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该教孩子什么?

11年前 [01-30 16:35 周三]

该教孩子什么?

——中国家庭教育现状实录


        关于家庭教育,父母们的诸多问题可以结成一本《十万个怎么办》。中国传统教育、西方现代教育,亚洲父母的严厉、西方父母的开放,成功案例、失败教训,各色教材铺天盖地,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案例越多,父母们的疑惑也越深:这些,是我们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吗?

为人父母,无异于匆忙上阵当代课老师。父母职责是养育孩子,养,不过是供孩子衣食无忧住行有靠,父母天生即会。惟独家教之一职,没有培训学校,前人理论教诲更需甄别挑拣。

      人人都记得那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在实践中,“最好”二字成了悬在大多数父母头顶的达摩利斯剑。“我这样教,对吗?”多少父母在事后反省,否定再否定。

      孩子最终能记住父母哪些教诲?成功父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与其在怀疑和否定中艰难履行“教师”一职,不如先明白自己为人父母的心:我最终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目标决定了我们的起点和终点:作为父母,我们最终能教会孩子什么?

      每一个细节,都是教育大问题

      年轻父母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担忧和不自信,生活细节、现实冲突、亲子交流,这些以前都不是问题的事,如今成了没有答案的选择题。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一篇“红旗下的演讲”,红了高二少年江成博。他迅速成为自认同样正被中国教育制度毁灭的中学乃至高校生们的偶像。但在父母眼中,他们并不希望自家孩子具备江成博那样的勇气。尽管在这份4000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71.5%的父母赞同或部分赞同少年的观点。

      “万一学校给孩子穿小鞋怎么办?”“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容忍学生出格的。”“逞一时之快,是不理智的表现。”64.9%的父母们表示自己的担忧。

      不想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失去个性,更希望孩子能平安无风无浪地走进社会,这种矛盾心态不过是父母们教育中的诸多困惑之一。

      “我希望孩子诚实,有一颗公正公平的心,但又常常叮嘱他遇事要看兆头,不要出风头。这也是家长自己的社会经验。孩子对我们的两面派说法很不以为然,有时我也觉得做父母的太多顾虑,太窝囊。可我们能怎么办?”

      在上海丰达玩具厂工作的沉蕾不知如何向孩子解释自己的矛盾心态。和沉蕾一样,越来越多的父母由身边发生的各种问题引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并为此担忧不已:

      即便父母不强调学习成绩,但学校有成绩名次榜,孩子自己都很看重;

      有心不让孩子参加周末才艺班,可不学的孩子在班里就成了少数派,要被排斥;

      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在幼儿园会不会被老师歧视?

      孩子的作文父母觉得好,可老师说不好,该怎么劝慰他?教育孩子不要欺负小朋友,但是他不动手就要被其他孩子欺负;

      念初二的儿子收到女同学的情书,青春萌动很正常,可会不会耽误学习?

     我们如何在教孩子诚实时让她不遭遇背叛?我们如何在教孩子遵守规范时也享受到公平?我们如何向孩子解释他被教育的这些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以分裂的方式妥协

      几乎所有的家长QQ群都会讨伐学校教育的种种不公,抱怨亲子教育中的种种麻烦。但怒斥和抱怨之后,并没有有效解决方法。

      中科心理咨询所、社会心理学教授王开慧总结说:“现在的教育问题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连吃饭穿衣这些以前很平常的事,都会让家长忧心忡忡。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的提升、社会不公的加剧、教育角色的多成员化,都让家庭教育变得举步维艰。”

      说不尽的“怎么办”却没有答案,超过一半的父母最终都无奈地选择让孩子学会“分裂”,以适应社会现实。作家叶开也包括其中。

      叶开无数次向现行语文教育内容开炮,但最终还是向标准化答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女儿有道试题,为“打量”的“量”找出正确的读音。他认为是四声,老师给的答案是二声。思索后他告诉女儿:在家里就念打量(四声),在学校就是打量(二声)好了。

      同样的事还有很多。和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文学教授交流时,对方告诉叶开,自己儿子小学六年来一直“分裂”得特别好:“学校说一套,家里说一套,从小就学会应付。”

     “ 可以在学校这样, 在家里那样”,中国父母们创造了分裂式教育。

      有限的时间能分几分给孩子?

