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心里过程、冲突和创伤

10年前 [08-31 14:12 周六]

心理过程

精神分析的主要议题是关于现实性,而不是经常被认为的关于非理性。现实性的概念(根据Freud所说的现实性原则)指的是对真实的感知。(有别于精神检查发现的错觉、思维障碍等其他精神异常。)这也是我要提到的对事实的社会性感觉和认知。这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主要含义,现实性涉及到个体对性和世代之间以及其所处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序列地位之间存在区别这一点的基本性接受。

享乐原则(Freud:通过释放张力获得愉快满足的普遍倾向),现实原则同样与驱力有关——是修饰过的享乐原则。因为受到与驱力满足有关的各种现实条件的影响,有时驱力满足有所延迟或者做一些修饰。

是否心理内容和过程的所有部分都已经构画出来了?尤其是所有情绪状态是否都可以按照通过释放来放松这一相同原则而被当作驱力的直接衍生物来理解?“我们相信,从一开始起,个体的心理发育并不单纯受趋愉避恶这一倾向的影响,根据我们的观点,要获得感觉舒适、安全的倾向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Joffe和Sardler) 因此Argelander更强调安全原则相对于快乐原则,而Kohut创立了关于自体的独立的心理学理论。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下在本我倾向和自体需要之间有某种质的区别。源自充足的自尊和同一性的良好自我感觉与驱力释放后的放松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由此我们更容易理解,驱力需求和自恋性自体需求这两者之间,尽管通常来说本应该是相互一致的,有时候却会有对抗和冲突,(例如,坠入爱河的人自恋性狂妄自大感)。同时,这种区别有助于更好地说明,驱力满足有可能通过某种自恋性满足而替代性获得,反之亦然。就如同一个小孩以放弃某种驱力满足而获得母亲的表扬的情形。

我们今天要对驱力发展和自恋性发展作为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辨认说明。而客体关系的发展又是这两者的基础和媒介。

心理发展:驱力、客体关系和自体

大致年龄(岁)0~1  2    3     4~5


驱力发展   口腔   肛门   自恋性爱  婴儿性欲


客体关系  “共生”或 “分离” 自我中心  三角关系

      二元性关系 个性化


自体系统  出现分化  部分客体 完整客体  真实自体

                       真实客体

自体与客体 部分客体       理想化客体 超我

表征    夸大自体       理想自体  理想自我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心理发育不同阶段,遵循愉快原则的初级过程和遵循现实原则的次级过程。

Freud的术语“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所命名的是精神结构中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的执行程式。

初级过程,直接受到驱力的激励,服从于享乐原则,致力于实现心理能量的自由流动。次级过程,则以束缚心理能量为先决条件,作为一种控制和调节系统来介入,从而为现实原则服务。精神生活完全由这两种类型的过程之间的均衡态势来调节,这种均衡态势在不同个体以及不同时间都会有变化。(例如清醒和意识清晰对应于幻想、梦境状态、受到药物影响以及其他退行性精神状态,如精神病时幻觉渴望状态的思维活动等等。)

Freud早在他的“合乎科学的心理学实验”中已经提出对这种二元性的预期。简略地来说,他把欲望或者说愿望的释放当作某种释放的过程,不过,因为精神结构的“前意识阶段”尚没有能力对某个渴念的客体的心理表征与对它的真实感觉作出区分,所以,愿望的满足是像所说一般的,“需要别的某种标准来帮助区别感觉和观念”。

初级系统的活动属于初级过程,在其指向使大量的刺激能量获得自由释放的同时,属于次级过程的次级系统的活动,可以成功地抑制这种释放。

在详细指明了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之间的对立之后,他由此断定享乐原则只会是一时性的初级过程,Freud后来写道:“我们理所当然反对那种看法,这看法认为,某种组织结构,它隶从于享乐原则又忽视外在世界的现实,这样的组织结构是不可能维持存活的,哪怕是极其短暂的时间,因此这样的组织结构可能根本不曾存在过”。他随后所做的回应是通过把母-子关系带入理论思考,这为心理发生理论在整体的当代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级与次级过程之间的对立或统一最早由Freud以经济学术语来描述。另外,他还将此与一种地形构造学特性相对应。在“关于潜意识”的论述中,他特别说明:前意识结构是次级过程的核心位置,而且它们对初级过程发挥的调节功能反映了潜意识的特征。正是次级过程的这种调节,凝结了用以形成心理表征的投注能量,并因此使认知功能得以发展、变迁。认知功能的发展经历了由事物表征到语词表征的变迁。当然,思维活动,经由小部分的心理能量转移来执行任务,要求那些它据以工作的心理表征保持稳定而又有明显区别。如果心理能量可以随意流动,而且以压缩和置换为特征的初级过程占据优势的话,稳定又有明显区别的思维活动就没有可能了。

因此用Kernberg的话来说:心理功能的两种模式,或者说心理功能连续谱的对立两个极,都是以客体关系为基础,并且与客体关系有相互关连,要么是更“原始”或“古老”的一种(以初级过程为主),要么是更精巧而细致的一种(以次级过程为主)。

