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转]好妈妈不吼不叫,才能走进男孩的心里

10年前 [08-11 00:18 周日]
  作为妈妈,无论我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缺少了良好的教育方式,也无法让他接受我们的爱。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被爱,男孩也不例外。其实,好妈妈不吼不叫,才能让男孩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才能让我们了解男孩神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要善于倾听男孩的心声


 一位14岁的男孩,曾经几次离家出走,他讲述了自己与妈妈的关系:“我和妈妈现在已经到了相对无言的地步,无论我说什么,都无法得到她的理解,她总能找 出任何理由来反驳我。有一次,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学习……’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说:‘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希望你有个好前途,你竟然不想学 习……’原本想和妈妈说说心里话,谁知她根本就不了解我的真实想法。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向妈妈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了。”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男孩在我们面前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究其原因,是我们不懂得倾听男孩的心声,在家里经常是“我们说,孩子听”,从来没有留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时间。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多年的治疗才能恢复自尊。因此,我们要改变那种“我们说,孩子听”的方式,与其做一个高明的诉说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要善于倾听男孩的心声,进而走进男孩的心里。
   给男孩倾诉的机会
  “妈妈,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一件事……”
  “好了,好了,尽说些没用的话,你要是把心思都用到学习上,还愁学习不好吗?快去写作业吧!”
  这样的场景也许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男孩还没说两句话,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回绝了他。然而,当男孩什么都不对我们说的时候,我们又开始指责他。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们亲手造成的,因为我们没有给男孩倾诉的机会。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曾经说:“给孩子诉说的机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这样父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并对孩子不正确的思想与做法及时进行纠正与引导, 使孩子一直走在健康快乐的身心成长之路上。”的确是这样,我们只有给男孩倾诉的机会,他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帮助他。
  因此,我们要给男孩一个倾诉的机会,静下心来倾听他的心声,做他最忠实的倾听者。这样,男孩对我们的信任会越来越深,也会越来越愿意向我们诉说他的心里话。
  不打断男孩,耐心听他诉说
  倾听男孩的心声,最重要的是尊重。尊重男孩,最基本的原则是在男孩倾诉的过程中不打断他,耐心地倾听他的心声。
 一天,7岁的彬彬和同学发生了摩擦,回到家后,他生气地向妈妈诉说。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坐在彬彬的身边,耐心地听他说。不一会儿,彬彬就恢复了平 静。?着说着,彬彬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一边收拾玩具,一边对妈妈说:“妈妈,我约了小朋友在楼下玩,我先去玩儿了。”说完,彬彬就高兴地跑出了家门。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彬彬情绪上有如此大的变化,这完全要归功于妈妈,归功于妈妈倾听他说话的态度。妈妈没有打断他的话,而是耐心地倾听他的烦恼,让他把内心的不高兴一吐为快。
  其实,很多时候,男孩向我们倾诉他的心声,并不是要我们帮助他解决什么事情,而是一种宣泄方式。这时候,我们不要去打断他,要用耐心的倾听给他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用诚意去倾听男孩的心灵
  当男孩主动向我们倾诉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出诚意来,善于用肢体语言和眼神来表达对男孩的话感到愉悦和有兴趣。

   在男孩诉说的过程中,我们要用眼睛注视着他,不时加上一些话语,比如:“发生了什么事情,说来听听。”“这样啊,然后呢?”“真是没想到,接着说下 去。”我们也可以用一些肯定语气的词语回应男孩的感受,比如“嗯”、“哦”等等。当我们表现得如此感兴趣的时候,男孩才会更愿意说出他的心声。