     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肖力平更看重选择困惑之外的另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和物都成为横亘在父母与孩子交流路上的障碍物。

“比如爷爷奶奶辈在父母教育孩子时的阻碍作用;孩子在物质方面的成人化趋势;年轻父母本身有巨大的工作和生存压力,他们这一代对个人生活空间的需求也比前几代人都强。”

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交流,即便是有过独生子女经历的独一代父母,也常常感到困惑和愤怒。按照设定,他们应当与孩子进行轻松愉快的平等、开放式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共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交流的主动权被孩子牢牢掌控,一旦他们感到不自在,一定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而遭到冷遇的父母中,有近40%会回应以同样的冷漠。

“实际上,我们是在求着孩子和我们交流,在父母的世界中,孩子是唯一的,但在孩子的世界中,父母是多选项之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陈文山以数据来说明问题:中国双职工家庭中,有71.24%的父母承认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时间严重不足;51%的人觉得自己能与子女交流的话题不多;多停留在询问成绩、了解孩子的人际交往情况上。

交流时间的严重不足加剧了父母心中的焦虑。他们希望在有限的相处时间里让交流沟通的效果最大化,但良好的意愿总被现实打破。46.7%的父母承认自己因为工作压力、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留足时间并心平气和与孩子交流;32.3%的父母有过以冲动惩罚孩子终结交流的经历;12.8%的父母最后干脆放弃和孩子交流。

没有真正平等过

肖力平认为亲子交流受阻,是家庭教育发展到一个瓶颈的表现。70后、80后的父母较之上一代更重视亲子间的互动交流,毕竟交流是家庭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但80%以上的父母依旧会在不自觉中采取家长制教育模式,即父母单方面做出决定,即便他们听取了孩子的意见。” 一方面,父母放不下身段真正做到与孩子平等交流,另一方面,他们渴望孩子能主动与自己沟通。“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肖力平更看重另一个问题:中国父母在教育模式上的极端性。一些父母向欧美学习,觉得要给孩子自由,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己解决问题,但自由的度把握不好就变成了放任,最后父母发现孩子是很独立,但他们的交流圈里没父母的位置了。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大包大揽式,父母绝对不放心孩子,孩子无论做什么都要向父母汇报,这种教育模式下,亲子交流看似频繁,实际孩子永远处于附庸地位,无法独立。

“交流受挫的父母能为自己找到很多理由,他们本身也很努力,购买和学习了各种教育书籍,但别人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更重要的是,这些受挫的父母并不清楚自己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不清楚自己能做和该做什么,不理解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与孩子的沟通小技巧

1.不说空洞化的套话废话,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的与孩子沟通。

2.开拓孩子的生活范围,很多沟通都必须有过相应的情景体验才能够理解,才会有效果。

3.创造多元化的沟通渠道,除了语言沟通渠道,还有更活泼的情景沟通、音乐沟通、兴趣爱好沟通等。

4.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使其从中获得熏陶,明白事理的同时也消除了部分沟通障碍。

5.家长自己表现得有追求,有品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孩子,触动其心灵。

“拼”这个字本身,是以透支孩子未来幸福为代价的盲目跟风。

拼,孩子一定赢?

“我要杀死你,然后让你下地狱!”6岁女孩宝儿冲着幼儿园老师和刚跟她发生过摩擦的小朋友歇斯底里地大喊。

事后,宝儿的妈妈却很镇定地反问老师:“她说这话怎么了?本来这个世界就是强者生存的,不行就会被淘汰,我女儿是不是班里认字最多的,是不是班里最聪明的?”

