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学校遭遇家长“不信任案”

10年前 [04-07 09:23 周日]

学校遭遇家长不信任案

赵玉成

http://whb.news365.com.cn/whjy/201303/t20130329_1040173.html 

  1919年,中年但还未做父亲的鲁迅先生写下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刊于《新青年》杂志,与广大新一代家长探讨意义重大的家庭教育问题。这些家长可能算是中国父母们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吃螃蟹者

  鲁迅之所以写做父亲,大概当年的母亲们大多不认字。今天有了触手可及的书本和无所不能的网络,家长对育儿知识、教育理论的学习无疑更便捷、更丰富。但面对这些自学成才的家长们,学校却是麻烦不断,频频遭遇家长的不信任案

  

家长对教育越了解,对学校越不信任

  现在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长期投入,使他们自学成了一个个教育专家,容易对学校教育产生不信任。

  但事实上,教育有其专业性,并不是家长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汪永红,任职于本市一所寄宿制中学,当了一辈子教师,有着很多家长朋友,现在却开始害怕聚会:总成话题中心的感觉不好受啊。汪老师的聚会,也不知从何时起,不管开始的话题是啥,聊着聊着总会变成大家讨论子女的读书,而此时的汪老师就成了光荣的教师代表,承受着各种针对老师的指责,她总是忙不迭地做解释工作。大家虽说都是说笑,但说的内容都是孩子的老师怎么不好,似乎个个都苦大仇深,都有一本被老师折磨的苦经。我呢,就成了众矢之的。汪老师的感叹在学校办公室里得到了共鸣。怀疑、不放心、缺乏信任,使老师们在家长面前尤感受挫。汪老师的年轻同事、心理教师张亚晴更感郁闷,最近由于一位老师请假,她被学校安排兼任班主任,结果不多久就有家长投诉:校长,我们孩子班级没有班主任,像没有父母要的一样。学校询问后发现,张老师的工作并没有什么疏忽,只是家长听说班里换了年轻老师,觉得老师没经验,自己孩子吃亏了。年轻也是错误。对此校长翁晓宁有些无奈,有些家长对学校的教育缺乏信任,这是现在的一个大问题。

  奇怪的是,一方面家长喜欢有教育经验的老教师,而另一方面,家长又觉得所谓教育经验其实没啥用,自己完全可以通过教育网站、教育书籍甚至社会经验来弥补乃至赶超——他们读到博士,比老师会读书,所以就更懂教育。

  在很多校长和教师看来,现在的家长堪称个性鲜明,他们有知识,有学习能力,在教育上的长期投入,使他们自学成了一个个教育专家,对教育理论中的个性化创造性素质教育熟练掌握。以前小学老师大多中专毕业,中学老师大专或者本科毕业,那在只有初中小学学历的家长面前当然代表着知识与权威,而现在家长基本都是大本了,他们面对老师会觉得,你懂个啥?一位小学校长如此分析家长对教师在教育专业上的信任缺失。

  而同时,在一个越来越强调平等的社会里,家校互动也经常存在误解。不可否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由于涉及子女的教育问题,教师通常会作为掌握专业知识的权威一方而占据谈话的主动权,对学生缺点的批评会让家长产生是批评自己教育缺失的感觉,再加上社会上对教师负面舆论的渲染,这种不信任被不断加强。

  我们甚至碰到过有家长把老师每句话都要录音,与学校沟通的每个事项都要记录,并要求老师签字。说实话,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翁校长说,事实上,教育有其专业性,家长即使是个科学家,也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位教育专家。很多家长将学校与老师的工作想得太简单了。

  

谁在扼杀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

  在家长眼里,学校统一的要求、统一的练习,扼杀了孩子的个性。

  但在老师看来,这些家长不管孩子同不同意就帮他们报一大堆钢琴课与补习班,这难道就不是压制孩子自由发展吗?

  钱利华老师刚刚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家校沟通会,会议的主题是吃苹果。作为一所寄宿制中学,学校每天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一些家长觉得每天吃苹果太单调,甚至有人怀疑学校与苹果供应商有回扣关系。所以他们强烈要求水果选择要个性化,有要换火龙果的,有要发猕猴桃的,还有家长提出苹果要削了皮给学生吃,苹果不削皮,孩子吃进农药怎么办?