允许男孩指出妈妈的错误

  如果男孩对我们说:“妈妈,您做错了!”这时候,可能很多妈妈会反驳道:“你胆子还真不小,还敢说妈妈做错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我是你妈妈,你没有资格来批评我。很多妈妈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以此来制止男孩的批评,进而维护自己在男孩心目中的形象。
  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但不会维护我们在男孩心目中的形象,还会让男孩学到对待错误的不良方式——不承认错误。其实,当我们允许男孩指出自己的错误时,他会更加信任、尊重我们。
  儒家启蒙经典《孝经谏诤章第十五》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有争(同‘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意思是说,父母有一个可以指正自己错误的孩子,就不会使自己陷于不仁不义之中。因此,我们应该允许男孩指出自己的错误。
  一次,妈妈带着7岁的小泽过马路,妈妈见到路上车辆不多,于是就拉住小泽的手准备过马路。这时,小泽使劲晃晃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不可以闯红灯!”
  妈妈说:“没事,路上车不多,没有危险的,走吧!”
  “妈妈,我小时候,您经常对我说‘红灯停,绿灯行’,现在为什么还要闯红灯呢?”
  妈妈想了想,平静地说:“儿子,谢谢你,妈妈不应该闯红灯,妈妈以后不会这样做了。”
  听了妈妈的话,小泽高兴地说:“那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拉钩!”说着,高兴地伸出小手指和妈妈拉钩约定。
  试想一下,如果妈妈没有接受小泽的批?,而是硬拉着小泽闯红灯,后果是什么样呢?也许这一次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小泽会跟着妈妈学,以后也会闯红灯,也许就会发生意外。然而,当妈妈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时,相信小泽也会效仿妈妈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其实,男孩给我们指出错误,一方面显示了他的勇气,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拥有了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这些特质都是男孩形成独立人格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应该允许男孩指出自己的错误,更要勇于承认并改正。
  不要在男孩面前掩饰自己的错误
 俗话说:“人无完人。”所以,我们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不必非要在男孩心中树立一个完美的形象。事实上,我们犯错误正是在给男孩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如果 我们懂得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行为,反而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因此,我们不要在男孩面前掩饰自己的错误,要展现出真实的自己,要允许男孩指出自己的 错误。
  虚心接受男孩的批评
  俗语说:“福在受谏。”一个真正有雅量、度量去接受他人劝谏的人,是真正有德行、有福气的人。所以,当男孩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提出批评时,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而辩解,而是要虚心接受他的批评。
  当男孩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可以这样说:“谢谢你,确实是妈妈做错了,妈妈以后会注意的。”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赢得了男孩对自己最大的信任和敬佩。
  如果男孩指出的“错误”是对我们的误会,我们也不要急着否定他的意见,而是应该认真听他说完,然后告诉他其中的道理。如果男孩还是不理解,我们也可以和他探讨:“你认为应该怎样去做呢?”在这样的讨论中,男孩会建立更清晰的是非观。
  让男孩拥有正确的“劝谏”方法和态度
  尽管我们有了接受男孩指正错误的雅量、度量,也一定要注意引导男孩,让他拥有正确的“劝谏”方法和态度。一旦男孩拥有了正确“劝?”的方法和态度,不仅有利于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而且还有利于男孩人际关系的发展。
 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意思是说,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孩子要耐心劝谏,令他们改正,劝谏的时 候,态度要和颜悦色,语气要轻声细语。另外,我们也应该告诉男孩,“劝谏”要考虑时间和场合,要委婉地指出他人的错误,切忌生硬。



勇敢地向男孩承认错误并道歉

  当我们错怪男孩的时候,当我们失信于男孩的时候,当我们伤害到男孩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向他承认错误并道歉呢?很多妈妈可能会说:“向他承认错误,给他道歉,做妈妈的威严何在?以后还怎么管他啊?”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却经常教育男孩:做错了事就要勇于承认,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但是,当我们自己做错了事情时,不仅不向男孩承认错误,甚至还掩饰错误、自圆其说。那么,男孩会怎么想?以后又会怎么做呢?
  我们要知道,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教。因此,当我们有过失的时候,一定要勇于承认,并及时向男孩道歉。这样一来,男孩的心里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妈妈犯了错误都勇于承认并道歉,那我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承认呢?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道歉呢?
  一天,妈妈接7岁的小宇放学?在校门口的一侧,小宇一下子被一盆花吸引住了,于是问妈妈:“妈妈,您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吗?”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hjzcn.com)
  妈妈匆匆瞟了一眼,就告诉小宇:“妈妈不知道。”
  小宇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看着妈妈,说:“妈妈,您没有认真回答我的问题。”
  妈妈被小宇的一句话点醒了,因为她刚才分明就是在敷衍小宇,小宇从她的表情、语气中,看出了她没有心思回答问题。
  于是,妈妈真诚地对小宇说:“小宇,对不起,妈妈刚才没有认真回答你的问题,妈妈向道歉。” 说完,妈妈仔细看了看那盆花,说:“妈妈不知道这是什么花,但我们可以问一下卖花的阿姨。”
  然后,母子俩走近卖花的地方,和卖花的阿姨高兴地聊了起来。最后,妈妈买了这盆花,并和小宇一起来照顾它,小宇很高兴。
  可见,当我们勇于向男孩承认错误并道歉时,不但不会失去威严,反而会赢得男孩的认可和赞美。美国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经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
  因此,当我们做错了事情,或者是失信?男孩时,我们要勇敢地向他承认错误并道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放下做妈妈的架子
  作为妈妈,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时候,我们要放下做妈妈的架子,要勇于向男孩承认错误并道歉。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然而,在生活中,很多妈妈不敢放下做妈妈的架子,更不愿向男孩承认错误,害怕会失去做妈妈的面子和威严。
  殊不知,当我们放下做妈妈的架子,对男孩说一句“对不起,妈妈做错了,希望你能原谅妈妈”,不仅可以让他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且还可?得到他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佩。
  选择合适的道歉形式
  每个男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道歉的形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年龄小一些的男孩,我们可以当面向他承认错误并道歉,只要让他看到我们明显的行为表示就可以了。
  对于年龄大一些的男孩,我们除了可以当面向他承认错误并道歉外,还可以选择留个道歉便条、写封道歉信等道歉形式。另外,我们不仅要表明自己承认错误的态度,也要向他说明犯错误的原因,更要让他看到我们改正错误的过程。
  总之,无论我们选择哪种道歉形式,都应该让男孩从?们承认错误并道歉的行为中得到学习和启发。
   向男孩道歉要及时、诚恳
  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但是碍于面子和威严,没有及时向男孩道歉,或者只是轻描淡写地草草了事。这样一来,男孩会从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中感受到,我们道歉不够及时、不够诚恳,反而不利于他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因此,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就应该及时主动地承认错误。而且,当我们向男孩道歉时,一定要保持诚恳的态度,坦诚地与他进行沟通。我们也可以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给他一个拥抱。这样,孩子会感受?我们道歉的诚意,我们也会更容易得到谅解。



