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浅析亲子沟通中倾听误区及对策[转]

9年前 [08-13 20:00 周三]

浅析亲子沟通中倾听误区及对策

 

  要:倾听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听比说更重要。听得要旨在于接受传来的信息和发掘事实的真像,或探索对方心里,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做出正确的回应。目前,(特别是青春期的)很多家长发现没有办法与孩子沟通、交流,不管自己与孩子说什么孩子都不愿意听,孩子心里的想法也不愿意跟家长讲, 亲子关系非常紧张。这些问题本质上是由于在孩子小时侯家长没有很好地倾听孩子说话而没有作出正确的回应作造成的。家长要深切认识倾听的重要性,学习相关的沟通技巧,对照自己日常的言行,从语言、语气、神态、动作、态度等方面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使孩子愿意说,愿意听,更好地实现亲子沟通。

 

关键词:家庭教育  倾听的重要性   现状分析   良好倾听的对策


 

有一位哲人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著名的社会学家兰金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倾听孩子说话并作出正确的回应在亲子沟通中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只有掌握良好的倾听技巧,才能使孩子愿意说,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但深受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浮躁风气影响,许多家长忙着赚钱,忙着应酬,级少顾家,更忽视了身边最重要的孩子,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听孩子讲话,不知道孩子心里真正须需要什么,以为苦口婆心地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这些就是爱孩子,熟不知陪伴孩子、倾听的心声远比丰富的物质重要。孩子们的心理饥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让家长学会倾听,也就是我们提倡的积极倾听,解决孩子的心理饥渴已经迫在眉睫!

 

倾听如此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倾听的重要性

 

1.1“积极倾听帮助孩子减少对负面情绪的恐惧。

 

当家长能够孩子积极倾听孩子说话是,孩子能从父母的反应中得知,情绪是友好的,自己是被接受的,这样不但能鼓励孩子说出心里话,减少自己对负面情绪的恐惧,还可以帮助孩子接受这些情绪。

 

1.2“积极倾听能够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温暖的关系。

 

作为倾听者的家长同情地、准确地倾听孩子时,他就会理解孩子,明白孩子看世界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在这个移情过程中,他也成为了孩子,由此与孩子产生亲密、深深的关心和爱。当孩子被父母倾听和理解,孩子会对父母充满爱意的想法和情绪有所反应。久而久之会带给孩子极大的满足感,并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温情。这样父母与孩子相互理解、相互体谅,造就了和谐的亲子关系。

 

1.3“积极倾听能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积极倾听”就是鼓励孩子把问题说出来,因为说出问题会比仅仅在心中思考想得更加透彻,而且通过家长的倾听、和孩子讨论以及提出建议最后由孩子决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1.4“积极倾听会使孩子更愿意倾听父母地想法和主意。

 

当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观点时,孩子才会更容易倾听父母的观点,这是一种普遍地情况。如果父母首先倾听孩子的话,孩子就更容易敞开心扉,接受父母地信息。当父母抱怨他们的孩子不听他们地话时,很有可能这些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时也做得不好。  

1.5“积极倾听把球留在孩子的场地。

 

当父母们积极倾听回应孩子的问题时,他们会看到孩子常常开始自己思考。孩子会开始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找到某些建设性地解决方案。积极倾听传达信任感,而建议、推论、指示等信息由于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地责任感,因此传达了不信任感。因此,积极倾听是使孩子变得更有自我方向感、更有自我责任感、更加独立地最有效地方法之一。

 

2、误区及成因

 

“我们讲的话,他根本不听!”这是许多家长的苦恼,自家的孩子总是把大人话当耳边风,说一百遍就像没说过一样————这是父母对孩子倾听行为的不满。“我对他们没话好说。”这是许多孩子的抱怨,他们的父母整天对他们唠唠叨叨,说得太多——这是孩子对父母倾听行为不满。父母不但说得太多,听得太少,而且不能用信任、尊重、商量、赞赏孩子的语气与孩子交流、沟通,没有在意孩子的感觉和情绪?不了解孩子所关心的事和人?话语中充满了指责、命令、说教、威胁、嘲笑、羞辱等等,所以孩子以“不听”挡回父母的“话”,以“不说”抗议父母的“不听”。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这种状况?

 

2.1父母没有倾听的意识。

 

经常听家长说“我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听孩子废话?再说孩子所言、所思并不靠谱。”父母工作忙、应酬多、社会职务多,在家时间及其有限,根本无暇与孩子沟通。有些家长虽然在家,却没有耐心听孩子讲话,眼睛看都不看孩子一眼,就说
“我很忙,你自己玩去吧!”打压了孩子倾诉的欲望。这些家长潜意识里根本没有把坐下来听孩子说话当做一回事,觉得孩子小,没有阅历,什么都不知道,自己当大官,赚大钱将来就可以帮助孩子。还有些家长表面看起来在听孩子讲话,其实心不在焉,不能做出正确的回应,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交流的欲望。还有一部分家长头脑中仍存在着树大自然直的观念,觉得不沟通也出不了大问题,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2.2父母希望孩子“听话”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听话。怎样才算听话?就是家长怎么说孩子就怎么做,不能顶嘴,不能讲条件,更不能反抗! 觉得任孩子在自己面前说三道四,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降低了父母的威严。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懂什么,想法都是错误的,怎么能听他的呢”双向沟通是理论,孩子是我的,怎么教育是我的事,我关心的就是怎么让孩子听话。父母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亲子交流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样的沟通没有考虑孩子的心里感受,孩子小的时候也许会听话,但那只是表面现象,到了青春期就一定会出现出现逆反和抵触。

