也不敏感。如果父母具高焦虑的个性特征,那么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容易对孩子高度和过度关注,把没问题看成有问题,小问题看成大问题,把正常行为看为不正常行为。比如,孩子生点小病就大惊小怪,几次考试考不好就断定孩子没希望了,孩子好动行为被看成是多动症等等。而高度和过度关注的行为正折射出了对孩子有过高期望的动机。

1.4挑错的完美心理

有一类父母对孩子期望特别高,求全责备,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孩子不能出半点差错。孩子考试考了90分,还要责问为什么不考95分?孩子考砸了少不了批评,考好了还怕他骄傲、翘尾巴。给孩子检查作业,十个字里可以挑出九个不好,唯独没看到好的一个。不少家长成了挑错专家,只盯住孩子的缺点,而对优点视而不见。有一点小问题小错误都要指责,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究其原因,是家长本身的完美主义思想在起作用。为什么会有这种求全责备的完美心理?

1.4.1童年经验因素

童年经验就是一个人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而这些心理体验显然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人是教育的产物,当下的父母也是上代父母教育的结果。如果上代父母奉行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采取的是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追求完美的心理,高期望的心态,刻板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代父母把在早年吸收了的教育观念和态度、生活方式等,也不知不觉地复制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同样对孩子要求苛刻,管教严厉,追求完美,期望过高,教育行为刻板。

        1.4.2性格因素

 有些父母似乎天生就有追求完美、容不得出错、见不得瑕疵的个性特点。而有些父母的性格中有争强好胜、不服输的特点。越是难题越能激发他的挑战心,越想做得尽善尽美,因为只有做完美了才能赢得胜利,超越他人。所以父母因为自己戴着完美的“眼镜”,看孩子的时候自然百般挑剔了,对孩子的期望显然通过挑剔、苛求、找缺点的方式凸现出来。

1.5无我的依赖心理

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认为生来就是属于自己的,儿女是父母人格的延续,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私有”观念,所以才会你我不分,没有界限,看似父母在照顾弱小的孩子,其实在精神上是非常依赖孩子,让孩子来照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寄生在孩子身上,把自我投进孩子的生活中。也就是说,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了自己,只有孩子。以孩子为圆心,以依赖为半径,用期望作笔,画满他自己人生的圆。因为要有所依赖,所以才会抱有期望。现在我们来看看,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庭反映出他的依赖心理。

1.5.1缺损家庭中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

缺损家庭包括因变故失去一方的单亲家庭和离婚造成的单亲家庭。抚养孩子的一方,因为失去了另一半而感觉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便把生活的重心向孩子倾斜。相依为命的感觉让孩子支撑父母精神世界的唯一支柱。为孩子而活成为生活的意义。拼命挣钱是为了孩子,给好吃好喝是为了不亏欠孩子,而这样的爱是有个条件的,那就是:你要学习好,要出头人地。于是他为自己的过高期望找到了一个冠冕堂堂的理由。

1.5.2没有经济保障的家庭会依赖孩子

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养老保险制度、福利制度还很不健全,不够完善。特别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农民家庭,当迈进老年人行列,当劳动力丧失,再加上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把孩子当作经济和生活上的依赖看上去是有情可原的。然而正是这样从物质到精神上的依赖,让父母给孩子的期望加重了砝码。“不读书就没有出路,考不上大学我将来指望什么?”“我一没当官二没钱财,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工作,你怎么办啊,我还要指望你养老呢!”

1.5.3父母自我牺牲导致对孩子过度依赖

一些母亲其牺牲精神“可嘉”,为了全方位地照料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放弃了发挥自己才干的事业或工作,在家当起全职妈妈。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健康,一切围着“小太阳”转。“只要你学习好,其它什么都不用管。”妈妈期望用自己的牺牲换取孩子的优异成绩,早早为孩子规划好了一生。然而孩子并不是橡皮泥,按父母的模式捏出理想的造型。让孩子为父母的大量付出和牺牲买单实在太冒险。孩子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变本加厉地管教孩子,控制孩子。而孩子如果达到了父母的期望,又会进一步为孩子设置更高的标杆。

2.父母过高期望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危害

父母过高期望背后的心理,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心理上的危害呢?我试分析如下:

2.1压力过大压跑孩子的成就需要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课题组调查出这样一个数据:

 

低等成就需要

中等成就需要 

高等成就需要

高压力组

37.5%

51.9%

10.6%

低压力组

26.4%

58.2%

15.4%

通过此数据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压力越低,成就需要越高;反之,成就需要越低。成就需要是促进儿童充分发展潜能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没有这种需要,他们的潜能就难以被充分发展,他们本人也就难以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2]。可见,孩子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压力越大,就越没有对学习活动的胜任感,进而不可能体验到成功感。自然,成就需要作为心理需要的一种,也就不再成为孩子的需要了。一个没有成就需要、成就动机的孩子,就不会有内驱力来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这恐怕是厌学的根源之一。

2.2期望过高引发孩子的成就焦虑

有成就焦虑的孩子常常担心自己不能超越他人或被别人超越,因而情绪经常处于紧张不安、不愉快的状态。成就焦虑者多发生在成绩较好的孩子身上,为了满足自身超越别人的需要,他必须通过超越别人、获取成就才会感到安全和快乐。然而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一旦没达到内设的对比标准,对成绩的自我良好感觉就差,对自我的评价也就低,就不满意自己,无法原谅自己,从而引发成就焦虑:患得患失,焦虑不安,烦躁易怒,甚至引起生理上的疲劳、失眠、做恶梦等。而家长加给孩子的过高期望,对引发孩子的成就焦虑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由于这类孩子总把自己放在与同学竞争的状态,对立的环境,于是如果没有超越过别人,就会对别人产生嫉妒、同时也不希望别人好的仇视心理。

2.3力所不及带来孩子自信心的丧失

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基本上来源于成人的评价与期望。成人的评价与期望,犹如一个标杆,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与成就作出衡量。当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时,就会自觉地朝这一目标努力,并体验成就感;反之,如果父母不顾实际地把标杆设置过高,孩子觉得自己难以达到标杆上那“诱人的”刻度,一次次奋力跳起来也跨越不了,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体验不到成功的愉悦,那么就会使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这种习得性无助会摧毁孩子的自信,认为自己怎么努力也做不好,孩子会变得孤独、无助、沮丧、自卑、消沉,从此选择逃避,一蹶不振,最后连尝试的勇气都消失殆尽,甘愿自暴自弃。这就是厌学、逃学的根源。而往往期望值太高的父母都是不容孩子失败,不满孩子的作为,通常是用批评、打骂、唠叨、施压等行为来回应孩子的失败,从而使孩子变得更加无助,悲伤,抑郁,体验着长久的消极情绪,难以自拔,产生心理障碍。

2.4无法满足父母的愿望产生内疚与自责

有一类孩子听话懂事、温顺乖巧,习惯于服从成人的命令,会把父母(外在)的期望和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期望和要求,把父母设定的标准自觉地当作自己行动的准则,按父母的标准来行事,希望成为父母和老师心中的好孩子。这本来也是好事,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严,期望太高,处处不容出错,追求完美,那就会导致孩子过于苛求自己,太过严格要求自己,自我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向自己施压,一旦孩子努力了也达不到自己定的目标时,就会产生因为成不了大人心中的好孩子的内疚感和自责心理,甚至形成强迫型人格障碍。还是文章开头那份调查,说当前中小学生中有51.4%的孩子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满意,40%的孩子都说自己处于一直努力但达不到目标的状态,有强烈的内疚感、焦虑感;46.1%的孩子“常常感到对不起父母”;另有34.5%的孩子觉得自己“似乎很令母亲失望”;22.8%的孩子“感到活得很累”。[3] 由此可见,这种负面情感体验过多,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2.5不满父母的过高期望产生对抗心理

另一类孩子,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对于父母的过高期望的反应是采取抵触和对抗的态度。如果说,孩子还小的时候由于自身的弱小而对父母的要求和命令不能做出选择或抗拒,那么到了自我意识明显比以往增强的青春期,就会主动选择接受与否了。面对父母的过高期望,过多压制,过严管教,被逼到“墙角”的孩子,会拿起反抗的武器与家长对着干。面对父母的要求,或者是阳奉阴违,消极抵抗,或者是忤逆和对抗父母,甚至用过激的言行刺激父母,从而引发了严重的亲子冲突,恶化了亲子之间的感情。有资料表明,要求管教过严,女子的认识水平提高就慢,顺应性减弱,反社会行为增多。[4]由此我们可以找到孩子离家出走、加入社会团伙、犯罪的一个理由了。

