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2012留守儿童日记]许他们一个未来

11年前 [08-24 21:20 周五]

[2012留守儿童日记]许他们一个未来

2012-08-23 07:51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记者白杰戈 韦雪)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语文教师杨元松,将26个平均年龄只有9岁的留守儿童的220篇日记集结出版,取名《中国留守儿童日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由留守儿童自己撰写的反映他们真实生活的作品。不过,这并不是杨元松老师最终的梦想。和所有的爱心人士一样,杨老师最终希望的是怎样才能给这些留守儿童一个更好的未来。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出版之后,茅草坪小学的校长刘波才敢把自己一直藏在心底的一个想法讲出来。

  刘波:最需要的就是能够给留守儿童能够解决住宿问题。

  给留守儿童建宿舍的想法并不是刘波的独创,这是他在其他学校参观时借鉴来的。

  刘波:有的学校有多余的两间教室就利用起来了,买了一些床和床上用品,有学校免费在旁边修了一个食堂。在学校住的话我们可以照顾到他,遇到学习的问题不清楚的话我们可以帮助解决,安全上也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将留守儿童集中留宿到学校的想法曾经在刘波的脑海里出现过很多次,但他觉得没法对外人提起,因为困难实在太多。即使如今,《留守儿童日记》出版了,但给学校盖宿舍仍然还只是一个想法。

  刘波: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个肯定需要政府支持,精神方面他们肯定支持,但是你要他们出钱的话,这就有一点困难。

  将学校变成寄宿制之后真的就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么?西部阳光基金会项目负责人屠嘉恒并不这么认为。

  屠嘉恒:他们寄宿在学校里之后就会产生同伴关系比较紧张,他们心里有些委屈又不敢告诉老师,学生又很多,老师仅仅能顾到他们的学习方面、学业方面,其实没有太多精力顾及他们生活方面。

  在留守儿童众多的甘肃省,西部阳光基金会特地设立了住校社工的项目,希望能够帮助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屠嘉恒: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一些课程、游戏或者活动分阶段由浅入深的让孩子们明白很多事情。

  但在许多专家看来,志愿者对于留守儿童的帮助,往往也只能停留在表层,很难填补孩子们的亲情缺失。所有的采访对象都承认,没有比父母留在身边更能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叶敬忠:都探讨了这么多年了,大家都在想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过去也做过寄宿制学校,农村家庭活动室等等,其实这些可以去通过一些物质的途径解决,但是除了物质之外有很多是非物质的东西,非物质的东西是不可能用替代的措施来解决的。

  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无法一蹴而就。叶敬忠提醒,探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能忽视问题背后所显现的这种断裂的社会结构。

  叶敬忠:父母总是因为在农村的生计不好维持,他外出与不外出是整个社会导向,社会结构所产生的。

  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只要政府和社会充分重视、制度设计合理,完全有可能通过创新的政策手段为留守儿童问题找到出口。而叶敬忠则强调,这一切的前提应该是顶层设计者对问题的根源有清醒的认识。

  叶敬忠:给农民工创造一些好的条件,在农村去更加考虑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方式等一些做法其实有很多的,最重要的是制定政策的人能不能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