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好父母 好孩子/转摘

12年前 [09-28 20:17 周三]

好父母 好孩子/转摘

好父母    好孩子

第一章            认识我们自己

“妈妈”是一本书。

书的每一页都记录了母爱的亲切、温暖、深沉、坚强、无私和伟大,也记录了妈妈的过失、不足,以及带给孩子的烦恼和不幸。

这本书伴随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孩子一生都在读着妈妈这本书。年轻的妈妈在不知不觉地写着这本无字的书: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

这本书写得怎么样,只有孩子最清楚。

在这部作品中,真实地记录了妈妈的成功与失败。

有位农民母亲告诉自己的六个女儿:“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长什么。”她用自己的心血,在孩子心灵中播种的爱,成为六个女儿不可动摇的人生信念。后来,她们都成功了,其中一位是我的朋友——一位年轻的女记者。

每当她跟我谈起自己的母亲,脸上总洋溢着一种幸福感,一种对母亲的崇敬之情。她说:“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而成功的教育就在于,父母能按照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把孩子真正教育成为成功者。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来衡量成功的话,那么,我们的父母就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者。”

我们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如何评价我们呢?

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回过头来寻找母亲在自己生命里镂刻下的每一丝每一缕的印记时,我们并不奢望会听到什么感激的话语,只希望孩子们能够发自内心地说:“假如可以选择父母的话,让我再选择一千次,我还会选择他们。”

1.      我们是怎样的一代

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才能清楚地了解孩子

认识自己最难。

但是,我们不怕认识自己,我们敢于面对自己。

我们知道,这一代年轻女性,责任是多么重大!在我们身上,孕育着20世纪人类的希望;在我们手中,托举着21世纪升起的太阳。

我们的失败与辉煌,决定着我们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强弱与存亡;我们这代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下一代人素质,关系到民族的明天。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自觉地提高自己。

今天的年轻妈妈,究竟有哪些特征呢?

女性的精神特征

正因为我们成熟在社会转型的时代,我们和身上始终充满现代气息。我们这代女性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

我们有立业建功、奉献自我的事业心。

每一位女性无论职务高低,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十分珍惜自己得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因为我们知道,今天女性能够解放,是老一辈人奋斗的结果。

我们有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的上进追求。

知不足而求上进,是当代女性的特征。正因为我们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我们才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才不顾别人的白眼,不怕工作生活的重负,带着孩子去学习文化知识,为了孩子去充实自己。

我们有培养后代、创造未来的理想憧憬。

我们更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崇高境界。

我们自认为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我们坚信,“明天会更好”,因为明天的花朵是我们亲手培育的。

年轻妈妈的角色特征

年轻女性当了妈妈,除了要继续扮演职业女性的角色,还要扮演好妻子、母亲的角色,走上一条充满责任与义务、压力与追求的新时代女性的艰难之路。

事业、丈夫、孩子,构成了现代女性生活中的三个重要支点,与感情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现代女性的三大精神:丈夫——情爱,孩子——母亲,职业——自爱。这三个方面,缺少一点,对现代女性来说,都不能说是完整的。

每一位身心正常的女子,都希望自己能有美满的爱情生活,能有温馨的母子之情,同时也希望有自己钟爱的工作,有为之奋斗、呕心沥血的事业,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受到社会的尊重。由于这三种幸福的感情都与责任、义务联系在一起,是用劳动的心血换来的,一些年轻妈妈往往无力兼顾,出现片面发展,造成个人生活的缺憾。

孩子的出生,对我们女子一生的发展,是一件大事。这不仅意味着女子做了“母亲”,更意味着女子的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成熟。孩子的出生,使我们的兴趣中心很自然地转移到孩子身上这种转变,无形中打破了女子心理上极为顽固的封闭性,促成女子心理品质的成熟。但是,由于我们自身转变的力量强度不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第一种是只重视孩子,忽视了自我,忽视了丈夫。自我的意识自然而然地消失在无我的“母爱”之中,生活上不修边幅,思想上不思进取事业上不求成功。少数年轻妈妈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无视丈夫的存在,把全部的热情都给了孩子,以母爱代替情爱、代替自爱。

第二种是只顾自己的事业,不顾孩子和家庭,以致取得了自身事业的成功,却换来了家庭的不幸。

第三种是自我调整好心态,精心扮演好母亲、妻子和职业女性的三重角色,在母亲义务的制约中探索自我发展道路,为40岁左右女性第二智力高峰的到来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对每一位年轻妈妈来讲,这是一个新的考验,是一个新的课堂,一切要从头开始。

