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篇后小思】家长该不该陪着孩子做作业?

10年前 [03-22 19:09 周六]
        @情景回放

   

  丹丹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带回的"家校联系簿"中都有类似的老师留言:"请督促孩子背诵第一单元第一课,会背后签字"、"请帮助孩子巩固10以内的加法"、"请帮助检查孩子第一单元英语单词",等等。丹丹妈每晚的时间都用于陪她写作业、检查背诵和默写、练习运算了,这让丹丹妈感觉很苦恼。

   

  后来碰到邻居小明的妈妈(小明也刚上一年级,但跟丹丹不是一个学校),两位妈妈相互一交流,才发现在陪孩子写作业问题上还真有同感,都觉得比较累,但小明的妈妈并不是陪孩子写作业,而是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完成后她会检查,如果没有发现错误就给予奖励。两位妈妈的做法哪种比较合理呢?

   

  @关键点分析

   

  家长陪读,一般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不用陪了,很多家长越是不能坚持,陪的时间就越长。短期的陪是为了长期的不陪。只要家长认认真真坚持陪读一段时间,孩子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就可以放手了。所以,家长在"陪"的这个阶段就要认真、到位。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刚上小学的"小豆包",好多习惯没有养成,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差,在学校里有老师引导和督促,在家里就只能靠家长了,特别是写作业,孩子会很希望家长陪伴,老师也会对家长提出这种要求。一些家长就会产生困惑:教学工作原本应该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入学后就该由老师教孩子如何完成作业、如何消化课堂内学到的知识,为什么要拉着家长陪做作业呢?而老师们的理由是:教学内容比较多,任务比较重,仅靠课堂那点时间根本不够用,如果家庭不予配合,孩子的学习任务可能不会顺利完成,学习习惯也不能得以很好地养成。

   

  "家校共育"是对孩子负责,也是教育规律的基本要求。校方及家长分别应该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承担多少份额,恐怕还真无法界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刚入学时,家长多投入一些精力,帮助孩子理解老师的作业要求,督促孩子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是很有益的,至少可以在心理上帮助孩子缓解刚入学时的惊慌失措,并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不是说家长就要大包大揽、越俎代庖,那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家长的习惯,反而不利于他今后的学习。正确的做法是:多引导,多放手,能让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就不要抓住不放,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端正作业态度、讲求作业效率。必要时家长要跟老师沟通,听取老师的意见。

   

  由此可以看出,两位妈妈的做法都是可以的,基本符合自己孩子的情况,但这两种做法都比较极端:丹丹妈太过上心,孩子的学习习惯可能培养得较好,但孩子可能对家长还会有依赖;小明妈太过放手,比较轻松,但孩子完全按自己的路子来,学习习惯未必科学合理。如果能将这两种做法折中一下,效果会更理想。

   

  @关键帮助

   

  短期来看,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陪孩子做作业无可厚非;但是长期来看,这样的做法肯定是弊大于利,因为孩子能干的事情,家长包办代替,就剥夺了孩子成长和能力培养的权利。

   

  孩子如果能自主学习,就会把学习当成享受;如果长期在家长的陪伴下学习,就无法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也就没有享受和乐趣而言。

   

  短期地陪孩子做作业是为了长期的不陪,当家长这样界定自己行为的时候,就会多了一些智慧,而不只是陪伴。

   

  ◎ 初期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扶助

   

  家长可以而且完全有必要把孩子"扶上马,再送一程"。孩子刚入学,家长需要投入一些精力,多给孩子一些援手。小学一、二年级是打基础的时候,一方面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是学习基本功的训练,这两方面都需要家长参与,仅靠在校时间肯定不够。依现在的课程设置,如果家长不跟进,孩子的底子很难打好。如果一年级基础没打好,没有养成一个好习惯,以后会越来越累。所以,孩子刚入学时,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关注,特别是晚上,可以多陪陪孩子。

   

  ◎ 重在学习习惯的养成

   

  要从一开始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而不是代替。即使是在孩子刚入学的最初阶段,家长也不要完全介入,作业要先让孩子自己理解,实在理解不了的,家长再帮着解释。英语和语文的朗读和背诵,可以借助磁带,让孩子学会自己放、自己听、自己跟读。数学计算训练,家长只帮着掐表计时和做完后批改即可。家长要有意识地帮孩子合理安排写作业的时间,帮助孩子认识和掌握完成各科作业的流程和技巧,还要注意端正孩子的写字姿势等。这些方面做好了,比帮助孩子写作业本身意义要深远。当孩子明白写作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后,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养成了,以后家长就可以慢慢放手了,这就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将部分问题跟同学讨论或留给老师

   

  跟同学讨论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加同学间的感情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跟同学之间的交流甚至比问老师更重要。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跟同学讨论问题。