力争做男孩心目中的偶像

  崇拜偶像,是每个男孩的正常心理。男孩从小到大都会在心中树立一个个偶像,也许是父母,也许是某位英雄人物,也许是某位成功人士。事实上,在每个男孩的心中,妈妈才是他的第一偶像。妈妈的品德、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方法,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男孩。
 在一个男孩眼中,妈妈无所不能,只要有妈妈在,就什么也不怕了。比如,遇到不懂的问题,妈妈总能耐心地一一回答;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能第一时间出现 在身边;生病的时候,妈妈会一直守候在身边;肚子饿的时候,妈妈总能端出可口的饭菜……妈妈所做的这一切,足以让一个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男孩崇拜。
  但是,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妈妈的偶像地位很有可能被他人代替。男孩可能会开始崇拜老师,崇拜成功人士,崇拜英雄人物甚至是一些歌星、影星。这就意味着,男孩开始想从他人身上吸取“养分”,以加速自己的成长。
  同时,男孩也会效仿妈妈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妈妈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男孩就学不会整理房间;妈妈随手乱扔垃圾,男孩就学不会保护环境;妈妈乱闯红灯,男孩就学不会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我们要想确保自己在男孩心中的偶像地位,要想用好的言行去影响他,就要先从自身做起,用好榜样赶走坏榜样。总之,我们要力争做男孩心中的偶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的一言一行。
  确保在男孩心中的偶像地位
 某地一所研究中心组织了一项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关于“谁是你最尊重和崇拜的人”,调查的对象选择了中国、美国和日本各1000多名中小学生。调查的结果 是:日本和美国的学生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入最尊重和崇拜的人,有的还把父母排在了首位。但是,在中国,学生最尊重和崇拜的名单中,父母却极少被列入其中。
  可见,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的一切,为什么却得不到他们的尊重和崇拜呢?男孩可以把英雄、伟人、运动员甚至是一些明星,当成自己的偶像?为什么就不包括朝夕相处的我们呢?
  “妈妈根本就听不进我的想法,什么事情都要听她的安排。”
  “我只要做错了事情,得到的总是妈妈的责备和批评。”
  “妈妈总是让我学这个学那个,我却一点儿也不喜欢,可是我又不得不去做。”
  ……
  从这些男孩的话语中,我们得出了结论,在教育男孩的道路上,我们采用了一些不合适的教育方法,硬生生地把他从自己身边推开。因此,我们要根据男孩不同的成长阶段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确保我们在他心中的偶像地位。
   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们应该明白深藏在偶像背后的含义:在男孩小时候,他会以各种方式模仿他最崇拜的偶像,那就是我们。我们的言行举止体现在生活的每一瞬间,他都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他会情不自禁地模仿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如果我们不好好扮演这个神圣而重要的偶像角色,又怎么能对得起男孩的信任和崇拜呢?
  因此,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良好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我们教育男孩要做到的事情,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教育男孩不能做的事情,我们自己首先不能做。
  用偶像的力量感染男孩
  我们力争做男孩心中的偶像,就是希望用偶像的力量感染男孩,用偶像的品质和精神激励男孩。如果男孩对我们有强烈的崇拜,就说明我们身上有吸引他的闪光点,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教育机会,影响和感染他。
  一旦男孩把我们当成他的偶像,就会产生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力量,牵引着他走向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要做男孩心中最有价值的偶像,做他的精神领袖,给男孩不断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尽量多抽出点时间陪伴男孩

