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在快乐中学习 在对比中反省 (库车实验中学王燕)

10年前 [11-25 13:41 周一]

上个星期六,去给儿子开家长会,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请我作为家长代表发言。虽然,之前已做了准备,但是在听完该校进行的家长委员会的相关培训后,深感有必要趁热打铁,将自己在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及时的融入到当天的家长会中。于是,临时决定抛开自己写好的发言稿。当然,在家长会上的发言很受欢迎,我主要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与孩子同行”为题来讲述的。谈到的很多问题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与孩子班上的家长也进行了有效交流。感觉很多家长的意识没有回到自身上来,严重影响孩子的教育。我庆幸自己接触并学习了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课程,回顾学习的过程,忧中有喜,喜中带忧,在磕磕绊绊中慢慢成长起来的我,成为了家庭教育的受益者。

你若问我那天为什么会抛开原先写好的发言稿?是因为自己在听了那所学校家长指导培训后,又联系到自己所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学校与家庭中存在的误区是如此之多!正如顾老师所说:“我们要提升我们的家庭综合素养。一个家庭素养不高的家长,就是我们的孩子天分再好,也有可能毁在不是社会,不是应试教育上,而是毁在了我们父母手上。”多么可怕啊!在学校,在班级里,我可以很好地践行课程中的理念;而在家里,怎么会变得那么的没有耐心,甚至不会使用正确的方法与孩子交流,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家庭素养不高吗?难道孩子真的要毁在自己的手上吗?种种疑虑与不自信如针般扎在我的心头。

我在迷茫与痛苦中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什么自己可以教育好学生,可是面对儿子的一些行为时怎么就束手无策了呢?我能成为优秀班主任,难道就无法成为合格的妈妈吗?

在学校我可以和每位家长悉心交流,将自己学到的理念恰当的送给他们,并鼓励他们大胆使用,通过实践,家长们感受到了成功,他们的孩子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比如:正是因为我的提前预防并教给家长如何预防两个重要的时期:班上的孩子顺利的度过了青春期,而正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也没有出现叛逆的事件,家长有了收获,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当家长们有了成就感时,就主动投入到了家庭教育的行列中,经常主动与我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问题,这让我欣喜万分!

从这些家长身上,我分明看到了未来的我与儿子将会出现的问题。由此,我也意识到,自己在角色转换中未能及时找准位置所犯的错误,没有很好地平衡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角色和位置。这样的失衡状况严重影响着我。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儿子那稚嫩的脸庞和充满泪花的眼睛,似乎在问:“妈妈,你为什么这样对我呢?你为什么不能像对待你班上哥哥姐姐那样对我呢?”忽而,又闪现出学生的身影:“老师,你太好啦!老师,我们爱你!”多么大的反差啊!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反差??我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于是,在对比中,我不断反思,是自己在对待学生和儿子的态度上,存在着语气的异同,眼神的异同..逐渐发现,孩子的所有表现其实就是我自己的行为再现.,孩子就是一面镜子!

我拿起了自己曾经不断要求家长认真阅读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那本书,从中找相同的案例,查找,对照自己的错误行为;一遍又一遍地听顾老师的《降低我们的育人错误率》讲座,终于找到了原因在对待孩子出现的小错误,小毛病时,一定是自己的语气,肢体语言,眼神出现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我的情绪破坏了孩子的情绪,以成人的思想考虑孩子的行为居多,导致孩子变成了受气包。很多时候,没有耐心去倾听,几乎不给孩子诉说的机会与时间,比较武断。在这样的情境中,只会使自己和孩子的心距越来越远,怎么可能解决好问题?我能够就这些问题与家长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为什么自己面对时就变得一团糟了呢?通过不断对照,联系自己班上学生的典型案例,我慢慢找到了准心,调整了心态。其实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不能由着我们随意去画,我们画下去的每一笔都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太随意容易出现漏洞,而这个漏洞也许就会成为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

终于有一天,我抱着孩子,对孩子说:“儿子,你觉得妈妈是好妈妈吗?”儿子望着我,毫不犹豫地说:“妈妈当然是好妈妈啦!如果不发火就更好了……”“儿子,对不起,妈妈不该动不动对你发火,妈妈以后改!”听了这句话,儿子抱着我,搂紧了我,在我脸上“吧唧”亲了一下,说了句“妈妈是我心中最棒的妈妈!”

    感谢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课程,让我在教育误区中找到了方向,在困惑中解开了心结。肩负双重身份的我,必须懂得在家庭中转换角色,这样才可以与孩子共享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自信的跟班主任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课程继续走下去。同时我也明白了,学习这个课程,并非单纯的仅为教育孩子来找方法,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彻头彻尾的更新观念与思想,以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指导行为,才能做到真正改变!只有我们真正改变了,孩子的未来才是快乐,轻松,美好的!为了孩子,我改变了!为了孩子,我将继续改变下去!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