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解读生命的成长

12年前 [05-22 13:58 周日]

系列之一:解读敏感期

                            

1、大自然的礼物

v与肉体同时降生的,还有一个精神胚胎;

v精神胚胎又称为精神本相;

v肉体是10月怀胎孕育的;

v精神胚胎是0-6岁孕育的。

v肉体和精神的明暗两条线路,我们通常对肉体的成长看得见,但对精神胚胎的成长没有感觉。

 

2、最可怕的不是无知,
而是自以为是

v0——3岁,婴儿期

v3——6岁,幼儿期

v6——12岁,童年期

v12——18岁,青春期

v家长或老师,对于成长阶段的了解严重滞后,教育很被动。

 

3、成长的机会

v农村的孩子与城里孩子相差很大;

v当心理的差距通过肉眼能看来出的时候,这个差距就已经太大了!

v教育的公平性问题,主要不是指城乡差别,也不是指考试中的不公平竞争,而是早期教育给孩子提供的发展机会的差别。

 

4、蒙台梭利

v意大利人,名震全球的女教育家。她发现了人类早期成长的秘密;

v孙瑞雪,中国蒙台梭利教育的精英。

 

5、精神胚胎与肉体分离最可怕的分裂

v生命的前三年在做什么?破译密码。

v破译不好怎么办?长成空白和缺失。

v两者为何会分离?成长受到干扰、打断,或缺乏引导,不具备条件。

v分离之后,丢了魂魄,要寻找本相。

v有的人活着,却在出生后不久就死了。

 

6、精神本相

v古代早有说法,中国人称为元神,

v佛教里称为佛性,

v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称为生命能量或自我,

v民间则有个通俗的形象说法:魂魄。

v喊魂:民间心理干预的办法,古代对心灵的关照方式,为孩子安神,为家人安心。

 

7、肉体与精神本相的统一

v出现两个特征:敏感期和吸收性新知。

v吸收性新知:有新知,孩子主动吸收,根本不要你管 。生活中很多的常识,你有教过吗?你孩子为何知道?自然而然地吸收。

v敏感期:专著地反复地做某一类事情,就是他的某个敏感期到了。

v某个敏感期过程中,孩子正在破译精神密码。

 

8、感觉运动皮层

v在新生儿的大脑中,只有一个部位发育完好了,即感觉运动皮层;

v启示是:孩子是通过感觉和运动两种方式来学习的。实际上,0-12岁都是凭感觉学习的;

v什么是感觉呢?球感、语感、数感,有的人没有感觉;要求说对某某人的感觉,但有人只说对他的认为或看法。

 

9、口授意味着迫害

v在国外0-6的儿童不可以用口授讲课;

v儿童学习依靠五种感官是:眼、耳、口、鼻、舌;

v我们现在的教育不让孩子从感觉入手学习,一色的口授讲课。从知识入手教育,无法形成感觉。

 

10、动!动!动!

v手智能的工具,眼是心灵的工具;

v如果绑是住幼儿的手,只用脖子以上的部分,那就把他给害了!

v幼儿的大脑思考能力,还没有形成就使用,是一种破坏;

v要充分地让儿童活动,让他的手不停地动,动!动!动!他将来就会很聪明;

v心灵手巧,反过来说,手巧才会心灵。

 

110-3岁的敏感期

v视觉敏感、口腔敏感、手敏感、行走敏感、细小事物敏感、模仿敏感、秩序敏感、空间敏感等;

v只有无知的家长或幼师才会蛮干,才会无视敏感期而对孩子大加斥责,乃至于大打出手;

v吃红薯的孩子。

 

12、秩序敏感期(2-3岁)

v秩序是孩子内心的声音,儿童认为一切都应当井井有条,举例;

v孩子哭闹,是有人破坏了他的某个秩序(鸟窠)。孩子的眼泪在传递一个信息,他的秩序和程序被打乱了,他感到了焦虑和不安。

v有的孩子爱捣乱,不安宁,是他内心的秩序感没有建立好,所以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v一旦秩序敏感得到发展,孩子就会养成有规律的作息 ,自律和服从的内在结构就形成了。

v内在秩序感,是一个人将来能否遵纪守法、适应社会的基础。

 

13、空间敏感期(3岁)

v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钻一个洞洞;

v为什么用手爬楼梯?

v在妈妈肚里时,空间有限制,可是生出来以后,他发现变了,空间没有阻挡了,他要试探这无限的空间;

v不肯去海边的孩子;恐高症;

v自我调整能力。生命中最厉害的方式 ,决定一生的成败。

 

14、泛灵性

v一切皆为有灵;

v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乃至于沙石水土,日月星辰,在孩子心里,都是可以对话的,可以连接的,孩子能与天地万物相和谐。

v有人说:人的身体是豪华版,动物的身体是普通版,昆虫的身体是简陋版;

v其实人类是超灵异神性,动物是泛灵的神性,植物是喑哑的神性。而神性是同一的。

 

