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成哈佛(陶道武)

13年前 [03-05 12:17 周六]

请思考:

您以为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我想,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更多的是像老师那样培训孩子,无形之中把家变成了学校,让孩子苦不堪言,造成孩子问题颇多。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没错,但由于不同的家长对于学习的认识不同,理解的层次不同,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以及孩子的生命化成长不同,教育效果会有天壤之别。不过,家长如果能像哈佛大学一样不是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下大力气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力,或者说家长能像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那样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力的话,孩子的发展和人生将会被重新改写。

不知大家听说过哈佛精神没有?(中华家庭教育网上曾转载过有关文章)简单地说,哈佛精神就是培养一个具备学习力的人!哈佛大学培养了包括布什在内的七位美国总统和1/3以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领军人物,还有更多的各界精英。当然,他们不是在哈佛求学的时候,就成为总统或成功人士的,哈佛为他们提供了什么呢?哈佛精神,让每一位学子一生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力!哈佛让每一位毕业生永远没有毕业,让每一位学生在毕业之后借助哈佛给予他们的学习力让自身不断增值——就像滚雪球一样!

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家长和老师们经常为了孩子的学习,想让孩子学习好,取得好的成绩,可事实上却在做着“减力”的工作,让孩子越学越没劲,越学越不愿学习,即使大学毕业似乎只是空获一纸文凭!孩子就像个阳光下的雪人,慢慢融化,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个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几年之后,四处碰壁,求职无门,一生气把毕业证撕个粉碎!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体,家庭还是社会,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一、什么是学习力(互动话题)

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于1965年美国人佛睿(rui)斯特写的一篇文章,他借助系统动力学原理提出来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思想。在哈佛大学的学习格言中提到,学习力应该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综合体。

有学者把学习力解释为“学习力是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总和”,可以说这是学习力的三要素。后来,有人认为学习力应包含学习创新力,即把学习力定义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

我们认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一个人的学习力的提升,学习创新力既可以归结为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学习力的最终结果和最高价值体现。

今天,我们面对家长提出学习力的问题,就是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学习力的培养和发展,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这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现实要求的,可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明显存在消减孩子的学习力的现象。

二、家长指导孩子学习不力的现状

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孩子的成绩成了家长脸上的晴雨表。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我以为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就像盲目崇拜金钱一样,有钱人能怎么样,穷点的人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生活!孩子分数高点低点又怎么了?孩子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人生!学业成绩不是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家长不能因此认为“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更何况孩子今天的成绩,也许就是你昨天的教育结果呢?明智一点的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学习能力,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能力上去了,孩子的学业成绩不会差,就像一个人如果有本事、有实力的话,不会缺钱一样。这话不无道理,可我们还是要细细思考孩子的学习能力哪里来?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动力的支持,需要学习毅力的不懈坚持,更需要学习创新力的推动和检验。因此,我们说学习力是一个人的根本,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就是对孩子根的教育,就像一棵大树的根系一样,如果我们只关注了枝叶,而树根假如已经开始坏死,这棵树的生命就要消亡,何谈生长?假如我们注意了浇树浇根的常识,这棵树一定会枝繁叶茂。培养人和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力,孩子的学习能力自然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差吗?让我们一起看看家庭教育的现实吧:

1、家长喜拔苗,孩子渐失学习力

拔苗不能助长这个道理许多家长都明白,可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却屡屡犯下类似的错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已经不满足于培养神童,现在有人开始培养“神婴”,然后获得父母自身的虚荣心和满足感。其实,由于孩子过早地接受了不适当的教育和训练,超越了孩子自身发展的“成熟度”,让孩子尚未来得及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世界的丰富多彩,就已开始厌学、厌世。据调查现在幼儿阶段开始厌学的已达三成,孩子在没上学、没工作之前就已经厌恶学习和不求上进,孩子的一生还有什么指望?我们的家庭还有什么希望?教育专家孙云晓说,让幼儿学习小学课程不利于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习奥数,对多数孩子来说,其危害性不亚于三聚氰胺。对于孩子某一方面过早进行专业化培训,由于孩子心力承受不起,就像带有弥散性的病毒一样,孩子不仅在这方面难以长远发展,还会祸及全身即影响孩子的整体发展。

