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名人家教故事A

12年前 [06-20 18:50 周一]
到海的彼岸去
    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阿基米德的父亲费狄亚是当时希腊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为使儿子早日成材,阿基米德的父亲悉心教孩子学习语言与常识,并经常带他到植物园、动物园游玩,不断开拓孩子的视野,提高他学习科学文化的兴趣。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父亲不仅教他数学、几何、天文、哲学,还教他学习证题、推理和文学。父亲丰富的知识,使小阿基米德的聪颖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阿基米德的父亲为人谦虚谨慎,对当时的天文和数学都有较深的造诣,阿基米德从小深受父亲的熏陶、影响。8岁那年,阿基米德开始投师学习。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奴隶、仆人的陪伴下走很长的一段路到老师家中上课。尽管家中比较富有,但是阿基米德从未骑马或坐车,就像一般的希腊孩子一样。

阿基米德不仅学习数学、几何、天文、哲学,还要学习证题、推理和文学。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对什么都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到当地知名人士家中借阅图书,也常常浏览书摊,有时到书摊看书,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基米德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开始显露出来。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思考、探讨、学习和写作上,极少想自己的事。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忘记吃饭、洗澡,连穿衣服、脱衣服这类的事情,都不得不由别人帮助。


    公元前276年的一天,费狄亚带着阿基米德来到海边,指着远方问道:“孩子,你知道地中海的对岸是什么地方吗?”
    阿基米德极目望去,除了湛蓝湛蓝的海水和翱翔着的点点海鸥,什么也望不见。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那里有一个名叫埃及的国家,爸爸。”
    “对的。”费狄亚高兴地点点头,“在埃及,有一个港口叫做亚历山大里亚,在那里,聚集了很多著名的学者,还有藏书丰富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博物馆。亲爱的孩子,你愿意到那里去学习吗?”
    阿基米德向往极了,他睁大了明亮的眼睛,肯定地点点头说:“要是能够到那里去学习,我真太高兴了,爸爸。”
    海浪卷着白色的浪花,一浪推着一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轻微的响声。费狄亚说:“孩子,大海现在很安静,可是,有时候它会发怒的。你不怕航行中怒涛把你吞没吗?”
    “怕。”
    “你将离开家庭很远很远,不想念爸爸和你亲爱的妈妈吗?”费狄亚望着孩子稚气的眼睛,又试探地问。
    “我当然会想念您和妈妈。等我学习完了,就回家来看望你们。”
    “你不会感到孤单吗?亲爱的孩子,在亚历山大里亚,可只有你一个人啊!”费狄亚将手伸向年幼的阿基米德,轻轻地抚摸着他被海风吹乱了的蓬松卷发。
    “怎么会呢,爸爸,您不是说过,在那儿有许多的学者和去求学的年青人,还有藏着许多许多图书的图书馆吗?我可以在那儿认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我会有新的朋友,还可以看很多的书,我不会感到孤单的,您放心吧!”
    费狄亚看到阿基米德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就决定想办法送他到亚历山大里亚去求学。可是,费狄亚并没有那么多钱送阿基米德到埃及去。幸好,叙拉古的国王希艾罗是费狄亚的亲戚,在希艾罗王的资助下,年仅11岁的阿基米德终于乘上一艘三桅商船,勇敢地横渡波涛汹涌的地中海,向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向闻名世界的学术中心亚历山大里亚进发了。
    许多年后,阿基米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终于成了名扬千秋的“想撬动地球的人”。

            达·芬奇所受的家庭教育
 

莱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名叫比埃罗。小时候,他的家里还比较富裕。母亲是一位贫苦的农妇,名叫特丽娜。达·芬奇出生后不久,父母离婚,母亲离开了他,他是在父亲的抚育下成长起来的。

达·芬奇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了弹琵琶,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
    儿童时代的达·芬奇,喜欢大自然的景色,经常攀登悬崖,并且对画画很感兴趣。有时,他独自一人坐在草丛中,用心地观看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饶有兴趣地描绘着那些花瓣和树叶的形状。他喜欢钻山洞,进去探索里边的秘密。每次从山洞走出来时,身上弄得脏乎乎的,他总要捉几个小动物出来,带回家里,仔细地观看,并且按照小动物的样子进行描绘。开始画得有些四不像,但是时间久了,他画的那些东西渐渐有了画意,镇上的人们都称他“小画家”。达·芬奇的家庭是当时佛罗伦萨有名的望族,父亲比埃罗希望达·芬奇像自己一样当律师,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而使比埃罗改变了想法,决定让达·芬奇学画。
    有一天,邻近村上一位农民拿着一块木板来到镇上,交给了比埃罗,说:“请你家的小画家在上面画些东西。”比埃罗当即答应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告诉儿子。过了一些天,达·芬奇发现家里有一块木板,就将它刨平,用锯锯成一个盾牌。盾牌做成之后,他看到上面什么也没有,不大好看,便想在上面画点画。画什么呢?他想来想去,就将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画了上去。画成后,他拿去给父亲看。父亲看到上面画的有蛇、蝙蝠、蝴蝶、蚱蜢,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小东西。不仅数量多,而且结构合理,形象逼真。比埃罗高兴极了,心想孩子可能真的有画画的天赋,他决心支持孩子去学习艺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画家。
    一天,父亲带上达·芬奇的写生画去看望居住在佛罗伦萨的老朋友委罗基奥,想请他看看孩子是否有培养前途。委罗基奥是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巨匠,也是佛罗伦萨的著名艺术家。他擅长绘画和雕刻,同时还是手饰匠、工程师和音乐家。他的画室是当地最好、最先进的画室之一。他看了达·芬奇的画,特别是当知道了这孩子完全是凭自学画成这些画时,十分惊奇。委罗基奥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对达·芬奇的父亲说,这是一个大有培养前途的孩子,应该快点把孩子送来,他愿亲自教授系统的绘画和雕刻知识。父亲听后喜出望外。于是,14岁的达·芬奇拜委罗基奥为师,进入画室学艺。委罗基奥循循善诱,要求严格,对其学业极其负责。他的教学方法也很特别,强调基本功训练。
    达·芬奇来到画室后,他并没有马上教达·芬奇绘画,第一堂课是学画蛋。达·芬奇心想,不就是画鸡蛋吗?他把老师给的鸡蛋小心地放在桌上,一丝不苟地照着画起来。第一天画蛋,第二天画蛋,第三天还是画蛋……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每天反反复复地重复着一种图案,枯燥得很。画着画着,达·芬奇的疑问越来越多,这个鸡蛋有什么好画的,需要我练这么久?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向老师问道:“老师,为什么总是要我画蛋?什么时候才能画完呀?”
    “你可别看轻小小的鸡蛋。”老师说,“在1000个鸡蛋里,从来没有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观看的角度不同,照射的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让你多画蛋是为了训练你观察和把握形象的能力,使你能够随心所欲地表现一切事物,这样才能把画学好。”
    达·芬奇听了恍然大悟。老师的话使他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道理。他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于是更加勤奋地苦练起基本功来。
    由于老师的严格训练和达·芬奇的刻苦钻研,达·芬奇的进步很快。不出几年,他绘画的艺术技巧就超过了老师。老师也不得不佩服达·芬奇的勤奋和天分。欣慰之余,他决心把自己的知识和创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位得意门生,希望他能早日成为杰出的画家。
    达·芬奇在刻苦学习绘画的同时,依然像过去那样怀着极大的兴趣向所有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同时还从事科学研究。他把艺术想像同科学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数学、透视学和解剖学等应用科学进行艺术试验,使当时的绘画艺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达·芬奇的父亲本来是打算让孩子将来像自己一样做一名律师,但他后来根据孩子的特长和爱好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而达·芬奇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的父亲及时地发现了他的爱好,为他发展绘画艺术创造了条件。对于那些根据自己的爱好对孩子的人生进行了“全面规划”的父母,达·芬奇的成长经历或许会很有启发。

 

