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怎样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10年前 [03-03 20:36 周一]



怎样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PPT)

主讲:孙 岫


问题

l 你关注过孩子与人交往的表现吗?

l 你对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满意吗?


案例1

l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接到报案后,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生尸体。犯罪嫌疑人是遇害者的同学马加爵。

l 2004年6月17日,云南省高院裁定核准昆明市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马加爵被执行死刑。

l云南省高院复核意见:马加爵无视国家法律,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并经周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四名同学残忍杀害……

 


案例2

l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消息: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出有毒化合物成分,并认定其室友林森浩有投毒嫌疑,4月25日林被逮捕。

l 林森浩学习成绩优秀,2010年由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

l 经警方查明,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心存不满,将其做实验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

l 上海市二中院于2月18日对此案一审公开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专家给出的衡量孩子交际能力的标准

l 1.不惧怕陌生环境,能很快适应新环境。  

l 2.必要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l 3.独立性强,不依赖别人。  

l 4.与同伴相处融洽,能在各种活动中成功合作。  

l 5.善于并乐于帮助他人,懂得谦让。  

l 6.能理解他人意图,同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l 7.在各种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为同伴喜爱。  

l 8.在公开场合能清楚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l 9.与人交往时能尊重和信任他人。  


孩子的交际困境

l 据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显示,人际交往问题是困扰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l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3岁之后就有交往的意愿。随着他们的成长,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已不满足于只和父母的交往,于是对朋友和集体有了更多需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困扰甚至造成心理问题。

l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陷入交际困境?   


孩子的交际困境

l 1.缺乏游戏伙伴  

l 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和与近龄同伴的交往环境,独自玩,或者有父母陪玩,都感受不到同伴游戏时的欢乐气氛,而且平时习惯了父母的呵护,更加依赖父母,缺乏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降低了,因而造成交往障碍。   


l 2.以自我为中心  

l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或过分关心,总是迁就孩子,什么事都替他们想好、做好,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霸道、自私、任性等行为,不懂谦让、分享,缺乏协作精神,这也是人际交往中不受欢迎的常见原因。   


l 3.缺少交流时间  

l 孩子的课余时间被排得太满,留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即便孩子有空余时间,家长考虑到安全因素,也很少让孩子自由参与户外集体活动,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缺乏与他人相处的经历,很难积累经验,从而影响交往能力的提高。    


l 4.面对面沟通机会减少  

l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达,现在孩子的游戏、休闲方式趋向于个体化,如上网游戏、看电视、写博客或在QQ上聊天……这使得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交流虚拟化,而虚拟世界中不受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了赢得胜利可以采取各种手段,这对孩子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l 5.父母的影响  

l 如果父母不喜欢交际,或是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自私、抱怨、蛮横等行为,这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非意识和判断能力还很薄弱,在与人交往时会不加分辨地模仿家长的行为方式,形成与人交往的障碍。   


l 家长们要怎样帮助孩子摆脱困境,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应对自如呢?


l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l 让孩子从小乐于与人交往,亲子之间的互动很关键。

l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交往对象,父母要给孩子营造关爱、温暖、平等的家庭氛围,经常和孩子一块游戏、娱乐,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和愉悦,孩子就会有想与人交往的意愿。

l 安全和愉悦的家庭氛围也有利于孩子学会理解、关爱、互助等,孩子会更容易被同伴接纳。  


l 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l 性格开朗、乐观、有同情心、宽容的孩子,会更受同伴的欢迎;退缩、胆怯、自私、任性的孩子在集体中则往往会受到忽视或排斥。

l 对于胆小、内向的孩子,家长要多给孩子正面评价,并对交往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引导,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l 对于比较有攻击性或自我为中心较强的孩子,家长要引导孩子了解必要的行为规则,逐渐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l 三、创造交往机会  

l 孩子需要与同龄人交往,也需要学习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交流。对于生活相对封闭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扩展交际范围呢?