宝儿来自高知家庭,妈妈博士毕业,在一个金融机构工作;宝儿爸爸则是软件开发方面的高手。

“知识、技能水平高的人不一定文化素养就高。”北京教育科学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廖丽英说,这些高知、高薪家长自认是教育的成功者,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更加执著,他们的痛苦往往也更深更重。这也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上更容易被“忽悠”、更容易产生焦虑,也更容易把这些负面的东西传递给孩子。

每年“小升初”激战正酣的时候,一些著名升学论坛上都会有类似“我是怎样打造‘牛孩儿’"的帖子被众人传看。一位家长在帖子中这样写道:“别人拼钱,咱没有;别人拼权,咱没有;咱手里有的只有孩子,所以咱拼孩子。”

孩子们的起跑线不断前移,从原来的高考提前至中考,再到“小升初”、“幼升小”,许多孩子从两三岁开始就不停地上各种培训班。“中国的许多家长在分数和考试面前,可以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弃了做人的基本教育。只有当孩子失去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后,家长才会痛苦万分地反省:在孩子的健康和分数之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前者。”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学者杨东平认为,中国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应父母的“要求”,累死在了起跑线上。

高知父母们推崇的成功教育,除了包含证书、奖状、高分数,圈子也被纳入其中。一位上市公司老总尤其看重孩子身边的同学资源,“我要给他选择最好的中国学校,让他提前结识未来成功人士,奠定良好人际基础。”

如此高瞻远瞩的规划,是否能换来高知父母们期望的结果?

评价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有两个标准:一,小学时孩子能够与书为友,“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二,孩子在高中阶段形成了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而那些在拼孩子的战场上拼杀的父母们,不会承认自己已在家庭教育上误入歧途。他们精心培养的孩子在选择大学时一片茫然,大学毕业后又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教育界有一个“第十名现象”。当孩子们走进社会十年、二十年后再回头看,当年班级里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往往表现平平不见踪影,而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有所成就的,反而更多是那些成绩中偏和不太受老师“待见”的学生。“学习尖子为了在学校保持优秀,透支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时间和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等。”

父母头痛家庭教育,根源在于履责的不完全甚至对教育责任的推卸。

颠倒的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谁重要?

大多数家长的答案是后者。

南京东路幼儿园每年招生报名时都会让家长填一份宝宝情况表,包括吃饭穿衣作息时间等,“小班一个班15个孩子,我们每年至少有四个班,最小的孩子刚刚两岁,最大的也不超过三岁,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作息时间也不规律,在家里让父母很头痛。”吴邵萍园长说,随着孩子入园低龄化趋势增强,父母们干脆把一些让自己头痛的教育责任托付给老师。“不仅是父母,连爷爷奶奶也认为只要孩子上学了,老师自然就会教他们学会吃饭、睡觉。但幼儿园不是万能的,这给老师带来很大压力。”

从幼儿园开始,学校成为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们把孩子的安全、监护、习惯的培养、人际交往圈的建立、人格的完善甚至兴趣爱好的选择,都交到老师手中。

除了主动交出权利,让家庭教育变成学校教育的附属,家长在说一不二的学校教育面前也没有拒绝的权利。“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是聪明的一代,但是只注重学业正在使他们丧失更多的能力,就有可能成为愚蠢的一代。”

在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眼中,现在的孩子除了读教科书以外未完整读过一本课外书,缺乏阅读可能会将中国孩子变成“愚蠢的一代”。

但父母表示无能为力,他们没有精力改变现状。“孩子的学习任务,成了全家人的学习任务,孩子放学回家,做功课,朗诵、默写、预习、背书、检查作业等,家长必须全程参与,每完成一样还必须签字画押。”教育专家钱焕琦指出了现代教育的问题,“许多学校都开通了‘家校通’短信平台,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考试成绩等全部传达给家长,就像时刻给家长的一个‘紧箍咒’。不少学校还通过‘家校通’告诉家长每天要陪孩子完成哪些作业,更像是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家长在无形中成了老师的‘助教’。”一些家长虽然也觉得老师有时提出的要求并不合理,却担心孩子在学校被批评、孤立,不敢表达心中的不满。

知道唯学校教育不对,却不能有所为去改变,在钱焕琦看来是更可怕的事,“本来是相辅相成、各自独立的两个教育体系,却成了一主一从,位置颠倒不说,还抹杀了家庭教育的部分内容,这样会毁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现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传播知识,而家庭教育是对个体生命的保全和延续以及爱的能力的习得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道德的萌芽和根基。但在独二代子女家庭中,本该由父母和兄弟姐妹一起承担的教育内容,全部落在父母身上。父母除了承担成人教育角色,还要充当孩子的兄弟姐妹或朋友的同辈角色,这给独一代父母提出更高要求——他们没有多子女家庭生活的经历,在长辈和平辈这两个角色的转换中极易失控,而能提供类似于多子女集体生活的学校,就成了独一代父母最可信的选择。

