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今天我们怎么爱孩子

11年前 [10-10 12:16 周三]
 

今天我们怎么爱孩子

—一组来自富阳的作业练习

(编者:富阳班的班委除了要求学员认真学习基础课程外,还要求学员学习内容,每两月按要求写一篇命题作文。本次命题作文的题目是:“今天,我们怎么爱孩子”,现挑选几篇,供网上的学友共享)。

         1.真爱,要让孩子坦然表达自己的意愿

              (富阳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员、富春三幼 金丽芳

          孔融让梨是我国的一个经典传统小故事,说的是年仅七岁的孔融,面对一盘梨的时候,知道把大的留给哥哥,而自己拿了最小的,赞扬了孔融的懂事和礼让,也教育孩子们要学习孔融,懂得谦让。

从小学初读这篇文章到现在20余年的岁月中,这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以至在对幼儿的教育中,时常会向孩子们说这个故事,希望他们懂得遇到好东西的时候,多想想别人。

记得有一次园里的点心是西瓜,我把西瓜大大小小切开后,便请孩子们一个个来拿。当时有个比较调皮的男孩子,轮到他拿时,瞅瞅大的又瞅瞅小的,迟疑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把手对准了大块的西瓜,我手一挡立刻说道,“哎,老师怎么教你的,平常不听话,轮到吃了,就知道吃好的,吃多的,换一块!”孩子一听,无奈地拿了块小的回座位上去了。看着调皮的孩子沮丧的样子,说真的,我当时心里还真有些得意。这时只听到另一个女孩子上来说:“老师,我喜欢小的,大的给别人吃。”我点点头说:“嗯,你真懂事,像孔融一样,老师奖你块大的。”孩子高兴地拿了大的回座位了。

在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的专业课学习中,我听到了“分苹果”的两则案例。讲的是美国有人调查了五十个成功人士和五十个监狱囚犯小时候家庭教育的情况。一则案例中的囚犯说:妈妈有一次给我们几个孩子端来一盘苹果,哥哥刚想拿大的,就被妈妈教训道:“妈妈不是跟您说过要把好东西留给别人吗?”一旁的我一听,本也想拿大苹果的手缩回来机智地说:“妈妈我拿小就可以了,大的给哥哥吃。”妈妈立刻表扬了我,夸我懂事,并把大苹果分给了我。我如愿得到了大苹果。从此我学会了撒谎,我学会了欺骗,学会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另一则案例中一位进入白宫的成功人士说:我的母亲,小时候给我们几个兄弟分苹果时说:“我想你们都喜欢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吧!但是好苹果只有一个,怎么办呢?门口有几块杂草坪,谁先割完草坪,谁就得到大苹果。于是我们兄弟几个奋力割草,抢着争第一。母亲的教育让我们知道了,要想得到好的,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一直影响着孩子,最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之路。

当我听完这两则案例后,整个人都震撼了,当然更多的是惶恐不安。此刻我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愚蠢,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的可笑。我遗憾为什么到现在才听到这个事例,我惊恐自己也曾向囚犯的母亲一样教育孩子,而且在我的教育过程中还不只是一个孩子。我不知道我当时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的影响是什么?是好还是坏?但是此刻我好象一下子清醒了,我觉得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在没有好的激励措施之前,宁可让孩子挑大的,坦然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逼他们学会假装和虚伪。

 

                       2.放手,才是真爱

           (富阳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员、魔方教育培训学校 方军生)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口头禅。但是,说说容易做起来却有点难:当孩子把饭粒弄得满桌子都是时、玩具随处乱扔弄得一片狼藉时、摔倒了哭着求助时……又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伸手的冲动呢?许多父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溺爱和包办成为了一种习惯,放手成了最困难的事。

我也不例外,儿子上小学前,由于我和妻子正处在事业的初期,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儿子基本上由他外婆和奶奶来照看。老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其实是赤头赤尾的包办。

