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儿童成长家庭教育大讲堂— 李玫瑾 (笔记整理)

11年前 [10-19 15:59 周五]

(转载)

李玫瑾老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不但是犯罪心理学家,还是出色的儿童心理学家。她这次主讲的主题就是心理抚养


~~~~~~~~~~前言~~~~~~~~~~~~


如何看待家庭教育的问题?这里李老师提出一个很关键的理论:健全的家庭≠健全的家庭教育!
由于李老师的专业是研究犯罪心理问题,所以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其角度也较为特别,在大量的相关研究后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即犯罪预防要从未成年人做起,而对未成年人的工作则须从家长们做起。

古人曰,人之初性本善,的确,绝大多数的家庭是健全的,温馨的;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爱孩子,教孩子的;绝大多数的孩子是懂事的,可爱的……。然而,仍有例外,北京曾发生一起四少年绑架杀人案。案件发生后,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在探讨他们犯罪的原因,结果发现,他们4个少年其父母双全;家庭经济情况良好,家中没有人有过不良前科;父母自称也一直在管教孩子,可是,孩子还是犯了罪……,这一实例说明,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又比如北京李磊案,30岁的李磊持尖刀先后切割妻子、妹妹、父亲、母亲和两名幼子颈部,造成六人死亡。——原因“父母管太严,妻子争强好胜”。

“太严”的解读:如果从小都很严,不会有此言,肯定是之前松,后面严,那就是之前不是父母带,爷爷奶奶带,10岁左右管不住了,后面父母带,因此有了转折感。

(这里要讲一下,这个问题很多家庭都存在,现在很多都是父母在外打工,小孩扔在老家由长辈管,这期间父母参与教育的时间很少,而长辈一般也是溺爱的多。当小孩渐渐长大,越来越皮的时候,长辈年纪大了,也无力管教的时候,父母插手了,而这个时候父亲一般会采取打骂,或者特别严厉的管教,这就是家庭依恋关系的不连续性,一开始不管,出了问题就狠管。所以李玫瑾老师在后面的自由提问环节建议说,不管再忙,父母还是要尽量多抽点时间陪伴孩子,比如周末。或者上班的妈妈,晚上一定要陪孩子睡。)

今年有几起幼儿园、小学校园袭击案——社会问题归结于人的问题,人的问题要归结于早年,早年问题归结于家庭问题。

家庭造人,需要知识和理念。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许多经验可以给我们知识,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时,孩子已经长大,教育的机会已经错过。

“当你拥有一个孩子的时候,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李玫瑾教授说,“可惜的是,在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没有试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的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

                       ~~~~~~~~~~~~~~~~~~心理抚养~~~~~~~~~~~~~~~~~~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滞后反应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
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每一个犯罪行为都不是当时的行为问题。

例如:发生在2007年美国大学校园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属于在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而造成了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导致他在23岁无故杀人。

心理上有力量的人都很谦和.暴力倾向实则意味着怯懦,凡是极暴力的人,大多内心怯懦,是曾有过恐惧感的人。

12岁以下,是最容易恐惧的。
熟悉对小朋友很重要,越是弱小,重要程度越高。孩子在早年,安全感最重要。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他的问题身边的成年人造就

客观地讲,抚养人对被抚养者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

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孩子)是怎么来的?就可发现,

“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

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

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

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

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即使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孩子的选择,却都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什么样的背景造就什么样的孩子,家长应该先审视自己.

譬如,自杀就是因为父母的过分宠爱给孩子形成的错误判断——既然你如此爱我,现在我的要求再不合理你也要答应我,否则我就用死来回应你。结果孩子不知,生命只有一次,逝不可复。这一错误是谁造成的?仍是父母,父母应该在孩子3-5岁时就应该找机会给孩子一次明确的态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对,我就不爱你!—— 这需要相关的知识与操作的技巧。

第三: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保障,更重要的是亲自陪伴的抚养

曾有一位父亲,自己勤奋努力地挣下了万贯家财,却突然发现十多年就长大了的儿子已经变得不可理喻,沉溺网络……,无奈之下,他找到一位少年问题专家,居然拍出十万元说:你帮我教育好我的儿子,我就给你十万元!笔者当时曾撰文告诉这位父亲,你错了,教育孩子是你父亲不可推缷的责任,更何况对人的心理教育是从情感开始的,而最基本的情感就是亲情。如果没有亲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应,没有正常情感反应,一个人又如何会被教化?