  一位80后妈妈在某网站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帖子,引发了众多年轻父母的关注。个80后妈妈在帖子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们作为新中国的“独一代”,有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快乐、独立、个性和那么一点坚强,但自从有了“独二代”这个磨炼我们毅力的特殊群类,生活的一切都围 绕着他们转了。但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呢?周末电影院里肯定没有我们的身影,音乐会和演唱会也只能通过电视瞄两眼,同事、朋友聚会、夜场派对……因为“孩奴” 的原因统统被取消了。我们作为身负艰巨任务的父母,现在已经到了该联合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自己的快乐和自由,在这里我提倡大家,我们一起“拼养”孩子吧!
 如今,这种多个家庭在一定时间段里轮流承担抚养孩子责任的亲子行为——“拼养”孩子,正在社会上蔓延开来。虽然这种方式让年轻妈妈减轻了养育的负担,为 男孩提供了一个和小朋友玩耍的机会,但是这样做减少了亲子交流的时间,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睦发展,不利于男孩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hjzcn.com)
  其实,孩子不在 乎我们给他买了多少玩具,也不在乎我们给他买了多少好吃的东西,只是希望我们可以陪伴在他身边。正如一首儿童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中唱到的“爸爸妈妈,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地陪陪我”,这才是孩子发出的最真实的心声。因此,无论我们多忙,都要尽量多抽出时间伴孩子,给予他足够的精神关怀。
  平常多陪伴男孩
  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曾经说:“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了,父母对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我们一定不希望与男孩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这样的地步,那么我们平常就要尽量多抽出点时间陪伴他。比如,我们可以陪男孩一起在家看书或者看一些有益于身心健 康的电视节目;可以带男孩一起玩拼图、做木工活儿;可以带男孩外出打羽毛球、滑旱冰、爬山、游泳……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将自己孩童时的游戏与男孩一起分 享,让他体会一下我们当时的快乐,这样他的心会和我们挨得更近。
  另外,在陪伴男孩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他的角度出发,全身心地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不要只是单纯地做个旁观者或陪护者,而是要让他自然地将我们当成他的玩伴,与他一起享受童真,一起体会玩耍的快乐。
  在陪伴中教育、引导男孩
   在陪伴男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也可以利用发生在他身上的某件事情,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教育、引导,进行正确的诱导、启发。这 样,不仅可以让男孩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教育他怎样做人,指导他如何做事。
  比如,春天到了?我们带着男孩去郊外放风筝,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引导他去思考:为什么在春天最适合放风筝?放风筝与风向、风力有什么关系?如果男孩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给他讲解,也可以鼓励他自己去查资料。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hjzcn.com)
  邀请爸爸加入到陪伴男孩的行列中
  在如今这个时代,爸爸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通常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或事业上,常常无法陪伴在男孩身边。结果,男孩与爸爸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疏远,爸爸身上独有的男子汉气概也很难传递给孩子。
  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相对于由妈妈一手带大的孩子而言,在父母共同陪伴?长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可见,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邀请爸爸加入到陪伴男孩的行列中,共同担负起教育男孩的重任。当男孩感受到爸爸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男子汉气概,就会沿着爸爸的脚步,逐渐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敢于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