15、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v3—6岁,形成初步的意识基础。

v敏感期有:执拗、语言、色彩、追求完美、占有、逻辑、婚姻、情感、人际关系、审美、数学、身份确认、绘画、音乐、语言行为、社会性兴趣、概念等等。

v上一个敏感期都将引发下一个敏感期的出现。儿童的成长,实际上就是以这种波浪式滚动前进的;

v六岁以前,人的智能已经完成了90%

 

16、执拗敏感期(3岁左右)

v不!”“打你!大发脾性,嚎啕大哭,不可理喻;

v3岁左右的孩子是直线思维,以为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和秩序而存在的,不容易变通;

v儿童是思维快于他的行为,凡是他想到了的,就等于是做完了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不能反向思维,如果你把他的这预想破坏了,他就火冒三丈;

v不可强迫儿童改变他的执拗。反向加强,形成障碍。

 

17、婚姻敏感期(4-5岁)

v男孩子、女孩子们在一起玩家家饭。这并非儿戏,而是成长必修课;

v男孩的白雪公主由妈妈→老师→同学;

v很多成年人面对情感问题往往是不知所措,原因何在?婚姻敏感期没有过好。

v结婚又离婚,离了又结。这是要回到当初,重新来过家家,这样反反复复折腾,成本太大了。

 

18、想象的敏感期(6—9岁)

v当孩子的自我构建基本完成后,儿童进入了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期;

v儿童在6—9岁建立一生的文化感受性,是一生文化品质及文化生活的导向。一个人的气质、风格、品味取决于这一时期的建构;

v在人的行为背后总有某个理论框架,代表一个文化生活的系统。如穿着打扮。

 

19、麦当劳的风格

v家长应当带领孩子出门旅游,到不同的地方,多见识各种不同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以便了解不同的风格;

v孩子为何喜欢进麦当劳或吃肯德基,不仅是因为这种吃食有特色,而且是赋予一种特殊的品味和氛围;

v一种文化的倾向性 ,如玩具棋,预留给孩子们以很宽的想像空间。

 

20、形象思维期(9-12岁)

v在国外,小学教育全都是实物教学;

v跟孩子讲解一个什么东西,你必须把实物放到眼前,不能拿掉。否则儿童的思维将受阻,或是产生缺失。

v我国小学教育采取口授多于感知,不让孩子用感觉来学习,不把孩子带到现实中来,不把书本上的名词跟实物一一配对;

v这种教育无疑是损害了孩子内心认知结构的形成,长大以后感觉力很差

 

21、一切要从感觉开始!

v要从感觉开始教,果真是太麻烦了!

v中国教育从知识入手,舍本就末,急功近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v国外的教育,则与我们相反,不让你先使用大脑,而是使用你的肢体和各种感官,来感受一切,再由感受来影响大脑,把知识内化到心灵。

v学习没有找到感觉的人,是半瞎的人,没有灵明;做人没有找到感觉的人,是横闯的人,没有水准。

 

22、逻辑思维(12—18岁)

v12—18岁的孩子特点在集中兴趣的领域做深度的探索,做抉择,决定一生的努力模式;

v在充分完成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入逻辑思维时期。脱离实物,思维从具体运演走向抽象;

v有的孩子升入初中,但他的思维却处在小学阶段,这是一种常见的升学障碍;

v湘潭大学,13岁的大学生。

 

23、爱和自由

v爱是孩子前行的灯塔,母亲是终生给孩子举灯的那个人。

v爱孩子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v给孩子以自由。自由是一个人成为人的标准;

v人生在世,都如同一个向前爬行的孩子;

v他能走到多远,必定不是因为外在的原因,而是依据于内心的力量,爱的力量

 

24、孩子的柔弱性

v桌上一个苹果,孩子能吃得到吗?

v挨骂的孩子,默默承受,谁来陪?

v落后的孩子谁给力?

v人类的一切幸福来自于身心的自由,但孩子的柔弱性会使他失掉自主权,而沦为奴隶;成人的强势,有的时候就像封建专制时代的暴君。

v我们必须遵从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来教育,这个自然规律,就是按肉体和精神的明暗两条线路进行教育。

 

25、家长功利性

v功利如刀!功利如山!功利就是暴力!

v考重点、考大学是唯一的目标;成才越快越好,不惜拔苗助长,巴不得知识能直接灌进去,最好直接植入大脑中。

v想爱孩子,扭曲为打骂;想帮孩子,表现为迫害;

v亲子疏离,是孩子的自我成长与家长功利化要求的矛盾。是一切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

 

26、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v要么成为名师,要么就不当教师;

v能解读学生偏差,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教师,才能与学生和谐共处,交互成长,工作才会风生水起,得心应手。

v70%功夫用来了解学生,20%的功夫是讲求教法,10%的功夫是完成专业知识;

v教师意味着清贫,这不是一个能升官发财的职业。失掉使命感,人生就被吊起来。省去70%的了解功夫,只用10%功夫,一刀切,满堂灌,想一劳永逸。

 

27、少年强则国强

v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至少需要三代人不懈努力地专心地搞好教育;

v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期待一代新人应运而生,期待我们的教育的新时代

v今后的20-30年,就是一个教育的大时代;则我们的思想就必须要走在他人的前面;

v今生,我们没有成为伟人的后代,就要成为伟人眼中的家长!

 

 

 

谢谢大家!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