伽利略父亲的教子法
   

伽利略,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诞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比萨。在父母的疼爱和呵护下,伽利略一天天长大了,虽然才4岁,可他却常常像个小大人似的,缠着妈妈问这问那,对所有的东西都感兴趣。
    在小伽利略眼里,爸爸是最了不起的人。常常在傍晚时分,全家人围坐在客厅里,听爸爸演奏小提琴。随着音乐的节拍,小伽利略总是不由自主地晃动着脑袋,两只眼睛一眨不眨的,无限崇拜地盯着父亲。
    “爸爸,我想学小提琴。”终于有一天,伽利略忍不住央求父亲。
    “学小提琴?伽利略,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呀!”父亲想,小伽利略一定是心血来潮。
    “爸爸,我不怕。”小伽利略坚定地回答,“我养的那只小白猫,学爬树的时候,不也摔了好多次跤吗?我知道,要想学会干一件事,就要付出努力才行。”
    文森西奥惊奇地看了一眼儿子,一个4岁的小孩子,居然从猫学爬树这样的小事中,体会到学习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样的道理,可真是不简单呀。
    “嗯,那你保证到时候不哭鼻子?”文森西奥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更轻松些。
    “我保证,爸爸。”伽利略挺了挺单薄的小胸脯,毫不犹豫地大声说。
    可是,懂得道理是一回事,真正实践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学琴没几天,伽利略稚嫩的手指就被琴弦磨出了血泡。妈妈发现了,心疼极了,劝他说:“伽利略,算了吧。你还这么小,哪能吃得了这样的苦呢?”
    伽利略没说话,甚至连头都没抬一下,一遍又一遍地拉着爸爸留给他的练习曲目。他倔强地想:我一定要像爸爸拉得一样好听,让爸爸妈妈看看,我是说到做到的。
    很快,伽利略的音乐天赋显露出来了。他对音乐的悟性之高,令文森西奥也不得不佩服。没多久,他已经能够像父亲一样,演奏许多复杂的乐章,而且丝毫不比父亲逊色。连傍晚时分全家人的聚会,也常常是父子二人轮流演奏了。
    学会了拉小提琴,伽利略并不满足。他又发现了新的兴趣目标——数学。这事还要从他5岁时说起。

伽利略5岁时,文森西奥因为生意上的事要到佛罗伦萨,顺便带他去参观了那儿的一些博物馆。结果,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绘画、雕塑作品,强烈地震撼了伽利略幼小的心灵。回到比萨后,他开始学习绘画。为了让伽利略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文森西奥找来许多几何图形的物体。没想到伽利略不仅绘画技艺突飞猛进,对这些几何图形的迷恋也是日甚一日。
    他问文森西奥:“爸爸,这些几何图形到底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这样问呢,伽利略?”文森西奥一时弄不清伽利略又在想什么。
    “爸爸,我觉得挺奇怪的。画画的时候,我发现好多东西,比如房子、马车、书桌……什么的,好像都与几何图形有关。”
    “有关?怎么有关?”
    “嗯,就是说,它们都是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可似乎没这么简单。只是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除了这个,它们还能有什么复杂的关系呢?”
    文森西奥看着紧皱双眉的伽利略,内心十分欣慰。儿子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而且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伽利略,你的问题我无法回答。”想了想,文森西奥问道,“不过,你愿意学习数学吗?也许你学了数学,就能明白你说的这种复杂关系了。而且,你还会发现许多更有意思、更有用的东西。”
    “真的?”伽利略乐得蹦了起来,高声叫道,“我愿意,当然,我愿意!”
    打那以后,文森西奥正式开始教伽利略学习数学,这本来也是文森西奥的特长。
    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可伽利略的兴趣却明显高涨。他常常为了寻求一道数学题的解法而绞尽脑汁,废寝忘食。他似乎随时都在思考,随时都准备思考,逐渐养成了习惯,而这种习惯,无疑对他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转眼间,伽利略7岁了。在音乐、绘画、数学方面,他都已经小有造诣。他做任何事情,都不只是简单地模仿,而总是问个“为什么”,常常能够举一反三。
    这时候,伽利略已经有了两个妹妹。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必须替母亲分担照顾妹妹们的责任,这使得他常常很烦恼,因为妹妹们总是缠着他,照顾她们要花去他相当多的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来思考他想思考的问题。
    一次全家去看木偶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发现妹妹们对木偶十分着迷。他想:“我为什么不自己给妹妹们做一些木偶呢?如果她们喜欢玩木偶,我不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了吗?”
    于是,他极力回想着木偶的样子,琢磨着怎么能够使那些木偶运动起来。当时,他在台下只是远远地看,似乎每个木偶上都有好几条线,演员们就是通过这几条线来控制木偶的。
    伽利略找来木头、刀、线等工具,花了三天三夜时间,手上也不知被划破了几刀,终于做出了第一个木偶。他给木偶描上脸谱,拿给妹妹们看。果然,两个妹妹欢呼雀跃,立刻就被这个新玩具吸引了。伽利略却并不怎么高兴,因为这个木偶,动起来还很僵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什么地方不对呢?他又琢磨开了。

“你看看我是怎么走路的,伽利略。”文森西奥有意启发他。伽利略怔怔地看着父亲在客厅里走了两个来回,突然间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人有关节!”
    伽利略一把从妹妹手中夺过木偶,立刻动手进行改进。再试试,哈,成功了!
    伽利略一发不可收拾,又用碎布头代替木头,接着做了好几个木偶,还替妹妹们编了一出木偶戏,给她们每个人安排了几个角色。他自己呢,当然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安心地思考问题。不过,他也从此迷上了手工制作,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
    1572年,伽利略已经8岁了。他个子不高,还有一点儿胖,但这并不影响他观察细腻,思维敏捷。
    一天晚饭后,文森西奥带着全家人到比萨广场散步。伽利略和妹妹们高兴地在广场上奔跑、跳跃,就像欢乐的羊群。
    突然,伽利略跑到文森西奥身边,指着比萨斜塔,好奇地问:“爸爸,那座塔怎么是斜的?”
    “哦,你是说比萨斜塔。当初建造这座塔的时候,由于某种计算上的错误,塔还没建成就已经倾斜了。”文森西奥随口说。
    “那它为什么不会倒呢?”伽利略显然不满意父亲的回答。
    “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这座塔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了。”
    “等我长大了,一定会揭开这个迷的!”伽利略充满自信地说着,转身又跑开了。
    望着伽利略远去的背影,文森西奥夫妇俩讨论起来。文森西奥说:“亲爱的,你不觉得咱们的儿子是个天才吗?他总是比别的孩子观察得仔细,思考得多。”
    “是呀,现在他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回答了。”裘丽娅微笑着说,“再过几年,咱们应该让他到佛罗伦萨去上学,听说那儿的瓦布罗萨的卡马多斯修道院还不错。”
    修道院是天主教培训神父的学院,不过在当时,还没有世俗的普通学校,请不起家教的孩子只能到修道院去学习,因为除了宗教教义,修道院也传授一些算术、拉丁文知识。
    “对,要不然,伽利略整天学些数学、音乐之类的,就算成为数学家、音乐家,又有什么用呢?”文森西奥说。
    伽利略并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安排,仍然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仔细地观察着身边的一切。他尤其对天空的事物感到不可理解,常常想,白天月亮星星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天一黑,月亮星星就亮了?为什么有时候月亮是圆圆的,有时候却是弯弯的?他希望从书中找到答案,可是书中也没有答案。他想起那年做木偶的事,自己不就是通过观察,解决了木偶运动不灵活的问题吗?他相信自己可以用同样的办法,解决天空的问题。
    “对,我要从今天开始,对天空进行观察。”伽利略暗暗地下定决心。
    天渐渐黑了,伽利略趁家里人都睡着了,悄悄地溜出家门,坐在地上,抬头仰望苍穹。周围静极了,只有星星的眼睛眨呀眨,他仰得脖子都酸了,望得眼睛都疼了,也还是什么都没发现。

一连几天,伽利略白天黑夜地仰望天空,晚上就算冻得瑟瑟发抖,也不肯进屋睡觉。第五天夜里,他终于抵不住困意,坐在门口睡着了。
    父亲这才发现了伽利略的秘密。
    原来,几天的观察使他明白,光靠好奇心和肉眼的观察,除了能看到天空的一些小变化外,根本不可能破解天空的奥秘。如果能够像小鸟那样飞上天,近距离地看一看月亮和星星,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
    伽利略问文森西奥:“小鸟为什么能够在天上飞来飞去,而人只能在地上走呢?”
    “你认为呢?”对伽利略的问题,文森西奥已经大多数都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常常只是反问伽利略。因为这样的一问一答,总是能让伽利略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从而自己找到一些答案,尽管这些答案不一定都正确。
    伽利略沉思着说:“我想,那是因为所有的鸟都有翅膀,而人没有。”
    伽利略决定给自己安上翅膀,也体验一次飞翔的感觉,最好能飞上天,飞到月亮和星星上去,探索出天空的秘密。
    他找来一些竹子,划成片,扎成了一对巨大的翅膀。他把翅膀绑在两只胳膊上,使自己看起来就像一个滑稽的怪物。两个妹妹一直好奇地看着他忙来忙去,见他这副模样,笑得前仰后翻的。
    伽利略却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全然不理会两个妹妹。他使劲地挥动着两只绑着翅膀的胳膊,嘴里大声地喊着:“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可是直到两只胳膊酸疼酸疼的,再也挥舞不动了,脚底下依然纹丝未动。
    伽利略丧气极了。有了翅膀怎么也不能飞呢?“哥哥,你跑一跑再飞,像放风筝一样。”大妹妹提醒他道。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伽利略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站起来又试,结果还是不行。
    “哥哥,你站到高处再飞。”小妹妹提醒他。
    “对,这次一定行的。”伽利略觉得,这下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爬上窗台,纵身往下一跳,一边还不忘了使劲挥舞着翅膀。可是,他还是没有飞起来,反而重重地摔在地上,疼得他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这一幕正好被文森西奥看见了。他扶起伽利略,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光有奇思妙想,没有知识做根基,就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伽利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倒并没觉得自己白做了这个实验,因为,至少他现在已经知道,单凭一对翅膀,人是不可能飞上天的。
    观看天空和学飞的经历表明,伽利略勇敢地用实践检验着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过,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逐渐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