3.父母过高期望的调适

由上可见,父母的过高期望会给孩子带来身心方面的危害,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扭曲了孩子的成长,而我们也知道了父母的过高期望又源于上面分析的几种心理。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和教育方式以适合成长的健康成长呢?以下笔者就给父母几点建议:

3.1父母要善于分析自己的心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特质、人生信仰、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诸多因素在家庭教育中的有力渗透,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构建。尤其是父母的各种心理特征,其实是投射机制在起作用。所谓投射,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不自觉地反映在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所有的潜意识都会得到投射”(荣格)。家长正是通过投射机制把自己的各种心理投射给了孩子。比如,补偿是把欠缺和失去投射给孩子,要面子是把竞争和压力投射给孩子,追求完美是个性和童年经验的投射;担忧是恐惧和焦虑的投射,无我是精神寄托的投射。当家长清醒地认识到是自己的心理在孩子身上的投射及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扭曲了孩子的成长,理解了是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时,就会有意识地避免这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在孩子身上起负作用,从而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3.2树立孩子不是私有财产的观念

父母总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从“你是我生的”推论出你“所有(包括身体和精神)的一切都是我的”。从而对孩子进行掌控、主宰和管制,把自己凌驾于孩子的精神和人格之上。于是可以随意拔高期望值,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孩子,可以随意打骂孩子,可以由孩子来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可以把自己的内心需要投射给孩子,从自己的价值体系出发规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所以,只有改变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调整期望值,给孩子减压,做孩子的心灵辅导师,孩子才能减轻焦虑,重建信心,正常而健康地成长。

3.3要与孩子划清界限,分清责任

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把家庭当成一个整体,一家人之间应该互相融合,亲密无间。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这样你我不分,没有界限。不该做的帮孩子做了——包办一切,替代成长;不该加在孩子身上的加上了——自己的期望、意志、梦想、目标等。由于分不清界限,才会有与孩子结成“共生”的依赖心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的需要就是你的需要,我的期望就是你的期望。这种亲子一体化的紧密连结关系,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构建,抑制了孩子的自我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责任感。所以,家长要和孩子划清界限,不要越界把自己的一切尤其是主观愿望加在孩子身上。

3.4要淡化期望情结,降低期望值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卢勤)。无望的孩子自然心理问题多。所以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不能随意拔高。孩子之间有个体差异之别,孩子自身也有不同智力差异之分,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有他的优势,要客观地认识孩子,正确地评估孩子,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而不是主观、理性而不是感性地去制订可行性的家庭教育的目标,提出切合孩子实际的合理要求,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靠近,以便让孩子经过自己一定的努力就能达到成功。

父母越是关注过细,教育过度,期望过头,就越没有平常心态,自身也容易引起诸如焦虑、担忧、恐慌一类的心理问题。付出越多不见得收获越多,甚至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真的要为孩子好,就要淡化期望情绪,降低期望值,摒弃学习至上的学习观,树立正确全面的人才观,还自己一个平常心,还孩子一个快乐而轻松的心境。

3.5用正面的教育手段,为孩子建立信心

当完美父母最累,当完美孩子最可怜。从某种程度上说,完美与挑剔、苛求是同义词,在批评、打骂、数落、抱怨等的负面教育中,孩子不是趋向完美而是走向残缺——因为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不再健康。所以要摒弃自己头脑中的完美主义思想,检查自己是不是太过于追求完美了,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比如,是不是抓住缺点不放,碟碟不休;会不会经常翻老帐;有没有拿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攀比,会不会动不动批评、惩罚孩子等等。这些负面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会打掉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战胜困难的勇气。

所以要多用诸如赏识、表扬、夸奖、激励等正面的教育手段,向孩子传递正面的、积极的信息,使孩子处于积极、乐观、愉悦、激昂、轻松的心理状态之中,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孩子才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积极的面对生活,做一个阳光的、健康的孩子。