  我们都希望走进男孩心里去,这不仅要求他向我们敞开心扉,还意味着我们也要向他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我们与男孩之间才能互相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却总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不愿意向男孩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反过来要求孩子向我们坦露一切。这样的沟通是不公平的,往往会成为我们与男孩之间沟通的障碍。
  事实上,当我们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主动与他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他才会把我们当成可以信赖的人,才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维磊9岁了,是个调皮好动的男孩子。一天,邻居小明的妈妈找到维磊的妈妈,说维磊昨天去他们家玩儿,偷偷拿走了小明的一个小型变形金刚。
    维磊放学回家后,妈妈没有直接过问这件事,而是先和他闲聊了几句。然后,妈妈说:“我今天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做过的一件错事。”
  维磊立即来了精神,问:“您做过什么错事呢?”
  “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拿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卡子,我就给偷偷拿回了家。但是,我又怕被人看到。”
  维磊追问道:“后来呢?”
  “后来,你姥姥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我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她只对我说了一句话:‘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听到这句话,我觉得自己非常惭愧,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说完,妈妈的眼睛湿润了。
  听到这里,维磊低下了头,对妈妈说:“妈妈,我昨天偷拿了小明的玩具,我给您丢脸了。”
  妈妈也同样只说了一句话:“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维磊抬起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妈妈,说:“我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我现在就把玩具还给小明,并请求他原谅。”
  可见,当我们敢于向男孩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维磊妈妈正是通过讲述自己小时候的犯错经历,让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样更容易让他接受,也更容易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勇于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他平等地交流和沟通。
  让男孩适时了解自己
  如果我们问男孩:“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吗?”可能大部分男孩都回答不上来,但是妈妈却清清楚楚地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想要了解他多一些,却忘了也要让男孩适时地了解我们。
 在平日里,我们应该多与男孩聊聊关于自己的话题,比如,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喜欢穿的衣服,喜欢听的歌曲,最希望去哪里玩,等等。这样一来,男孩就会更深 入地了解我们,也会慢慢学会适应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且,我们经常和男孩聊这些话题,我?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会更加真实、鲜活,就会拉近亲子之间的关 系。
  与男孩分享自己的心情
  李威看到妈妈的脸色不太好,于是关切地问:“妈妈,您怎么了?”
  “大人的事你别管,回屋写作业去!”妈妈一句话就把李威打发走了。
  李威小声嘀咕着:“又是这样,还总希望我把心里话告诉你,自己却不说,真不公平,以后我也不说了。”
  李威希望分享妈妈的心情,但是妈妈却将他的关心拒之门外,结果,他感受到了不公平,并表示不愿意向妈妈敞开自己的心扉。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认为,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烦恼。这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明智之举。
 因此,我们应该与男孩分享自己的心情。但是,我们千万不要经常向男孩唠叨自己的“痛苦史”,比如,十月怀胎的辛苦,生育的痛苦,养育的不容易,等等。如 果我们动不动就对男孩讲这些事情,不但不能让孩子体会我们的辛劳,反而会给他们增加压力,让他觉得厌烦,进而不愿意与我们进行沟通。



站在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

  美国教育家塞勒赛维若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同。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身份各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
  的确是这样,在教育男孩的问题上,当我们能够尝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站在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在与他的沟通中产生共鸣,才能真实地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才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才能使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这样的处理方式,还能快速拉近我们与男孩的心灵距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与男孩沟通时,不要提前下结论
  一天,10岁的浩然放学回到家,难过地对妈妈说:“妈妈,这次数学考试,我考得不太好,只考了82分。”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hjzcn.com)
  “82分,怎么这么少呢?最近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又贪玩了?以后不许再随便出去玩了,现在马上回屋学习去!”
  看到妈妈这样的态度,浩然什么也没有说。其实,浩然还没来得及告诉妈妈,真实的情况是这次老师出的考卷普遍偏难,班上只有5名同学考了80分以上。
  类似的场景也许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当我们与男孩沟通的时候,我们经常是凭他的只言片语就提前下结论。结果,有时候,自己最初的结论与最后的事实是截然不同的。我们难免会冤枉了男孩,就像浩然的妈妈一样。
  只有不以成人的眼光武断地下结论,才能减少我们与男孩之间的冲突,才能赢得他的信任和尊重。因此,当我们与男孩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定要听他把话说完,不要凭借只言片语就妄下结论。
   多考虑男孩的感受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hjzcn.com)
  一天,9岁的志伟放学回到家,把书包一丢,气呼呼地说:“今天真是气死我了,李浩把我的玩具弄坏了。”
  妈妈说:“哦,他把你的玩具弄坏了,我想你一定很难过。”
  “是啊,那个玩具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妈妈平静地说:“妈妈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不过,你也不要太难过,我想李浩也不是故意的。玩具坏了可以再修理一下,或者是买个新的,但是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破坏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就不值得了。”
  志伟想了一会儿,说:“嗯,妈妈,我知道了。”
 从心理学角度讲,当男孩受到了委屈,或者是情绪上产生了波动,他最需要得到妈妈的认同和理解。志伟妈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面对志伟的问题,她首先考虑 了志伟的感受,然后在认同和理解志伟感受的基础上,给予了引导。这样一来,志伟才能听进她的话,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hjzcn.com)
  如果我们从不考虑男孩的感受,不仅得不到他的信任和尊重,而且还容易引起他的反感。因此,我?要想站在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首先要考虑他的感受,认同并理解他的感受,然后再给予引导和帮助。
  抛弃成人的主观偏见
  男孩有自己的世界,男孩有自己的想法,男孩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男孩的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而纯洁。但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已经不再简单纯洁,充满了很多世俗的观念,会将很多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如果我们硬要用成人的眼光和观念去对待男孩,势必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要抛弃成人的主观偏见,把自己的心态摆在与孩子一样的水平线上,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和观念来了解他。这样才能真实地领会到他的内心世界,才能理解他的很多想法和行为。