而学校拒绝承认自己有家庭教育的功能,当双方互相推卸责任时,成绩便成为了衡量孩子发展的唯一标准。

有调查表明,在父母对子女经常提出的要求中,选择“好好读书、争取考个好学校”的占85%,而鼓励孩子热爱劳动的仅占17%,提出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要求的只有20%,10%的父母把“良好品德”排在“优良成绩”之前,7.2%的父母不介意孩子只是一个中等生。

在这项调查的最后,是两项关于孩子们的数据:46.1%的孩子对自己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而自责、焦虑,22.8%的孩子说:“爸爸妈妈,我很累。”

父母榜样的力量

以身作则的父母让孩子学到为人处世之原则。

1.道德。如尊重他人、诚实善良、勤俭节约等。

2.人格。正派上进的父母会以自己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

3.态度。乐观自信的父母也能把积极的态度传染给孩子,让他们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积极与消极面,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4.爱好。爱读书、有强烈求知欲的父母同时也善于思考,有创新精神,乐于尝试和钻研新鲜事物。

5.梦想。有可以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追逐目标的过程也能让孩子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6.意志。坚毅执着不放弃,不仅是天生的气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培养起来。你中小学的考试成绩,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定地站在孩子身后,竭尽全力让他们的童年更幸福美好。

守护孩子的幸福

女儿张格嫣予小学读了三所学校,她读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时,我也试图为她转学,后来发现难度太大,还有,其实也没有任何学校可以转,太相似了。

我坚持从来不为成绩批评孩子。我坚持决不为面子、金钱、焦虑而站到应试教育那一边去。我坚持决不参与到伤害孩子健康、对未来的期待、自我信心的行列中去。有时候我也会坚忍地想到,总之孩子肯定会长大的,我们卡在历史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只能接受与承受。作为父亲,我理解自己的无奈,却怎么也不认同这样的历史的合法性。

有一次,女儿回家,一进屋就嚎啕大哭,女儿只说因为一份作业丢了,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却怎么也不肯说。初三之后,女儿对在班上发生的事情会这样说,不要再问了,我不想再一次受到伤害。

我知道她在长大,但是对这样的长大却怀着深深的愧疚。我知道自己不能保障孩子足够的睡眠,也无法保障孩子因为学业成绩不佳、表现不符要求时,而不受到羞辱与伤害。

我时常生活在巨大的迷惑之中。单独和孩子吃饭时,我对她说:“你要尽量多吃点,吃好点,有时间就多睡点,这样你才能和应试教育作长期的斗争!”

我还时常对孩子说,你也要理解老师的难处,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教育的失败与难堪是所有的人都要承受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承受,变得更坚强。

张格嫣予的天分首先表现在她的写作能力上,小学六年级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在夜空中飞翔的精灵》。初二时,她获得了首届全球华文写作大奖赛最具潜质奖,是获奖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获奖小说《被诅咒的游戏》也获出版。

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这些天赋对她而言,并没有带来多少喜悦。她初中的三任班主任,对她都颇不以为然,一位班主任这样评述:整天写写写,到时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还得靠父母养着!

也曾经有人问过我,你倡导生命化教育,现在孩子如果因为“过于生命化”而考不上更好的高中你会怎么办?

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减缓孩子的痛苦,我总是告诉她,不要害怕,爸爸会有办法,要是能考上一所一类高中当然好,考不上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到一所好一点的学校寄读。

你爸爸妈妈都是从乡下的中学读出来的,重要的是你对自己始终要有自信!