   爱提问题是许多小孩子的天性,对于年幼的孩子,父母大都能够轻松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但是,随着孩子知识的积累,思维方式的变化,难免会提出一些父母知识水平之外的问题。这个时候,父母很可能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一定要鼓励孩子思考,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伽利略的父亲正是用这样的方法,指引着孩子成长的方向。

 
 

牛顿所受的启蒙教育
    牛顿是爱因斯坦以前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理论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牛顿于1642年的圣诞节出生于英格兰林肯州活尔斯索浦。小时候的牛顿,总喜欢提一些千百奇怪的问题,母亲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回答。她想:世界上大凡有所作为和成就的这个“家”、那个“家”,小时候都是些好提问题的孩子。哥白尼不是问过他父亲“我看得见月亮,月亮看得见我吗”?后来,他不是成了伟大的天文学家了吗?
  有一次,牛顿问母亲:“风车为什么会转?”
  母亲回答:“那是风的力量推动着它转。”
  牛顿又问:“风是哪里来的?”
  母亲告诉他:“你看,水不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吗?空气也是这样的。有的地方气压高,有的地方气压低。空气一流通,那就是风了。”
  后来,牛顿在学校里做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带有独创性的风车。这虽然让同学们讥笑了好一阵子,母亲却鼓励他,支持他探索事物底蕴的创造精神。
  牛顿对科学越来越有兴趣了。一天,他拿着一个小东西跑到外祖母面前:“姥姥,你看这个,这是太阳钟。”姥姥一看,原来牛顿手上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钉子,钉子的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线条。外祖母明白了:在太阳的照耀下,钉子的影子停在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时间了。外祖母惊奇地问:“这是谁教你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牛顿笑嘻嘻地回答。后来,他的科学小品经常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好评。人们问他母亲:“你是怎样帮助和教育孩子的?”母亲回答说:“孩子层出不穷的怪问题,蕴藏着他极其宝贵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我们做父母的,只能做助燃剂,不能当水龙头。对孩子的问题,一要耐心回答,二要力求正确回答。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进步。”

后来,牛顿母亲改嫁了,小牛顿只得由外祖母和舅舅抚养。在这个阶段,他的外祖母和舅舅给了他很好的启蒙教育,这对牛顿后来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牛顿的母亲改嫁后不久,牛顿的舅舅来了。他很聪明,还能做一手漂亮的木工活,这次是外祖母叫来做木箱的。家里种的苹果不少,要是不装在箱里设法保存而坏了,那就太可惜了。舅舅很喜欢小牛顿,以往每次来都要逗他玩上一阵。可是今天他的活挺忙,和牛顿打了个招呼就直接进了仓库。
  牛顿一声不吭地跟在舅舅后面进了仓库。只见舅舅抱来一捆木板,在上面划好墨线,就用锯子“哧哧”地锯起来。木板锯好后,他取出铁锤和钉子,把它们固定起来。不一会儿,几只整齐的苹果箱就做好了。舅舅一边干活,一边偷眼看着站在一旁的牛顿,生怕碰伤他。令他惊奇的是,牛顿注视着他双手的动作,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他心里有些好笑,就故意问小牛顿:“嘿,小家伙,你是不是也想试试?这玩艺可不好玩。”
  牛顿没有回答,只是羡慕地看着舅舅手里的工具。他曾在仓库里看到过一把铁锤和几盒铁钉,却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没想到竟能做出这么有用的东西呢!
  舅舅干完活,带上工具回家了。牛顿马上跑到仓库的角落里,把那只铁锤和几盒钉子翻出来,模仿舅舅的样子,把钉子一排排密密麻麻地摆在苹果箱子的上面,认真钉起来。
  外祖母送走了舅舅,正想回房间,忽然听到仓库里传来“咚咚”的声音。她来到仓库门口一看,地上撒着一大片铁钉,牛顿钉得正欢呢。
  外祖母对这个失去父亲又离开母亲的外孙,一直格外疼爱。这会儿,她没有生气,只是慈祥地笑了笑,对牛顿说:“伊萨克,小心点,别碰破手。”
  牛顿看外祖母来了,高兴地跑过去,抱住她说:“外婆,您给我买一把锯吧,我想用锯把那把椅子的腿锯短一些。您瞧这椅子的腿儿也太高啦!”
  听了牛顿的话,外祖母先是一怔,然后说:“哎哟,你小小的年纪哪会使锯呀!那都是大人们用的!”
  牛顿并不服气,说:“我当然会使啦!不信您把它买来,我使给您看看。”
  外祖母望着牛顿渴望的眼神儿,犹豫了一下,答应了牛顿的要求。
  其实,外祖母并不想买锯,因为牛顿毕竟还是个孩子。可是一想到孤苦伶仃的外孙从不轻易地向她提什么要求,最后,老人还是决定到附近的小镇去给牛顿买一把锯。

锯刚一买回来,小牛顿就急不可待地带着锯去找舅舅,让他教自己使用,直到天已经黑下来,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自从牛顿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后,只要有空,他就躲在仓库里敲敲打打的。渐渐地伊萨克的技巧愈来愈熟练了,做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精巧。他的房里已经塞满了自己亲手做的工具箱、书架、玩具箱等。外祖母开玩笑地称他“小木匠”。
  但是一直这样下去总是不行的。有一天,牛顿的舅舅来串门,舅舅是念过书的人,深知自己外甥的才智,因此,他劝告牛顿的母亲,应该让这孩子继续读书,完成未尽的学业,以便将来能进剑桥大学。他的母亲是个软心肠的人,听了弟弟的话觉得有理,便答应了。舅舅又嘱咐他好好念书,争取考上大学。
  受舅舅的鼓励,牛顿下定考取大学的决心,他开始拼命地学习起来。
  1661年,19岁的牛顿终于考上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剑桥大学是英国最高学府,培养了许许多多著名人物。英国最有名望的教授差不多都聚集在这里。青年们为能考取这所学校而感到无限光荣。
  

 

富兰克林所受的家庭教育
  富兰克林,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城,一个出身寒微,10岁就中断学业的人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这与他的父亲对他小时候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小贝恩,你希望得到什么礼物?”圣诞节快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父亲,乔赛亚·富兰克林叫着儿子的昵称,抚摸着他金黄色的头发,关切地问。
  “书包,我要书包!”本杰明不假思索地回答。
  “书包?”这可出乎父亲的意料之外。
  “爸爸,我要是有了书包,也能像吉美那样上学去了!”孩子望着父亲的脸,眼睛里发出希望的光芒。
  “啊,孩子……”老富兰克林不知怎样回答,深深地叹了口气。
  本杰明是富兰克林家最小的一个儿子,圆圆的脸,灵敏的眼睛,结实的身子。他和其他孩子一样,爱蹦爱跳,调皮淘气。可他更爱读书。虽然他才7岁,但是已经能读一般的书了,父亲书架上的书,他几乎全读遍了。他还会写短小的诗歌,而且曾经将诗附在父亲写的信里,寄给住在伦敦的伯父,受到伯父的称赞。
  他的父亲是个经营蜡烛和肥皂的商人,1685年从英国移居美洲,在波士顿落户。家里人口多,尽管父亲勤勤恳恳地干活,也只能使妻儿不受冻挨饿。
  关于本杰明上学的问题,老富兰克林不知考虑了多少次。打从四五岁起,本杰明就显得比一般的孩子机灵、活泼、健康,而且比一般的孩子更爱学习。

按照老富兰克林的意思,他很想把儿子培养成为牧师。不过培养一个牧师需要一大笔钱,他到哪儿弄来这许多钱呢?
  如果不让孩子上学,老富兰克林又不忍看到儿子失望,再说,这孩子有过人的智力,小小年纪,能写能读;玩的时候跟小伙伴们一样顽皮,看起书来又跟大人一样认真。不论远亲近邻,都认为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尤其是他那位住在伦敦的伯父,每次来信都鼓励老富兰克林送他上学。
  老富兰克林左思右想,决定满足儿子的愿望。
  于是,本杰明·富兰克林8岁那年,真的跟吉美那样,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小富兰克林就进步得特别快。在班级里,除了数学以外,门门功课领先,不到一年,就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老师们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都说他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本杰明的知识怎么会这样丰富呢?这不是什么秘密,本杰明生来爱看书,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把老富兰克林难住。老富兰克林是个普通的商人,没念过多少书,可他有不少比他高明的朋友。因此,他经常请那些朋友来做客。在餐桌上,他故意让客人们说些有趣味知识的话,孩子听得入了神,连嘴里吃的是土豆还是牛肉都分不清了。
  正在本杰明学习不断进步、知识不断增长的时候,由于家境困难,他却中途辍学来到詹姆士印刷所当了学徒,当时他刚12岁。
  一天晚上,他新结识的一个学徒把他带进了书店,他看到满柜满箱的书,高兴极了。
  “我要是有这些书就好了!”富兰克林像抚弄着心爱的小动物似的,轻轻地摸着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的书本,羡慕地说。
  “你很喜欢读书吗?”书店的学徒看到富兰克林恋恋不舍的样子,好奇地问。
  富兰克林点点头。他告诉他的朋友,书本好比老师,每一本书都能告诉你一些有用的东西,你读它,它就会向你传授新的知识。
  “既然这样,你就挑一本去吧!”
  富兰克林想起父亲说的话,“凡是用不光彩手段得来的东西,肯定是不好的。”因此有些犹豫。学徒告诉他,只要明天一早送回就行了,什么问题都没有。富兰克林挑了一本不太厚的,小心翼翼地藏在怀里匆匆走了。
  从此,他日夜苦读。他酷爱读书的习惯远近闻名。