 

2.3父母存在沟通障碍

 

有些父母在家,也听孩子讲话,但更多的是自己讲,家长不但说得太多,听得太少,而且不能用信任、尊重、商量、赞赏孩子的语气与孩子交流、沟通,没有尊重孩子的感觉和情绪?不了解孩子所关心的事和人?话语中充满了指责、命令、说教、威胁、嘲笑、羞辱等等,所以孩子以“不听”挡回父母的“话”,以“不说”抗议父母的“不听”。家长对孩子不良的说话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2.3.1命令告诫型

 

家长告诉孩子去做某事,给他一个命令,如:“我不管其他家长怎么做,你必须打扫卫生!”“不许那样和妈妈说话!”“你不要老是怪别人,想想自己的问题!”或者威胁警告孩子: “如果你那样做,一定会后悔的!”“你再无理取闹,我就不要你了!”“你要是不听,我就不管你了”“你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你应该这样…….”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没有耐心,用成人的思维去考量孩子,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去命令孩子,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接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孩子一定会出现叛逆。

 

2.3.2说服操控型

 

这类家长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试图用事实、辩论、逻辑、信息、或者你自己的意见来影响孩子,: “等过几年再决定大学的事。”“我建议你跟老师谈谈这件事。”等。或者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试图用事实、辩论、逻辑、信息或者自己的意见来影响孩子,如:“上大学会成为你一生中最美好的经历。”“小孩必须学会彼此相处。”等。又或者调查、质问、审问——试图找出理由、动机、原因;寻求更多信息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你难道不想学习了?”“如果不上大学,你会去做什么?”等。这些父母往往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知道应该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他们希望孩子出色、优秀。但是,由于他们的这种“教育”意识过强,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本性,过分高估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忽视了孩子有游戏、交往的需求,一味地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孩子的生活特别地累,从而导致孩子倍感挫折而产生亲子感情障碍。

 

2.3.3指责嘲笑型

 

“看看你的屋子,脏得跟猪窝一样,难道你就不会收拾一下吗?”“你看你那样,整天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呀?”“如果你昨天晚上不看电视,怎么会起不了床呢?你总是贪玩,不知道学习!”“你这样做很不负责任!”“你是个胆小鬼!什么都怕。”这些话听起来非常耳熟,而这正是许多父母指责、埋怨孩子时经常用到的。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这种责骂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感到羞耻,也损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如果父母喜欢指责、埋怨孩子,那么,在父母眼里,看到的尽是孩子的缺点,孩子必然没有什么值得赞赏的。父母之间必然也是相互指责、埋怨,结果,孩子也总是习惯于指责和埋怨他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推卸责任。

 

2.3.4否定回避型

 

这类家长表面上看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支持——尽力使孩子好受一点,通过谈话让他摆脱不良情绪,试着驱散他的情绪,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是否认他情绪的强度:如:明天你就不会这样想了。”“没事,一会儿就不疼了。或者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用开玩笑的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回避问题、转移话题,比如说:别想它了。”“咱们别在饭桌上谈这个问题了。孩子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堆积在心里,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不愿意说了,因为他们觉得说了没有用,得不到解决。

 

    以上的这些沟通方式,有的是无效的,更多的是破坏性的,容易造成孩子停止开口,使他感到自己不被接受,从而产生内疚或无能为力的感觉,破坏他的自尊,引起自我防御,激发憎恨,使他们不愿意再开口与父母沟通、交流。

 

3.良好倾听的对策

 

倾听是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倾,就是趋于、趋向、侧着身子、用尽力量的意思。倾听就是要用尽力量地去听,就是说,在听的时候,要感同身受地去听,要俯下身子、放低姿态地听。只有能专心地倾听孩子讲话的父母,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教育孩子,平等地对待一切人。如何倾听孩子说话呢?我认为有以下这些方法。  

 

3.1培养倾听的意识

 

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只有家长蹲下身,与孩子面对面,平等、耐心地互相倾听与诉说,不嫌孩子烦,不认为孩子思想幼稚,不在孩子说话时忙于做其他事情,孩子有值得称赞的观点,家长应表明支持的态度,孩子认识上存在误区,可循循善诱肩发开导。这样孩子就会觉得你尊重他,理解他,接纳他,也就从心里把你当成了朋友,也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了。家长善于倾听,还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孩子豁达坦诚的品格。家长现在听取孩子所关心的事,当他长大后也能分担父母所操心的事。 倾听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只有家长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那么孩子自然就懂事了,亲子关系自然就和谐了。  

3.2掌握倾听的技巧

 
  3.2.1做出听的姿势。  

 