我们,就是一代一切要重新学习的女性。我们相信:“我能行!”既然我们做了母亲,我们就要做最好的;既然我们培育了孩子,我们的孩子就该是最强的;既然我们建立了家庭,我们的家庭就应是最幸福的。

对自己,我们充满信心!对家庭,我们充满信心!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2.      走出心理误区

——不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

年轻妈妈的心理误区剥夺了孩子宝贵的童年。

年轻的妈妈,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从而残酷地扼杀和剥夺了孩子自己的

兴趣要求,致使今天生活富足的孩子生活并不快乐。

有一次,“知心姐姐接待日”开展了营养咨询活动,请了首都各大医院20多位营养专

家,专为儿童中的“小胖子”、小瘦子“咨询。

一位年轻妈妈,领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来咨询,她问专家,她的女儿搂什么这么瘦?专家一问才知道,这个小女孩一个星期天要上三个“兴趣班“:上午学英语,下午学数学,晚上学美术。小女孩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目光呆滞。专家结论:孩子太累了。星期天要休息好,不能总是学习。

兴趣班变成了负担班,妈妈的兴趣变成了孩子的烦恼。

我们说,今天的孩子头上压着“六座大山“:妈妈、爸爸、奶奶、、爷爷、外公、外婆,一人一座山。每个人都把这唯一的孩子看成掌上明珠,每个人的期望都很高,每个人都在加码。

孩子很累很累。家的期望,变成了孩子头上沉重的负担。

为了圆爸爸妈妈“上大学“的梦,为了不叫父母在人前“没面子”,家里的书桌变成了课桌,温暖的家庭变成了严肃的课堂。

我曾在一所小学搞过调查:“小学生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无论是学习差的,还是学习好的孩子,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作业太多,我们没有玩的时间!”

孩子们的作业堆积如山,有的孩子写到晚上10点,作业还没有写完。因为,除了老师留的作业,还有妈妈的A卷,爸爸的B卷。

许多孩子做作业爱磨蹭,为什么呢?有个男孩曾对我说:“我不能赶快写,写完了以后,还妈妈爸爸的作业呢!我就得磨,一篇作文从早上写到晚上,他们就没办法啦!”

年轻的妈妈也很累很累。除了上班、做饭、洗衣服,还要天天晚上“陪读”,看着孩子写作业。

有份材料曾对“家庭课堂”做了极为生动的描述。

孩子看书看累了,想出去玩一玩,妈妈会说:“没出息,傻玩能考上大学?没有文凭,怎么找工作?”

孩子困了,眼皮直打架,妈妈马上递一杯“雀巢”或一支“蜂王精”,鼓励孩子连续作战。

孩子想看看动画片,妈妈的脸拉得老长。“不行,全家人为你都不看电视了,你还意思看?”

就这样,在妈妈主统一高度下,全家人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整天做事轻手轻脚,说话小声小气。一切都是为一一个目标:非要孩子爬上象牙塔尖不可。

一天两天,孩子认了;一个月两个月,孩子忍了;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压、压、压,终于悲剧在孩子身上发生了。

一个5岁男孩,因母亲逼着他学弹琴而把自己的手指弄断;一名北京女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跳楼自杀;一名南京大学生,妈妈爸爸都著名的物理学家,夫妇俩一心想让这唯一了孩子出国深造,于是从小学到大学,天天看着儿子学,逼着儿子学,不给儿子一点自由,儿子被告压得喘不过气来,终于忍无可忍,就在过22岁生日那天,用皮带勒死了自己的妈妈和爸爸!

失去的梦,是找不回来的。

我们不能用自己过多的欲望,去扼杀孩子的童年。

失去了童年,会给人的一生带来许多不幸。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呢?

我们当妈妈的,是不是应该认真想一想呢?

3.     走出教育误区

——不当“鸡妈妈”

“鸡妈妈”的溺爱使母爱变成了“母害”

由于我们只拥有一个孩子,许多年轻妈妈产生了惧怕心理: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

孩怕受害。

年轻妈妈就像老母鸡一样,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翅膀下,整天提心吊胆,不敢离开半步,生怕失去自己唯一的“宝贝”。不知不觉,步入了教育的误区。

于是,母爱变成了三点水加一个“弱”字的“溺”爱,母爱变成了“母害”。

溺爱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代替型

一所学校通知学生打扫卫生,只见妈妈们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成群结队来到学校,他们怕孩子累着,亲自出马上阵了。当有人问一位年轻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务吗?”那位母亲毫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孩子去参加活动,家长陪伴的阵容十分吓人。某大报曾登出一张小学开运动会的照片,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照片题目是:是谁在比赛?