富兰克林的父亲曾想让儿子继承他的手艺,但富兰克林不喜欢这个行业,他想出去航海。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这太危险了,父亲自然反对。但父亲没有嘲笑他的幼稚,也没粗暴地干涉他、斥责他,而是带着他到处参观各种行业,然后在一旁默默地观察他喜欢哪个行业。直至发现他喜欢看书时,父亲才决定让他学习印刷技术,并让他当了哥哥的徒弟。这样使他一生有了立身之本——凭着他的这个手艺,他不但一生没挨饿,而且建造了自己的印刷厂,办起了报纸,为自己赢得了财富和荣誉。
  书看多了不免有些手痒,本杰明就写些诗、文章。他曾在哥哥的鼓励下写过两首故事诗,其中的一首销路还不错,但当富兰克林自以为是名震波士顿的“诗人”而得意时,父亲却不以为然,觉得这样发展下去对孩子不利。他把本杰明叫到身边,拿出那两首长诗,逐字逐句地指出里面的错误和不妥的地方。父亲批评得十分严厉,句句中肯。他告诫本杰明要扎扎实实地学习,不要追求名利和虚荣,并指导本杰明先从写文章入手。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基本功。
  本杰明接受了父亲的批评,勤奋地学起写散文来。他选了一篇名著,先熟读一段,把那一段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写在另一张纸上,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读第二段、第三段……过了几天,他感到对第一段的印象淡漠了,这才不看原文,参照他用自己语言写的那一张纸,尽量使那段名著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他有时把一篇散文改写成诗歌,隔一段时间,又把它恢复为散文。这对他很有帮助,一方面增加了他的词汇,另一方面又使他掌握了多种多样的句法,从而丰富了他的表达能力。
  富兰克林有一个伙伴也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就一些问题进行辩论,辩论的次数多了不免彼此有了敌意。但他们照旧辩论,只是改变了方式——采用书信的方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父亲看到了他们写的辩论文章——这次他没有嘲笑和阻止他,而是和他谈了写作风格。指出他“拼写正确,用词恰当,这都比对手高明,但表达能力不强,主题不明确”。这促使他更加注意提高他的写作能力了。他买了一本英文杂志《观察家》进行反复研读,并对其中的几篇文章进行了仔细推敲,然后放下杂志自己来写,再与原文订正,这样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他成为一个作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狄德罗所受的家庭教育
  

德尼·狄德罗,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狄德罗生于郎格里,170年前,在法国朗格尔天主教耶酥会中学,有一个学生常常以出色的回答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他以优异的成绩使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期望。和所有天下的父母亲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但是有一天,这个中学生忽然对他父亲说,他不想上学了。父亲没有责备儿子,只是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说:“那好,到工场去吧,以后就当个制刀匠。”此后这个中学生离开了校园,到父亲的工场里成为一名工人。可是他接连5天为制作一把柳叶刀忙得团团转,还是毫无结果。父亲一声不吭。中学生糟蹋了材料,损坏了工具。但是父亲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第5天快过去了,父亲同样心平气和地问道:“怎么,干不了吧?”这个中学生一言不发。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课本,急冲冲地上学校去了。
  后来这个中学生成为法国18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唯物论和文艺理论方面大大超过了他同时代的思想家。他就是狄德罗。他主编的《百科全书》引领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


  狄德罗的父亲是明智的,他没有强迫儿子到学校去,而是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事实使狄德罗明白了其实学习才是他最恰当的选择。让每个人通过教育获得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完成自己最适宜最喜欢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工作,也许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作为家长,对子女总是有很多期待,希望他学习成绩好,希望他在学校里出类拔萃,这既可以使子女有好的前途,同时自己脸上也有光彩。于是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在子女身上,特别是当子女的状态与自己的期待发生错位的时候,往往要求子女服从,而没有考虑子女的想法和实际,轻易地教训子女:“你不对。”或者说:“你距离我们的目标太远。”

不是说要让每个家长都像狄德罗的父亲,当子女不好好学习的时候,就让他去打工,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具备这个条件。重要的是,当狄德罗不想读书的时候,父亲并没有强行要儿子按照自己的希望去做,而是采取了平和的方式。这种处理子女关系的思维方式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
  

也许是家教渊源的影响,当狄德罗成为父亲之后,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十分注意寻找教育孩子的合适方法。
  狄德罗有过几个孩子,但是都夭折了,只有一个女儿活了下来,她就是昂热丽克。狄德罗让他的女友索菲或妹妹勒让德尔夫人来教育孩子,他还请了一位家教,教育女儿历史、地理,余下的时间教她钢琴。
  而母亲则反对父亲对女儿进行教育,她要亲自教育。一直到了1762年秋,她才在教育女儿上稍作让步。狄德罗对此真是高兴极了,他要根据自己所珍视的原则去教育女儿,排除任何迷信,只听从理性,向她灌输对真、善、美的热爱,而不必迷信于宗教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让她明白,善会由于行善的欢乐以及它所激起的博爱而得到双倍的报偿。
  女儿在成长,她有些使人意想不到的高雅见解,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够谈论伦理了。
  一个星期天,狄德罗发现女儿过分成熟,觉得应该严肃地和女儿谈谈,于是向女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男女之间在道德上存在差别吗?”
  女儿张口结舌,一时答不上来。于是他又说:“你知道男人向女人说那些风流话意味着什么吗?它意味着:小姐,为了对我表示好感,你可愿意自毁名誉,失去身份,使自己被摒弃于社会之外,被关到修道院去,让你的父母痛苦地死去吗?”他的教育,使女儿懂得了一个女孩子该做什么以及如何与男孩子交往。在女儿16岁那年,有位青年来求婚。狄德罗事后对朋友说:“我没有同他谈及财产,这不是我看重的。虽然我没有同他谈及财产,但我最重视的是理性、道德、正直的职业和身体的健康情况,我相信他具有大部分这些优点,但还要征求她母亲的意见,另外,女儿也有绝对的自主权。”
  狄德罗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成长,他始终抱着一个宽容的心,一种理性的态度,与孩子平等交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身高、体重,有他的志趣、爱好,有他的长处、短处,他的道路主要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和选择。当然,由于孩子知识经验的不足,看问题的不全面,家长给予应有的指导和帮助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我们的家长采取何种方式与子女交流。

 

家庭环境对华盛顿的影响

乔治·华盛顿(1732—1799),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美国第一任总统。
   许多人都熟悉一个故事,说的是华盛顿6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他一把闪闪发光的小斧子,小华盛顿手拿斧头兴奋异常,急于试试斧头的锋利程度,于是砍倒了院子里的樱桃树。面对愤怒的父亲,小华盛顿勇敢地承认:“是我用小斧子砍的。”父亲被孩子的诚实所感动,紧紧地抱住了小华盛顿。这个故事的广泛流传,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华盛顿其人的认同。
  1732年2月22日,乔治·华盛顿出生在今美国弗吉尼亚州东部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华盛顿的祖上是英格兰商人,曾祖父到美洲做烟草生意时,所乘的帆船沉没,不得已留在了这片新大陆上,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华盛顿自幼丧父,少年时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是美国历任总统中除林肯之外最少的。华盛顿的成长之路与其家族那种军人气质对他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华盛顿的父亲奥古斯丁·华盛顿,是一位严肃而又有丰富知识的老人。他的第一位妻子生了四个孩子后,患病死去;他的第二位妻子,名叫玛丽,生了四男二女,其长子就是乔治·华盛顿。
  华盛顿的家族是英国的后裔。这个家族在向美洲大陆移民,征服印第安人的战争中立过战功,所以这个家族的后裔,总带有某种世代相传的军人气质。
  华盛顿自幼聪慧异常,渴求上进,抱负不凡,具有这个家族的遗传基因。他对同父异母的兄长劳伦斯·华盛顿异常崇敬,渴望像哥哥劳伦斯那样,厮杀战场,建立功勋。
  劳伦斯15岁那年,被送往英国本土求学。22岁时,当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开始时,他就奔赴西印度群岛参加了战争。在战斗中,他智勇双全,赢得了海军上将弗农将军的赏识。

