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原创】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

14年前 [01-19 22:45 周三]

【原创】《家庭教育方法 影响孩子一生

高印荣

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中华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启迪家庭教育咨询中心全体成员,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我跟家长朋友们交流的话题是:家庭教育方法,影响孩子一生 。我是二中的心理辅导老师,从事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已近十年,在网上网下跟全国各地的家长交流咨询过程中,有很多的感触,所有的家长几乎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望是好的,可是教育方法却存在着千差万别。下面我和大家分析一些家庭教育方法的利弊,看看有哪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家庭教育方法如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即:被肯定(如:我做的怎么样?期望你给予优势肯定也接纳正确的评价与批评),被赞美(如希望家长夸夸进步,夸夸独特的思考与回答,夸夸超越别人的不同之处),被赏识(如希望家长对他的某项能耐头去佩服的眼光,希望家长看到他的才艺或者超人之处,希望听到家长赞赏的语言(一位母亲的破碎梦寄托在儿子身上,导致儿子出走。)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
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反例子1.一个初三学生家长打的效果:初一适应期出现了问题打!初二分化期成绩下滑---打!初三厌学---打)
(正例子2.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妈妈跟姥姥口气一样的唠叨,孩子鼻孔朝天一声,依然故我。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
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因为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这是和孩子沟通中最为反感的方式,家长以为这是激将法,树榜样,其实是极大地讽刺与挖苦,孩子内心十分不安与焦虑。)(有些胆小的或者是心理脆弱的孩子,为了逃避家长把自己与他人比较带来的不安,而放弃自己的学业,焦虑重重,踌躇不安)
4.
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鹏宇老师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
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
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6.
预言孩子没出息 (贴负标签)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形成了比较固执倔强的性格,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7.代替孩子做选择(略)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不会洗袜子的大学生,不会做饭的中学生,不会上自由市场买东西讲价的中学生等---不是不会,是没有机会)
8.
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青春期的孩子最为明显。因为他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不怕失败,也不怕后果不可收拾,所以心里学称青春期为“心里断乳期”,一方面要证明自己长大,希望独立做事,一方面经验不足情绪不安心里闭锁。一方面讲哥们义气盲目冲动,一方面胆怯怕事却寻求同龄人的保护,所以容易引起打群架。这时最需要的是家长耐心及时的沟通与真诚的帮助。然而家长如果不理解孩子不平等的对待孩子就难以走进孩子内心。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例如: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再后来孩子网瘾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任丘的妈妈咨询;:孩子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异性有了好感本无可厚非,令人挠头的是,女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份感情,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因为她只听妈妈说过男人没有好东西不要接近。可是孩子接近了,接下来不知所措,只好跟着感觉走,上当受骗又怪谁呢?)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于是故意往家打电话,或者跟踪孩子的去向,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当然,对于那些不诚实不听话的少数孩子,形成原因不止一个,但是少不了家庭教育缺失这一条。无论孩子出现什么状况,作家长的都要先接纳孩子,然后引导教育孩子回归正常。
我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下孩子时,孩子就(改变)”!
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
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
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了!

 

请听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孩子们的心声:《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1、(合)爸爸,妈妈,在此我先对你们说一声谢谢!为的是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我还要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为的是感谢你们为了我奔波劳累。

爸爸妈妈,你们视我为明珠,把我捧在手上,不敢太用力地握,怕捏碎;又不敢握太松,又怕掉落地上。就这样,我在你们的呵护下健康欢乐的成长。

/2.(男1)爸爸,我想对您说声谢谢!因为您每次在我受挫折时,鼓励我告诉我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要泄气,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这句话鼓励着我,这股勇气窜到了我身上。

3.(2)妈妈,同样,我也想对您说声谢谢!因为是您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爱——在我难过的时候,安慰我;在我无聊的时候,陪我聊天……

4.(女1)爸爸,我想对您说声我懂了!我懂得您平时教育我,批评我是为了让我能成才就好像园丁只有不停地给花儿浇水,种子才可以慢慢长大,变成娇艳的花朵。

5.(女2)妈妈,我也想对您说声我懂了!我知道您教我做人的道理,不为别的,只想让我成为一个好人,就像红烛只是想照亮别人出发点,就这么的单纯。

(男1)爸爸,我想对您说声对不起!因为我平时的倔强,不听话让,贪玩,让您操了很多心。但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会改的。

