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女儿怎么不会和我相处了

11年前 [07-15 23:04 周日]

咨询:

    妞妞妈妈说:在出生后的那几个月里女儿经常和我目目相望,不停用手抓我的头发或衣角,那种感觉真好。可最近几个月(宝宝11个月)我发现妞妞总是离我忽远忽近,和她说话爱理不理,有时候我问我的她嘀咕她的,经常是只顾自己手里的东西。  

妈妈发愁:我的女儿怎么不会和我相处了?想回到之前的那种感觉,怎么做又简单又有效?

问题线索:

在和妈妈谈话中获知一些信息,和妞妞这种表现极为相关。

从出生5个月后,妈妈结束了母乳喂养,平时都是让妞妞自己抱住奶瓶喝奶,妈妈做自己的事;宝宝睡前基本是独自在床上玩1个小时再入睡,醒来后妈妈直接将她抱起穿衣服;家里玩具很多,但宝宝一会儿捡这个一会儿丢那个。

探索原因:

妈妈和妞妞之间缺失了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系,即亲子依恋。

乳儿期的亲子依恋是宝宝与妈妈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纽带。妈妈不仅能满足宝宝生理上的“饥饿”和情感的“需求”,而且是孩子心理上的“安全岛”和快乐的源泉。这一点,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比较容易形成。

但是妞妞在5个月后便失去了和妈妈肢体亲密接触的机会,还有在日常中相互间语言交流和肢体语言交流减少,不能很好的建立互动,加上妞妞还不会主动的寻求并企图获得这种接触,久而久之,产生了只顾自己,不关注妈妈的倾向。

给妈妈的建议--------“爱的陪伴”

     1即使是奶粉喂养,妈妈也应该在宝宝身边陪伴,抱住宝宝,和她面对面。在宝宝喝奶粉时最有效的交流是,妈妈用爱的眼神关注宝宝的脸、眼睛、鼻子、嘴部等。宝宝喝完后,继续和她说话、逗乐。同时不能吝啬自己的双手,对宝宝进行抚摸。

这样做可以给到宝宝一个信息:我和妈妈在一起,我很满足。 

2、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要视时视地,对于较小的妞妞来说,陪伴还是不可或缺。宝宝入睡前妈妈可以抽数分钟的时间和宝宝说话,让宝宝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妈妈离开小床或者房间,这样既能增进依恋又可以继续让宝宝独立入睡。宝宝醒来后,总是看到空荡荡的房间,无兴奋感,妈妈应该温柔的亲切的呼唤宝宝,可以在床上和她逗乐、亲亲抱抱,边玩边起床。

这样做可以让宝宝感觉到:我和妈妈在一起,我很安全。

3、玩具是宝宝的好伴侣,但是幼小的宝宝即使会自己搬弄玩具,他们也不能获得更多乐趣。妈妈应该做宝宝的好玩伴,在玩的过程中和宝宝说一说、做一做,宝宝不但能学到“怎么玩”的本领,而且还体会到了和妈妈一起玩的乐趣。

    这样做可以让宝宝感到:我和妈妈在一起,我很快乐!

现状反馈:

在给出建议后,我和她们母女俩共同度过了整整15天,妈妈在提醒中渐渐习惯了放手家务,和妞妞在一起的时间多了。

在喂奶粉时,妞妞开始和妈妈交流:笑一笑,端起奶瓶喝一会儿。喝完,把奶瓶递给妈妈并说:“光”。妞妞喝饱后会独自摆弄1-2件玩具,妈妈洗完奶瓶后和她一起玩玩具,做手指拉拉的游戏,一开始妞妞拉一下手就离开了,几次训练后,妞妞会坚持和妈妈玩一个游戏达5分钟以上。午睡后,妞妞第一眼看到的是妈妈,高兴得手舞足蹈,噌的一下翻过身来,爬到床尾,嘴里还喊着“MAMA”。妈妈在说话的时候,她两眼看着妈妈的脸认真的倾听。妈妈会不断的夸她。我们在谈话时,妞妞会蹒跚得来到我们中间,乐开了花。

指导心得:

乳儿期是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重要时期。积极健康的亲子依恋(即安全型依恋),对宝宝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宝宝今后的社会性发展颇为有利。

安全型依恋行为的宝宝,和妈妈在一起时,喜欢与妈妈接近,但并不总是依靠在妈妈身边,而是积极的探索周围环境和事物,同时会经常和妈妈远距离或者近距离的交流。寻求妈妈分享他们的玩耍;母亲离开时,表现不安,有时哭泣,当妈妈回来时,他们又会立即接近妈妈,并迅速缓解伤心和不安,回复平静继续玩耍。对陌生人会表现出一定的怯生,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也会渐渐和他人交流。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说:“婴儿对母亲的早期依恋和亲热,正是婴儿心理健康的表现。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儿和年幼孩子应该与母亲建立一种温馨、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和年幼孩子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也就是说,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

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和放弃了建立乳儿期的亲子依恋。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