善于向男孩学习一些新知识

 今天的孩子成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他们不仅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比如,面对一些高科技产品——数码相 机、智能手机、电脑等,我们可能一开始不知道从何下手,而男孩们却可以很快掌握这些产品的使用方法。可见,在某些方面,男孩的确比我们懂得多、学得快,足 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美国著名哲学家米德认为:当代青少年有着很强的“文化反哺”能力,他们能够把对不断变动中的社会生活的理解和不断涌现出的新知识传递给自己的长辈。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向男孩学习一些新知识。
  博远12岁了,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家庭。妈妈开了一个卖茶叶的小店,最近经常有外国?客来光顾她的生意,由于语言障碍,她无法与外国顾客交流,生意做得不太顺利。
   一天,妈妈回到家,看到博远正在听英语磁带,于是走过去,真诚地说:“妈妈也想学英语,但不知道如何去学,你可以教教妈妈吗?”
  博远一听,高兴地说:“当然可以了。”
 自此以后,妈妈每天跟着博远学习英语,一边听磁带,一边朗读单词、语句。博远为了更好地教给妈妈英语,平日里非常用功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也提高了英语水平。在博远的帮助下,妈妈也可以用英语接待外国顾客了。更令人欣慰的是,母子俩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了。
  妈妈善于向博远学习英语,不仅使彼此的英语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欣赏男孩,要善于向他学习一些新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男孩的内心世界,才能读懂男孩这本“书”,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他,并与他一起成长。
  关注并欣赏男孩的闪光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男孩就是我们的一位老师。我们要想向男孩学习新知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学会关注并欣赏他的闪光点。这样不仅可以激励男孩进步,而且还能为我们向他学习创造机会。
  首先,我们要相信男孩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然后,我们要抱着这种心态,在与男孩相处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学着欣赏他的闪光点。最后,我们要真诚地向男孩学习。
  向男孩学习要有具体内容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说:“由我们这一代人自己喊出‘向孩子学习’的口号,不是作秀,而恰恰是我们不甘心落伍的心灵写照。”的确是这样,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向男孩学习很多新知识。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只喊口号,只对男孩说“我要向你学习”,而是要真正付诸行动,要明确向他学习什么。比如,?孩的计算机水平不错,我们就要向他学习,随时请教他这方面的知识;男孩会操作数码相机,而我们用得不熟练,那我们就要向他请教相机的具体使用方法。
   请教男孩一定要虚心
  “儿子快过来,告诉我这个是怎么回事?”妈妈命令道。
  儿子来到妈妈身边,嘟囔着说:“平时就喜欢命令我做这做那,想请教我问题了,还是这样!”
  这种请教的方式只会让男孩觉得妈妈太强势,虽然他表面上告诉了妈妈应该怎么做,但心里却不是心甘情愿的。所以,我们要放下做妈妈的架子,抛开自己的面子,虚心向男孩请教,真诚地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儿子,妈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你现在可以过来帮帮妈妈吗?”在我们的话语中,男孩能够听出我们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也能够看出 我们认真学习的态度。这样一来,我们能从男孩那里吸取知识,男孩也能从我们的虚心请教中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增加自我成长的动力。