l 1、与亲友邻里互动。

l 2、参加集体活动。

l 3、户外活动、问路、购物等。

l 4、组织家庭联盟。     


l 四、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  

l 那些有创意、主意多、有特长的孩子,往往更能成为同伴的中心和话题的引领者。

l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增长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这样孩子在与别人交流时,会有更多的话题,表现得更有主见更自信。   


l 五、培养孩子的交往兴趣。

l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交往的兴趣与能力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l 比如角色游戏、阅读中的角色扮演等。通过愉快的游戏,激发孩子的交往兴趣。

l 角色扮演不但可以强化孩子的交往意识,也会让孩子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交往行为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l 六、教给孩子交往的技巧。

l 孩子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但往往因为方式方法不当,使交往无法进行,甚至出现争吵打架等不良行为。

l 1、教给孩子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

l 2、教给孩子学会与人协商,如:“……行吗”、“……好吗”、“……可以吗”等。

l 3、教孩子学会等待、分享、遵守规则。


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

l 1、怎样和别人打招呼?

l (1)目视对方;(2)说话语气委婉;(3)说“你好”。

l 2、怎样做自我介绍?

l  (1)目视对方;(2)微笑;(3)说话语气委婉;(4)清楚说出自己的名字;(5)握手(眼睛还要看对方);(6)说“认识你很高兴”。

l 3、怎样和别人交谈?

l (1)目视对方;(2)说话语气委婉;(3)问问题;(4)倾听,多让别人发言。

l 4、怎样对别人提出请求? 

l (1)目视对方;(2)说话语气委婉;(3)先说“请”,再清楚说出你想要什么;(4)被允许要说“谢谢”;(5)被拒绝也说“谢谢”——既不盛气凌人的逼迫,也不死乞白赖的纠缠。

l 5、如何应对别人的赞扬?

l  (1)目视对方;(2)说话语气委婉;(3)真诚地说“谢谢”。

l 6、如何接受别人的批评?

l  (1)目视对方;(2)作出应答;(3)不争辩;(4)想一想是否有道理——别人的批评不等于攻击,听到批评就“跳起来”,不仅无法与人友好相处,也不利于自己的进步。

l 7、被人拒绝怎样应对?

l  (1)目视对方;(2)作出回应;(3)保持镇静;(4)有不理解,过后再问。

l 8、怎样道歉

l 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要及时真诚道歉。道歉可以让自己卸下心理包袱,同时能温暖他人的心。

l (1)目视对方

l (2)说话语气委婉

l (3)告诉对方你为什么道歉

l (4)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l (5)告诉对方以后你会怎样做


l 家长要注意的是:

l 1、了解孩子选择伙伴的差异

l 幼儿:能和自己一起玩

l 小学低年级:兴趣、行为和自己一致或者对自己有帮助

l 小学高年级:学习成绩、行为特点和人格特征出众

l 青春期:兴趣一致的基础上相互分享和帮助,出现一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择友开始接近成人。

l 2、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和时间去发展交往能力。

l 3、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以成人的标准限制孩子的交往。

l 4、发现孩子交往的对象确实有很多坏毛病,而你孩子却坚持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就需要引导孩子——和他一起客观分析问题,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同时,家长要反思:为什么自己孩子会被这样的孩子吸引,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否忽视了孩子的需求……

 

l 七、父母给孩子做好示范。

l 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家长以身作则。

l 孩子最初的学习主要是以家长为模仿对象的。

l 家长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及态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

l 家长个性开朗、喜欢交往、与他人友好相处,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家长的交往行为。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l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H.Hurlock)认为,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以下积极影响:

l 1、带来稳定感和归属感

l 2、提供学习社会交往技巧的机会,获得社交经验

l 3、提高宽容能力和理解能力 

l 4、提供发展社会洞察力的机会

l 5、发展他们对团体对集体的忠诚心 

l 6、获得与异性相处的能力 


l 孩子实际上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是包括父母和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二是同伴世界。

l 同伴关系在孩子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到了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让他们逐渐认识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满足他们的归属感,以及爱和尊重的需要。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