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快乐高于名利

10年前 [10-05 10:08 周六]
 

快乐高于名利

   人生苦短,日子是自己在过,过得好不好、快乐不快乐,最终的听自己内心怎么说,别人的看法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意象,完全没有必要去迎合别人的看法而生活。在人前挣面子,那不过是一种虚荣、一种对习惯势力的盲从。

                                            ——题记

   “老张将孩子送到俄罗斯上大学了。”“老李才经商几年呀,他家都开宝马了”……名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已成为衡量人们幸福、快乐、成功与否的最直接标准。同事芳言语之间流露出羡慕的同时夹带着少许的愤愤不平,总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并不比别人差,为何在很多事情上却总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呢?!到底是自家的关系不够硬?还是自家的孩子不聪慧?

类似这种感叹的人,时下不在少数,这种与别人较着劲过日子的心态在我们周围也比比皆是,可以说弥漫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经济培育出来的商品意识、商品心结,使很多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方向。与其说是他们盲从和跟风,倒不如说如此竞相攀比不过就是为了赢得别人的眼光、评价和议论,亦或从内心深处想博得别人的羡慕和崇拜,给自己挣个脸面。我觉得这种人是为别人在活,外人看来名声显赫、仕途光明,内心的那份苦、那份累,只有独自体味。

“你家儿子这次化学考得怎么样?”前几天偶遇从前的同事兰,见面就问及孩子上周化学考试的情况,“不太好,87分,他们班最高分98分,儿子感到自己有些知识点没掌握,有些题错在了细节上……”“你家孩子如何?”出于礼貌,我回问了一句。“我可不想让我家姑娘这么累,刚上初一那会儿,我家姑娘的英语考试经常是年级第一,综合分数也大都在年级二、三十名,我老公就是搞研究的,他手下很多女强人,我老公认为事业型的女孩家庭大多不幸福,女孩总归要嫁人、要生育,太强了不好。从初三起我们就经常带孩子外出旅游,中考前我们还去了趟海南,就这我们还在重点班呢……我家姑娘出国是肯定的,我们可不想让姑娘学得这么累。我们一直在一中上,不像你们孩子学校要求孩子死学,孩子活得太累……”“我家儿子也在一中读的初中。”“啊?!你儿子叫什么?我怎么没听说过?孩子成绩不是很好吧?”“前三年孩子学到很轻松,成绩维持在年级前一百,初四后孩子很努力,进步很大,可能不如你家姑娘优秀吧……”话不投机,我欲转身,兰又拉着我的胳膊问“听说炼厂咱们同学有好多都升副处了,你也是领导了吧?”“我不是领导,我每天被别人领导着。”“那你老公一定是领导吧?”“不是,我们都是平民老百姓。”“啊?咱们厂还是那么破,真不知你们是怎么生活的。”“我们现在搬到世景园了,那里的人素质高,还有活动场地,你看,我刚锻炼身体回来,家里煲着骨头汤……清华园环境嘈杂,道路拥挤,跟我们那简直没法比……”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清华园是贫民窟呢。

回来的路上,我由兰想到了芳,又从她们的言语中对比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虽然每天披星戴月、两头奔波,但工作比较稳定,工资不高倒也固定,环境闭塞氛围良好……二十五年间收获了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友情,集体生活充满家的温馨,团队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已形成一种正能量。业余时间阅读、写博、分享育子经验让我感到生活充实、青春焕发,与年轻的同事在一起也感到自己的心理年龄逐年年轻。你说这样的我能不快乐吗?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能力、个性、价值以及发展方向有个清醒明白的认识。名车、豪宅、华服、仕途固然美好,但力所不及不也得往前过吗?既然咱比不了财富、地位、声名,那咱就比健康、充实、轻松和快乐。“不要人夸颜色好,要留清气满乾坤。”不是说品古刹钟声,赏林泉风月,宁静致远,不求闻达于诸侯也是一种方式吗?那就让我们渴则饮,饥则食,不存妄想,终生安分,到处随缘地轻松生活吧。

心态决定情绪,情绪决定心情,心情决定心境,心境决定生活。打造好心态,管理好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自在,从容优雅,则幸福常在。正如文中所言“我很欣赏一位经济学家的说法:我鼓励人们去追求经济利益,但利益不是最本质的,比利益最本质的是快乐,是持续的快乐。”人生苦短,何不听从自己的内心健康而快乐地生活呢?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