做一个有幽默感的妈妈

  我们与男孩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总结起来不外乎这三种:心平气和、声色俱厉和风趣幽默。男孩可以拒绝平和,可以去拒绝批评,但绝不会拒绝幽默。可以说,风趣幽默是我们与男孩沟通最有效的方式。
 在家庭中,如果我们懂得从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人生的道理,就会令他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也会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当男孩犯下错误 时,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让他改正错误;当男孩沮丧时,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让他破涕为笑;当男孩出现自卑的情绪时,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让他树立自信。
  如果我们时常用幽默的方式与男孩沟通,就有助于把他培养成一个幽默的人。这样不仅可以让他在面对生活中?不愉快时保持乐观的心态,而且可以让他把快乐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可以说,具有幽默感的男孩会拥有更快乐、更积极的人生。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幽默感的妈妈,以幽默的方式与男孩沟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有幽默感的妈妈呢?
  学会用幽默去激励男孩
  其实,每个男孩从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妈妈的激励和赏识。但是,如果我们总用几句熟悉的话语去激励男孩,他就会形成“听觉疲劳”,就会因为听腻了而不再感受到被激励。因此,我们的激励方式要有新意。
 比如,男孩玩完玩具就把它们收起来了,我们就可以对他说:“玩具被送回家,就可以好好睡一觉了,睡醒觉后再跟你玩”;男孩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就 可以对他说:“是灰太狼帮你收拾的吗?灰太狼的本领真大,把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等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男孩获得一份劳动后的快乐,而且也可以激 励他下次做得更好。
  用幽默去应对男孩的问题
  一天,妈妈在给上一年级的儿子检查作业,发现他有3道数学计算题只做了2道。然后,妈妈问道:“你的数学作业留了几道题?”
  儿子立即答道:“3道题。”
  “那你怎么只做了2道题呢?”
  “第一道做了,第二道也做了,第一加第二不就等于第三吗?”
  妈妈明白,儿子是故意不想做数学题,于是什么也没有说。过了一会儿,妈妈买来两块雪糕,对儿子说:“爸爸吃一根,妈妈吃一根,你就吃第三根吧!”
  儿子眨了眨眼,不解地问:“就两根,哪来的第三根啊?”
  妈妈说:“第一根加上第二根不就等于第三根吗?”
  听到妈妈这样说,儿子“扑哧”一声笑了。然后,儿子马上回到书房,去做那道剩下的数学题了。
  妈妈正是运用了幽默的沟通方式,触动了儿子活泼的天性,不仅让他主动自发地做完了数学作业,而且也避免了母子之间不愉快的发生。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 我们完全可以用幽默的方式代替生硬的命令、批评,用幽默的口吻或行动让男孩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幽默也要把握尺度
  真正的幽默是我们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是为了让男孩在笑声中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和宽容。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把握幽默的尺度,就会弄巧成拙,可能会让男孩感受到自己被嘲笑、讽刺了,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男孩。
  9岁的晓龙浑身脏兮兮地从外面跑回家,妈妈想用幽默的方式让他知道自己身上太脏,于是对他说:“你可真是干净啊!身上一点儿尘土都没有。”话音刚落,晓龙就气呼呼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这位妈妈的语言根本不算是幽默,在晓龙看来,这就是对他的冷嘲热讽。所以,我们要把握幽默的尺度,千万不要让自己幽默的话语变成嘲笑、讽刺男孩的“剑”。如果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把握幽默的尺度,最好不要轻易使用幽默。



善于用肢体语言与男孩沟通

  谈到与男孩沟通的话题,我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妈妈说?男孩听。我们一直都认为,与男孩的沟通方式就是语言。其实不然,即使我们不说话,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向男孩传递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高达93%的沟通是通过非语言沟通进行的,只有7%是通过语言沟通的。而在非语言沟通中,有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的,只有38%是通过音调的高低进行的。
  根据艾伯特梅瑞宾研究结果,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肢体语言。可见,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肢体语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掌握男孩的心理,学会运用肢体语言的沟通方式与男孩进行沟通。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肢体语言:
  经常给男孩灿烂的微笑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说:“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的确是这样,当我们给男孩一个灿烂的微笑,他既能从中体会到一份浓浓的爱意,又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妈妈的认可与鼓励。
 平日里,我们要经常给男孩灿烂的微笑。在与男孩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以微笑待之,他会更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当男孩正在做某件事情时,我们以微笑待 之,他会更加努力做好;当男孩伤心难过时,我们以微笑待之,他会慢慢恢复平静;当男孩犯错误时,我们以微笑待之,他会因惭愧而努力改正错误。
  给男孩温暖的拥抱
  一份调查报告指出:70%的孩子喜欢父母的拥抱,大约30%的孩子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父母的拥抱。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皮肤饥饿感”,在父母与孩子的接触中,拥抱最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当男孩做对某件事情时,我们要给他一个赞扬的拥抱;当男孩沮丧时,我们要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当男孩产生自卑情绪时,我们要给他?个鼓励的拥抱;等等。拥抱可以拉近我们与男孩之间的距离,可以代替表扬、鼓励、安慰、理解等等。
  用眼神与男孩交流
 著名作家周国平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父母们的眼神》,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不忍心看中国父母的眼神,那里面饱含着关切和担忧,但缺少信任和智慧,是 一种既复杂又空洞的眼神。这样的眼神仿佛恨不能长出两把铁钳,把孩子牢牢套住。我不禁想,中国的孩子要成长为独立的人格,必须克服多大的阻力啊。”
 这段话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我们不应该给男孩的成长带来阻力,而是应该给他带来动力。所以,我?要传递给男孩既饱含着关切又充满着智慧的眼神。当男孩受 委屈时,我们要用关切的眼神温暖?;当男孩胆怯时,我们要用充满力量的眼神激励他;当男孩无理取闹时,我们要用严肃的眼神约束他;等等。孩子能够读懂我们 通过眼神传递的这一切,进而会按照我们的教诲去做。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hjzcn.com)
  拍拍男孩的肩膀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拍肩动 作比其他的沟通方式更加有效。当男孩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可以拍拍他的肩膀,他会从我们的激励中振作起来;当男孩取得好成绩时,我们可以拍拍他的肩膀, 他会因为得到认同而更加努力学习。对于男孩而言,如果我们能经常拍拍他的肩膀,可以带给他一种无限的力量。
  用双手拉近与男孩的距离
  通过拉手这个动作,我们可以把尊重、鼓励、期望传达给男孩,而男孩也会在无声无息中感受到我们的认可、支持和肯定。
  当男孩哭闹时,我们可以拉起他的手,传递给他关爱和温暖;当男孩执拗时,我们可以拉起他的手,感化他的内心;当男孩尝试做某件事时,我们可以拉起他的手,给他力量和信心。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主动拉起男孩的手,缩小与他心灵上的距离。