两年征战,家书频频。每当接到家书,父亲总是大声宣读那些描述海战的惊心动魄的情景。小乔治也总是心驰神往,激动不已,决心做一个像哥哥那样的军人。
  哥哥的岳父威廉·费尔法克斯先生,是个有着各种冒险经历,学识渊博,而又老于世故的老人。小乔治有一颗纯真的美好心灵,他从善如流,时刻都在追求善的、美的东西。他对这位受过欧洲上流社会文明教养的老人推崇备至,倾慕不已。老先生也非常喜欢聪明非凡的小乔治。他将自己非凡的经历、种种见识,满怀激情地讲给这位彬彬有礼而又绝顶聪明的小孩听。这使华盛顿的知识更丰富了,视野更加广阔,认识了大千世界的许多事物,懂得了许多道理。
  华盛顿自幼对学习和做事都非常认真。当村子里的学校简单的教学内容满足不了他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时,父亲及时地选择了一所较好的学校。不久,他对这里的英文教法和算术技能又感到乏味了。尽管如此,他对于功课和作业,都是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华盛顿11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对他说:孩子,不要靠父亲留下的微薄遗产,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开拓一条康庄大道。
  美国是一个重视商业贸易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从不歧视商人和贱视商业贸易。当中国的儿童还在哼哼卿卿苦读四书、五经,热衷于在科举的羊肠小路上拥挤时,华盛顿却在父辈的支持下专心致志地研究无限广阔的商业贸易。他在13岁之前,就已经能把商业文件、法律文件、汇票、期票、债券等的写作格式,整整齐齐地抄录成册。他还靠早期自学,学会了律师们起草文稿的技能,养成了像一个精明的商人那样随时记账的习惯和技能。这对他后来测量土地、管理庄园,乃至处理国政要事,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华盛顿15岁那年,产生了一段充满朦胧意识、颇具罗曼蒂克的早恋。他迷恋上一位被称为“低寒美人”的姑娘。那是一次在费尔法克斯家里举行的舞会上,这位柔情如水、比他年长的姑娘使华盛顿一见钟情,难以自已。她那湖水般清澈的蓝眼睛,旋转起来细腰如束的腰肢,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使这个少年荡魂动魄。华盛顿痛苦地失眠了。然而,他是位行为拘谨、处处遵循守则的少年,他不会冲破自立的行为规范。他保持了令人压抑的沉默,从早恋中解脱出来。
  

 

歌德所受的家庭教育
  

歌德,德国古典文学最主要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他8岁就能阅读德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字的书籍,14岁开始写剧本,25岁发表了后来风靡全球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完成这部小说,仅用了4个星期的时间。
  歌德的父亲是裁缝师的儿子,家境殷实,受过高等教育,曾获莱比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当过地方官。他爱收藏书籍和美术作品,还在家中摆满每次旅行所带回的纪念品。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歌德耳濡目染,从小受到了艺术的熏陶。
  歌德是独生子,父母对他寄予了厚望,从他出生起,就有计划地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当歌德还是婴儿时,父亲就抱着他去散步,还经常跑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有意识地让他多接触自然。在路上,父亲总是耐心地给小歌德讲解遇到的各种事物,培养他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使歌德获得不少自然知识,歌德小小年纪便知道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名称和生性特点。后来歌德专门研究过自然科学,曾发现人类腭间骨,并撰写有关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歌德一生,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
  父亲经常拉着小歌德到公园里游玩,或者到田野里散步。这些时候,父亲总要教他唱些通俗易懂的歌谣,这些歌谣既好念,又易为儿童接受,每次外出歌德都能背上一两首,父亲的用意是想在游戏中向儿子灌输一些知识。随着外出次数的增多,歌德的口语能力也不断提高。从歌德4岁开始,父亲亲自教他读书识字,而且请了好几位家庭教师传授他多种语言。歌德经常与邻家的孩子共同学习。他们都对作诗感兴趣,于是约定每星期日聚会,每人都把自己作好的诗拿来给大家看,由大伙评判。歌德的诗总是被小伙伴们评为最优。歌德稍大一些,父亲带他到各地旅游,每到一处,父亲总是讲讲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如果旧地重游,要求歌德将所知内容复述一遍,以加深记忆。旅游使歌德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莫扎特的成长故事
  沃尔弗干格·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协奏曲方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
   1756年1月27日,著名的音乐大师沃尔弗干格·莫扎特,诞生于奥地利萨尔斯堡。他的父亲奥波里德·莫扎特是萨尔斯堡有名的音乐家,他很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他看出儿子尽管有优越的音乐素质,但是倘若不加以严格训练也是成不了才的。所以从4岁起,他就开始教儿子弹钢琴、拉小提琴。由于自己的才能受到宗教势力的压抑,他便寄希望于儿子,全力培养小莫扎特。小莫扎特自幼聪明好学,3岁就能听懂音乐,4岁就会弹翼琴和管风琴,5岁就练习作曲。6岁时,父亲带他到首都维也纳去举行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小莫扎特的精彩演奏,使维也纳轰动起来,音乐会连续举行两个星期,竟然场场满座。一个6岁的孩子,对音乐竟有如此深的造诣,人们不得不叹为观止,一致称他为“神童”。
  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奥波里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他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方面的教育。
  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奥波里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都要随时可以当众表演。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让孩子必须习惯听从突如其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演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这10年对莫扎特来说,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锻炼、积累和学习的阶段。他8岁就写了三首交响乐和几首奏鸣曲;12岁就为维也纳歌剧院写了歌剧《假傻姑娘》;14岁为意大利米兰歌剧院写了歌剧,并亲自指挥演出,连演20场,场场爆满。这轰动欧洲的出色的成绩使得莫扎特14岁就获得了意大利音乐中心——鲍伦亚学院院士的称号,被罗马教皇授予了“金距轮”奖章。
  

 父亲在教小莫扎特音乐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只教点简单的曲子,但莫扎特接受能力很强,许多曲子听了一遍就能毫不费力地记住了。父亲怕儿子负担过重,所以没有过早地教他作曲,可是5岁的莫扎特在旁边看着父亲书写乐谱,也开始学着作曲。有一次,父亲和朋友走进莫扎特的房间,见孩子正在五线纸上专心地写东西。“莫扎特你写什么呀!”他随手拿起儿子写的东西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完全符合规则。他故意逗儿子说:“你可知道,你这个曲子不能演奏啊!”小莫扎特生气地回答说:“我知道,哪个曲子在演奏前不要修改呀!”父亲竟然被反问得说不出话来。
  父亲很惊异于儿子的音乐天赋,此后也开始教他一些难度较大的作曲练习。小莫扎特非常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别的小孩子在玩的时候,他却成天待在家里不是练琴就是作曲,五六岁的孩子就像一个大人一样埋头于音乐。老莫扎特为了让儿子开阔眼界,少年时就有所成就,从1761年秋起,他就带着6岁的儿子小莫扎特和女儿安娜,到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演出。这次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接着,父亲又带他们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瑞士演出,每到一个地方,都获得观众的好评。但在这次旅行演出中,老莫扎特也清楚地看到了儿子身上的缺点:他虽然有出色的音乐天赋,但是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普通教育,所以文化基础很差。旅行回来后,父亲为儿子进行系统的补课,教他学习拉丁文,学习音乐家必修的意大利文,还学法文和英文。
  正是在老莫扎特的严格要求下,再加上小莫扎特自己的刻苦努力,最后莫扎特终于成为一位世界著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莫扎特的成长故事
  沃尔弗干格·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欧洲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协奏曲方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
   1756年1月27日,著名的音乐大师沃尔弗干格·莫扎特,诞生于奥地利萨尔斯堡。他的父亲奥波里德·莫扎特是萨尔斯堡有名的音乐家,他很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他看出儿子尽管有优越的音乐素质,但是倘若不加以严格训练也是成不了才的。所以从4岁起,他就开始教儿子弹钢琴、拉小提琴。由于自己的才能受到宗教势力的压抑,他便寄希望于儿子,全力培养小莫扎特。小莫扎特自幼聪明好学,3岁就能听懂音乐,4岁就会弹翼琴和管风琴,5岁就练习作曲。6岁时,父亲带他到首都维也纳去举行音乐会。在音乐会上,小莫扎特的精彩演奏,使维也纳轰动起来,音乐会连续举行两个星期,竟然场场满座。一个6岁的孩子,对音乐竟有如此深的造诣,人们不得不叹为观止,一致称他为“神童”。
  为使小莫扎特能迅速成长,奥波里德竭尽心血,精心栽培。他对儿子的学习与训练是极为严格的,除了复杂的音乐理论与演奏技能外,还有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等方面的教育。
  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安娜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波恩、维也纳、巴黎、伦敦、米兰、波隆那、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奥波里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都要随时可以当众表演。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让孩子必须习惯听从突如其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演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这10年对莫扎特来说,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锻炼、积累和学习的阶段。他8岁就写了三首交响乐和几首奏鸣曲;12岁就为维也纳歌剧院写了歌剧《假傻姑娘》;14岁为意大利米兰歌剧院写了歌剧,并亲自指挥演出,连演20场,场场爆满。这轰动欧洲的出色的成绩使得莫扎特14岁就获得了意大利音乐中心——鲍伦亚学院院士的称号,被罗马教皇授予了“金距轮”奖章。
  

