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谈谈学前幼儿的说谎和打人现象

13年前 [02-05 17:36 周六]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影响极深的国度,自古以来重视道德教育。孔子,老师,庄子无不对我们现在的道德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已经成为家长的共识。可是在学前儿童的教育中,有两种现象常常出现,始终困扰着家长。一是说谎现象,一是打人现象。有的家长便认为孩子是不是在幼儿园学坏了。其实这种担忧是大可不必的。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幼教工作的老师,从实践出发,我们看到,这两种现象程度不同地出现在每个孩子身上,与其说是道德方面的问题,不如说它们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必经阶段。
一. 谈谈说谎
      
说谎是一个老话题了,也是中国家长最敏感的话题。在许多家长的眼中,从"说谎"起,孩子就开始变坏了。因此,一定要严加管束。甚至有的家长谈谎色变。那么,就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下说谎这种现象吧!
       
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谎的呢?孩子的说谎有哪几种类型?学前儿童为什么会撒谎?孩子撒谎了,我们应当怎么办?这些是这一章里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说谎现象出现的年龄
      
其实,如果按照家长普遍的定义:说谎就是说假话,那么孩子从开始说话就会说谎了。只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家长才开始留心观察孩子的变化,留心孩子的语言与现实是否相符。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早上吃了鸡蛋,可是妈妈下午问他时,她说早上吃了馒头。家长便认为孩子撒谎了。但其实这种撒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撒谎,就像刚会叫妈妈的宝宝看到谁都叫妈妈一样,你能说宝宝在撒谎吗?学前儿童的说谎并不是洪水猛兽,学前儿童的撒谎与成人的撒谎有着本质区别,那么学前儿童的撒谎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2 
学前儿童说谎的类型
       1
 无意说谎
       
所谓无意说谎,是指说谎行为本身不是受主体自身控制的,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这种情况的说谎更大程度上和认知水平相联系,而与道德水平没有任何关系。
它包括几种情况:
       
是现实与假想混淆造成的说谎,这种说谎多发生在23岁幼儿的身上。比如有个孩子想要布娃娃,当看到别人玩布娃娃时,就说:"我也有个布娃娃。"这是因为孩子很难把想象与现实分开,把我"已经"有和我"将要"有造成了混淆。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造成的判断性失误。人的大脑皮层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而学前儿童的大脑皮层发展不够完善,这造成了儿童的判断思维能力是不稳定的。比如一个孩子对同伴说:"我看见鸡有四条腿。"
       
第三种情况是由于记忆水平低造成的说谎。学前幼儿,尤其是三岁以前的幼儿,记忆力发展很不完善,如开篇提到的那个馒头和鸡蛋的例子,孩子并不是有意去说谎,而是记不清楚到底吃的是什么。
        
第四种情况是表达能力限制引起的说谎。学前儿童的词汇量是相当有限的,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幼儿,在用词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常常词不达意,被误认为是撒谎。比如有个孩子刚上幼儿园,一天回家告诉妈妈:"妈妈,老师睡觉的时候打我了!"妈妈急冲冲地赶到幼儿园,向老师了解情况,才知道原来是中午睡觉的时候老师拍着他睡觉了。
       
第五种情况是理解能力的限制。由于思维水平的限制,理解能力差。如果家长和教师提问孩子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可能会造成孩子不理解,被动撒谎。比如,家长问孩子:"宝宝,今天老师批评你了吗?"孩子不明白什么是批评,就笑着点头:"嗯!"
2
 有意撒谎
      
23岁的幼儿相比,4岁之后的幼儿在说谎时体现了更多的有意性,说谎的性质也开始有所改变,变成了有意撒谎。他们的说谎带有相当的目的性。
一类是显性说谎。所谓显性说谎,指幼儿说谎的意图和性质显而易见。比如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不适应,不想去。问及原因时,回答说:"幼儿园里有老虎。""老师说明天不用去了。"这种撒谎是在转型时期产生的,即由无意说谎向有意说谎的过渡期出现的。经过这一时期,幼儿说谎的策略性会越来越强。
第二类是隐性说谎。即对撒谎的意图和情况不能马上做出判断的说谎。隐性说谎多见于四岁以上幼儿,他们的思维水平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分清假想与现实,说谎的目的性很强,并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
       
第一种情况:为避免惩罚而说谎。这时,说谎是作为一种逃避惩罚的策略出现的。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犯错误的机会很多。有时孩子做错了,家长没有看到,便会想办法逃避。比如孩子把花瓶打碎了,家长没有看见,在问及孩子时,孩子说是小猫打坏的。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这方是孩子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别一方面,也表示孩子出现了以撒谎来掩盖错误的动机。这时,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孩子犯错误的行为及时进行引导,同时避免孩子认错后遭受严厉的惩罚。防止孩子产生说了真话就要挨打的联系。
       