教育是有台阶的.

所以,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
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
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
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即抚养与情感,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
第四: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在浮躁与欲望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偏重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似乎孩子的分数和所读的重点学校就决定孩子的起跑线,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家庭教育认识中一种严重的偏差。

二次大战时,一位集中营幸存的中学校长曾写给所有老师们一个请求,这也是所有家长们应该听到的话:“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成绩优良却杀人不眨眼。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所以聪明用来作恶其危害更大。人性教育,除了亲自陪伴,更重要的是父母表现出来的善良以及对他人的帮助。

 

 

 

第五: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

与人交往的能力。他人资源远远超出个人的智力资源。

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的成功者、被人们敬佩与记住的人一定是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他们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博爱,他们能自制,能付出,能够与人合作。而责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为人的性格,不属于智力的范畴。

第六: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权)

要跟孩子商量,不要替他做决定。

被尊重的孩子更有自制力。

由于孩子的弱小,由于孩子需要引导,也就造成了一些家长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替孩子作决定,自己有权决定孩子的全部生活。甚至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头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心中。再如一些从不懂电脑和网络的成年人居然极力呼吁在孩子面前消灭网络。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或这种成年人身边的孩子虽然衣食无忧却不快乐,许多孩子虽获得高学历却以自杀了却一切,每当此时,痛不欲生的父母都会问道“这是为了什么?”原因很简单,一个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地善待别人?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尊而自制?又怎么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既使我们成年人给予他们生命、给予他们成长中所需的物资……,“被给予者”仍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仍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沟通。包括成年人在为未成年人的立法中都应坚持这一理念。所以,未成年人的问题取决于成年社会的努力程度。

第七:改变孩子行为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才能天天向上”。

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大人们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能做到这几点,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曾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男孩在接触网络后略有些“成瘾”,先后用作业本写了数本“网络日记”(或称网络小说),但此事被家长发现,爱孩子的家长责骂了误入歧途的孩子,烧掉其网络日记并明确地表示出严厉的制止态度,孩子也答应不再去网络,但这之后他仍然出现了一次“身不由已”,又去了网吧,尽管他此次“食言”后,家长并没有马上责骂他,可他在第二天竟选择了自杀……。伤心的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在没有责骂的情况下孩子仍然自杀?其实,他如果不烧掉孩子的网络日记,他如果能认真地读一下孩子的网络日记,他早就可以发现孩子存在着沮丧与自卑等心理问题,可是,他没有这样做。
教育孩子的知识不是生来就有的,做父母不需要文凭,但要了解成长的知识。

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们要能够先发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

孩子依恋你,才会接收你的教育。

孩子依恋你,你才对其有心理控制力。


“不教而善”---每天见到爸妈,听到他们聊天,爸妈是好人!

