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亲子教育中的价值排序(转)

10年前 [08-17 22:52 周六]


作者:黄健辉

    1.安全:涉及到生命安全、人身安全这个层面,当父母跟孩子沟通、商量或者是警告没有效果时,父母可以完全独立做主。

    这类事情包括:孩子玩火、玩电、玩水、打架,独自或者是与玩伴进行危险性的行为。

父母在处理这类事情的时候:

    ①首先要区分和判断:是否属于危险性、会影响安全的行为;

    ②危险性是否会马上发生,如果危险不是在眼前,那么可以缓和情绪,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包括生气、愤怒、阻止、商量、沟通等。

    要有敏锐的觉察力1:处理完事情之后,首先父母自己不要留下后遗症,比如继续担心、害怕,做负面联想;或者是情绪没有发泄完,下次继续骂、数落孩子。

    要有敏锐的觉察力2:觉察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是否有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心理阴影,比如说有的孩子玩水,被父母阻止、被吓住了、被骂、被否定,从此就一辈子对水有恐惧,学不会游泳。

 

2.身体健康:一般包括饮食、穿衣服和运动。这个部分也要分层次:

    ①明显影响身体健康的错误行为:比如生病了,不愿意吃药、不按照医生的嘱咐做。

    ②挑食行为:

    ③不够关爱、不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处理这类事情时,也需要有敏锐的觉察力:父母的处理方式,是否有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亲子关系。

    注意:许多家长会因为孩子不喜欢吃青菜,或者是饭量太少,而批评孩子、否定孩子,做限制性的联系,比如:吃得太少,长不高;不吃青菜,不聪明;个子太小了,被别人欺负……

    家长这样做,有可能破坏了亲子关系!

    关键是很多家长影响了亲子关系后,没有觉察力,不会如何修复!

 

    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包括这五类情感需求的满足:安全感、尊重、爱、归属和肯定。只要这五种情感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就必然会呈现出症状和问题,也可以讲,只要是孩子出问题了,背后一定有这五种情感没有得到满足的根源。

    安全感陪伴在一起,不被遗弃和抛弃,受到关注,不被恐吓;

    尊重:尊重孩子表达情绪,尊重孩子表达想法,你可以不赞同他的想法,但要有允许他表达的风度,时时把孩子当作社交场合的朋友,这样你就会尊重界限。

    爱:爱需要表达出来,同时要以孩子是否接收到、是否感受到为判断标准。爱有五种表达方式:语言表达关爱、肯定,身体的接触、拥抱和爱抚,送礼物,精心陪伴,服务的行为。

    归属: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说:不要你了!你给我走!你出去!不准回家!你不是爸妈生的!你不是我的孩子!这些话会从深层次、从资格上否定孩子存在的合理性,让孩子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

    家庭的归属感:任何时候,都承认孩子是家庭的一个成员,家庭里以有他这样一个成员而感到自豪。

    兴趣爱好的归属感:要跟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爱好,陪伴一起玩。也要允许孩子跟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玩,孩子在其他的系统中,也都需要有归属感。

    肯定:首先是允许和接受,允许和接受孩子的行为、情绪以及背后的动机;肯定会让孩子觉得安全,被接纳;肯定还会让孩子觉得有价值,有意义;肯定会鼓励孩子主动思考,有主见,会让孩子从深层次上得到满足感。

这五种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

    ①父母、家庭里有吵架、打架、相互指责、抱怨的行为;

    ②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被恐吓;

    ③经常被否定、指责、打骂;

    ④完全忽视孩子的想法,不尊重界限;

    ⑤忽略孩子的需求,当孩子有哭闹、愤怒的情绪时,弃之不理;

    ⑥打孩子、骂孩子。

 

    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这包括:

    亲密关系:父母亲可以呈现出父母、导师、朋友的角色,沟通渠道完全畅通,孩子很喜欢和父母一起,愿意讲心里话。

    一般关系:不亲密,也不疏离,有的话愿意讲,有的话不敢讲、不愿意讲,有时会有压力。

    疏离:不愿意在一起,一般都是怕被指责、被否定。

    对立、对抗、怨恨:对着干,偏偏要惹父母生气,抱怨、恨。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孩子为了引起父母亲的关注,而特意这样。

    很多父母亲能够非常关注跟同事的关系、跟朋友的关系,却完全忽视与孩子的关系!

    很多父母亲因为关注其他的一个点,比如——孩子是否穿足够多的衣服、是否吃饭、是否有做作业、是否看电视太多了……而完全破坏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5.兴趣爱好:根据不同阶段,大脑、意识发展的特点不同,孩子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比如:爱玩游戏、看电视、读古诗、唱儿歌、学习、电子游戏、上公园游玩等。

    注意1:孩子上学以后,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每次沟通也都是关于学习的事情,比如:不要看电视!必须写作业一个小时!迟到了发怒、骂!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指责孩子太粗心!