每天,孩子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孩子的铅笔,妈妈代替削尖;孩子的钢笔,妈妈代替灌水;老师告诉孩子的事,妈妈全替孩子想着。有一天,一位二年级班主任批评几个没带齐用具的学生,几个孩子都埋怨起来。这个说:“都怪妈妈没给我装上!”那个叫:“都怪爸爸没给我收拾好!”好像一切过错都是妈妈爸爸的,他们什么责任也没有。

代替,究竟带来什么呢?带来孩子的懒惰与无能,也带来了父母的悲哀和失望。

满足型

孩子要什么,妈妈就给什么。有的家长,没工夫去教育孩子,于是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花钱的欲望。

一个北京的小男孩,妈妈爸爸在国外工作,把他寄养在朋友家里,每月给他寄两三千元零用钱。有一天,男孩子买了两瓶七八十元一瓶的香水,一瓶送给年轻的女班主任;一瓶由教学楼的一层洒到六层,又从六层洒到一层,说是为了“美化环境”。在他们班里,没有一个同学没喝过他花钱买的饮料;选中队干部时,没有一个不投他的票。他平时不常写作业,谁帮他做一道数学题,他就给谁五毛钱;谁给他写一次语文作业,他给谁一块钱。远在国外的父母好像觉得,用钱可以弥补自己不能关心帮助孩子的歉意,却不知道,无度地给孩子钱,是在害孩子,不是爱孩子。

一个个体户的女儿说:“我家的枕头里、柜子里都是钱,但我们姐弟最不幸了。妈妈爸爸为了挣钱光做买卖,把我和弟弟关在家里,顿顿饭都要自己去买。有一天,我打开衣柜,发现里边的脏衣服堆成一团,都发霉了,等我把那些脏衣服洗干净时,发现衣服已经破成洞了。”

看管型

这是典型的“老母鸡”式的教育。

中国有个传统的称谓,称不带小孩的保姆叫“看(kan)孩子的“。这个“看”字,一下子勾画出今天许多年轻妈妈的形象和作用。

孩子是需要照看和管教的,但不是要我们寸步不离地“看着”,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许多年轻的妈妈,自己劳累一天,还要看着孩子写作业,看着孩子洗脸洗脚,看着孩子穿衣吃饭……看孩子这不顺眼,那不顺眼,于是整天唠叨个没完。看得孩子很烦很烦,看得自己很累很累。

其结果呢?孩子觉得妈妈不信任自己,十分反感;母亲觉得孩子太不听话,十分生气,两代人的隔阂越来越深。

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提出了少年儿童要掌握“五自”能力,即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孩子们知道后,别提多高兴了,他们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

我们的孩子,面对21世纪的天空,他们多么想展翅高飞,我们当妈妈的为什么要抱住不放呢?为什么不给孩子一片蔚蓝色的天空呢?

第一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刘玉玲,12岁那年,独自去美国参加世界儿童和平大会。当时,联合国只邀请了3个中国孩子,没邀请大人。刘玉玲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代表中国在世界儿童和平条约上签了字,出色地完成了出访任务。

加国后,我问刘玉玲:“这次去美国,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说:“我们中国的妈妈爸爸管得太多了。在美国,妈妈爸爸是非常放手的。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跟爸爸妈妈出去。路边有一条小溪,爸爸妈妈在前面走,小孩在后面跑。结果,孩子不小心,过小溪时摔倒了。她的父母继续往前走。这个小孩哭都没哭,自己爬起来,像个小水鸭一样,去追赶她的父母。

刘玉玲感慨地说,这要是让我们的家长看见,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得跑上去,抱起孩子,训斥妈妈爸爸:“你们怎么能让孩子一个过小溪呢?”妈妈就要心疼地抱着孩子“骂”小溪:“就是这可恨的溪水,把我们孩子吓着啦!”

这是一名12岁女孩所看到的问题。

是人家的妈妈心太“狠”,还是我们的教育步入了误区?