2、家长好干扰,孩子降低学习力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笔下有一位驼背人,他很会植树。别人向他请教时,他说,他只是在栽树的时候把土摊平,把根捋顺,浇上水,填满土,踏实它,平时基本上就不怎么过问了,但他植过的树却棵棵枝繁叶茂。相反那些三天两头经常照顾的人,树长得并不好,他们往往过于关注树木,今天摇晃一下,明天掐皮看看。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如此,孩子学习时轻易不要打扰他,一方面学习需要动脑筋,需要专注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工作”的尊重,对孩子本人的尊重。另外,即使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社会性学习),家长也不要轻易打扰孩子,因为这是孩子的天性所在,而这种对事物的执着态度也会迁移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发展上。

3、家长重满足,孩子无心再学习

如今的家长多数是在苦难生活中长大的,而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大多只有一个,心里就会想绝不能亏了孩子,孩子的要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这样孩子就不要再奋斗,再学习了,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没有了,一是小孩子不知道经过学习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孩子看到的只是近处无忧,只会看到自己的想法都会从父母那里得到实现(大多是物质上的)。另外,学习虽不是一件苦差使,但仍需要付出和坚持,家长的满足让孩子感到了学习是一件不舒服或很难做到的事情,孩子的心力无法满足学习的要求,孩子便开始向学习妥协,即使家长再磨破嘴皮子,孩子也不愿付出与学习。等父母发现孩子出问题之后,便开始求助专家,让孩子参加夏令营或训练营,接受挫折教育,重拾学习力,这种亡羊补牢的效果一般不会太好,教育最重要的是事前的预防和平时的积淀。

4、家长高期盼,孩子超负荷运转

或许是为了自己尚未满足的心愿,或许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或许是为了孩子的前程,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盼都很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第一、上重点,85%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班级前15名,可这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也是不现实的。眼看着孩子已无法满足自己的心愿,有的家长选择了放弃,有的家长则继续对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孩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以为自己永远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有点主见的孩子选择了对抗,以寻求自身的释放,无奈和屈从的孩子心理或人格上出了问题,有的开始显现,有的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才能暴露,有的会成为孩子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心里阴影。学习不能成为自己愿意为之付出的事情,孩子在别人的监督和过分要求下,很难正常发挥自己的内在学习潜力,天天硬着头皮去学习是一件很痛苦、很恐怖的事情,哪来学习力?人们常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却不能让马儿喝水。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它主动喝水。

5、家长常乏力,孩子孤立而无援

一般来说,孩子在学会走路、说话之前,父母出于本能做得都不错,孩子这个时期重在“养”而不是“育”。孩子一旦会说、会跑了,随着孩子活动范围加大,对未知的世界越来越感到好奇,充满探究的欲望,可由于家长自己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就会感到孩子很麻烦和多事,管制和约束随之而来,孩子的心结打不开,反过来还要遭到家长的批评和谴责,孩子天真地认为家长肯定是对的,自己的做法是错误和没有必要的,逐渐丧失了“为什么”和“问什么”的想法。到了幼儿期,父母一般会让孩子直接学习那些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而孩子却感觉不到,孩子更愿意弄清楚生活中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但家长往往认为这不重要。由于缺乏了生活感受和体验,孩子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往往是缺乏依据或不深刻的。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对于父母自己已经熟知的东西认为小孩子也应该会,否则就是笨。虽不懂教学方法,也要凭心情给孩子讲题,认为这样才是一位负责任的家长,到了自己也搞不懂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形式,以为只要管住孩子,孩子只要打开书本,坐在书桌前就会有收获,有的只是空洞的说教和简单的以分数论英雄。孩子得不到理解和有效的支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加油站”,无法继续前行。