很快儿子上一年级了,从小在大人溺爱、包办中长大的儿子,突然没有了亲人照顾,倍感孤独和无助;再加上规矩严格的班级生活,他便开始讨厌上学。每天送儿子上学成了我最头疼的事:一大早,儿子在我又拖又拽下哭着来到学校,他却不肯上教学楼;好不容易把哭哭啼啼的儿子推进教室,可往往是还在我急匆匆下楼时,儿子已经在后面追下来了!于是不得不软硬兼施、威吓强推,使儿子极不情愿地“拘禁”在教室里。其间,老师也不断地向我反映他在学校的一些情况:每次下课后,同学们都很高兴地离开座位打闹玩耍,而他总是一个人呆在座位上;课外活动课,同学们都三五成群地在做游戏,而他却蹲在僻静的一角,孤单地看蚂蚁。

我和妻都很着急,请教了心理专家,发现问题的原因在于隔代教育:儿子一直都生活在外婆、奶奶给予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摔倒有人扶、出行有人抱的环境中;再加上外婆和奶奶都来自外地,狭小的生活圈更是造就了他不合群的孤僻个性,当他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就会孤独无助,这种挫败感让他产生害怕新环境、排斥新环境、讨厌新环境。

我和妻开始改变儿子的家庭教育,并且有意识地放手,培养他的自主能力,从选衣穿衣到盛饭洗碗,从收拾玩具到打扫房间,从带着他经常性参加聚餐到让他主动约请别人聚会,从创造机会让儿子参与交流到鼓励儿子参加班干部竞选……我们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儿子去体验,去收获成功。通过我们和老师们的多方努力,终于在几个月后,儿子的厌学情况有了好转。

现在儿子已经六年级了,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羞涩的小男生了:校级优秀班干部、班级最“美”学生、“百生讲坛”优秀成员,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器乐大赛、文艺表演、知识竞赛、航模比赛等活动。现在的他是一个自信、快乐的阳光男孩。

犹太思想家朱特比有一句名言,“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如果父母过分呵护孩子,反而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绝对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是的,孩子的教育,放手才是真爱!真正为子女幸福着想的父母,要有超越世俗成见的魄力,自己要向后退一步,为孩子多创造实践体验甚至经历失败的机会;而不是冲锋在前,一手包办,挡住了孩子展望未来的视线。

                   3.真爱,要让孩子多一点生活磨难

                  (富阳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员、教育局教研室郑水泉

爱孩子,是连老母鸡都会的事,它是动物界的一种本能。但是真正的爱,在于让孩子学会生存,以便让孩子能有一定的承挫能力,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由于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不少家长常常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十年前我就听我一位朋友说过:“我们这一代太艰苦了,出生在大跃进时代、成长在动乱年代,40多岁了,好不容易有个稳定工作,说又要下岗了,所以我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不再受苦。”这话听起来很感人,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经历许多磨难才能成长,“温室中的苗”长得最好,一遇到阳光下就会蔫了的。

讲到这里,我举几个发达国家人们培养孩子的做法。

洛克菲洛是美国大财团总裁,一天,他的小孙子远远看见他就向他跑去,洛克菲洛装着用双手去迎他的样子,可当孙子扑向他的一刹那,洛克菲洛突然闪开了,小孙子重重地倒在地上。洛克菲洛和蔼地告诉小孙子说:“要知道,世界上每个人都不能轻易信任,包括你的爷爷。”

美国摩尔家族的老祖宗老摩尔靠卖鸡蛋起家成了富豪,但每次给孩子的零花钱只是一美元。

香港富豪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都要扣除10%,美其名为“所得税”。

我们不能认为这些富豪不懂爱孩子或太抠门,从洛克菲洛家族的长盛不衰、摩尔家族的人才辈出、李嘉诚长子成功执掌李氏企业,可以看到他们教育孩子的良苦用心,这才是一种真正的爱。

2005年春季,我去澳大利亚,在费茨罗公园目睹了这样一件事:一对年青夫妇带着孩子在公园里,两夫妻亲亲热热地一起走着,孩子(看来也就三四岁的样子),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跟着,有时相差三四十米,两个大人才等一会,差不多近了大人又顾自己走了,结果孩子摔倒了,而且刚摔在一个小水洼里,哭了,两个大人看了看,还是继续聊他们自己的,一边等着孩子,孩子哭了一会,就爬起来继续跟上去。当时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可现在想来,不是这对年轻父母没有本能的爱,而是一种培养孩子的策略。

不要以为一味的宠爱,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让孩子受屈、不让孩子吃苦就是爱,真正的爱是要让孩子多体验一点生活的磨难,甚至是家长故意设计的 ,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人。

4.爱要善于等待

                        (富阳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员、富春二小 赵晓云 )

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看到一位老师视频讲课中这样说:当你的孩子长大了,留在孩子脑海里的如果是爱的温暖、是亲密的瞬间、是你呵护的场景,那么,你就是一位成功的父母。我带着一份期盼问我女儿:“你现在回想起来,妈妈最早给你的回忆是什么?”