 父亲在教小莫扎特音乐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只教点简单的曲子,但莫扎特接受能力很强,许多曲子听了一遍就能毫不费力地记住了。父亲怕儿子负担过重,所以没有过早地教他作曲,可是5岁的莫扎特在旁边看着父亲书写乐谱,也开始学着作曲。有一次,父亲和朋友走进莫扎特的房间,见孩子正在五线纸上专心地写东西。“莫扎特你写什么呀!”他随手拿起儿子写的东西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而且写得完全符合规则。他故意逗儿子说:“你可知道,你这个曲子不能演奏啊!”小莫扎特生气地回答说:“我知道,哪个曲子在演奏前不要修改呀!”父亲竟然被反问得说不出话来。
  父亲很惊异于儿子的音乐天赋,此后也开始教他一些难度较大的作曲练习。小莫扎特非常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别的小孩子在玩的时候,他却成天待在家里不是练琴就是作曲,五六岁的孩子就像一个大人一样埋头于音乐。老莫扎特为了让儿子开阔眼界,少年时就有所成就,从1761年秋起,他就带着6岁的儿子小莫扎特和女儿安娜,到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演出。这次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接着,父亲又带他们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瑞士演出,每到一个地方,都获得观众的好评。但在这次旅行演出中,老莫扎特也清楚地看到了儿子身上的缺点:他虽然有出色的音乐天赋,但是由于没有受过正规的普通教育,所以文化基础很差。旅行回来后,父亲为儿子进行系统的补课,教他学习拉丁文,学习音乐家必修的意大利文,还学法文和英文。
  正是在老莫扎特的严格要求下,再加上小莫扎特自己的刻苦努力,最后莫扎特终于成为一位世界著名音乐家,对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安徒生的成长历程 

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世界最著名的童话作家,众所周知的“童话之王”。
  安徒生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刚生下来时,比一般的婴儿都小,显得娇小可怜。尽管家里一贫如洗,但是一家人相亲相爱。安徒生从小就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在父母的疼爱中逐渐长大。
  安徒生的家很简陋,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然而,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墙上挂上了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的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足,他还用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小衣服,把它们打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编起木偶戏来。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同意和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和伪善的市长、牧师等人的生活,获得各种感性经验。

 到夏天的时候,父母总是带着安徒生到森林里去野餐。每次野餐总是把家中仅有的肉类和乳酪全部带去,以求尽兴。置身于大自然中,小安徒生是最快乐的,他热爱周围的花草、虫、鸟;他好奇地端详着它们,他要探究花草的种类和虫、鸟的区别。他把灯芯草做成小船放入河中,让它顺流而下。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美妙,小安徒生陶醉了,他涌起了一股作诗的念头。当时,他还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诗人呢!有一年的夏天,安徒生一家人去森林里远足,遇上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雨,霎那间,所有的树木都被强风连根拔起,狂风怒号,天惊地动,可怕的旋风越刮越紧。小安徒生吓坏了,他紧紧地搂住父亲的脖子,好不容易走过沼泽,回了家。这次所遭遇的突变情景,给幼小的安徒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面对风暴的瞬间,小安徒生的脑海里顿时涌起了无际的可怕的幻想。长大后,只要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安徒生的幼年是在奥登塞镇度过的,这种多姿多彩的迷人的乡间生活,大大地激起了他的幻想,仿佛是美妙的梦塞满了安徒生幼小的心灵。除了父母之外,安徒生的祖母也非常疼爱他。祖母是一位慈祥、可亲的老人,她经常抱起安徒生,放在自己的膝盖上,讲好多好多有趣的传说给他听。祖母在一家慈善医院工作,负责整理庭园。因为这家医院的庭园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美丽的花卉,色彩艳丽,香气宜人,非常吸引小安徒生,为此他经常跑到那儿去找祖母玩。一年有两次,祖母必到医院的后院去焚烧落叶和垃圾,小安徒生就在庭园里蹦蹦跳跳、弄弄花草。玩腻了就跑到医院的病房外,带着恐惧的心情,偷偷地窥探那些病人。
  安徒生喜爱幻想,他用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看到的特殊的人,甚至父亲给他做的玩具,诸如万花筒、活动玩偶等等,来编织出梦境中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故事。
  小时候,安徒生时常提着小吊桶到附近的小村去索取牛油、牛奶之类的东西。傍晚经过小山丘时,他心里就会担心,会不会有幻影、魔鬼之类的邪物出现?脑子里充满了荒诞怪异的念头。

“你们今天学了什么?”尽管很累,但南希还是常常问林肯。一次,林肯天真地问着他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名词:“妈,什么是解放?”南希屏住了气,用目光注视着他:“解放,就是自由,就是属于自己而不像奴隶一样属于别人。这是每个人应当有的权利,不管是什么肤色,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
  孩子严肃地点了点头。南希心里轻松了,虽然她无法确定这番话对这个幼稚的孩子所产生的影响,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她的这番话,影响了一个国家的进程,这番话对孩子心灵的震动是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个令人尊敬的母亲给予了自己的孩子以崇高的品质。

 

 达尔文所受的家庭教育 

查尔斯·达尔文,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1831—1836年他随贝格尔号舰作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通过观察研究最终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恩格斯称达尔文的进化论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什鲁斯伯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和医学家,父亲是知名学府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毕业生,是当地著名的医学博士,很有名望。
  父亲渴望达尔文好好学习,当一名优秀的医生。可是达尔文从小就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而是一个调皮捣蛋、人人见了都脑袋发胀的小家伙。他整天在外面撒野,要么跑到森林深处的池塘里抓蝌蚪,要么坐在小河边望着钓鱼的人们痴痴地发呆。
  达尔文喜欢喂鸽子,鸽子的屎拉满了院子,有一次竟然拉到了老父亲的头顶上。诸如此类的事情令达尔文的父亲非常恼火,他多次训斥达尔文说:“瞧瞧你整天干了些什么,你除了打鸟、玩狗或者挖地洞、抓老鼠之外,什么也不会干,简直是一无所为!”“你成天游手好闲,东游西逛,以后怎么办?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把我这个事业继承下来呢?”
  父子俩的矛盾越闹越大,简直势同水火,往往一见面就大吵一场。这样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爱子如命又恨铁不成钢的老达尔文向多年的好友、纺织商人赫德先生求教。

赫德先生知道老达尔文脾气过于倔强,也懒得同他长谈,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法国幻想小说《巨人传》给他看。老达尔文翻开书一瞧,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原来题首的词语竟然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赫德开导他说:“你不光要用你的手和嘴去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接近孩子,聆听孩子灵魂深处的声音。我的老朋友,请忘掉你的年龄,同孩子交朋友吧。”
  已经被孩子弄得心力交瘁和焦头烂额的老达尔文恍然大悟,接受了老朋友的建议,决定彻底改变思路,同孩子好好交一次朋友。可是,当老达尔文希望辅导孩子做功课或朗诵《格林童话》的时候,孩子却一溜烟儿跑得无影无踪,竟然逃到屋檐底下掏麻雀蛋去了。这种无法无天的情景气得老达尔文一甩手把《格林童话》扔出了窗外。
  老达尔文又一次硬着头皮去找赫德先生。
  望着老达尔文满脸恼怒的模样,赫德又开导说:“我们是做生意的,依照我们的规矩,只有倒霉的人,没有倒霉的货。教孩子也一样呀!没有糟糕的父母。朋友,喂一只小狗小猫都得有长期的耐心呢,何况是培养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所以为人父母之道,一是有耐心,二是有灵感,你好好想一想吧,凭你的爱心找到孩子的兴趣,然后你才可能激发灵感。”
  老达尔文茅塞顿开,他辞去了学校董事、医学公会秘书等等待遇优厚的兼职工作,腾出大量时间,同孩子呆在一起。孩子喜欢动物,老达尔文就带孩子上爱丁堡动物园游览;孩子喜欢野外生活,老达尔文就带着孩子到森林里野营,到河里捕鱼,甚至还同孩子一起兴致勃勃地养起了小动物。这种努力显然没有白费,孩子对父亲的抗拒心理和逆反心理逐渐被淡化、消融了,他开始把父亲当成最可信赖的朋友。孩子的心情一天一天开朗,成绩也一天一天好了起来。
  1825年,达尔文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并且听从父亲的忠告,子承父业,来到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这是老达尔文一生最值得炫耀的胜利之一,他在快步走向成功。
  达尔文的天赋极不适合学医,他一看到病人流血就恶心呕吐,也特别畏惧解剖尸体,而解剖学是医学方面最起码的专业知识。他把自己的苦恼坦诚地告诉父亲以后,痛心疾首的父亲彻夜不眠,最后眼睛红红地告诉儿子说:“孩子,走你自己的路吧,我尊重你的选择。”老父亲以牺牲祖业为代价的开明感动了达尔文,他又一次听从了父亲的忠告,报考了剑桥大学神学院。老父亲的理由极其简单:孩子读书是为了谋职,而神学院的学生特别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剑桥一类的名牌大学学生。