6.(男1)妈妈,我真的想对您说声对不起!因为我有时会误解,您付出了汗水,可是,现在我已不是那无知的小小孩,从此我会将心比心,来体谅您。

7.(男2)爸爸,我想对您说声放心!因为我不会辜负您在我身上无形的投资,所以,我会努力取得更多的第一,不停的往前冲去,直到永远。

8.(女1)妈妈,我只想对您说声放心吧!因为我会勇敢面对所有的困难,还有挫折。不断的把脚步往前迈,直到那看不见的终点。

9.(女2)爸爸妈妈,虽然我不会永远的得到第一,但是我知道我是你们的唯一。虽然你们普普通通,但你们的爱是独一无二的,是别人给不了我的。虽然我有时候不理解你们,但是我会努力的控制。

10.(合)爸爸妈妈是你们爱的到来让我的生活陡然增色,是你们的爱让我体验了无私的母爱和父爱,是你们的鼓励让我更加充满自信,是你灿烂的笑脸让我的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11.(合)爸爸妈妈,是你们的爱点亮了我的生命之灯,是你们的爱洗静了我心灵的尘埃,是你们的爱让我发现世间那么的美好,是你们的教育让我懂得忍耐的重要。爸爸妈妈请允许我跌到了再爬起来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师):看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懂事是不是长大?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却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评价和待遇?孩子理解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理解了孩子多少?孩子忍耐放弃了许多童年的幻想,爸爸妈妈忍耐放弃了你们不合实际的幻想了吗?孩子有耐心去等待家长的奔波劳苦,爸爸妈妈有耐心去等待孩子辛辛苦苦的努力了吗?为何有的家长伸出了愤怒的手,是因为孩子还不够成熟吗?园丁知道树木花草需要细心管理而不能拔苗助长,为何家长面对孩子的不足缺点    却唠叨不停期望过高呢?是不是因为自己的无法实现的目标,而要孩子代替实现呢?诸多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家长迫于社会的压力,经济的压力变得情绪不安,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用孩子来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

二,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成长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上了中学,长大了,就应该比以往更懂事,以前说两句孩子还会听,现在就该说什么听什么,因此,当孩子表现出任性或反叛行为的时候,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脾气不好,采用强硬的方式去抵制,从而引起强烈的亲子矛盾。来我咨询室的就有很多这样的矛盾,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自从孩子上初中以后,就变得爱和父母顶嘴;说不听;老抬杠;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叛逆行为增多……我们应该按照孩子的心理需要用正确的方法给予孩子指导。

指导方法1.帮孩子确立自信,克服自卑

要确立自信,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肯定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番,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可以!”“我真行!

  在成功学上,自信这个词的出现频率很高。那么,什么是自信呢?自信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力量充分估计后,从而对自己产生一种信心。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部分,是人们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品质。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就会产生自卑感,眼睛死死盯住自己的弱点和劣势,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这种人长期生活在自怨自艾、顾影自怜之中,成功难以与他结缘。 自卑感也是来源于父母的强势和高期望。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有个趋势:强妈妈若儿子。就是说的妈妈的优秀,有时候会成为孩子进步的拦路虎。(很多的咨询案例,背景多数是家长的强势压抑着孩子。正在咨询中的案例也是如此)

为人父母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信心的培养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因为成功的硕果绝不会结在缺乏自信心的树上。

 例子1. 有个孩子叫张然(化名),初一入学时学习成绩是班上倒数第10名。老师曾不经意的说他脑筋不会转弯,父母说他笨,于是,他越来越认为自己不行,越来越没有自信了。后来干脆不交作业了,学习成绩一路下滑,成了班上最后一名。张然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从上课违犯纪律到经常逃课,以至成了网吧的常客,自然也成了老师最头痛的老大难学生。

  经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和心理辅导老师的交流,张然的父母认识到,孩子出现问题是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丧失所致,要解决问题,必须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入手。张然父母和老师深入交谈后,联手制定了帮教方案。

  一天,张然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和颜悦色地对他说:“老师发觉你朗读课文的声音很好听,你能否每天课间抽几分钟来给老师朗读一篇课文?张然满口答应了。第一次读完后,老师兴高采烈地说:“读得太好了!你的声音很有磁性,听你朗读简直是一种享受!读了两天后,老师说:“你读得确实很好,要是声音再大一些就是锦上添花了!

