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他终究是要离开你的

11年前 [01-30 16:40 周三]

他终究是要离开你的

                                                                                                     辽宁  戴志强 

      前不久,儿子的学校组织了一次到素质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时间很短,不过三天。因为爱人也在那所学校并任教这个年级(不教儿子班),所以,三天里我便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因为儿子比同班的同学年纪要小半年多,因此在一直关心他在与同学的共同活动所呈现的状态。但是我清楚所有的牵挂都无法代替孩子自己的表现,因此也提醒自己尽量少打电话去问询他的表现。

     前不久,刚刚给市人事局的公务员的培训讲“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对策”,同样的内容讲了两场。在会上,这个每个家庭都十分关注,却缺少系统了解和科学实施的老问题受到了培训会上所有人的关注。在受训者的面前,我是教师,而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甚至是在自己的每场讲授中,我同样是一个最虔诚、最认真的一份子。

     “养子若如你,留钱有何用?养子不如你,留钱有何用?”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是给孩子留下财富?还是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在知识、健康、人格等诸多方面,我们的重心何在?”

     “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做父亲和做母亲的你是否缺席?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孩子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呢?”

     太多的问题,一次又一次的发问,与其说是提醒在场的受训人员,同样也是在提醒自己,如何做一位小学生的合格家长。

     目前几乎百分之九的家长中间最流行的教育“真理”---“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似乎孩子此生便只为这学习而来,而深入地思考我们也不难明白,所谓的“学习”不外乎是那些廉价的“分数”,而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在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比较起来,这样的“分数”又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育孩子的失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可能靠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可是我们的“配方”是真的有效吗?

     司马光曾说过: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慈而不知教也;为人父者不患不严,患于知严而不知教也。这自古便有的提醒,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一下:正确方向是什么?正确方法是什么?在日常的子女教育中我们是否真地领悟并实践着对“教”的深刻含义呢?

     几年前,上海浦东三林镇妇联的“母亲素质大调查”调研活动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边是父母盼子成才的沉甸甸的爱,一边却是孩子对这份母爱的排斥和抗拒。这样的现实在我们的身边同样随处可见,可以说这样的结果是对于我们“家庭教育无知”的最大嘲讽。

     “有个西方故事说,父母是保护孩子的天使。因为上帝派孩子来到人间时,孩子很脆弱、很无助,于是上帝就给孩子分配了父母,使他在痛苦的时候得到保护;在无助软弱的时候,得到及时的关爱、扶持和引领。”而这种保护在当前“独生子女教育”的现实里,永远也不能是包办,不是溺爱,不是苛责,不是攀比,不是……

     在我的理解里,父母之于子女,应该是一种搀扶,一种引领,一种示范……上帝把孩子赐给我们,让我们品尝着为人父母的光荣与辛劳,我们培养着他们的智慧,品质,锻炼着他们的身体,意志,其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们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快乐、幸福、健康、勇敢。
    “他终究是要离开你的”这是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当今天的社会未免有些幼稚可笑,因为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自己生活的底气也不是那样的十足而自信。

   “他终究是要离开你的”父母终有一天会成为送他离去的背影和远在他乡的思念。如果在他未成年时你的影响让他懂得了感恩与善良,那我们或许会收获多一些欣慰。

     第二天发出去的信息得到了回应-----“他表现得非常好,昨天晚上他们宿舍纪律出众,内务整齐,得到流动红旗了,睡得很安静!”牵挂似乎有了着落,一丝欣慰不由得涌上了心头。

     窗前,天阴阴的。盼着那个爱看书的,单纯如纸的,善良的,终有一天会离开我的儿子……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