6、家长认识偏,孩子有力不从心

应试教育为什么依然轰轰烈烈,素质教育为什么仍旧步履艰难,有很大一部分的阻力是来自家长,家长的认识不改变,素质教育的实施就很难落地。家长往往认为只有学习好孩子才有前途,做人也不如学习重要,甚至认为做人好坏谁看得见?成绩好就能上好学校,找好工作,过好生活甚至出人头地。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至多只是停留在那些能够放在桌面上显摆或走上舞台供人欣赏的“特长”。特长不等于孩子自己的爱好,有的只是家长的兴趣和功利心,孩子喜欢的要么不让孩子接触,要么一上来就进行专业化培训,让孩子一下子又没了兴趣和信心。也许孩子只是需要玩,只要玩的开心就好,只要有伴就行,孩子心里远没有成年人那样复杂。由于不少孩子没有玩好,没有属于自己的爱好,孩子也不愿给家长学习或在学习的过程中想着玩、偷着玩,甚至以不学习对抗家长的教育方式。另外,家长还应该认识到每个人的心理或心智和外表一样,各有差异,各有所长,我们不能强求孩子按一个标准成长,按一个方向发展,逼迫孩子一条道走到黑,这样会毁了孩子。

三、家成哈佛——提升孩子学习力(怎样提升孩子学习力?互动话题)

1、自然得力

人天生需要学习,不学习不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根本无法生存。人在动物界力量不是最大的,也不是跑得最快的,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有头脑、会思考,这是人类成为高级动物的唯一支柱和可能。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专家都在研究这么一个问题:孩子是怎么开始学习的。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就此达成一致认识:孩子最开始是在与物体的互动过程中获得认知的。就是说,孩子是从他能够摸的、闻的、听的等直接经验中获得认知的。小孩子天生爱学习,一生下来就开始寻寻觅觅,任何事物都想亲自感受一番,看到不懂的事物或现象,总想问个明白,探个究竟。对于文化课学习也是如此,他们想通过学习更多的知识来帮助自己认识世界,他们最初对家长、老师怀着一颗虔诚之心,认为他们无所不通,简直就是自己心中的神!每个孩子第一天背着书包,都是连蹦带跳跑进校门的,每个孩子第一次做作业的时候都是十分认真的,尽管他们的小手还很稚嫩,写出来的字还很容易出格;每个孩子都想获得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人人都想考一百分!尽管他们尽了力,一不小心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后来,孩子们经过成人多次羞辱才开始认识到,学习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样简单,他们原本认为学习只是学习,学习可以帮助自己,他们发现学习本身还承载着很多,比如:要考虑父母、老师或周围人的情绪,要战胜他人,不能失败,甚至不能出错,只有胜出才有希望,为了学习,要学会忍痛割爱,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习要有明确、清晰、长远的目标,而不是享受当下,享受童年,享受学习本身,更多是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和前途做准备等等。如果不是成年人给予过多的干扰和过高的期盼,孩子靠他自身的力量就会不断汲取外界营养,收获颇多,这就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能量。

2、引发潜力

教育孩子更多的不是管制与约束,而是来自心灵的教化和激发。有位山村孩子在父亲的陪伴下第一次走出大山,见到了城市的模样,从此便有了要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想法和动力,尽管孩子的想法是朴素的,但现实世界给了他奋斗的力量。有的城里家长引导孩子关注一些贫苦家庭的孩子,体验农村的困难生活,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触动。当然,孩子即使有某一方面的发展潜力,往往也需要外力的牵引,父母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有位孩子的爸爸爱好钓鱼,孩子喜欢跟在爸爸后面问这问那,时间久了,爸爸解释不了,就为孩子买来一些和鱼有关的书,孩子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连不少成年人也要向他请教这方面的知识!孩子被大家戏称为“鱼博士”。孩子在读中学的时候爱上了生物学,高考时填报志愿也是和生物有关的,长大后成为著名的生物学专家。孩子小时候的兴趣和爱好,在爸爸潜移默化的引导下,成为孩子一生都愿意为之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3、学会给力