第二种情况:为了得到奖励而说谎。这种说谎带有明显的有意性。特别是在幼儿园里很常见。如老师问:"今天早上谁来的时候和爸爸妈妈说再见了?"小朋友们都会争先恐后地说:"我!""我!"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引起重视。首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同时,不能让孩子因为说谎而得到奖励,从而强化孩子的说谎行为,在说谎-表扬间建立反射链接,间接强化幼儿的说谎行为。
       
第三种情况:为了被同伴接纳而说谎的。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程中,被同伴接纳是每一个幼儿的需要。而被同伴接纳的影响因素包括许多方面:性别因素,性格因素,相同兴趣等。孩子们为了被伙伴接纳,会主动寻找与伙伴的相同兴趣话题与伙伴交流。比如,乐乐要参加一个团队,而这个团队的伙伴都有奥特曼,他可能会说:"我也有一个奥特曼!"-----但是事实上他没有。
       
如上所述,孩子说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的是认知发展不够成熟,缺乏思维判断能力,有的是道德观念比较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多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撒谎的经历,比如列宁与他的姑妈的花瓶的故事,可能多数家长都听过。因而,家长大可不必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视为洪水猛兽。但是,这决不是说家长可以不管,对说谎行为视而不见。相反的,家长在说谎行为会减退还是会慢慢形成习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认真对待说谎现象,认真分析成因,长出相应的对策,对孩子进行辅导。
        1
 如果孩子的说谎属于无意说谎,家长可以不必追究,但是要加强认知的训练和思维水平的训练,随着孩子思维的不断发展,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
       2
 如果孩子的说谎属于有意说谎,那问题就比较复杂,我们要区别对待。应当以疏导为主,一般不提倡当众揭穿孩子的谎言,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以下几种方法对疏导孩子的说谎行为有一定作用:
       1
 道德评价法
通过编故事或让孩子看录像,引导幼儿对说谎行为进行评价,以便从中找出儿童说谎的类型,对症下药。
       2
 榜样激励法
以大人为情境激励的主体,可以故意犯错并勇敢承认自己的撒谎,帮助幼儿形成这样的意识:说谎并不可怕,只要勇于承认就是好的。
         3
 鼓励法
对有的幼儿意识到撒谎不好,而产生的气馁现象,可以用故事或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人人都可能撒谎,改了就是好孩子。
       4
 角色扮演法
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在模拟真实情境中扮演主人公,亲自体验诚实不欺骗的喜悦。这种方式适合在幼儿园的角色扮演区表演,还可以在家庭中由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表演。
    
总之,要使孩子改掉说谎的行为,有许多种方法,家长可以根据情况来选择。在操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 
不强化原则。有的家长爱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当孩子说谎了,见人就说:"我家孩子怎么说谎了啊?"在家长的负强化下,孩子极有可能把无意的撒谎行为转化为有意的习惯性行为;另一部分家长走另一个极端,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视而不见。孩子说谎了,假装不知道,让孩子通过说谎达到了目的。从而以正强化的方式,强化了孩子的说谎行为,让孩子知道说谎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不可取的,对待孩子的谎言,家长要理性地分析,冷静地对待。
     2 
尊重与关注原则
无论是哪种策略方法,都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不歧视孩子。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可能吸收接纳你的建议。同时,对孩子要有足够的关注,家长要时刻留心自己孩子的言行举止方面的细微变化,以便准确地对孩子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
         3 
以身作则的原则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社会环境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让孩子从小接受好的熏陶,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谈完了说谎,再来谈谈学前幼儿的打人现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讲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而对于打架,是相当忌讳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就是鲜明的例子。且不说占理不占理,只要动手了,便有失君子的风度,是万万不可的。因此,在幼儿园家长如果听到老师说孩子打人了,便常常火冒三丈,什么不学好,惹事生非,都用上了。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动用武力对这种打人的行为进行严厉管教。与此同时,又有一部分家长对打人的现象熟视无睹:打就打吧,省得长大以后不会打架受人欺负。殊不知,这两种方式对孩子来说都是有害无利的,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 学前儿童打人的危害
      