现在我最感欣慰的是孩子的“痛感”相当微弱,遇上再大的痛苦,她哭过之后马上阳光灿烂。我深信坚强、乐观、善良一定会成为她一生最大的财富,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有次女儿考试考不好,她对她妈妈说:“你们都没有骂我,我心里感觉真好!”女儿的话让我既欣慰,又有几分的酸楚。

在这样一个价值混乱,教育目标极其窄化的时代,爱孩子、坚定地站在孩子身后,竭尽全力让孩子的童年能过得更为幸福、美好,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对儿童残暴、缺乏慈爱的教育,让儿童失去天真、幻想和自信心的教育绝对不是“理想主义”。我们呼唤好的教育,就是呼唤对每个生命个体权利的尊重。我明白,教育的不幸决不仅仅是它自身的不幸。变革之路,从来就不是从教育内部开始的。

家庭教育,根本上是教育父母。

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李素青直言,自己和父亲李东方的关系可以用一段三部曲来形容。“年幼时宠爱为主,青少年时管教为主,现在基本是把对我的一腔热情放到孙子多多身上了。”

出生于19 5 2年的李东方吃过许多苦,农民出身的父亲对他最常的教育一般都是在饭桌上,“要牢记共产党的恩情,要热爱劳动,不能忘本……”有父亲以身示范领着种地砍柴,李东方初中毕业当知青时很快就成为农田上的行家里手。但看着大儿子在农村下乡受苦,

父亲的观念有了细微的变化,他开始要求女儿专注读书,多学文化,不要求考好名次,但一定要有知识傍身。

最后,勉强拿到高中文凭的李东方进了一家国企当钳工。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妹妹现在则在大学任教。有父亲重视知识的例子在前,李东方在女儿

李素青上小学后,对其学习成绩的重视远远超越了其他方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年轻时的遗憾和失落转化成对女儿的期待。

李素青初一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良好的绘画天分,这明显和期望她学好数理化打遍天下的父亲的宗旨背道而驰。中学期间,是父女关系最紧张的阶段。

“甚至到了回到家互不说话的地步。”李素青回忆道。

高考那年,李素青背着父亲偷偷参加了美院的艺考。获知分数上线的那天,她忐忑地回到家,不知该如何向父亲开口。一进门却看到桌上摆着一套崭新的画笔和颜料,竟是她一直舍不得买的某个品牌。“我妈跟我说,是你老爸买的,让你好好准备文考,自己的梦想就要自己努力来实现。”父亲本人因为自尊心的缘故并没和她进行沟通,“但我已经很感动了,他们那代人不善于说,总是默默地做。”

“说不失望那是骗人的,在我印象中,画画成不了名,那就等于零,直到有天我看到女儿为我和她妈画的人物像……”说到这里,李东方很动情,也不忘调侃:“天要下雨,女儿要画画……”

李素青最终成了一家出版社的职业插画师,名气确实不大,却因为喜爱,每天都乐呵呵的。5年前,儿子多多出世。她也想过像身边的同事一样,给多多报个早教啊英语班啊什么的,但最终都选择放弃。“赢在起跑线上就是个伪理论”,在李素青看来,一个班级,按成绩划分,除了前三名,总有中等生和差生,“我当然也不希望多多最后一名,但当个中等生也不错。”智商和情商比较,她更倾向于对多多后者的培养,她宁肯花大把的时间陪孩子玩,也不情愿送他上周末培训班。

“你不是个快乐的人,你无法让身边的人快乐,你拿诺贝尔奖,你当世界首富又有什么意义?”拜她所赐,因为活泼开朗爱笑,多多从第一天上幼儿园起,就是最受老师和同学喜爱的小朋友。

令李素青倍感欣慰的是,关于多多,老爸这次坚定地站在了她这一边。

教会孩子独立就好

《家人》:在采访中,有位母亲的故事让我们特别心酸。她的儿子上大学了,开学那天,母亲送他到学校,给他打扫寝室、布置床铺,为了让他尽快和同学搞好关系还请室友们吃饭。一切结束后,儿子对母亲说:“打扫得很干净,你赶紧回去吧。”母亲后来很心酸地说:我为他做了这么多,他连一句谢谢都没有。

谬建东:中国父母历来重视子女社会适应性的教化,却忽略了其他。他们表面上十分忙碌与辛苦,实质上剥夺了孩子太多发展的机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爱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神经质。做父母的很难遏制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关怀,而这些关怀往往超出有益的范围。”