家长发现孩子成长的可能性,关注他,并在需要的时候帮助他,学会“给力”。“给力”在2010世界杯期间成为网络热门词,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如今不少家长教育孩子只是凭心情、凭感觉,对于孩子有没有帮助,帮助大还是小考虑不多,家长的“给力”要掌握分寸,要抓住时机,这就是教育的智慧。一般来说,孩子在05岁左右主要在教导上下功夫,612岁要注重引导孩子,孩子在12岁以后大多是祝福孩子。拿大家比较关注的学习来说,孩子在5岁之前不要进行什么专门学习,让孩子多感受亲情,让孩子感到来到这个世界既奇妙又幸福,至多顺其自然地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和规则,在这个阶段让孩子长知识绝不如让孩子长见识!孩子上小学之后在家长的引导下,让孩子获得一种勤奋感,让孩子感受到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一些成就。孩子到了中学以后,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给孩子选择和判断的机会,并承担相应的自然后果,家长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而不仅只是课本知识。如果对家长作高要求的话,家长应帮助孩子找到学习上的“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专家维果斯基提出,即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和需要成人帮助之间的水平差,然后引导孩子积极发现,这就像科学家的探索一样,孩子兴奋其中,我以为这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只有在孩子个体身上,或者说只有在家庭中才能真正实现,面对一个学生群体,这个“剪刀差”是因人而异的,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掌控,这就是无法在学校做到因材施教的真正原因,而高明的家长能够做到。

4、指导有力

不少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喜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从“aoe”、“123”开始教起,还有家长让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背那些成年人也很难读懂的四书五经、唐宋诗词或百家姓、弟子规等等,这都是不可取的,既不符合孩子的成长特点,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媒体报导发现,有的孩子因为写字、背诗已被家长体罚至死。孩子在学前只要认识一些孩子自己想知道的“路边字”即可,只用读不用写,能够激发起孩子如果想知道更多的人和事,就要学会读书,就要去认识更多的字即可,而不是真的很费力地去学去写很多字。有人说,让小孩子去读、背诵儿歌对孩子的帮助更大,更符合孩子的心智特点。至于数学,孩子只要在学前能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很实用,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应尽量借助于具体事物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小小的年纪要让他们保持对科学的兴趣最重要,让孩子们自小看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反过来也指导生活实践。对于已上学的孩子,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但家长可以给予帮助,这种帮助是基于孩子靠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也就是说,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帮助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一是绝不能全力以赴,大包大揽孩子学业上的问题和困惑,要学会示弱,即使你很懂。最好的办法让孩子自己找感觉、找思路,给孩子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二是一般不能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要在家长的“由深入浅”的逐步引导下,慢慢上岸,让孩子学会发现,获得成就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时需要直接下水学游泳,还有一个比喻,家长指导孩子学习就像让孩子练射击,一次不中,从头再来。这在学校不可能,但在家庭中可行。另外,家长不能只是管住孩子的身体,抓不住孩子的心,帮助孩子处理好学和玩的关系,敏感地把握住孩子学业上的困难,及时给孩子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比如指导孩子预习主科和学有困难的学科,建立错题本以及学会暂存,绝不轻易放过一个疑问和错题,针对有困难的项目进行专项训练等等,不能仅仅空洞地告诉孩子要认真,不要粗心,要努力,不能放松。