石家庄市一名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去参加市里组织的三好学生夏令营,姑姑非要跟着去。原来,这个女孩子自己不会梳头,不会倒开水。结果,五天的夏令营她只过了三天,因为“不适应”而提前回家,当了“逃兵”。

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极村冬令营的一名小营员,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东北雪原长一一身痱子。原来,这名小营员临出发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多穿衣服,但没有说热了时要脱衣服。这名小营员根本不会照顾自己,在暖烘烘的屋里也穿着出门时才穿的羽绒衣裤,难怪他焐出一身痱子!

你看,溺爱带给孩子的只有懦弱和无能!面对竞争激烈的未来世界,等待孩子的只能是失败!那样,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岂不是事与愿违,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

什么是爱,什么是害?我们每一位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祖国的年轻妈妈,难道不应该认真想一想吗?

4..      走出形象误区

——妈妈爸爸在忙什么

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

做母亲的都知道,孩子跟妈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

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学做人,第一个榜样还是妈妈。

孩子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每天在自己眼中留下了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父

母应该是最安全的保障,父母的形象也应该是最完美的。

但是,拿出孩子们用心灵“拍摄”的“照片”看一看,并不是每一张妈妈的照片都那么“光辉”,也并不是每一位爸爸的形象都那么“高大”。

美国曾做过一次调查,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时,很多男孩子的回答是“父亲”,很多女孩子的回答是“母亲”。我国也搞过类似的调查,很少有人在答卷上提到父母是自己最敬佩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父母的形象不佳,当然也有孩子们的父母理解不够的因素。

许多大人都承认,现在社会上“最忙最累的是孩子”。成年人每周可以休息两天,可是不少孩子连一天也休息不了。繁忙中的孩子,看到有些父母清闲自在,心里便很感不平:“凭什么让我念书,他们在一边看电视、玩麻将?”“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考试?”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孩子学做人,第一个榜样就是父亲或母亲。

过去,农民的儿子看到父母日出下地,日落方归,自己便学会了劳动;老百姓的女儿

每日看到母亲日夜操劳,勤劳俭朴,便学会了关心体贴,不怕重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潜移默化,这样的“润物细无声”。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了什么?

   一些年轻的父母,上班时十分繁忙,十分辛苦。而一回到家,便只想着自己的休闲娱乐,有的甚至每晚把饭桌变成麻将桌,把家庭变成赌场、舞厅、酒店、仓库,全然不顾在一旁写作业的孩子。难怪孩子只看到父母“吃喝玩乐”的一面;难怪有不少孩子形成了“享乐到上”的人生哲学,不想学习,不思奋斗。这一切,能都怨孩子吗?

   当我们指着孩子的鼻子,大喝“你给我念书去,不许看电视”时,自己却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能让孩子安心读书吗?

   当你告诫孩子,不珍惜时间学习就是“图财害命”时,自己却一宿地玩麻将,难道父母的时间不宝贵,不是在慢性自杀?当父母指责孩子懒惰、贪玩、不刻苦时,想没想过自己在孩子心中是什么样的形象?

劳累一天或心情不佳的父母,为了未成年的孩子,回到家时请打起精神。你若想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做什么样的人。

让孩子全面地了解父母,是十分必要的。这不是说,父母回到家,还要拼命地工作,而是让孩子知道,父母一天在忙些什么,为谁辛苦为谁忙。

我们的孩子只有了解父母,才会真心爱父母,关心父母。

父母和子女间的亲情,是家庭的支柱,而理解正是家庭的基石。

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妈妈发出的生命信息,即使是襁褓中有婴儿,也会收到妈妈的信息。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很有道理:“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有些母亲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她们说出的话,做出的事却让自己的孩子刻骨铭心,永世不忘。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们那种正直、朴实、忠厚的为人,不向困难低头、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的行动,为了别人能牺牲自己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孩子,教育了孩子,这正是人格的力量。伟大的母亲正是用自己的人格来教育孩子的。

人格的力量是伟大的,尤其是母亲的人格。

孩子都希望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最伟大的人。

北京14岁的中学生付雪飞是这样描写母爱的:

在我们生活中有谁没有感受过那至切的母爱呢?母爱是雨天的一把小伞,给我一方无雨的晴空;母爱是深夜里的一盏灯,给我一份独享的光阴;母爱是寒冬里的一盆熊熊烈火,是炎夏里的一缕清爽的凉风……是母爱给了我生命,是母爱伴我长大。

孩子们甚至想把世界上最美的词都奉献给自己的妈妈。

孩子对人生的理解,是从妈妈开始的。妈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当妈妈的应该用自己的生命来珍爱“妈妈”这个名称,把最美好的形象,献给你的孩子,同时,也把一个最美好的的人生,摆在孩子的面前。

1.       走出行为误区

——孩子眼中的妈妈

家家户户有杆秤,那秤砣是孩子的心。

小时候,坐在妈妈腿上,抬起头瞪大眼睛望着妈妈:“妈妈,我眼中有什么?”

