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1年前 [04-14 11:33 周日]
家庭教育的地位及作用

家庭教育是人生奠基性教育当孩子从呱呱落地的从古到今,无数杰出人物和优秀人才的成功都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关,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和人的一生成长中,都具有其它教育不能替代的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那天起,做父母的就成了自己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肩负起对孩子教育的重任。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孩子。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在这个承袭关系中,它具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先天遗传因素。二是后天教育影响因素。有的人说话声音和长像简直就是父母年轻时的翻版,还包括走路的姿势和喜好。这其中除了有一点遗传外,主要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结果,父母的生活作风、劳动或工作作风、兴趣、爱好、习惯等个性特征,都将给孩子留下极其深刻的影响,有的甚至成为孩子终生效仿的榜样。尤其是父母的人生观、是非观和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处世方法和处世原则,一旦被孩子认可和接受,是很难改变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够影响其子女一生的成长。

有人说,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前途的收获。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教子成才,但是如何对孩子施行家庭教育却知之甚少、方法不多,亟待提高其作为家庭教育施教者的综合素质与教育能力。

二、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

在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并且在学校教育的整个阶段内,一般都自始至终伴有家庭教育。我国己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大多数人能在学校受教育12年至15年,有的甚至能受教育18年以上。学校教育结束后,家庭教育仍在继续,甚至影响终生。有的父母对家庭教育长期性认识不足,以为父母的任务主要是管好孩子入学前的一段,孩子入学后,把一切都交给了老师,虽然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高度信任,但是这种想法也会导致家庭教育的松懈,对充分发挥校内外整体教育的有效性是极其不利的。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反映孩子从上幼儿园到上学期间,老师的话就好比圣旨,孩子们愿意听老师话,不愿听父母的话。孩子入学后对父母的依赖性逐渐减弱了,因为他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感到那么新鲜、新奇,而集体生活又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还有课堂上学到的各科文化知识,让他们眼界顿开。孩子们从父母那种过多的、琐细的呵护、甚至约束之中解脱出来,开阔了视野、扩大了交际、增长了知识,对群体和对社会有了更深广的理解与体验。这个时候,他们很可能对家庭的某些负面影响产生朦胧的否定意识。如家庭天地的狭小、生活的单调、父母知识的匮乏、不良的家庭生活习惯、家庭教育的不当等。他们觉得老师的知识很多很多,甚至以为老师什么都知道,是天下最有知识的人,老师的话总是对的。孩子们这种“向师性”,是从入学逐渐形成的,随着他们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向师性”也逐渐减弱。家长了解和认识这种规律后,不能放松而是更应抓好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4个方面。

1、自信心。自信心需要从小培养。而树立自信心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夸奖。孩子需要夸奖,需要鼓励,夸奖孩子,不仅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鼓励孩子去相信自己,有自信才能进步,有自信才能出成就,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基石。

2、          责任心。责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要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责任感。

责任是一种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对份内事情的一种内心感受,让孩子具有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活及健康负责,做一个对他人、对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只有从小打好这种个体内在品质的坚实基础,他们将来不管到哪里和从事何种工作,才能真正做到“责在人先,利居人后”。

3、自我控制力。对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而且越小越好,培养孩子从小能经得起表扬、成功,受得了批评、挫折和失败,有自知之明,能自控、自律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约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4、独立性。很多专家提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从幼儿开始,从让他们独自睡觉开始,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有独立见解,能独立做事,也就是说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家长千万不要代办、包办。让孩子做到自主、自立,不依赖别人。

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

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家庭有意或无意的教育和影响,孩子在品质、习惯、兴趣、爱好等许多方面,已经能够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了。他们可能有好的品质和好的习惯,也可能有不好的品质和习惯,但不管怎样,一旦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学校都要以它特有的模式,按既定目标,去进行有计划的、统一的再造性“加工”。有的顺理成章,显得较为容易,有的则需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才能有所成就。

有的孩子在家里已养成自私、任性、粗鲁、骄横、好吃懒做等坏的习惯和不良品质,入学以后由于教育适时、得法,外加集体影响和约束,他们原来的不良习惯和品质会得到改造或抑制。如果积习不深,有些毛病是能够在集体中自然“融化”的。但是,有些孩子不良品质和习惯却是很难矫正的。其最初表现是,常常随意破坏纪律;与别人交往时,总想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好恶,在群体中只团结少数人等一系列不良倾向时有出现。这时,如果家长不配合学校做好工作,或者采取偏袒、放纵态度的话,不仅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而且极容易挫伤老师施教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没有谁希望自己教的学生是品学皆劣的;作为家长,也没有谁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不可雕琢”的,就这一点说,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和教育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家长在对于女的期望中还掺有个人主义观念,或者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功利观念的话,学校教育成效必将受到阻滞和削弱。另外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至于其它的关心却很少,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与整体素质的提高。当然,教育后代的任务只靠学校是不行的,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践也证明: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其教育效果很难巩固和发展。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不仅是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内部规律的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在思想水平、道德素质、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我们的家长不仅熟悉自己子女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状况,而且也熟悉自己子女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可以说,每位家长不仅具有对其子女进行有效教育的优越条件,同时也应负组起教育子女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只有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对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进行成功的教育。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