章创生:西方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孩子独立。所谓独立,初级阶段就是生活能自理,中级阶段是能自己独立思考问题,高级阶段是能正确判断、选择,能迅速适应社会。

在美国有句话,叫“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中国的父母是跳过前面两个阶段,直接进入最后阶段,少了前面的奠基,后面自然也是失败的。

《家人》:这是否也说明中国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本质?很多父母说“我只要孩子成才就好”,但什么是成才,怎么让孩子成才,却从来只是个模糊的概念。

章创生:可以这么说。家长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事,但其中大部分是该由孩子自己做的。而本该由家长亲自传授的东西却被忽略了。这也有国情的关系。

美国孩子敢和父母说:我不想念大学,我想去开咖啡店。中国孩子就不敢这么说,说出来一定会被否定。他们不敢独立思考,思考了也不敢表达出来。因为哪怕父母都不鼓励。但人格和思维的独立性,恰恰是父母最该鼓励和教育的。

谬建东:不敢表达自我其实也是因为长期缺乏思想交流导致相互不信任。父母觉得孩子不大学毕业就没有独立生活、谋生的能力,他们老怕孩子吃亏;孩子则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想法,总否定自己。

《家人》:因为从来不敢放手,中国父母把自己折腾得很累。

谬建东:许多父母担忧的问题,例如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社会、如何不吃亏……恰恰不是教育该关注的问题。

大多数父母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学。会纠结于教育和孩子生活的小细节问题,说明父母本身就是不独立的,他们太依赖于孩子。一个不独立的父母如何培养出独立的孩子?

最后再要求一个不独立的孩子回报自己,失望就是必然结果。章创生:但有时我们也把教育看得太严肃。在独立这个问题上,父母可以边补课边执行。我觉得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最重要前提还是信任。自信的父母会乐于给孩子尝试、犯错、改正的机会。独立性的一个标志是有正确的是非价值判断和自己的思想体系,会取舍选择。而这些都是在不断尝试中总结学会的。

《家人》:要相信孩子,他们比你想象的更能干、更有潜力。

用道德和梦想帮助孩子成长

父母们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巨大困惑,来自自身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产生深深怀疑,于是处处以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为解决事情的前提。正是这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割裂与对立,导致X一代乃至Y一代父母的迷茫。

要解决问题,就必定要让父母与学校增强了解、结成强大的家长—教师联盟,共同参与这样一个伟大的项目:不仅涉及学习,更涉及道德,即培养一个人格完整、心地善良的人。一旦认识到这点,我们就能明白道德的培养才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核心。

作为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让家长参与到一个包括了几十个孩子的道德发展的团队中,促使他们也关注到其他孩子;和孩子一起成为集体的一员,对这个集体中的所有成员都负有责任。一位中学行政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和其他健康成长的孩子一起茁壮成长。”

而作为家长,我们也能通过各种方法努力创建一个道德集体,比如与不喜欢的老师加强联系,理解老师本身背负的压力和他们付出的努力;学会从道德而非利益的角度来解决自己孩子与集体中其他孩子的利益冲突。

这样能解决家庭家教育中的最大难题:我如何在保证孩子得到最好发展的同时,不会成为一个自私冷漠的人。

让家长和学校携手,用道德的力量健全孩子的人格,而作为父母,我们还必须做另外一件事:培养孩子的理想主义。理想是道德教育的高级阶段,成熟的理想主义是每个人自身活力的来源,也是世界上最带强大的力量之一。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道德培养期只在儿童时期,但实际上,青春后期到成年初期,同样是塑造人的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通常年轻人要到20岁左右甚至30岁时,才能确定自己在爱与工作关系中的职责,将对他人的欣赏转化成努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公正的信念和承诺。

然而,高等院校在这个时期的道德教育中是缺席的,许多学生甚至在大学时代丧失了对梦想的追求,因为在这个刚刚与社会交锋、梦想折翼于现实带来巨大失落感的时候,和导师的交流却无法给他们安慰或解惑。父母必须在此时填补空缺。对父母来说,对子女的教育从未停止过,不管他们是呱呱落地的婴儿,还是法律上的成年人。我们注定是孩子的终身引导者。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