“骑车子。”

“什么时候?骑什么车子?”

“小时候呀!你带着一辆很漂亮的童车,一定要我骑,我不敢骑,你就管自己走了,我好害怕,以为你不要我了……”我愕然!

时光倒回到十多年前的一个周末,趁着和煦的春光,我乘兴带上女儿和新买的彩色童车,来到楼下教女儿学车。没想到,如此简单的骑三轮车总也教不会她。女儿不是身子歪了,就是脚不敢踩踏脚,踩了左脚又不敢踩右脚,分别教踩左右脚,还是不敢连起来,折腾了好半天也没能让车跑起来。几次三番,我脸上开始挂不住了,看看旁边的小孩,哪里需要家长这般手把手的呀?我一恼,女儿的手脚就更不协调了,不是手不扶把了就是脚又不踩了,完全够得着踏脚的她,就是不能把手脚统一到一个简单的踩车前行的动作上去。统合失调到这般田地,我真是百般无奈了,想想还是逼她一下吧:我走了,她总要骑过来的。于是,我甩手就走,扔下一句:你骑车跟上来。没想到,我没走几步,女儿嚎啕大哭,居然爬下车子,发癫似地跑过来。我很生气:别人的孩子不用教就骑得这么好!你怎么这么胆小?怎么这么不动脑筋?怎么那么多时间还没一点点进步?……我把她抱回车上,又叫她骑车赶上我,女儿又大哭大叫着爬下车跑着来追我。正在我和女儿僵持的时候,她爸爸外出回来,抱走了满脸是泪的女儿。我也只得失望地拖着这辆彩色童车回家了。

没想到,我辛辛苦苦二十年,居然是这个片段刻在了女儿的心底!我想:她以后也要养育自己的孩子,我留给她的是这等狠心和冷漠,这又会给她以后的家庭带来一丝怎样的阴影呢?

我后悔呀!悔不该那么急!我遗憾呀!怎么就不在意女儿当时的紧张和无助呢!如果我早一点得到家庭教育的辅导,我肯定会接纳,坦然面对女儿运动能力的迟缓发展;如果我早一点学习亲子关系的培养,我就会给予最适合女儿的爱的方式,因为等待也是一种爱!

5.爱在于良好的沟通

                          (富阳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员、灵桥镇中心小学  郑燕红)

语言在家庭教育中占了80%。没有沟通,就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教育就无从下手。如果亲子间一直保持有良好的沟通,那么,孩子不会走出你的“视线”之外。

914,在富阳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开班培训中,我听到了顾晓鸣院长讲的一个案例:南京的一位母亲,是一位特级教师。女儿从小就品学兼优,后来女儿申请在外留学。可是留学两年后,女儿自杀了。在女儿的遗书中,妈妈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没有走进女儿的心里。女儿的品学兼优是为了博得母亲的微笑和赞扬,女儿的心里一直压抑着。出国留学本是女儿想抒发压抑心理的途径,可是周围的环境并没有让她缓解。女儿走了,可是留给母亲的是无限的痛和无尽的悔恨,悔恨当初没有自己和女儿没有好好的沟通。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称为亲子沟通,即家长通过谈话、游戏等方式与孩子进行相互了解、双方情感的交流过程。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孩子释放压力,调整心态。家长对孩子的爱要体现在有效的沟通中。而有效的沟通,需要讲究一些技巧。

一是父母要学会倾听,允许孩子发脾气。学会倾听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为某件事情生气,我们要允许他发脾气,并要耐心地倾听。全神贯注地听,不仅有利于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还在告诉孩子我们很在意你,我们很注重你的感受。

