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观两岸四地“同课异构”,品一份教育的盛宴

11年前 [01-06 08:57 周日]
 

——有感于“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

岁末,寒流已经袭向我们生活的江南小城,我和另外几位同行有幸被派往北国长春,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放下临考前对学生的不舍,暂时放下肩负的担子,我前往遥远的旅途。

印象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此时已是零下二十多度,那未知的寒冷,充满期待的课堂在等着我们,一路心情雀跃。

活动如想象中那么隆重。分为五个板块:

板块一:开幕典礼

首先是六十位老师和四十位学生组成的阵容庞大的团队表演的诗歌朗诵《小语华章》,接着北师大附小合唱团表演了两首歌曲,尤其是《蓝色多瑙河》一曲带给我极大的震撼,真是妙如天籁啊,惊憾于伟大作曲家的天赋,也震惊于孩子们完美的诠释,完全盖过了接下来冗长的开幕剪彩、领导致辞、基地授牌和赠纪念品环节。

板块二:专家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王本陆教授给我们作了《关于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思考》的专题报告。这么高层次的一个教授,面对广大一线教师,选择这样一个话题已经是很思考再三的吧。他是集“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一身,头衔很大,报告中他提到他的孩子还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以为是一个普通教师,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板块三:观摩研讨

因为课比较多,观摩研讨设分会场,分别在北师大二附小和三附小举行。我们被安排前往二附小。对照一下信息,二附小中的三个场地,我们选择在了多功能厅。我们听了三堂课,分别是台湾云林县私立维多利亚小学的黄碧如老师执教的《四个背包》,台湾宜来小学的蔡蓝傧老师执教的《掌中岁月》,香港培侨书院的苏晶晶老师执教的《卡罗纳》,与此同时,还有另外15堂课在教学中,我们未能听取。

每一堂课之后,紧接着的就是互动评课。

板块四:同课异教

本次选择的同课异教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只有一个地球》,来自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四位老师分别作课。我也是第一次聆听港澳台的课,确实有耳目一新之感,对老师们在课堂上的标准的普通话、民主的课堂氛围以及不同的教学理念留下了深刻印象。

板块五:闭幕典礼

活动结束,以粗浅的文字留下最深刻的感受:

一、 四地教育理念迥异

同课异教环节最能看出两岸四地教育理念的不同,北京的课中规中矩,就是我们常常在听的也常常在学习着上的,可惜的是就内容讲内容,连这篇课文是说明文这一体裁也没有涉及到,评课环节执教老师说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所以只通过课堂上学生回答之后的点评引领,在我看来是老师为自己的教学进行辩解与粉饰。

香港和澳门的课方法相似,更注重于体裁的教学,都是从这篇文章是说明文这一体裁导入,通过复习说明文的特点引入教学。香港老师的课堂复习了说明文结构富有条理性、语言简洁和内容富有知识性的特点之后,抓住丰富说明方法中的两个:比喻说明和分类说明,重点让学生掌握这两种说明方法,课文只是一个抓手,寻找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句子,然后学习运用,直至掌握。课尾过渡到环保等思想教育上。

澳门的课雷同,但是更富有新意,以一个大的比喻串起整棵——地球是母亲,而人类是母亲的不孝儿女。重点掌握六种常用的说明方法,然后从文中去寻找这六种说明方法。课文内容的教学较大陆少较香港多。

台湾老师的教室简直是个活动室,课被上成我们这儿诸如综合实践课的类型;导入课题之后,分别默读每一节,归纳每一节的主要意思。然后就进入游戏体验——珍爱地球,这个游戏也被称为“地球大富翁”,就如我们常玩的大富翁游戏一样。老师出示一个很大的骰子,将全班分为四组,分别代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黑板上出示一张很大的“地球大富翁”地图,在每一格中都有地球上发生过的重大灾难,通过投骰子决定步数,揭下题目,回组内商讨,得出:此灾难发生的地点,是什么呀的灾难,有什么影响,你怎么解决。老师下发资源财产表:大气资源300、水资源300、森林资源300、生物资源300。同学们一起理解面临状况,提出解决方案,联接文本讯息与理解,运用小组现有资源、与其他组协调寻求支持,小组内书记官负责记录,完成“珍爱地球”报告。一堂课在热闹中度过。

四堂课,就是四种不同的理念支撑。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港澳台地区的课堂上,老师一般很少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只是引导,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老师这样大胆地说:这是一篇科学性的说明文,科技在发展,很多东西以前是对的,现在未必是正确的,读书的时候要带着质疑的眼光去读。这种声音,与我们以文本为本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我欣赏。我想,这与我们考试的方式和题型有很大关系。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这种新课程的理念,在港澳台的课堂上得到更清晰的体现。教这种说明方法,这篇课文可以教,其他课文中同样可以教。香港的课堂上出示了《说屏》的部分,出现了香港的垃圾分类、图书馆中的图书分类,用以理解分类说明,这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也是不会出现的。但是对学生熟练掌握这种能力是极好的。

工具与人文,如何才能完美融合?香港和澳门的课似乎侧重于工具性,我们的课又似乎人文性的东西过多了。真是一个困惑。

二、四地的教师也是风格不同

几天的活动,看到了很多来自于香港、台湾和澳门的老师,不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点评的老师,大多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说话慢条斯理,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很有我国古人的风范,让人不禁想起“贤良淑德、恭而有礼”之类的词汇。可能我们大陆发展太快了,连说话做事都快了起来,反而少了那份娴静安宁吧。

几天的活动,粗粗对四地的教育有了感性的认识。及时记下,把握这份美好。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