3.6要找到自我,为自己找生活

有了孩子就没了自己,迷失了自我,一切以孩子为轴心,把孩子紧紧裹在自己规划好的圈子里,这是父母过高期望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是依赖心理的表现。依赖是有理由的,因为我为了你放弃了我的一切,这一头的放弃是另一头的付出,付出有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你用优秀回报我。那么一旦孩子不能长成参天大树,父母的心灵大厦坍塌了,感到老无所依,万念俱灰。从近几年空窠父母接受不了孩子“展翅高飞”、离家上大学的事实来看,正好可以窥见父母内心的失落、无助以及强烈的依赖心理。孩子终要离开父母长大成人,父母在十几年与为孩子而活的信念中,迷失了自我。所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替代品是很危险的,牺牲孩子的幸福来为自己找精神寄托是自私的,通过孩子来体现父母的自我价值是可悲的。

没有自我的父母会让孩子看不起。所以父母不能为了孩子放弃一切,失去自我。要有自己的生活,尤其是要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业余爱好,不要把所有的精力投在孩子身上。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孩子携手共同成长。这才是高质量的学习型家庭,和谐的健康家庭。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活出自信,活出精彩,活出乐观,而自信、独立的父母无疑是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成长的范本,无形中引导孩子走向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之旅。

 

总之,父母对孩子有适当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过犹不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经常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有没有过高?到底是自己的主观意愿还是孩子的需要?有没有超出孩子的能力?有没有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如果有,就要及时调整期望值,调适自己的心态。教育,并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从孩子那里获得什么。真正地爱孩子,就是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做孩子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把孩子当作依靠;做孩子心灵的导师,首先自己要调整好心态。

 

注释:

1】参见张弘平《北京市母子期望的比较研究》.全国社区教育委员会年会交流论文.19955).

2】引自《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孙云晓 卜卫 第30页.

3】参见张弘平《北京市母子期望的比较研究》.全国社区教育委员会年会交流论文.19955).

4】引自《家庭教育函授大学教材》.134页.

 

参考文献:

1】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月出版.

2】孙云晓、卜卫主编.《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3月出版.

3】小巫著.《和孩子划清界限》.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5月出版.

4】杨丽珠、刘文主编.《毕生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月出版


【论文的排版】

 字体,我们通篇都用宋体字。

 字号:

 题目部分用的是四号字,要加粗;

 工作单位、作者名、第几期指导师班,用的是小五号字;

 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这几个字要用五号字,并要加粗,里面的内容要用五号字;

 正文用的是小四号字;

 正文中各个小标题字体要加粗,后面不要用标点符号;

 小标题后的文字另起一行,不要跟在小标题后面;

 序号使用要统一。比如,一级标题就是1.2.3.……二级标题就是1.1,1.2,1.3……三级标题就是1.1.1,1.1.2,1.1.3……我们可以参考样文,体会它的用法;

 所有首行文字要空二格;

 所有文字颜色为黑色;

 小标题要和谐、美观、整齐。这也反映出作者的认真态度,以及高度概括归纳能力。小标题并不一定要达到字数相等,但要差不多。

 有注释,就写,没有注释,就可以不写。但参考文献一定要写。这表示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参考了哪些书籍,表明我们认真学习了。注释和参考文献在排版上也有规范,例如:

注释:(五号字)

 【1】参见张弘平《北京市母子期望的比较研究》.全国社区教育委员会年会交流论文.19955.

2】引自《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孙云晓 卜卫 第30.

3】参见张弘平《北京市母子期望的比较研究》.全国社区教育委员会年会交流论文.19955.

4】引自《家庭教育函授大学教材》.134.

 

参考文献:(五号字)

1】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月出版.

2】孙云晓、卜卫主编.《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3月出版.

3】小巫著.《和孩子划清界限》.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5月出版.

4】杨丽珠、刘文主编.《毕生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月出版


      注释,序号要【1】【2】……这样表示。要写出“引自谁写的”,是什么文章,杂志名,出版时间。注意中间的标点符号是“小圆点”。

参考文献,序号也要【1】【2】……这样表示。要写出作者,书名,什么时间出版的。注意中间的标点符号是“小圆点”。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