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我们对孩子的轻视是浩瀚的

11年前 [01-30 10:51 周三]

                                                                                                                                                                                                             作者:孟迁

 我在朋友的博客上看到:

   动车上,坐在我旁边的小姑娘。两岁了。一路上断断续续总在哭,那是她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在她笑逐颜开的一会儿,我问:为什么你那么爱哭呢?她的奶奶絮絮地解释着她的不乐意不舒服不高兴不得劲儿——小姑娘却拍着小小的胸口,一本正经地跟我说:“我哭,是因为我心里疼。”连旁边坐着一脸郁闷的她妈妈也忍不住笑起来。

    我在想,为什么大家会笑呢?笑的那么自然和一致?我看到下面有博友回复:“天啊,简直让我震惊!”为什么他会感到震惊?

    生活里,人们经常惊讶于孩子尤其是小孩子的说话,常常不由的感叹:哎呀,我们家儿子用词太准了;这么点小孩儿居然说出这种话,简直是一箭穿心。

    我们为什么要感叹、要震惊、要笑呢?因为出我们意外,我们内在有个声音,孩子这么小,竟然能……。而动车上,大人们的笑声里,那个声音大概是:这么个小不点儿,还心疼呢,还这么郑重其事,呵呵。

    这里面有从根本上对小孩子的轻视。在我看来,孩子很多时候比大人好。孩子直接,哭就哭,笑就笑,不笑就不笑。不像我们成年人,内心不高兴不喜欢,嘴上还说,没事,没事,挺好的,然后等一个人的时候生气;不像我们有那么多社会性的笑,挤出的笑,有时候,笑了一天,没有一次笑是因为开心。

    我还不想说孩子的智慧,他们智慧是因为接近生命本来的样子,还没有像我们被晓以利害地恐吓被不这样不行地教化。我想说的是成人世界对小孩子的轻视:这么个小不点儿,还心疼呢,还这么郑重其事,呵呵。

    它虽然小,但和我们一样是一个人,它的心和我们的心构造是完全一样的,功能也是完全一样的。你不能像一个成品看待未成品一样傲慢的把他们看做“未成年人”,他们是“人”,“ 未成年”是社会强加的标签,他们原原本本就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只有把“未成年人”转换成“人”,你才能不把年龄大小当回事儿,在中国这个太把年龄当回事儿文化里,这尤其关键。

    所以,“小”怎么了,“小”我也是个人,也有一颗心,也会心疼,而我的心疼和你们任何一个人的心疼是一样的。一只蚂蚁的难过并不比总统的悲伤渺小!

    郑重其事?当然要郑重其事,还有什么比内心的感受更重要的么?我当然要郑重其事,是你们这帮大人太不郑重其事了吧,是你们太重视“应该”“得体”“意义”而习惯轻视内心的感受了吧。你们因为教化萎缩了,现在反而来笑我。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