   

  另外,孩子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如果家长帮了孩子,老师就无法了解这个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下一步教学就会比较盲目。"这种做法是有道理的,孩子不会做作业,可能是课上没听懂,也可能是认知能力有问题,家长也可以试着让孩子暂时把作业放着,第二天求助于老师,相信老师会给予适当帮助,这样也可迫使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课堂听讲,力求理解知识难点。当然,家长可适当帮助孩子弥补一下课堂上的欠缺,毕竟现在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多、课业重"的问题,老师可能无法顾及每一个孩子,"补课"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家长的肩上。内容摘自《培养最具潜力的小学生》

 

作者:王金战

 

 

    【篇后小思】

陪孩子做作业的问题是小学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家长无论是选择对孩子“一陪到底”,还是选择“任其发展”,这都反映出家长不同的思维观念,但对孩子的发展却产生不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是家长并不知晓的。所以在陪读过程中,家长并不轻松,担心的问题总是会层出不穷。

例如,选择“一陪到底”的家长,在小学不是少数,不仅是小学低年级在陪,到了高年级,家长仍然在陪,为什么?因为家长发现,只要不陪,孩子就不知干什么,在作业中东望望西瞧瞧,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完没了。家长更无法接受的是,孩子的成绩会出现滑坡或起起伏伏的现象。所以,家长总觉得自己可能陪得不够到位,没有让孩子的学习习惯巩固下来,选择继续陪。

这种陪读的后果,孩子的学习习惯可能培养得比较好,成绩比较稳定,但孩子容易养成对家长的依赖,他会很习惯家长的指导和陪伴,家长一不在,他就无所适从,独立学习的能力很难培养起来。身边有一个很突出的事例,一男孩初一学习成绩都在班级四十几名(总人数80人),有一学期,妈妈为了孩子采取了全程陪读,晚上做作业和孩子一起做,给孩子安排练习,在补课班陪孩子一起听课记笔记,在这种陪读方式下,孩子在那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26名的成绩,这是不小的进步。可是,妈妈下学期的时候出去上班了,早出晚归,没有休息日,这种陪读就不能继续下去了,孩子的成绩就又回到三四十名。所以,家长尽职尽责地陪读对孩子只能是短期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孩子的能力很难培养起来。

选择“任其发展”的家长,在小学时少数的,家长比较放松,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做,可是孩子的学习习惯未必科学合理,例如,有的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东西,总是玩到很晚才开始做作业,这种学习习惯在低年级还显不出弊端,等到了三四年级,作业量稍一增加,孩子还是这种习惯,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影响休息,孩子为了玩糊弄作业,家长这时可能要为孩子学习习惯问题费尽口舌。这就是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没有培养起来。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家长的观念所致。家长可能并不知道该不该陪读,该怎样陪读,陪读的目的。

 

【关键点分析】

1.该不该陪读。第一,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从幼儿园到学校,环境的变化,作业的增加,规则的增加,势必会对孩子心理上带来惊慌失措的感觉。这时候,孩子需要家长的引导和关注,家长投入多一些的精力,对孩子来说是很有益的。第二,孩子小学阶段关键是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孩子刚上小学,好多习惯并没有养成,自控能力也很差,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督和管理,在家里就只能靠家长了。这也是“家校共育”的一个方向。孩子习惯的培养主要还是在家庭,老师不可能每个孩子都照顾到,而且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息息相通的,做事的条理性、协调性、熟练性大都靠在生活中锻炼,这也必须在家庭。从这两点来看,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家长最好陪读。

2.陪读的目的。短期地陪孩子做作业是为了长期的不陪。这是陪读的目的和方向。一年级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习惯打底的阶段,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样去做,如果有了家长的配合,引导孩子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习惯才能得以很好地养成。

3.如何陪读。第一,陪读初始阶段,也就是一年级,家长要坚持陪读,陪的过程中要认真、到位。不能今天陪了,明天不陪,或者好几天都不过问。这种方式的陪读只能增加陪读的时间。第二,陪孩子写作业,并不是家长要大包大揽,越俎代庖,而是以引导为主,渐渐放手。例如,孩子放学回来,可能还会沿袭幼儿园的习惯,回来就是玩,这时,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帮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先完成作业,作业之前要解决掉喝水、上厕所的问题,作业半个小时可以有短暂的休息等。孩子作业的过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和掌握完成各科作业的流程和技巧,孩子理解了,家长就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留意观察孩子作业中的问题,中间休息的时候再跟孩子交流,并不用全程看管。还要注意端正孩子写字姿势。这样的陪读方式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能明白和掌握写作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习惯就养成了,以后家长就可以慢慢放手了。(文/周玉萍)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