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苦口非良药

13年前 [02-11 15:51 周五]

前几天,一位老友来电,咨询我关于孩子的动手能力的问题。

孩子叫石头,我以前带过的孩子。他语言和情商发展得都非常好,只是动手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于是我建议朋友多带石头玩一些操作类的游戏,练习一下动手能力。

几天后,我给石头妈妈打电话,了解孩子的进展,不料石头妈妈一筹莫展地对我说:“别提了,这孩子玩了两天,就说什么也不玩了。”

“啊?不玩了?”我吃惊。孩子天生是喜欢动手的,这样的结果真的让我始料不及。“我可是费了大力气了!”电话那头的石头妈妈向我汇报着几天来的战果;“这几天,我天天都和他剪半个小时的纸,我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说孩子啊,你手工太差了,一定要练啊,不然别的小朋友笑话你啊……”

话音未落,我这边已经彻悟了:方法有问题。

耐心听完他的讲述,我一针见血地提出自己的的观点:“我觉得你的引导方法欠妥。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喜欢动手,而不是教他去剪一个纸条。如果孩子对手工没有了兴趣,恐怕你和他练习的时间越长,孩子越反感。现在必须停止这种方法,消除他对剪纸的恐惧。”

石头妈妈显然对我的话并不认同,他对自己慷慨激昂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他这样反驳我:“小时候,我就用这种方法劝他吃药。我告诉他:你生病了,就要吃药啊,虽然药很难吃,可是谁让你生病了呢?生病就得吃药。而且这种方法很见效果。在剪纸的头几天,也很有效果呢,就是这两天不听招呼了。”我乐了:“那石头现在爱上吃药了吗?”“那怎么可能?”“是嘛,那你现在用这种方法,石头一定没有办法喜欢上剪纸。”

石头妈妈哑口无言了。他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真的出了问题。我也陷入了反思中。

反观整件事,家长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想让孩子提高某些方面的能力,但其效果却很微弱。这使家长对自己的教育能力非常怀疑。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首先,是强调孩子的差。

为什么要吃药?因为你的身体不如别人好。

为什么要剪纸,因为你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

在这样的强化下,孩子能记住的永远只是自己的缺陷。

记得王春英科长讲过一个有趣故事:鸭子和兔子的故事。在美国,人们常常对鸭子说:你游得真快,要好好游。对兔子说:你跑得很快,要好好跑。于是,在激励声中,鸭子充满自信,越游越好,兔子充满自信,越跑越快。而到了中国,刚好相反。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常常对鸭子说:你游得不错了,不用游了,跑得太慢,快去练练跑步吧!并且以同样的理由让兔子去学游泳。结果如何呢?不言而喻。

当我们盯住孩子的缺点,把它放大,再放大,我们的孩子自然会受这种情绪的感染,变得自卑,更自卑。

别强调孩子的弱点。

其次,没有把孩子需要的东西给孩子。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应当是孩子自己做主的活动,应当给孩子带来快乐。

无论是动手的游戏,还是亲子游戏,家长应当以一个玩伴的身份投入进来,有情感地参与,否则,这种游戏就只是一种变相的“作业”,只是一种形式,无法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更不能带给孩子快乐、自主的情绪体验。

再次,灌输式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许多家长仍然抱着上一辈“祖传”的经验对孩子进行耳提面命的教育。家长苦口婆心地讲述一大堆道理,而孩子压根就不买家长的帐。于是,教育的热情被孩子的冷水浇灭了。

成功的教育,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巧妙机智的,是不着痕迹的。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这个意思了。

最后,是活动形式的单一化和固定化。

学前的孩子,爱玩,爱动,爱问,好奇心强。他们不喜欢单调枯燥的东西,我们的教育如果想让他们接受,就要不断以变化的姿态呈现给他们,寓教育于游戏中。比如,同样是动手,我们可以领孩子玩撕面条,搓圆宵,包水饺的时候帮妈妈团面,包水饺,可以两个指头捏了木耳放到水里泡,留着中午炒菜吃……

教育的目的,放在我们心里就好了,不要挂在嘴边。

孩子,不需要我们的“教育”,他们需要的,只是玩的这个过程。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