  五天后,老师让张然提前预习了第十八课课文,要求张然背会,第二天到办公室背给他听。老师听了张然背诵课文后,连声称赞:“简直是奇迹!一篇生课文这么短时间就背得这么熟,抑扬顿挫又掌握得这么准!张然心中充满了自信。下午上语文课,老师说:“今天讲第十八课。哪位同学能把课文背下来,请举手。其他同学没有预习,自然没人举手。老师用鼓励和期待的目光看着张然。张然勇敢地举起了手,并滔滔不绝地背诵了课文。老师带头鼓掌,同学们也向张然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在家里,父母也让张然给他们读书中的故事,然后告诉他:“你读得有滋有味,很好听。有时让他念一首诗,父母大加赞赏。张然逐渐从老师和家长的目光中得到了赏识,收获了自信。他不仅越来越喜欢朗读,而且在课堂上开始举手发言,并主动参加学校的活动,如表演小品、主持节目等,且都获得了成功。从此,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张然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他又把这种喜悦迁移到学习上,继之而来的是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

  这一事例说明,自信心对一个人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全是坦途与鲜花,有时也会有坎坷与荆棘,但只要有自信作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此,父母应从小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并且学会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指导方法2.给孩子植入理想和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理想和信念的人犹如无头苍蝇,到处瞎撞。要永远对孩子有信心,你坚信孩子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很多家长埋怨孩子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学习动力。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父母从小没有在孩子的心灵中植入理想和信念,孩子的心灵处于荒芜和蒙昧状态,于是追星、早恋、迷恋网络、厌学等问题接踵而来。请看下面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古希腊神话。

  皮格玛利翁是一位年轻的国王,非常喜欢雕塑。有一次,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尊少女像。在雕塑过程中,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并付出了巨大的爱心与期望。雕塑完毕,他把她当做有生命的人那样和她说话,赞美她,欣赏她,爱她!结果,奇迹出现了——雕像活了,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并成为他的王后。

  皮格玛利翁面对的仅是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塑,都能把她当做有生命的人那样去爱她,欣赏她;我们面对的是自己创造的鲜活的生命,不更应该满怀热情地去赞美他,赏识他吗?只要你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奇迹一定会在孩子身上发生。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美国。

  罗杰·罗尔斯是第53任纽约州州长,也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黑人州长。他生长在纽约黑人区的贫民窟,那里的孩子经常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甚至吸毒,家长都不对他们抱什么希望。

  有一次,校长保罗看到正在捣乱的罗杰,不但没有批评,反而对他说:“我一看到你修长的拇指,就知道你将来会成为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带给罗杰无比的震撼,给了他信心和希望。罗杰时刻不忘校长的话,最终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校长的预言。

  在州长就职仪式上,记者让他介绍自己的奋斗历程,罗杰说:“这很简单,是校长保罗造就了我。他的话给我的心灵植入了成功的信念,使我感觉到自己就是未来的纽约州州长。我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今天终于能站到这里。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中国。

  鲁西南有一个小村子叫姜村,这个小村子因为每年都有几个人考上大学,或考上硕士甚至博士而闻名四方,方圆几十里没有人不知道姜村的,一提起姜村,人们就会说:“就是那个出大学生的村。久而久之,人们不叫它姜村了,大学村成了姜村的新村名。

  在惊叹姜村奇迹的同时,人们都在思索,是姜村的风水好吗?是姜村的父母掌握了教育孩子的秘诀,还是姜村的老师会点金之术?

  假如你去问姜村的人,他们不会告诉你什么,因为他们对于这个秘密似乎一无所知。

  二十多年前,姜村小学调来了一位50多岁的教师,听说