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成语心理之二:飞蛾扑火

10年前 [02-06 14:02 周四]
 

飞蛾扑火

在夏天的夜晚,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电灯光的下面,有许多小虫子在飞来飞去,赶也赶不走,其中有蛾子、甲虫、浮尘子等许多昆虫。过去,边远的农村使用油灯照明时,也会发现不断有飞蛾撞到灯罩上,甚至飞进火里“焚身”死去。以后人们借用“飞蛾扑火”来比喻自取灭亡或白白送死。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注意到了这一自然现象,并喻指一种牺牲精神。《梁书·到溉传》记载:梁武帝的随从官员到溉带着孙子到荩陪同武帝游览镇江,在北顾楼观赏风景的时候,武帝命到荩赋诗,荩顷刻而成。武帝看诗写得不错,便当着到溉的面夸奖到荩:“这孩子将来是个才子,你这辈子好比飞蛾扑火,心甘情愿地牺牲一切,现在年纪已老,以为可以让小荩接替你了。”说着,提笔写了几句诗赠给到溉,其中有这样几句:“如飞蛾之扑火,虽焚身之可吝,可假之于少荩。”这就是成语“飞蛾扑火”的源处。

飞蛾为什么会有“扑火”的行为呢?从动物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飞蛾的这种行为与其心理发展的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动物心理发展的水平是由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动物自身的结构决定的,特别是由神经系统构造的特点决定的。

在动物演化过程中,神经系统首先在腔肠动物,如水螅、水母身上出现。它们的神经系统呈网状结构,称网状神经系统。这种低级的神经结构,决定了腔肠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主要是感应阶段,没有达到感觉阶段。节足动物由于活动范围的扩大,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增多,为了适应较为复杂的环境,以求得生存,在经历了亿万年的生物进化之后,逐步形成了链状神经系统,有了神经中枢,但这种神经中枢仍然处在低级的发展阶段,其分析综合能力仍不很发达,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公限于感觉阶段,达不到较高级的知觉阶段。飞蛾属于节足类动物,由于受神经中枢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火”,它只能感觉到火的存在,而不能对火的其它属性作进一步的认识,不能分析当去接近火时,会不会危害自己的性命,所以才会出现奋不顾身的“扑火”行为,这是飞蛾扑火的一种原因。

飞蛾扑火的另一种原因,是由它辨识方向的需要引起的。昆虫有许多辨认方向的途径:温度、湿度、气味、光感、磁感、地心引力等,都可以帮助昆虫辨认方向。不同种类和不同习性的昆虫,辨认方向的途径也不同。大多数有翅膀的昆虫,都喜欢或只能靠光亮去辨认方向,否则就会无目标地乱飞。有些昆虫这种向着光亮移动的习性,叫着趋光性。在夏天的夜晚,具有趋光性的昆虫飞向光亮时,就出现了飞蛾扑火的状观场面。

昆虫的趋光性是通过长期地遗传进化、一代一代地继承下来,并保存在神经系统内,成为一种本能。到了夜晚,没有光亮,它就无法飞行;一旦有了光亮,哪怕是熊熊燃烧的火堆,它们也会在本能的驱使下飞向光亮。

根据某些飞蛾扑火的特点,人样就可以利用灯光来诱杀害虫,减轻它们的危害。养鸡、鸭和鱼的地方,还可以利用灯光诱杀飞蛾充当饲料。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