5、学会借力

假如机器上的螺母不好拆卸怎么办?用钳子或板子。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肯定也有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即使你是一位大学教授,你也不一定什么都会,也不一定能对一位中学生进行全科辅导,最重要的是要借力,让孩子借助家长的力量,更要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借力、学会借力。孩子在学习初期往往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指导,随着学习的深入,家长无法跟上学习的深度怎么办?孩子学有困难怎么办?家长要继续发挥“脚手架”的作用,慢慢放手,不能充当甩手掌柜,不管不问。借力,一是借“物力”,比如一些学习工具:学习资料和电脑等,这一点家长容易做到(凡是用钱能够买到的都还是比较容易的),有些难度的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善于使用、学会使用。二是借助环境的力量,孩子身边的成长环境,家长如果用心的话,总能发现对孩子的学习力有提升的作用,比如书店、图书馆以及一些自然环境等。三、最重要的是指导孩子学会借助“人力”,如成立学习小组,让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或与成人接触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认识到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他认为,“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体的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家长要有意注意自己的交往圈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对孩子进行择友方面的引导。当然,让孩子借力,往往需要借助于家长的财力和精力,这是一种教育投资,家长要想明白,智慧地进行把握。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小钱不花,就要花大钱,今天不投入,明天的投入会更大,效果却好不到哪里去,父母学习家庭教育是最有效的投入。

6、学习场力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教育就是一种特殊的环境,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情境对孩子施加影响。我们的孩子自小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这很关键,于是才有了“孟母三迁”一说。我们说孩子一生下来就要通过学习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关键要看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怎样的学习环境:比如孩子的想法能否实现,哪怕是一些在成人看来的奇思怪想;孩子的问题能否获得解答,哪怕是那些很难让人启齿的性问题;孩子的学习范围是否受限,哪怕看的只是漫画书而不是作文选;孩子能否执着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受家长过多的干涉,甚至只是看蚂蚁上树;孩子的探究是否会被认为胡闹,就像爱迪生怀抱鸡蛋试着孵出小鸡一样。父母的榜样示范同样重要:要求孩子学习的时候,你在忙什么呢,是娱乐还是应酬?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否从家长那儿获得帮助呢?哪怕只是帮孩子读一遍题,孩子也许就会豁然开朗;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呢?是批评指责、打骂一通,还是理解安慰、支持帮助?家长是更看重学习成绩,还是学习力的培养?学习成绩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学习力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力量。因此,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就要先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提升整个家庭的学习力,为孩子的学习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氛围,积极营造学习场力,就像一名好演员需要观众的欣赏和认可,一支好球队需要观众的支持和助威一样,家长也要当好孩子的“拉拉队”。

7、不做苦力

教育孩子不应成为一种负担,学习不是做苦工。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情感对学习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它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学习者如果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就会感到学习不仅不可怕,还会感到很快乐、很享受,那种幸福感是一种来自精神的享受,这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体会不到的。相反,如果家长把学习看做一种任务或负担,就会过多地为孩子担忧,就会督促或指责孩子,见面就会问:“你作业写了吗?”“还不学习去!”我说的还是比较好听的,有的家长为了逼迫孩子学习,真是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件很痛苦、很可怕的事情(因此,我们家平时一般不会提及学习上的事,但我们每个人都在做,自然地做)。学习与做其它事情一样,本来孩子自己还想着学习这件事(毕竟还有老师管着呢),可一看家长那样的态度,孩子反而不想学了,没心情。家长一看孩子对学习应付差事,会更加迁怒于孩子,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在父母自己身上。学习不是出苦力,出苦力的事情在家长的强求下,虽孩子一百个不情愿,却也能做下来,完成任务。学习更多的是脑力活,别人很难替代,需要孩子把自己的心情、心智调整好了,大脑这部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学习活动才能达成。凡是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就像古人认为的那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认可“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信奉“书山有路勤为径”、“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之知”等等这些想法和做法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已经落伍或失效。即使能够取得一时之效,却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人生价值和幸福感,很难成就自己的一生,加上父母的高压政策,孩子很容易出各种问题。有些大学生高考成功,紧接着就把书烧掉或卖掉——眼不见心不烦!走进重点大学,却不愿再拿起书本,失去努力方向,最后难以就业,难以成就事业,难以找到甚至在别人看来很简单的幸福生活,这就是苦读的结果。可以说,苦读苦学可能造就不幸的人生。当然,拥有学习力的人愿意学习,不怕吃苦,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吃苦,这是主动而自发的,是一种高效学习的境界或状态。对于初学者、厌学者或所谓的“差生”不能这样要求,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是第一位的,学困生更要注意智力背景的提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8、最学习力