达尔文在神学院的学业同样也不优秀,他的兴趣特别广泛,先是迷上了打猎,后来又迷上了地质学和植物学,并且经常逃学去听植物学教授亨斯洛的课程和地质学教授塞奇威克的课程,以致他本人也承认说:“在剑桥的三年是完全浪费了。”老父亲尽管对此特别恼火,但也对孩子的兴趣表示理解。
  1831年8月,英国海军“贝格号”授命前往南美进行科学考察,主要任务是测量和绘制美洲海洋的水文地质海图。当时船上招聘一名博物学家,地质学教授亨斯洛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认为是一桩广开眼界的美差,立刻向海军部推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达尔文,并且获得了海军部的批准。可是,老父亲根本就不同意孩子放弃牧师职业而去干不务正业的事情,然而达尔文却像朋友一样推心置腹地对父亲说:“我的志向是探求大自然的秘密,我愿意搏击风雨飘泊的人生,在同大自然的亲近中,我将找到终身的幸福。”父亲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投了儿子的赞成票,并且说:“我不同意你的职业,但是我愿意尊重你的选择。”同时父亲还拿出自己的行囊,亲自替孩子收拾行李。
  在后来长达5年的探险生涯中,达尔文考察了美洲数以万计的动物和植物,并且收集了17000多种标本。1859年,他终于写出划时代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不幸的是,当达尔文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伟业《物种起源》的时候,呵护他、亲近他并给了他一生最大激励和鼓舞的父亲却早已作古。然而老父亲对儿子人生选择的尊重和理解成就了儿子一生的伟业。1865年,达尔文获得皇家科普利奖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伏在父亲坟头上嚎啕大哭,因为他所感谢和永远怀念的第一位导师和朋友,正是他可敬可爱的慈祥父亲

 

马克思一家两代人的家庭教育

 卡尔·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一个律师家庭。卡尔·马克思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律师,是当地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同时也是崇拜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稳健的自由主义者。母亲出生在一个荷兰家庭,她对丈夫和孩子始终怀着温柔的爱。马克思是9个孩子中的第三个,父亲亨利希曾希望这个智慧过人的三儿子将来继承自己的职业。
  马克思小时候和兄弟姐妹们玩耍,往往以统帅者的身份出现。马克思的一个妹妹后来回忆道:“我们不敢违背卡尔的命令。作为交换,卡尔会说一些你所喜欢的话。”
  亨利希特别关心自己的儿子卡尔的前途,希望儿子仿效他做一名法学家。中学毕业后,在父亲的安排下,卡尔考入了波恩大学的法律系,那里的学习空气不太浓厚。对此,父亲感到不大满意。第二年,又把马克思转学到了柏林大学。
  可是,卡尔不管是在波恩大学,还是在柏林大学,都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一门心思地攻读法律。而是倾心于诗歌的写作和哲学的研究。为了说服父亲,取得父亲的理解和支持,马克思婉转地写信给父亲表白自己的选择:
  “我懂得,写诗只应当成为一种附带的事情,我应该研究法律,但我想首先在哲学上试试自己的力量。”
  明眼人一下子就会知道,上面这段话的真正含义是他要学习哲学。
  为了能说明自己的志向,卡尔要求提前回到特利尔探亲,以便向父亲倾吐自己“心中的不安”,感受一下“在父亲身边的温暖和爱”。但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拒绝。亨利希考虑再三,只允许卡尔提前十天回家探亲。

马克思终于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向父亲详详细细地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研究方向。卡尔说:“我在哲学家雷马路斯身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在阅读他的《论动物的艺术本能》一书时,感受到极大的喜悦。这几年,我又研究了亚里士多德、康德、培根、费尔巴哈等人的著作,写了许多摘要,同时,也记下了自己的读后感。可以说,我已经一头扎进了哲学的怀抱之中,深深地被哲学所迷住了。”亨利希侧头听着,追问一句:“我想问你,你为什么要学哲学呢?请你告诉我。”
  马克思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爸爸,哲学是广阔的海洋,它可以供人们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哲学的研究,我想研究人生,研究社会,研究世界的昨天和明天。这对一个科学研究者来说,该是最有意义的吧!爸爸,您应该支持和尊重我的选择。”
  听完儿子的述说,亨利希的脸上流露出了喜悦,他不再坚持自己要儿子当一个法学家的意见了。他高兴地对儿子说:“孩子,那么就照你选择的路走下去吧!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要清醒而实际地看待生活,要有真才实学,充分发挥自己由大自然母亲慷慨赐予的才能。”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的马克思,对家庭教育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当他身为人父之后,也尽其所能,在革命的同时,尽心尽力地去教导自己的子女。
  马克思很喜欢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非常热爱爸爸。
  马克思和燕妮生过7个孩子,可是,由于生活贫因,后来能够长大的只有三个女儿:大女儿燕妮、二女儿劳拉、三女儿爱琳娜。
  马克思把孩子看作是“人类的未来”,他对孩子们抱有诚挚的感情和无限的期望。他认为:父母不仅要抚养孩子,而且要教育孩子;父母教育孩子,同时也教育了自己,也受到孩子的影响、鼓舞和鞭策。他常说:“孩子们必须教育他们的父母!”
  马克思对待年幼的女儿们像对待大人一样,从不向她们发脾气、下命令,从不摆出威严和骄横的架子,他决不强迫孩子们去做什么事,而只是劝说他们不要去做什么事。在孩子们看来,马克思不仅是温和、宽厚、慈祥的父亲,而且是忠实的朋友和亲密的伙伴。她们总是非常乐于接受爸爸的劝导。
  每逢星期天,马克思总是放下紧张繁忙的工作,听孩子们“指挥”。他带着孩子们出去尽兴而愉快地游玩,让孩子们接受大自然的熏陶,既增长她们的见识,又锻炼她们的意志和体魄。
  一次,恩格斯来到马克思的家里,见他正在聚精会神伏案工作,便赶忙提醒他说:“喂,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马克思一听,愣了一下,拍了拍脑门,微笑着说:“啊,对了,今天是星期日,星期日应该属于孩子!”
  于是,马克思放下工作,和恩格斯一起,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地领着孩子出去郊游了。
  有个星期日,孩子们在山岗上发现一棵高大的、果实已经成熟的毛栗树。他们要求和爸爸比赛,看谁用石子打下的野毛栗最多。马克思虽然不是打毛栗的能手,但他还是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一游戏。用石子和孩子们玩了一会,又找来一根棍子去打,直到大多数毛栗子掉下来才罢手。回家路上,他感到胳膊有些酸疼,到了第二天早晨,肌肉疼得更加厉害,右胳膊疼得七八天不能动弹。但是,到了下一个星期天,他照常和孩子们一起戏耍。

马克思知识丰富、博学多才,很会讲故事。他经常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的迷人动听的童话,有时还大声地念精彩、美妙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像荷马的作品、《尼伯龙根之歌》、《唐·吉诃德》、《一千零一夜》等,马克思都曾给孩子们从头至尾念过几遍。马克思还常常给孩子们背诵莎士比亚剧本的许多台词,这些诗一样的精辟生动的语句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有时候,马克思自己也编一些感人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每逢到郊外游玩回来的时候,为了激励和鼓舞女儿,使她们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忘掉疲劳,马克思除了讲自编的故事外,还和孩子们一起唱民歌,一支接一支地唱。他还振作精神跟孩子们一起跳舞,女儿们马上忘记劳累,唱着歌跳着舞,向归途走去。在归途上,马克思常常是按路程决定自己的故事应该如何编:路长就把故事拉长,路短就把故事缩短。他一边走一边讲,绘声绘色,带着许多幽默和诗意。孩子们很愿意听爸爸讲一些没完没了的故事。
  马克思讲故事不只是为了使孩子们得到欢乐,更重要的是启发教育孩子们懂得一些生活的道理。有一个时期,一连几个月,马克思给孩子们讲自己编的一个魔术家汉斯·勒克尔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有个勤劳朴实的魔术家,叫汉斯·勒克尔,他开了一个玩具铺,里面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巨人和矮子,皇帝和皇后,师傅和徒弟,还有许许多多飞禽走兽,总之,各色各样的、精巧玲珑的玩具应有尽有。可是,汉斯生活穷困,口袋里常常缺钱,老是欠着魔鬼的债,还呀还,怎么也还不清,汉斯不得不把精致美丽的东西一件一件地卖给魔鬼。说来也巧,这些玩具经过好多好多奇遇之后,又一件一件陆陆续续地回到了汉斯的铺子里来。
  马克思用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切非正义的东西总要被正义的事业所击败,黑暗的势力总要被光明所代替。他讲这个故事时,孩子们都听得入神。
  马克思很喜欢和女儿们一起做游戏。他认为,这不仅使孩子们心情舒畅,愉快活泼,而且也能使她们增添智慧,丰富头脑。他常常扮作一匹马,驮着孩子们玩。他的小女儿爱琳娜骑在他的两个肩膀上,双手抓住他那浓黑的头发。马克思驮着她,欢腾地奔跑着,逗得小女儿咯咯地笑。
  有时,马克思和女儿们一起玩“海战”。这是女儿们非常喜爱的游戏。只要听到爸爸说一声:“我们来一次海战,好吗?”孩子们便高兴得抱住他的脖子,笑着,喊着:“我们来打海战哟,我们来打海战哟!”
  马克思用旧报纸做小船,做完一艘再做一艘,每一艘外表都不一样,很快地便做好了一个完整的舰队。他带着女儿们到洗澡房装满一大木桶水,然后把这些小船放到里面。“交战”开始了,这些船互相撞击。玩上个把小时,把船一艘接一艘地点着火,让全舰队在女儿们一片响亮的欢呼声中化为灰烬。孩子们玩得那样兴奋、激动、痛快,以致她们长大了还一直记得纸船舰队被火烧毁的情景。