与说谎相比,学前儿童打人具有更多的社会危害性。给打人者和被打的儿童的身心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孩子经常打人,会造成孩子的攻击性提高,而攻击性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一旦孩子打人成为一种习惯,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打人的行为结果强化了打人者的攻击欲望,使打人的幼儿逐渐形成一种病态心理,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再次,社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都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可是打人是和谐社会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打人现象如果普遍存在并发展下去,极有可能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最后,打人现象使常常打人的幼儿人际关系出现障碍,使他们的心理缺少友情的灌溉,原因很简单,谁也不喜欢被别人打。如果一个孩子补周围同伴孤立起来,必然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学前儿童打人的类型及原因:
要从根本上解决学前儿童打人的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根据从业多年的经验,参考有关资料,把学前儿童的打人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
        1
)不会与别人交往,缺乏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这种类型的打人,在幼儿园低年龄班特别是刚入园的孩子中出现的机率是最高的。本人做过一项调查,小班幼儿打过人的幼儿60%,中班20%,大班5%是因为不会与别人交往,与孩子的年龄呈显著的负相关。小班幼儿由于刚刚入园,没有新朋友,尝试与周围小朋友交往时,常常会采取推,打的方式与别人获得交流。他们通常并不知道被打者的感受,因为他们的心理发展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对待这种情况,家长和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幼儿,教给幼儿一些社交策略,让幼儿学会与别人交往,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拉手,微笑,运用语言等方法。
另一方面,利用故事法,情境表演法使幼儿初步感受到被打是不愉快的,打人是不对的。培养幼儿初步的社会道德情感。
       2
 为了引起成人的关注而打人
儿童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当他意识到教师或家长的精力不全在他身上时,他就会想方设法引起成人的注意。这种策略是孩子思维发展成熟的表现。反映了孩子想要从成人的关注中获得满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和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有待加强。这种打人多出现在思维发展比较快的孩子身上,对于这样的打人,我们要在平时多关注他们,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
       3
 情绪发泄的需要。多数孩子打人是因为他们情绪很差,可是他们又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来宣泄情绪和改善心情,只好通过打人,把这种情绪发泄出去。这时,所打的对象并不是有针对性的,通常是看到谁打谁。
      4
 模仿。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模仿对于攻击性有着重要作用。儿童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由于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要避免孩子观看暴力的动画片或电影。一组实验表明,把3-6儿分为两组,一组看暴力动画片,一组不看。实验结果表明,看暴力片的一组幼儿攻击性明显提高,且平均攻击性提高了30%。因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控制幼儿看暴力电影或动画片。无论主题如何,只要影片中充斥着暴力镜头,就会对儿童的攻击性造成极高的影响。所谓攻击力,就是打人。而攻击性是一种后天的习得性行为,在8岁之后有着极高的稳定性。由此,让幼儿从小远离暴力,帮助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性情感,是家,园,社会共同的责任。
       
同时,有的家长用暴力制止孩子打人,其实是在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了一反面的榜样:"瞧,打人是可以的!"这无异于以暴制暴。不但对孩子打人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有损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与形象,是极不可取的。
    
如前所述,8岁之后,儿童的攻击性就会很稳定了。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很可能给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安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5
 欺负。这种行为是有意性最强的"打人"行为,与前几种打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造成前几种打人的原因是外部刺激和认知方面的问题,欺负行为和外界刺激关系不大,与认知水平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即认知水平越高,欺负行为出现的机率越大。欺负在学前儿童中出现的机率非常小,仅占学前儿童打人原因的5%。只有5%的孩子因为存在欺负心理而打人。多数集中在中小学生中。但是一旦孩子出现了欺负行为,便直接和道德行为挂钩。它有着极强的稳定性和指向性。一般指向一至几个特定的,弱小的儿童,男孩的欺负以打人为主,不受情绪影响,不是被激怒的过激行为,而是以打人为乐。这种打人行为对打人者和被打者造成的伤害最大,危害性不容小觑。
在处理幼儿的打人问题上,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减少刺激源。充分发挥环境的影响作用。幼儿小的时候,尽量少让他接触暴力影片,避免幼儿看打架的场面。
        2
帮助幼儿学会选择朋友。幼儿身边的伙伴对他们的影响最大,有时甚至超过了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善于帮助孩子学会选择朋友,避免和喜欢打架的人交往。同时避免因为同伴认同而引起的打群架。
        3
 教会孩子发泄情绪,排遣压力。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在心理上帮助孩子。孩子学会了排遣自己的不快情绪,打人的机率将大大减少。
       4
通过故事等方法,使幼儿明白打人是不受人欢迎的。培养幼儿的社会道德情感。
       5
构建和谐,温馨,民主的家庭环境。21世纪的主题就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了,孩子会更多地受到快乐情绪的熏陶,从而避免焦燥情绪,有效防止打人。
       
总之,说谎现象与打人现象是学前儿童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问题,多数幼儿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这两个问题。其根源和类型各不相同。家长在具体解决和处理中既不能操之过急,以暴制暴,也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正确的方法是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尊重孩子主体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活动。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仍有一部分问题有待商榷,希望各位幼教同仁不吝赐教。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