接受现实原则,以及遵从次级过程的心理功能的建立不会在向上登越心理发育的阶梯时一步完成。那是在解决俄狄浦斯情结之前,要经历的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必须通过对狂妄自大(初级过程)、驱力愿望(娶母、轼父)的放弃以及经由接受“乱伦禁忌”(现实原则)对个人在性别和世代序列上的特殊地位予以成功内化。

心理结构发挥最佳的功能并不仅仅依靠“抑制”与早期驱力愿望相关联的心理能量释放来实现。自恋性的满足也会有助于把那些“抑制”转化为“自制”。那些自恋性的满足可以从诸如学校中获得的学业进步和成就以及在运动或者其他的身体活动才能方面超越了核心家庭成员。等等这样在另外一些形式的使人满意的事上得到奖励的机会而获得。

冲突

在整个从生到死的生命周期当中,精神发展过程有许多特殊的冲突需要被解决。冲突作为正常发展中的一部分,其词源来自拉丁语中的碰撞一词,a撞b就是一种相互作用。冲突的解决就是发展中的进步而未解决的冲突使得正常的发展停滞。个体会试图通过压抑冲突来延续心理发展,但大多数冲突无法更久地被防御机制所抑制而产生症状。

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关于内心冲突及其解决方案的心理学,首先我们要区分:外部冲突(存在于与其他人、事物 、动物之间)以及内部冲突(精神的不同部分或亚系统之间,如自我和超我)


外部冲突引发以下:   内部冲突

指向外部的行为     内心世界能够或不能够成功解决

- 环境调整       或产生以下

- 成功解决冲突     - 利比多,自我或客体关系的退行

- 积极现实适应     - 固着点的婴儿本能重现

或           - 理想自我的调整

对自身采取行动     - 超我的责难

- 自体调整       - 通过症状形成来解决

- 延迟满足

- 用暂时性的幻想满足


退行: 力比多等现象倒退到之前的心理发展阶段、冲突表现倒退至之前生命周期的类型

众所周知,Erikson的不同阶段的冲突模型中提到,不同阶段有着其特定点冲突,如果他们能够被顺利解决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不然就会停留或是阻碍那个阶段的自由发展。


生命周期的各种冲突模型(Erikson)


阶段/年龄    冲突类型

口欲,婴儿    基本信任 对 不信任

肌肉-肛门幼儿  自主 对 害羞、怀疑

运动-生殖,游戏  创造性 对 内疚

潜伏期,小学   成就 对 自卑

青春期青少年  同一性 对 同一性混乱

成年早期     亲密 对 疏远

成年期      慷慨对自私

成年后期     整合对厌恶生活


另一个当代的有关冲突的分类是操作性心动力学诊断体系(OPD)的分类模型。OPD提出了下列的冲突分类,与前一个相比较,它将生命周期的发展进行线性排列。

1. 依赖对自主

2. 服从对控制

3. 照顾他人对自我照顾

4. 自尊的冲突 (自恋冲突,自体价值对客体价值)

5. 超我和内疚的冲突(利己主义对遵从社会倾向)

6. 俄狄浦斯-性 (生殖) 冲突 (竞争)

7. 同一性 (对Erikson归纳的不协调和其他不成熟的缺陷)

另一个冲突的概念是“社会心理性安排与共谋”。因为心理发展总是与其他照顾者相关联。所有这些冲突也可以被理解为与人类关系及其典型冲突的纠缠结果。 但是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自有其特殊性,实际上,人类互动中的双方甚至更多方都不仅仅在一个真实层面上互动,而是在不同内心阶段进行某种交换(情感,冲突等)这种交换工作可以被某些特征性的机制概括:投射,内投射,投射性认同等。所有这些被称作社会心理性安排(Mentzos 1982) 或是一种共谋 (Willi 1975)。将这些安排最好理解成施虐和受虐人格之间或是自恋者及其环境间的共谋。这也被称作补充性自恋。

冲突,过份需求和应激

心身器官持续处理对需求和兴趣的满足和对危险的抑制。弗洛伊德的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感受快乐和厌恶以及其后的分化( 喜悦,热情,幸福,自豪,欢欣等,另一方面包括恐惧,悲伤,羞愧,自责等等)在复杂的规范系统中发挥指示作用。这些情绪指标显示了由快乐或厌恶以及恐惧或安全所构成的经验并且导致某些特定的反应,获得某种张力,最好维持在一个理想(并非一成不变)的程度。这些张力的过度波动由平衡机制来规范。完全规范这些张力是不可能的,紧急机制会被激活以及某些功能可能会失去控制。所有这些反应形式成为我们所了解的心理或心身症状或障碍。冲突与精神障碍急性发作阶段有着显著的关联,因为它们强烈考验了心理生理机制的规范能力。其有能力补偿非常严酷的外在和内在刺激以及由此产生的负担。但是来自内部的冲突非常容易造成负担。