有一次玩“海战”游戏,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被一个航海故事所激动,她告诉爸爸说:“爸爸,我也要当个舰长,你看行吗?”
  “当然可以!”马克思微笑着回答说。
  “爸爸,我可不可以扮成男孩子,偷偷地租一艘军舰?”爱琳娜贴近爸爸的耳朵又小声问道。
  听了女儿的问话,马克思觉得,小女儿很富有想像力。他为了巧妙地把小女儿浪漫色彩的遐想引向实际,不使她失望,并没有简单地否定这个想法,或者轻率地答应她,而是悄悄地告诉小女儿:“这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在你的计划还没有成熟之前,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聪明机灵的小女儿高兴地点了点头。
  当孩子们渐渐长大以后,马克思便经常教她们读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和背一些诗篇。他也经常给她们读一些历史故事和历史小说,并认真地和她们一起讨论这些书籍。
  马克思和女儿们讨论一些问题时,总是乐意回答她们的提问。19世纪60年代,伦敦非常流行一种填写“自白书”的娱乐活动。这是一种问答书,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叫人们回答。有一次,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和二女儿劳拉拿了一张“自白书”要爸爸填写。马克思想,回答这些问题,既是对女儿们的教育,也是对自己的督促。他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您最珍重的品德……………朴素
  您的主要特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
  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厌恶的缺点………………逢迎
  您最不能容忍的缺点………奴颜婢膝
  您能原谅的缺点……………轻信
  您喜爱的英雄………………斯巴达克、刻卜勒
  您喜爱的诗人………………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歌德
  您喜爱的散文家……………狄德罗
  您喜爱做的事………………啃书本
  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您喜爱的箴言………………怀疑一切
  女儿们时时咀嚼回味爸爸这些精辟的警句,来对照、检查和鞭策自己。
  马克思的家风是值得钦佩的。夫妻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父母热爱子女,关心子女,在子女面前不仅是长者,也是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能够走自己选择的路。有了这样***、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便是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巴斯德父亲的教子之道
  

路易士·巴斯德,法国近代杰出的生物学家。他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微生物不会自然发生,而要有一定的发生源,从而找到了对付狂犬病的办法,被誉为“狂犬病的征服者”。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从小就有做个化学家的宏愿,他将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鼓捣一些说不出名字的玩意上。人们都说他白白浪费时间,小学老师则给巴斯德下了这样的结论:“他是我的班级中个子最小,最羞怯,最不见得有出息的一名学生。”巴斯德的父亲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孩子这样做都是正常的。
  巴斯德的父亲虽是一个鞣皮工人,但他十分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儿子。他很早就发现巴斯德在很小的时候便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同时还有另一种难得的品质——能持久耐心地工作。巴斯德曾经说过:“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要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巴斯德的父亲认为,只要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和这种耐心工作的精神,儿子是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的。因此,他平时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
  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巴斯德获得学士学位时,他的才华并未充分显露出来,化学成绩仅仅达到“中等”。父亲开始有点动摇,可当他接到儿子的一封信,知道儿子仍然充满信心以后,便决心继续支持儿子攻读化学。
  信任是能够产生力量的。巴斯德十分热爱和感激自己的父亲。他在巴黎的某师范学校生病时,感到孤独,便专门写了一封信给父亲,信中说:“假若我能再闻一闻鞣皮的气味,我肯定,我的病是会好的。”他为了取得化学博士学位,正努力拼搏。巴斯德每天早晨5点到7点教几个私人学生,挣钱付学费,剩下的时间自己学习。平时严格控制自己的食物、燃料、乃至娱乐费用,保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以节省开支。经过一番努力,他一举写出了两篇博士学术论文。
  巴斯德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消息传到家乡阿尔波瓦,全家都很兴奋。父亲给他写了一封信:“我们不能评价你的论文,但是我们确实能评价你的品格,你让我们满意了。”
  

巴斯德的父亲是值得效法的,他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而恰当的信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积极的鼓舞力量。孩子常常由于父母的信任,为实现某个目标积极努力,遇到挫折也能毫不动摇。父母们决不应该忘记:信任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和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受教于父亲的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生于莫斯科附近的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贵族家庭。

1828年9月9日,列夫·托尔斯泰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雅斯纳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父亲是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古拉·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他们于1822年7月9日结婚,婚礼是在莫斯科郊外卡雅诺坡村的教堂中举行的。婚后的生活很幸福,他们一共生了四男一女,但令人遗憾的是,托尔斯泰的母亲过早地便离开了人世。
  托尔斯泰的父亲尼古拉刚开始在军人遗族救济所工作,后来在雅斯纳亚·波利亚纳拿担任改善财政的工作。托尔斯泰的祖父生活奢侈,而尼古拉却过着与祖父完全不同的勤俭生活。1824年,托尔斯泰的外祖父所建的雅斯纳亚·波利亚纳两层楼的木造大公馆落成。5年后,尼古拉把这所母亲名义下的莫斯科住宅卖掉,买回了因替其父亲还债而卖掉的尼克莱·比雅先斯基的广大土地。总之,将衰颓的托尔斯泰家族恢复到原来的盛况,是托尔斯泰父亲当时最大的愿望。

托尔斯泰的父亲为人和蔼,为大家所称赞,他懂得人的心理,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和所有的退役军人一样,漂亮的服饰并不适合他,当他穿上流行的礼服或燕尾服时,好像是脸部化了妆似的不自在。所以,他经常喜欢穿一些剪裁合身而又舒适的便服,这样的打扮让托尔斯泰觉得父亲很容易亲近。
  托尔斯泰的母亲很擅长于弹钢琴,父亲尼古拉也很喜爱音乐。但是,尼古拉对于像贝多芬的奏鸣曲等深奥难懂,令人听起来昏昏欲睡的作品并不太喜欢;他喜欢选择自己能伴奏的小品,或哼一哼朋友所作的浪漫歌曲,或是吉普赛之歌和各种歌剧,而这些,孩子们也很喜欢。
  尼古拉结婚后,虽然忙着管理广大的私有土地,但仍然是个喜爱读书的人,家里二楼的书房里,经常摆满了法国古典文学、俄国文学、历史以及科技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对托尔斯泰的成长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有些有钱人家却不喜欢读书,但为了炫耀自己的教养,往往买些书来摆在书橱内作为装饰品,可是尼古拉却坚持教导托尔斯泰在上次所买的书未读完以前,绝不再买新书,这种信守虽然有点靠不住,但是托尔斯泰还是在父亲的教导下努力去遵循。
  尼古拉最喜欢传记及诗,而托尔斯泰也常要求父亲讲故事或念诗给他们听,于是尼古拉便朗诵普希金的诗给他听,然后让他们也跟着朗读。
  尼古拉还教孩子们画画,而孩子们都很喜欢他的指导。当然,尼古拉并不是一位画家,但是他所画的东西,在孩子们眼中却是比其他任何画家的都高明。
  通常,尼古拉都为孩子画一些传说中有名的“火鸟”。除了火鸟之外,他还画一些孩子们从来没有看过的在海上吐着烟而航行的汽船,以及莫斯科的都市生活写实,有时也画穴居于河边的海狸。在这些方面,他总是努力做到有耐性、有教养,同时对孩子很温和。
  1837年夏天,命运之神夺走了这群幼儿所仰赖的父亲,那时托尔斯泰才9岁。
  父亲去世后,托尔斯泰总是能清楚地记起父亲曾经对自己讲过的话。每当他走在莫斯科街上,总觉得父亲正从街道的某一个角落对他微笑着走过来,当这种情形出现时,他总是暗暗地对自己说:“不,父亲没有死,他还活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