妈妈指着我的鼻尖,笑着答道:“小傻瓜,当然有妈妈啦!”

我找来一面镜子,对着镜子看。“妈妈,什么也没有啊!”我惊奇地说。

这时,妈妈更乐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的。”

于是,我注意寻找眼中的妈妈。

终于,我找到了眼中的妈妈。

和写下这段作文的初三女学生滕秋香一样,许许多多孩子找到了眼中的妈妈。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3万多名中国孩子参加了题为《我眼中的妈妈》和征文

活动。

评委会顾问余心言(徐惟诚)同志亲自阅过孩子的征文,他被孩子们一片真诚深深感动,欣然为征文集写了序言。他写道:

母亲,是给我们生命的人。她又用自己的生命哺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流着母亲的血,我们的灵魂打上了母亲赐予的烙印。爱自己的母亲,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

孩子们都记得,自己怎样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特别是当自己遇到困难、挫折、病痛时,许多人都曾经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温暖、支持和力量。孩子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整个的生命,也从母亲身上获得全部生命和信息,他们看见,母亲是怎样日复一日地辛勤劳动,努力学习,是怎样热爱自己的工作,为社会做出自己的奉献;他们看见,母亲是怎样以他人为重,尊老爱幼,济贫扶困;他们看见,母亲怎样对待诚实和谎言、成功和失败,把母亲为人处世的每一个闪光点都记在了自己心中。

做母亲的,当能从孩子们的眼光中,体会到什么叫以自己的生命来教育后代,从而更加注意自己的处世之道。

这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

可以这样说:“家家户户有杆秤,那秤砣是孩子的心。”不同的母亲发出的生命信息,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图像。妈妈的好行为、坏行为,孩子都看得清。

那么,孩子们是怎样评价今天的妈妈的呢?

从孩子写妈妈的作文中我们看到,这些孩子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母亲的职业也不相同,但对母亲的评价都是雷同的。孩子喜欢妈妈什么样的行为呢?我们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三种。

一、             建功立业、敬业进取的妈妈

在孩子们的笔下,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中国女性,她们用自己的双肩,支撑幸福的和不幸的家庭,同时,又十分出色地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她们用自己的行动,给予孩子一个支撑生命的支点,让孩子懂得什么叫自尊;用自己平凡而勤恳的人生,,告诉孩子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一个人该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孩子们的笔下,虽然许多妈妈从事着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但妈妈的敬业精神却使孩子产生了对妈妈深深的爱。

二、             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妈妈

在孩子的眼中,妈妈的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当教授、当老师、当警察的妈妈,还是扫街的、卖菜的、养猪的妈妈,只要尽心尽力去工作的,孩子们都引以为自豪,引以为榜样。

我想,我们每一们女性,都应瞧得起自己的工作,平日在家谈起自己的工作,要充满自豪和自信。这样,你的孩子、你的丈夫才能以你为荣。只有看重自己,别人才能看重你。

同时,我们要尽心尽力地去工作,这不仅是为了挣钱养家,而且也是教子做人。孩子是最先从母亲身上读到“敬业”、“进取”这些词的。老师们常讲,看到孩子他妈妈什么样,就知道他孩子什么样了。那些每天早晨不睡懒觉,按时去上班的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一般不学都不会迟到。

三,充满爱心、亲切活泼的妈妈

孩子年眼睛很亮,对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观察得十分细致。对妈妈的优点、缺点看得一清二楚。

有的孩子得出这样形象而准确的结论:“妈妈是个万花筒。”在大量的来稿中,我们发现了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女儿、北京宣武区第一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王尔晴写的妈妈。在她笔下,赫赫有名的节目主持人变得有血有肉,亲切活泼,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文章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妈妈从来不叫累,也不怕苦,不怕脏。她没有闲着的时候,就连打电话,也要拿一块抹布擦电话。