我们经常会发现,做为成年人在同一事情面前的做法大相径庭,如出租司机,有的在遇到乘客遗忘钱财在车上时,会非常认真地寻找失主或将钱财主动上交给公司;而有的司机则不吭不响,只要没有人回头来找,钱财就归个人所有。有的人在工作中非常洁身自好,凡属不义之财分文不取;相反,有的人则不仅敢拿不义之财,甚至主动创造机会。这就是个人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与人的差距经常被人们视为“人的素质”。但这不是人的素质问题,而是人的观念差异问题。素质一般是指个人是否具有做某事的能力和潜质。这种能力或潜质多源于天生的属性。而决定一个人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其判断与选择的关键却在于人的观念。

许多成年人做完某种不良之事后会出现“于心不安”的感觉,这种不安感就源于人内心的观念存在。有人在某事面前会说:“这种事打死我也不能做”!这一定是与他的观念相冲突的事。所以,观念是人内心的一种重要的自我管理的力量,也是自我约束的力量。

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让人出现“不意识就反应”的行为,譬如,有人见孩子落水,立即跳下水去救孩子。事后,有些人想写篇表扬稿,经常会问救人者:“你当时怎样想的?”许多类似的情境下救人者都会说:“我什么都没有想就跳下去了。”他说的是实话。因为那种情境下没有想的功夫,多耽误一秒都会危及孩子的性命。这种没有“想”就“行动”的内心动力就是观念。

观念,是人的一种看法,观到的同时想到的看法,发生在“观”的同时或“看”的同时。

人们通常认为,孩子的看法是在父母对其教育,对其讲道理之后才会形成。但多数人不知:孩子在听得懂“道理”之前,他已经在形成某种看法。 如在孩子任性地放声大哭时,大人即不吼,也不急,不打也不骂,而是安静地坐在他面前,用等待的眼神看着他的哭一样,他看到这一幕后就会明白:自己这种故意哭闹对父母没有作用,以后他就不会再这样故意在父母面前发脾气。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生病,他的父亲或母亲轻轻地走近他身边,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额头,轻轻地坐在他身边,给他掖紧被子,陪伴着他……这种情境长大的人当其身边有人生病时,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照顾别人;如果某天孩子与母亲一同上街,一名乞丐把手伸向母亲要钱,母亲没有说话,无声地从身上找些零钱交给乞丐,这孩子长大后面对乞丐也会同样做法的。相反,父亲经常在家中拳脚于家人,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在处理自己家庭冲突时一定有相关行为;母亲经常对邻居泼口大骂或对人骄横跋扈的,其子女长大后也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相关麻烦。

我们有太多的行为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行为的,这就是父母身教影响,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有看到的观念;还会有“听”到的观念,这就是父母的唠叨,父母强调的,父母坚持的东西,如:“咱人穷志不短”“人活脸树活皮”等,这些话语待孩子成年后都会成为其做人的观念,甚至他会用这种话语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们知道:心理抚养需要亲自抚养,那我们还必须知道,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者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然后就是父亲。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您的孩子,一定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同时,也想告诉那些成天担心、总怕孩子出问题的父母:只要你们夫妇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家庭和睦,只要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德重礼,遇到问题处理时有理有节,你们身边的孩子差不到哪儿去!

性 格 教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

性格形成关键期0-6岁:6岁前对孩子说“不”,3岁前情感抚养,3-6岁开始说不,越早说不,越有利

孩子的性格取决于6岁前的有意而为,所以6岁之前对孩子需要进行性格教育。

抑制任性:6岁前说“不”
防止“压抑”:鼓励说出理由

克制冲动:诱惑与条件同予

防止自私:食物等分享训练

防止娇气:游泳等体育锻炼

6岁前说“不”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当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他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他就离家出走?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原因在于: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强化”与“负强化”。所谓“负强化”就是在孩子成长中对他说“不”!是让孩子痛哭一番的经历……

问题在于,这种“说不”的时间要早,一定要在孩子6岁之前。

我常讲: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他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可是你若等他12-14岁之后的青春期,你再开始对他(她)“说不!”他不会再简单地哭、不再气噎,也不再打滚……,他(她)会离家出走,会服毒自杀、会跳楼威胁……,因为那时候他(她)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曾有记者问我:“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我回答: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

所以,父母之爱要有艺术性!

那么,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说不”呢?
方法是:

第一,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应该在3-5岁。在 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他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他……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

第二,“说不”的环境要讲究。

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而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或在其他亲属而前面对你。

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你将他置于卧室中,将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他会感受一种情境压力,然后,告诉他(她)“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第三,初次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一不要打他,二不要骂他,三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他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他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告诉他这事是不对的,你就哭吧,然后笑咪咪的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对他都有好处。哭的差不多了,拿毛巾给他(她)擦擦眼泪,这时孩子以为你软化了,你就说: “还要哭吗,那就继续哭吧”。

——这种“说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也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限度的,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从此之后,他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他知道,父母爱他,但父母不迁就他——这种“较量”最早越好。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