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成语心理之四: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10年前 [03-17 08:27 周一]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是孟子对他的学生公孙丑说的一段话中的一句。意思是说,饥饿的人吃平时难以下咽的食物都觉得好吃;口渴的人喝平时难喝的水都觉得好喝。比喻处在困乏状态的人,容易得到满足。

每个人可能都有过饥和渴的感受。饥时四肢乏力,饥肠辘辘,严重时头脑昏胀,眼冒金花;渴时嘴唇开裂,喉咙干燥,严重时也是头昏脑胀,眼冒金花;这些都是人能感受到的。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饥和渴是身体的有关器官对机体内的营养和水份失去平衡的反应,当然,这种反应是大脑调节的结果。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是机体适应环境、维系生命的一种能力。机体要维系正常的活动,就离不开食物提供的各种养料以及水份,一旦外提供的养料和水份满足不了机体的需要,机体的内感受器就会发出饥和渴的信息。饥的信息被神经传送到下丘脑的外侧部,亦即“饥饿中枢”;渴的信息被神经传送到下丘脑的视前区的外则部——因为细胞脱水则产生渴的感觉,而监督细胞脱水的渗透压感受器正是在这个部位。饥和渴的信息被分别传送到脑的这两个部位后,机体的有关效应器官很快就会接到大脑发出的“适应”指令,要求它们对饥和渴的缺乏,各自调节器官的功能作用,以应对饥和渴的缺乏。“适应”指令的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

一,运动方面的效应器官要减少运动,降低运动量。因为运动越多,运动量越大,机体内的营养和水份储备就消耗得越多,这对于缺乏食物和水份补充的机体是很不利的。只有减少运动,降低运动量,才能减少营养和水份储备的消耗,延长生命的维持期限。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饥饿时感到浑身酸懒,不想动弹。这个现象的出现,正是机体有关的效应器官执行了“适应”指令的结果。

二,视觉、听觉、嗅觉方面的效应器官要较多地关注食物。所以饥饿的人总是对食物特别注意,有高度的“觅食敏感性”。饥饿的人走在街上,对餐厅酒馆总要多看上几眼;在嘈杂的声音中对叫卖食物的声音特别敏感;对食物的气味感受性不但高,而且感到食物的气味特别好闻。在1991年的赈灾义演晚会上,陈佩斯和朱时茂合演了一个叫着《一寸地》的小品剧。在洪水泛滥时,他们被洪水围困在一个狭小的地方。陈佩斯带着钱包跑出来但没带食品;朱时茂却带了两包方便面。当朱时茂掏出方便面吃的时候,饿得肚子咕咕作响的陈佩斯立刻就闻出来朱时茂吃的是虾米味的方便面。这个故事虽说是虚构的,但饥饿的人的嗅觉对食物气味特别敏感,却是真实的体会。

口渴的人,通过视觉、听觉的效应器官,表现出对水特别关注,有高度的“觅水敏感性”。口渴的人行走在沙漠上,对哪怕是矮小的绿色植物都感到兴奋,因为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可能有水;另外,口渴的人对流水声音特别敏感,也是听觉器官适应并作用的结果。

三,食物和水都要从口腔进入到身体里。饥渴人的味觉器官在接到大脑发来的“适应”指令后,会主动降低对食物和水的选择要求,即增强对甜的感受性,降低对苦的感受性。通俗一些说,人在饥渴的时候,味觉方面的效应器官对甜的食物感到更甜,对苦涩的食物和水感到不怎么苦涩了。所以饥饿的人感到食物更加可口好吃,即或酸苦味重、平时不爱吃的食物也觉得好吃了。对口渴的人来说,会感到水更加好喝,即或苦涩味较重的水,也能喝下去了。人们常说:“饥不择食,渴不择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看来,“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是人在饥渴的情况下,味觉方面的效应器官根据机体的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以增强进食和进水能力的结果。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