二是真诚作出反应,表达真情实感。孩子都是很敏感的,父母与孩子交谈时的语调代表了一种态度,和你的谈话内容同等重要。要不时地反思自己,语调是否很高,表情是否过于严肃,态度是否太严厉。同时父母的肢体语言更为重要,决不可动辄大打出手,要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三是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天中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谈话时机呢?生理研究表明,下午5--7点是生理活动的最低点,人体急需补充营养,以恢复体力。所以,孩子刚放学回家时,是不易谈严肃的话题的;进餐时尤其要让孩子保持一个好心情,切不可边吃饭边批评指责孩子,以免影响进食,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晚饭后,一般来说人的心情比较开朗,这是个比较好谈话时机,一找到孩子的兴奋点,父母就可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

---

       四是与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说说,把问题全扔给孩子自己,这样不仅增进了亲情感,也使孩子在解决问题中逐渐培养了自信心。

作家周国平在《守望者语》“怎样做父母”一文中说:“被自己的孩子视为亲密的朋友,这是为人父母者所能获得的最大的成功。”所以,家长要多采用探讨的、聊天式的沟通,在良好的沟通中体现自己对孩子的爱。

             6. 孩子的孝心从何而来

                            (富阳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员、富春一幼许 欢  

921是我的生日,儿子放学一回家就给我来了个大拥抱:“妈妈生日快乐!”然后拿出200元零花钱给我,还说“妈妈,我早上就想祝您生日快乐了,但您还在睡觉就不吵你了”。儿子有这样的孝心,我从心底里引以为自豪。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孩子学做人、学处世;孝敬父母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学习做人处世的起点。这个道理虽然大家都懂,但是,在现实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全家人对孩子百般疼爱、千般关心、万般呵护,但没有教育孩子知恩图报。在这种太无私的爱中,封闭了孩子的回报意识,剥夺了孩子的回报权利,从而使他们习惯地、理所当然地尽情享受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关爱。

我和丈夫的做法是:让孩子了解大人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的辛苦;让孩子说说大人什么地方给予了爱,感受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心;教孩子给大人敲敲背、给生病的大人倒水、递药;给父母画幅画说一句好听的话;给妈妈梳梳头发;爸爸到家,主动帮爸爸拿双拖鞋放个包。让孩子不仅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且创设各种机会,让孩子把感受到的爱回传给“父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身体力行,孝敬自己的父母,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孝敬父母的意识和习惯。我和丈夫就经常带孩子去看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老人们亲密接触,顺便给些零花钱等等,我想,这些事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在家里为孩子创设孝敬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孝敬的感受,家长自己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孝敬的榜样,是孩子孝心的源泉。

      

                  8.  

                        ——读醉梅老师诗《最爱》同感,和其意而反写之。

               (富阳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员、富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郑水泉)

             你说孩子是你的最爱,

             为何把她引向虚假的世界:

             花儿为她一个人盛开,

             地球为她一个人存在。

             你说你最爱孩子,

             为何看不到孩子有一丝欣慰:

             本该无忧的童年背着沉重的包袱,

             稚嫩的声音传来的是哭泣的心碎!

 

             失去了尺度,

             最爱就步入危险的境界。

             锁进了欲望,

             最爱就使孩子成了傀儡。

             丧失了理智,

             最爱就成为狰狞的魔鬼。

             揉进了功利,

              最爱就不再有圣洁的光辉。

 

              其实你不是真爱孩子,

              爱的是你自己的虚荣和地位。

              以你的愿望复制孩子的愿望,

              以你的需要用她的名义来掩盖。

              你破坏了爱的秩序,

              付出的都成了孩子成长的阻碍;

              你迷失了爱的方向,

              收获的只能是孩子的悲哀和自己的无奈。

 

              爱要爱得有分有寸,

              爱要爱得不浓不淡。

              爱要爱得清清楚楚,

              爱要爱得明明白白。

              爱要爱得平平常常,

              爱要爱得实实在在。

 

               醒醒吧,亲爱的老师,还有为父为母,

               再不要以最爱的词语掩饰你错误的行为。

               点击《中华家庭教育网》,

               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智慧。

               改变你的理念,

               提升你的技巧,

               你将再不会输在家庭教育上,

               也再不会有错爱的焦虑和伤悲。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