    很多父母和老师因为太关注学习、成绩,而抹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很多父母指责孩子有偏科的现象,或是特别讨厌某一个科目,可是,你有认真的去了解过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也许你就是孩子偏科的根源呢!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对学习的兴趣爱好要远远比成绩重要,比满分的成绩,都重要100倍以上,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对小学生的成绩从来不做要求,可是这个国家却成为思想与科学最具有创造力的原因。

    一个孩子小学到高中,哪怕他每次考试都第一名,但如果他对学习没有兴趣,当上了大学、或者工作之后,他也不会有什么好成绩!

    注意2:你关注什么,你觉得什么比较重要,请引导孩子对它产生兴趣,请鼓励孩子把它当成爱好,给他支持、鼓励和肯定。只要孩子持续对它感兴趣,哪怕资质再差的孩子,也会成为个中高手。

 

    6.行为习惯:孩子不是被好的行为习惯支配,就是受坏的、托后腿的习惯支配!有的习惯会延续半年,有的习惯会伴随一年、三年、五年,有的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也许会价值百万元——比如让孩子爱思考、喜欢体育锻炼、喜欢音乐、爱发问、爱劳动,等等!

    养成一个坏的习惯,也许会影响健康、影响关系、甚至是毁了人的前程——比如熬夜玩游戏、指责与批评、自我否定。

  

    7.优秀品质:这里指优秀、成功、杰出人物应该具有的品质,比如:聪明、自信、勇敢、喜欢学习、爱思考、爱问、上进心、吃苦耐劳、对金钱的敏感度、关爱、孝顺、理解、体贴等。

 

    8.学习成绩:学校的学习包括基本知识的积累,最主要是训练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部分的思想灌输,在生活与工作中真正能够用上的极少!

    因此,成绩并不是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判断!最多就只能占个30%-40%!

然而孩子的成绩与他能够进的学校、大学,与他的环境、人际关系又有紧密的联系。

    因此,并不是说学习成绩不重要!而是说,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

并不是说学习成绩不好会更有利于孩子成才!

孩子成不成才——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让他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否有优良的行为习惯,以及优秀、卓越的内在品质!

 

    9.特长:如果孩子打乒乓球、游泳或者是弹钢琴有一样特别擅长的,这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习惯和兴趣爱好,同时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大方、付出、开朗等行为和性格,会让孩子觉得有价值、生活、人生是有意义的。

    也会让孩子在对比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形成对自己的良好观念。

    注意:许多父母帮助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这需要父母有敏锐的觉察能力,和心理状态的调整能力,凡是让孩子把兴趣班变成讨厌班的,都是父母没有觉察力、没有学习NLP的罪过!

 

    10.人际关系:成功=30%的专业知识+70%的人脉。

    人际关系首先跟性格有关,而性格除了天生的遗传特征之外,最主要的是孩子对人事物的一些看法、观点和感觉,人际关系好,首先要孩子有一副开朗、大方的性格。

    学会沟通;学会付出;学会关心他人。

 

    最后的忠告:刚出生的孩子,内在的世界就好像一张白纸,父母的一言一行,他所经历的一事一物,都会在他的小脑袋瓜里面留下印痕,留下记忆,如果你懂得心灵世界的奥秘,如果你懂得大脑、意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亲子教育会成为最有趣、最快乐、最有成就感和最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完全不知道孩子内在心灵的发展和规律,那么就听天由命吧!

 

NLP法则

    练习运用

    N(五官:看到、听到、感受到)

    L(语言:信念)

    P(行动、行为模式)

    法则讲述、解释自己的或者是他人的行动、行为、行为模式、处事模式、反应模式等。

    举例①:

    N:小时候爸爸经常打我(看到他打我时的样子、听到他骂的声音、感受到身上被打的疼痛);

    L:我觉得爸爸是个很严厉的人,爸爸不爱我,我很差劲(信念);

    P:我从来不主动和他亲近;现在也很难和他有亲热的举动及建立亲密的关系(行为表现和模式)。

 

    例②:

    N:有一次洗衣服的时候,我看到老公的衣服上有好几根长长的头发(看到);

    L:我内心一愣!老公是不是在外面与别的女人鬼混?这个念头后来慢慢加强,觉得他就是在外面另有女人(信念);

    P:很自然的,我就每天板着脸对他,经常责怪他不回家、对他发怨气(行为、行为模式)。

 

    例③:

    N:小强读初中的时候,看到伙伴吸烟时非常潇洒的神态(看到);

    L:觉得吸烟是一个很有男人气质的行为(念头、信念);

    P:于是小强就开始学吸烟,并成为习惯(行为、行为习惯)。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