妈妈脾气大,她每次发脾气差不多都是冲着我或爸爸。

妈妈不挑食,很节省,从不乱花一分钱、浪费一粒米,要是爸爸扔了一个纸盒子,妈妈就会再捡回来。

妈妈很爱我,她经常带我出去,让我长知识,开眼界。我请别的同学到我家时,她很欢迎,热情地招待每个同学,给同学和她的家长倒水、拿水果,跟同学的家长聊天。同学要走了,她就把同学送到楼下或车站。

王尔晴的作文获奖了。发奖那天,敬一丹和她的丈夫都来了。女儿在台上读获奖作文,妈妈在台下流泪。我十分理解她:妈妈从孩子的眼中看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从来都没注意过的优点和不足。用敬一丹的话说:“我自己获奖,有的是成就感;而女儿获奖,我感受到的是幸福感。”

孩子们对妈妈哪些行为有意见呢?从孩子的作文中,我们看到由于妈妈的行为不正,使一些爱妈妈的孩子变成“恨妈妈”。归纳一下大概有这样几点。

一、 只图享乐、不关心孩子的妈妈

请看江苏县一名初一学生写的《打麻将的妈妈》。

三万、八条……妈妈又在客厅里打麻将了。此时的我已无心再做作业了,一股无名的

恨从我胸中升起。我恨,恨她,恨这个爱打麻将的妈妈。

   妈妈为了订麻将,竟然不顾我的学习了!一次测验,我得了个满分。我满心欢喜地把试卷带回了家,想让妈妈也高兴高兴。但当我把试卷递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竟不屑一顾地说:“考及格就行了,不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考满分。考及格妈妈同样高兴。”妈妈随手递给我一张10元钞票说:“这是我昨天打麻将赢的,给你做个奖赏吧!”我气愤得把钱撕成两半,伤心地哭了……

   每次读到这样的文章,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想到那次我去上海采访,几个男孩子非要我去他们居住的小里弄走一走。他们说,到了晚上,家家的窗子里都可能传出“哗啦哗啦”搓麻将的声音。我真担心,这一代在麻将声中长大的孩子明天会怎样。

二、 心胸狭窄、处事不公的妈妈

每一位妈妈怎样为人,怎样处置,是对是错,孩子们都看得清清楚楚。

山西一名三年级学生在《妈妈偏心眼》的作文中写道:

妈妈在姥姥那儿笑脸如花,有什么好吃的总让我给姥姥送去。她还常常陪姥姥说话、

散心。可不知为什么,只要看到奶奶,她的脸就拉得好长,连话也说不上几句,更不用说陪奶奶去外面走走了……

孩子的眼睛可真厉害!婆媳之间那点事,他全看到了。这种“只爱自己的妈妈,不爱丈夫的妈妈”的现象,在年轻妈妈中是大有人在的。我曾对这些妈妈说:“在婆婆面前,你不称呼“妈妈”,在婆婆背后,你管孩子的奶奶叫“老太婆”,总有一天,也有人中你“老太婆”。“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是从小看来的,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老人,发展到爱别人的老;爱自己的孩子,发展到爱别人的孩子,这是人间爱的需要。我们做妈妈的正应该用自己爱妈妈、爱婆母的行为教育孩子怎样去爱别人。

三、 缺人教养、不讲公德的妈妈

“家长行为”,说到底是“社会行为”。

父母和行为,每天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感受,引导和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就目前小学生而言,由于少数家长的“社会行为”的误导,使孩子长期耳濡目染,形成“定型思维”,其“阴影”在孩子心头筑巢栖息,驱之不去。

据调查,家长对孩子影响最坏的行为有:

夫妻吵架,互不相容。有些年轻气盛、个性极强的夫妻,平素相敬如宾,一旦失和,便大动干戈,各不相让,互相谩骂。这种最不负责任的“社会行为”,深深刻进孩子的大脑,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业。

公共场所,不守公德。有的家长不拘小节,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随地吐痰、擤鼻涕、抢座位、跨越栏杆、摘花草……其行为完全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相悖。这些不经意的行为,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小便埋下了目无法纪、危害社会公德和秩序的“种子”。

邻里相处,举措失当。有的父母不善于和邻居和睦相处,常常因小事耿耿于怀,指骂槐,恶语相对,有的还去伤害人家……孩子慢慢地便会上行下效,到处欺凌弱小,大耍无赖,养成霸气。

http://www.zhjtjyw.com/kcms/blog/vblog?u_id=437&b_id=193869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