作家柯云路说过,孩子要成为学习的天才,必须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承受力:一是身体,二是心理。上海闸北中学校长,成功教育专家刘京海在一次电视讲座中也告诫家长,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即使高考失败,以后还可以再学,如果身体或心理出问题了,还怎么学习?我们说,归根结底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学习力。有的家长宁愿孩子近视,也不希望孩子考98分,也期盼孩子考100分,这就是本末倒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孩子学习的本钱,我想,哪个学校的近视率下降,哪个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没近视,这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家长。你想,这样的学校和家长肯定会对孩子的心智和身体同时培养,按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样的学校、家长会想办法为孩子减负,提高学习效率,也不会让孩子整天埋在题海里出不来,这是什么?这就是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是孩子最重要的素质,孩子的身体没问题,不仅学习效率提高,心理也会健康成长,因为身心一体。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身体不好,心理问题频出?可以说大多是不良的学习成绩和方式惹的祸。我们家长不能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逼迫孩子学习,这样孩子的学习上不去,反而把孩子的身心逼出毛病来甚至把孩子教育死,让孩子失去了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力。

9、自食其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哪天孩子能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父母的教育任务基本完成。同样,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需要,学习上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解决,父母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替孩子参加考试。理就是这么个理,家长不一定唠叨给孩子听,但要让孩子觉察到,并开始自己的行动。如果家长在生活中习惯于包办代替,让孩子自主学习的难度就会增加很多,如果孩子没有较好的生活习惯,单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也是如此,因为一般人不可能每天都使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第一条要向生活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另外,要注意激发孩子自身的学习乐趣,这一点在孩子身心未成熟、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不足之前尤其重要,不少小孩子就是靠着喜欢不喜欢某门学科或某个老师来学习的,家长不能为了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渐失学习兴趣,结果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随着孩子年级增高,家长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这一点到了中学变得十分重要,学生多、课程多,学生的许多学习上的问题要靠自己解决,总是跟在老师后面学习效果不会好,要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遇到学习上的难题,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求助,不然印象不深刻,自己的思维能力没有获得成长,至多只是经过一个记忆过程,关键是靠着别人获得的学习结果无法激发自己的潜能和自信,找不到学业上的成就感。有家长总是抱怨说,孩子学习不积极主动,这与父母的平时的教育方式脱不了干系,特别是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不听话和反抗,有研究表明,经过了反抗期的孩子,成人以后自主性强;而那些未表现反抗期者,在成人以后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因此,孩子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为受此干扰而祈求孩子没有反抗期。

10 收获动力

写到最后这一条我就想,随着孩子学习的深入,学习力不断提升了,那孩子收获了什么呢?是收获了成绩,还是成功?恐怕远不止这些。这让我想到了一节公开课,国内专家普遍看好,认为很精彩,甚至可以说完美无缺,可国外的专家对此却直摇头,认为一堂好课不应该上的让孩子感到没了问题存在,而是应该让孩子感到通过学习会发现更多的疑问,想去探索更多的未知,这大概就是说收获更大的学习动力是最重要的。正常情况下,孩子通过学习应该获得两种收获,一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更重要的还要获得学习乐趣、动力支持和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这些隐性的收获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这是学习力的内涵所在,也是家长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比如,喜欢在学习方面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的家长,应该明白: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情况下,才是积极的。如果外在动机损害了内在动机,即外在动机的作用大于内在动机的作用,个体的行为活动主要靠外部奖励的推动,此后,个体对外部奖励的水平不满的话,他的行为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结果诋毁的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

“家成哈佛”不希望家庭像学校一样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否则只会加重他们的学业负担,但我们家长可以领会哈佛的精神内涵,创造优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注重提高孩子的学习力,这是孩子一生发展的根本,无论对于他们当下的学业,还是将来的事业都是十分重要的。孩子是种子,家庭是土壤,让我们全家总动员,从观念到行为打造培养卓越精神胚胎的土壤,就是把家变哈佛!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