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这个暑期,让孩子从学做家务开始

9年前 [07-15 08:18 周二]

    暑假到了,在众多的暑假生活计划中,爸爸妈妈们有没有让孩子做家务的计划呢?

    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特别是缺乏劳动能力的培养。其实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做家务。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因此,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条件,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并热爱劳动。

切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不是家庭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个性的发展需要家庭劳动。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着眼点不应放在劳动的效益上,而应放在劳动对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巨大意义上。由于经验和能力的局限,有时孩子的劳动也可能会给父母带来更多的麻烦,但是从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个长远的目标来考虑,还是值得的。

   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美国的不少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去为人打工,干些洗车、送报、看孩子等活。日本规定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24分钟,英国为36分钟,德国更是从法律上规定6-18岁青少年应承担的家务劳动项目和数量。可据一份抽样调查,我国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却不足12分钟。许多孩子在家里都享受“小皇帝”待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个12岁的男孩甚至连自己洗澡都不会,每天起床穿衣服还要靠父母帮助。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

    那么,究竟让孩子做家务有哪些好处呢?

    一、做家务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

     一些家务劳动对初学做事的孩子来说并不很容易的。以扫地为例,要搬开或移动桌椅,要握好扫帚均匀地来扫,还不能有遗留物,也不能使灰尘扬起,这就不是一个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做好的,需要有耐心。如果有家长鼓励,让孩子有始有终把地扫好,也就锻炼了他的意志。

    二、做家务可以强化孩子的责任感。

    我们教孩子做家务就是要让家务活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习惯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就会自然而来。因为孩子做了家务事,会体验到家长的辛苦,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要对家庭的事情负责,并且做事不能虎头蛇尾。时间长了,孩子的责任感有了,对他以后的职业、人生事业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三、做家务中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发展智力。

    孩子在劳动中直接动手,直接接触各种事物,积累生活知识,弥补了读书生活的不足。俗话说:“心灵手巧”,孩子经常动手,不仅使手部活动变得灵巧,而且还能促进大脑中枢神经的发展,使人变得更聪明,动作更协调,动手能力更强。孩子做家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如果家长只给孩子讲些道理,不让孩子独自去体验生活,那么怎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做家务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

     一个除了学习什么家务都不会的孩子是没有足够的自信的。

    有一位妈妈用全部的精力培养孩子去美国读博士。可是在大家向她表示祝贺的时候,她哭了,说:“我真后悔啊,我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什么爱好也没有,生活里几乎没有快乐可言。”这样的成功其实对孩子是痛苦的,离开了父母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料理,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家长们想象一下,当孩子把自己亲手做的虽然不太好吃的饭端到父母面前时,那份骄傲,那份自信,是多么重要;父母赞许的目光在孩子的内心,会产生多么美好的感觉。孩子通过动手和劳动,感觉到我是有价值的,我是被需要的。自我价值感就形成了。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慢慢地才会形成。一般来说,孩子干的事情多少与自信心有一定的关系。据研究表明,孩子干的事情越多,自信心越强。

    五、做家务可以促进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发现,人在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脑子里氧气最充分。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劳动一段时间,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帮助。不少家长和孩子在劳动与学习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更有甚者认为劳动只会影响学习。只要合理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是不会影响学习的,反而还会促进学习。

    六、会做家务的孩子,长大了参加工作也会具有条理性。

    有位学者经过40多年的调查研究,惊人地发现:那些自小参加家务劳动的孩子,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好些。他们成年后的工作效率也高,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生活也过得好些。

    我将从小做家务的益处做一个简单归纳,即:

  ①养成自觉劳动习惯,锻炼动手能力;②学会遵循程序做事,有条有理;③训练了注意力的稳定和分配能力,培养专注做事的好习惯;④学习管理方法,形成良好协调能力;⑤对家庭尽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⑥求变求好,培养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如何引导孩子做家务劳动

  家长们应该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孩子喜欢自己劳作,自己生活,从劳作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自己事情自己做,才是对孩子的尊重。建议父母这样指导孩子做家务——

  1.以学会生活自理和必要生活技能为目标,引导孩子理智做家务,不感兴趣的事情也可尝试和逐步学会;将做家务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休息和调整,而非负担。

  2.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劳动,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做法。

  3.家务分工合作,全家人都有各自任务,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4.家人常互动,可相互评价做事的成果,孩子有发言权,会懂得改进自己的工作。

  5.孩子的劳动应受到尊重、鼓励和肯定,父母的积极态度可起到正面推动的作用。

  6.帮助孩子形成家务劳动的习惯,善于与家人分担、分忧,而不以某种借口消极怠工。

  家务劳动是维护家庭生存和日常生活运行的必要程序。每个人对家务劳动,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未成年的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正是从做简单家务和生活自理开始的,这里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因而,许多国家在相关的立法中,都规定了孩子做家务劳动的时间,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从20、30分钟到1、2小时不等,并将此纳入对中小学生的评价中。

  孩子的聪明在手指尖上,会做家务的孩子双手灵巧,思维敏捷,能力全面,必将为您的孩子未来的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暑期,就让孩子从学做家务开始吧。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