掌握一点批评男孩的艺术

  “肖磊,你真是给我丢脸啊,你是不是不犯点错误就难受啊?”
  “陈默,你看你考的这点分,我就不明白了,你和其他同学一起上学,听同一个老师讲课,考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你的成绩就这么差呢?”
  “王小蒙,看看你的房间,跟个猪窝一样,你要是再不收拾,我就把你这些玩具全部清理出去!”
  ……
  当男孩做错某件事情的时候,说教、挖苦、警告是很多妈妈最常用的批评方式。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男孩可以快速改正错误,进而获得进步。但是,这种批评方式真的能收到好的效果吗?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男孩有了过失,我们应该给予教育和引导,也可以给予适当的批评,但是批评并不是对他说教、挖苦、警告,而应该掌握一点艺术,应该让他更容易从心底里接受。 #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www.hjzcn.com)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男孩
  有的妈妈认为,只有随时随地批评男孩,才能表现出自己的原则和态度;有的妈妈认为,只有在别人面前批评男孩,才能让他长记性。事实上,这些想法和做法不但不能纠正男孩的过失,反而会妨碍他的成长。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8岁的佳明给客人拿糖果。一不小心,他把糖果撒了一地。妈妈非常生气,当着客人的面就批评佳明:“你都多大了,怎么连个糖果都拿不好呢?”
  这时,佳明低下了头,客人忍不住说:“孩子还小,没关系。”
  妈妈却说:“真是没见过这么笨的孩子!”
  听到妈妈这样说,佳明更觉得无地自容了。从此以后,只要妈妈让佳明做事情,他都会非常紧张,害怕因为出错而遭到妈妈的训斥。
  如果当时佳明妈妈这样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捡起来,以后做事情要当心一些”,然后拍拍他的肩膀,就不会出现后面的结果了。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经说:“在他人面前揭露孩子短处的父母,不配做父母。”也许这句话说得有些严重,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因为,当我们在他人面前批评男孩时,会使他无地自容,会摧毁他的自尊心,会伤害到他幼小的心灵。
  所以,在批评男孩的时候,我们要找准时机,要注意场合,要讲究分寸。我们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男孩,可以用手势、眼神等非语言形式给他暗示,也可以把他带到没人的地方,然后再对他进行教育、引导。
  批评男孩要简明扼要
 在批评男孩的时候,很多妈妈经常采用长篇大论的说教方式,结果男孩会因此而变得焦躁不安,从而听不进我们的话语,无法起到教育的效果。因为,我们对男孩 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只会更加强调他的过失。因此,在批评男孩时,我们要简明扼要、适可而止,只要他领会了妈妈的意思就可以了。
 比如,男孩经常因为磨蹭而迟到,我们不要这样说:“又这么磨磨蹭蹭,这会浪费很多时间,你上学就会迟到,我上班也会迟到……”我们可以这样说:“动作只 要再快一点儿,就不会迟到了。”虽然我们只说了一句话,但是对男孩却会产生一种震慑力。这样更容易让男孩接受,进而让他改正不好的行为。
  学会利用一些批评的技巧
  我们要想让男孩乐于接受批评,就要学会利用一些批评的技巧。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反弹琵琶效应”。也就是说,当男孩犯错误时,我们先不要急着批评或惩罚他,而是要充分肯定或表扬他的长处,使他自己去反省,进而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另外,还有一种批评的技巧——“三明治效应”。意思是说,当男孩犯错误时,我们可以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第一层是对他认同、肯定的积极语言,中间一层夹杂着对他的批评,第三层是对他鼓励、信任的积极语言。
  这两种批评的技巧,可以起到消除男孩防卫心理的作用,容易让他在短时间内接受我们的批评和建议,更容易让他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http://www.hjzcn.com/Primary/qzgt/20130319/11185_11.html#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本博客转自中华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