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三字经》讲记第四讲(十一)

12年前 [08-02 14:23 周二]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这是最后总诫后学者的箴言警语。“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顾炎武),只有勤奋向学才能有所进步。一味的嬉戏懈怠、得过且过,是没有益处的。古人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我们都要以此为座右铭,不断地勉励自己。
   
前面说到诸葛亮的《诫子书》,这篇文章同他作人的风格一样,简单谨慎没有废话。诸葛亮的一生并不以文章名世,而他仅有两篇不为作文而写作的《出师表》,却成为千古名篇。
诸葛亮在《戒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他教导儿子以“静”来做学问,以“俭”来修身。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身心,是依靠俭朴来培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求学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又有什么用呢!
   
杨雄在《法言》中说:“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而不至于山”。意思是说千条河流学大海滚滚东流,终于汇入大海。丘陵想学高山却呆着不动,永远也成不了山。少年不努力,等到中年后悔时已经无法挽回了。古人说:“勤一分有一分的收获,闲半刻少半刻的光阴”,我们都要戒之哉,应该时时勉励自己,以成其道,千万不要虚度光阴,蹉跎岁月。
   
《三字经》的六部分内容,到此已经全部向大家介绍完了。这1450个极其通俗易懂的汉字,将完整的中国文化史高度浓缩起来,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史子集”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相信诸位都已经深有体会。《三字经》古称“小纲鉴”,可以将我们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我们以往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我们可以《三字经》为鉴,检查一下头脑中的哪些知识是没有用的,哪些知识必须补充进来。
   
人在一生中要读几部真正的“书”。我说的“书”,是指四书五经、《左传》《史记》之类的经典,至少要有一部书垫底,一生的学问才能扎住根。林语堂说过,概论之类的教科书不算书,拼鼻子凑脸的小说也不能算作书。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完全被媒体所控制,满脑子都是报纸上看来的消息,自己完全没有中心思想,变成了随风倒的草。孩子们那一点可怜的历史知识,还都是从“秘史”中“戏说”来的。影视文化本就是无根之草,影子本来就是虚的,这种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孩子,哪里会有根呢?对比之下,就更显得《三字经》之可贵,因为它是谈教育的专著。
  
 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教导后代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转迷为悟、转识成智,最后达到转凡成圣的人生终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教育已经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了。当然,人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当今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争贪的社会,教育制度自然就变成这样一个训练竞争意识和谋生技能的培训体系,人人志在挣钱,而非志在圣贤。大势所趋,人人如此,我们也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尽人力听天命了。
   
我们能做的只有以私塾的形式为孩子们补上传统教育这一课。自古以来,官府关心的都是治权之类的大事和群体意识,真正关心学生个体的只有父母和老师。所以父母一定要觉悟,要为子女补上这人生第一课,千万不要让你的后代毁于你的无知。
  
《三字经》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与韩国,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三字经》被译成俄文流传到俄国,此后陆续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一九九零年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中国人专有,它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了。
     
作为《三字经》故乡的同胞,我们今天不但不会背诵《三字经》,有些人甚至一辈子连《三字经》都没读过一遍。你为此将给你自己下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呢?

                                        
乙酉年清明讲于奥克兰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