  在钱老师看来,这个小小的苹果挺能代表家长对个性化教育的误解。学校选择苹果,除了营养之外,还要考虑贮藏、保鲜、食用方便等问题。比如火龙果和猕猴桃等水果个头差异较大,而且吃起来麻烦,而小番茄之类保鲜要求高,分发也不方便。至于苹果削皮,是教师削好上百个苹果发给学生,还是给学生一人一把水果刀呢?这些因素,在家长面对一个孩子时,都不是问题,而放在一个三四十人的班级或者几百人的学校中,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令钱老师欣慰的是,在她解释之后,学校的做法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后来有位迟到者提出要吃甘蔗,马上就有家长反对。学校解释清楚,家长也会理解,怕就怕一些家长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学校产生怀疑,听不进我们的解释。

  前不久网上一篇《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的文章,在学校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作者觉得自己读一年级的孩子经历了学校集中营般的磨难,他在文中写道:打开书包所有孩子的书皮都一模一样;所有的铅笔都是2H的,连笔尖都要一样粗细……如此整齐划一,6年后,我的女儿怎么可能不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控诉式的语调令家长们解恨,而老师们却感到愕然甚至滑稽。

  在一些家长看来,学校教育都是应试教育,统一的作业和训练是对学生个性的摧残,而现代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自主培养,这种自主和个性就体现在生活学习中的自由和随意。

  但在老师们看来,家长如此理解是片面看待教育的个性化。放眼国外,一些家长眼中完美无缺的英国公学,他们作息规定与礼仪训练的严格程度远远超过国内的学校。如果单凭买几样统一的文具,就认为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太过于狭隘,甚至有些可笑。钱老师说。

  汪永红老师将部分家长的这种个性化理想比喻为叶公好龙。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才是个性化培养。他们觉得学校统一练习本、统一作业格式,压抑了孩子的个性,而他们不管孩子同不同意就帮他们报一大堆钢琴课与补习班,这难道就不是压制孩子自由发展吗?

  其实老师的一些做法只是希望孩子能养成一些好的习惯,而有些是方便管理。如用2H的铅笔写字会更合适,用2B4B写出来的字则是一团黑,难道写出一个小黑球这叫创造力?钱老师这样解释。

  

亟需扭转的错位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如今却扭曲地纠缠在一起。

  原本家庭教育应该重视的生活习惯问题丢给了学校,而家长基于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怀疑却管了大量学校教育的事务。这种错位消耗了教师的大量精力。

  家长把我们这里当成了魔法学校。他们希望学校能代替家长完成教育孩子的一切,而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寄宿制学校的特性,汪永红老师得以了解学生更多的生活侧面,学生生活习惯之糟、自理能力之低令她吃惊,一些初中生甚至刷牙、洗澡都不会。

  今天老师追着学生读书,是因为过去家长追着孩子吃饭;今天老师帮着整理书包,是因为以前阿姨帮着整理玩具。汪老师将今天学校里发生的诸多家校矛盾视为一种学生成长过程中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缺失所带来的震荡。

  在翁校长看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如今却扭曲地纠缠在一起,比如学生按时到校、按时交作业、对人有礼貌,本是家长该管的内容,现在却成了老师每天要督促家长签字的必修课。而上课进度、选择参考书等本来是学校教育的份内事,现在却有不少家长横插一杠,会向学校和老师提各种建议和要求。

  现在社会将所有有关孩子的问题都当成了学校的责任,学校管得太多,甚至代替完成了大量家庭教育的任务。而家长由于基于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怀疑却管了大量学校教育的事务。这种错位导致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干涉,而教师又不得不将大量精力花在与家长解释沟通和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上。

  在这样的现实下,家长对学校的不满是必然的,而教师的压力巨大也是必然的。翁校长除了更多开展家校互动活动,积极与家长沟通之外,还想方设法给教师减负:一是原则上不鼓励教师给家长留手机号码,教师的私人手机是他们的隐私,他们也是家长、妻子或丈夫、儿女,晚上和星期天也有休息的权利;二是晚自修由专门的管理老师负责,而不是学科教师,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事,晚自习是学生自学的时间,学校不能剥夺学生思考的空间,同时也能保证学科教师的休息时间。

  鲁迅先生曾如此描绘自己后代的成长境界: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世上本没有学校眼中的怪兽家长,更没有父母眼中的妖怪老师,他们的目的都是同一个,那就是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有这样一个前提,家校之间就有了永恒的沟通空间,而其中的关键,也许正如汪永红老师所说:家庭教育应该在学习内容上自由发展,而在行为习惯上锱铢必较。家长要做的是,相信学校,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文中涉及的教师均为化名)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