并非巧合的是内部张力和激惹性(此外还有其他症状)是许多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在冲突和深陷其中的矛盾性包含了各种动机总和。在这种增长的张力中有强烈的倾向保持相互抑制。总长远看,这是一种难以让人忍受的情形堪比严重生理应激,这也是为什么在有些情形中有身体应激急性反应伴随发生的缘故。因此,防御机制被动员起来了,并为了呈现神经症障碍的临床表现而达成妥协。

创伤

PTSD 以及Freud 1893 关于创伤的概念

尽管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中,对于创伤反应的观察一直都在进行。

——举例来说对于Achilles 面对他的朋友 Patroklos 之死的反应,描述在古希腊诗人荷马有关希腊人与特洛伊人的战争的伟大史诗Ilias中就可以读到。但是,直到1980年之后,PTSD才成为国际性的相关疾病诊断体系(比如 DSM和 ICD)中的一个正式的诊断类型。

从那以后,对于极端难以应付的情绪体验所发生的典型心理反应被归类成PTSD。这个诊断既适合于个体性体验(如亲友死亡、受袭击、强奸、严重的躯体疾病等),也适合于由诸如战争、种族清洗、强奸、屠杀、折磨等“人为”的灾难以及诸如地震、台风、事故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群体性体验所引发的反应。

浏览了各个领域不同层面的新发展,关于创伤的精神分析理念至今仍然有用。同时,精神分析从建立开始,就是为了更恰当地理解创伤性体验时发生了些什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治疗实践技术和理论概念。

回顾Freud 与Breuer 在1893年在他们的癔症的研究中有关创伤的概念——那是在精神分析转向驱力理论和内在精神世界的冲突理论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这个概念依然有现实相关意义。


摘录Freud (1893):

我们认为有必要指出与心理创伤有关记忆会以某种怪物的方式产生效力,在创伤已经过去很久之后,仍然产生象创伤刚刚发生那样的影响。

我们还发现——令我十分惊奇——如果碰巧对与发病当时相关情况的记忆被彻底唤醒,而发病当时伴发的情绪也同时被唤醒,并且如果病人对过去的事件和当时的强烈情感能够用语言来表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歇斯底里的症状会忽然消失,而且不再复发。

Freud 早先的神经症理论模型包括了创伤理论(作为病因)。根据这一理论,神经症是对于某个(可能的)创伤性处境所形成难以招架的情绪体验不能应对的结果。在对于某个特殊构建的情景所引起的急性情绪反应的正常反应处理模式中,可以看到有肌肉紧张释放反应或其他各种有细微形式差别的特别反应,比如倾述、哭泣或心怀报复等等。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处理,那么不会形成其他并发症或异常。如果不能够,那么只有选择将这种情绪压抑下去,并且在思维联想中与此情绪相关的许多想法和画面也一并压抑掉。因此,以后相关思维联想激活了被压抑的内容(记忆),会同时把以前没能够或没有充分处理的情绪一并激活,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引起另外必要的甚至更加强的压抑。

“与心理创伤有关的记忆,会像一个怪兽那样,在创伤侵扰已发生了很久之后,依然被当作真实的创伤那样,产生影响。”

尽管当时冲突模型尚未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形成概念,一种更接近的看法揭示的事实是,从那以后,Freud把内心世界的冲突确定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并非环境冲击本身也不是由此产生的情绪,而是对这种情绪的消除反应和处理所遇到的阻碍具有致病作用,这种阻碍以及压抑是由自我所诱发。(以后那被称作主导形自我意识。)

  在精神分析进一步发展中,这种神经症的创伤理论并未被放弃,而是得以补充、修饰,最后甚至被整合进了结构模型。(自我,本我,超我)。创伤如今不需要再被理解为一种急性体验,更多地是慢性创伤化,创伤的重复。创伤化由恐惧以及其他超过忍受程度的令人厌恶的体验或者难以应付的挫折所组成。

因此,创伤化并非对情绪的蛮横无常的阻碍,相反,它与重要的存在性危机有关和/或生存基本要求的深度挫败有关。

到后来,逐渐得到认识接受的是,性需求受挫仅仅是一种特殊例子,而创伤化同样可以由重复的接触需求、独立愿望的受挫或者缺乏一个保护性的、提供安全感的持久的亲附对象,或者由于受到自恋性伤害所激起。

而在创伤与冲突之间相互关联这一点是非常基本性的:恐惧或痛苦体验通过快速调动防御机制为恐惧反应创造了更充分的准备。这些防御机制压抑了恐惧和厌恶——更为重要的是——阻碍了对这些受挫愿望的有意识的体验,这也等于阻碍将来创伤的恢复。随着一种抵抗系统的建立,安全、屏障和没有痛苦暂时买到了,但是这会是一笔昂贵的交易:冲突被强化,又有新的痛苦会产生。(Mentzos NKV 77-79)

创伤只有通过在人际互动中获得新的体验才能被克服,而心理动力性、心理治疗可以为获得这些新体验提供一种有帮助的成功道路。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