一定要与孩子平视,不可居高临下,身体要稍稍向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不要制造墙壁比如用手捂着嘴巴,两手抱着胳膊,或翻看着书。这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障碍。 

      3.2.2用眼睛“听

 

你可以紧挨着孩子坐着,同时侧身搂着孩子的肩膀,微笑地注视着孩子听孩子诉说。当孩子说到精彩的地方,你可以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做个夸张的表情,当孩子讲的事情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时,你可以用大惊小怪的神情来表达自己的兴趣,孩子会认为自己很有本事。你也可以坐在孩子的对面,抓着孩子的手,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孩子往往会感觉到父母的尊重,进而更加敞开心扉地与父母沟通。


 

     3.2.3语言表达

 

 在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除了要将你专注倾听的态度传递给孩子, 还要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用简单的诸如“太好了!”“真是这样吗?”“我跟你想的一样。”“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我简直不敢相信!”等等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 

 

3.3接纳情绪 被动倾听

 

好的倾听,接受是关键。所谓接受就是指父母认同孩子当时的状态。家长可以用肢体、声音语言表示对孩子的接受。首先默默地听,有的时候没有反应是最好的反应,这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因为它传递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接受。父母不必害怕接受,不必担心你不要求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孩子就会不会发展、进步。首先,儿童的成长动力来自多方面,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其次,交谈中的接受与教育中的要求是两回事。 下面是一个父母采用“被动倾听”策略之后与孩子的对话。  

 

孩子:“我今天叫到老师办公室去了。”家长:“哦?”孩子:“我们新来的刘老师好罗嗦。   家长:“罗嗦?”孩子:“我不喜欢他。他站在那里一直在说自己的事,还指望我们感兴趣。没一个同学愿意听。” 孩子:“上这样的课很多同学就开始做小动作,我和陈英杰一直在开玩笑。,那个老师真的很糟糕。” 家长:(沉默)  孩子:“好的老师我就学得好,但是像刘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什么也不想学了。我真不明白学校里为什么会让这样糟糕的老师来上课?”  家长:(耸耸肩)  孩子:“不过我想我还是应该尽快适应,因为不可能所有的老师都那么好。好老师总是少数的。再说我要不好好学习最后考不上大学,倒霉的还是我自己。” 

 

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父母适度沉默的效果:孩子从首先承认自己受罚到发泄对老师不满的情绪,再考虑一直这样做的后果,最后自己独自提出解决方案。孩子不但没有停滞不前,而且在成长。

 

   3.4积极倾听 正确解读

 

积极倾听远比被动倾听(沉默)更为有效,她是使孩子和父母建立关联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同样积极。要想学会积极倾听,家长们通常要更多地了解孩子所说话语背后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下面的这段对话中的父亲一直在使用“积极倾听”。孩子在谈话过程中正视家长的反馈。家长也应用“积极倾听”使孩子更容易开口,更加深入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进一步形成他自己的想法,重新定义他的问题,为解决它的问题打下很好的基础。

 

孩子:“我真希望自己也能偶尔感冒,就像鸿红那样。”父亲:“你不想去上学?”孩子:“是的,她可以不去学校,可我从来都不行。”父亲:“你真的希望不去学校?”孩子:“是的,我不喜欢每天都去学校——天天去,很烦!”父亲:“你真的厌倦了学校。”孩子:“有时候我讨厌学校”父亲:“你不仅是不喜欢学校,有时候你真的讨厌学校。”孩子:“没错,我讨厌家庭作业,讨厌上课,讨厌老师。”父亲:你讨厌与学校有关的一切。孩子:“我不是真的讨厌所有的老师——我只是讨厌两个老师。其中一个让我受不了。”父亲:“你特别讨厌一个老师?”孩子:“是!数学老师,我讨厌看见他,整整一年她都要当我的老师。”父亲:“你很长时间都不可能摆脱她。”孩子:“是的,真不知道我怎么受得了,你知道吗,她每天都要长篇大论的跟我们讲道理——她站在那里(示范),告诉我们一个爱学习的学生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并且他还在班上宣布在她的学科要想好成绩必须做的所有事情。真是讨厌!”父亲:“你真的讨厌这些东西?”孩子:“是的,她让我觉得要想学好很难、很难!!”

 

在这段交谈中,父亲抛开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一边倾听、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绪。父亲的反馈都是以“你”开头的,避开了所有的“沟通障碍”。通过从始至终地使用积极倾听。他对孩子的感情表示了理解和同情,但同时又让她保留了对自己的问题所负有的责任,促进孩子认真思考,提出解决的方案,促进孩子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倾听孩子的诉说,需要高超的智慧。因为倾听意味着接纳,也意味着尊重,只有父母用心倾听孩子的言语,亲子之间的障碍就会迎刃而解,家庭教育就会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同时,亲子双方可以在爱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力量。价值创造价值,爱心诞生爱心,能量产生能量,父母和孩子在爱的默契中,在人生的舞台上,就像是跳起双人芭蕾舞,流畅、敏捷地共同旋转,共同走向幸福。



 

参考文献:



 

1 托马斯.戈邓《父母效能训练》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阿黛尔.发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